這是一場好玩的展,上過網都能get;這是一場嚴肅的展,好玩之餘,還觸及香港經典影視IP和青年文化。作為潮流與藝術的雙重推動者,香港K11Art Mall與坐擁2億粉絲的知名「搞GAG」平臺9GAG合體,搞出全球首個 meme實體展,絕對的有梗,絕對的爆笑,絕對的好打卡。如果說今天你還不知道「meme」,不知道9GAG是什麼,實屬有些奧特曼了!
比起費勁巴力描述一件事,一張合適梗圖勝過千言萬語。所謂「meme」就是Z世代每天都在用的表達方式。狗頭doge、假笑男孩、黑人問號臉、姚主席傻笑,皆為流行世界的經典「meme」。8月,香港K11與9GAG聯手,通過AR技術、4D技術等手段,把線上看不見、摸不著的「meme」圖包和「meme」段子,變身能夠互動的線下主題展,國內外經典「meme」齊聚,可謂搞怪界的梁山好漢聚義,一止當代年輕人重度「meme」癮。作為一場展覽,香港K11又一次展現對潮流文化的敏感。今天的局面是,用「meme」的人很多,懂「meme」的人很少,直到今天,「meme」的翻譯和概念都未能統一,有人把它譯成「迷米」,也有「謎因」、「模因」各種翻譯,這說明「meme」仍是一種新生的文化。所以K11此次展覽,除了帶來全球最火的百餘張梗圖,還以時間的邏輯整理了分心男友、加油 BB、女人鬧貓等60 年代橫跨至今的經典「meme」,讓觀眾打卡之餘能夠了解各個經典「meme」的來龍去脈,頗有梳理「meme」文化的野心。聚齊網絡梗,「meme」的好打卡、好傳播,自不用多說。作為香港首展,現場亦融入濃濃香港情節,「我全部都要!」(鰲拜)、「我真系恭喜你呀」(李嘉欣)等經典臺詞,讓人細品港片經典橋段和各種港味爛梗。會玩2:Beyond the Meme – 衝擊五感體驗
這個互動裝置,是小編認為最有新意的。「Beyond the Meme」能在 2D 的圖片上注入新的元素,為經典梗圖配上專屬氣味。你可以聞一下「死雞撐蓋飯」的味道,也可以用AR技術身臨其境地欣賞「香港股票交易所天台」的壯觀景象。會玩3:Memeingful 紋身 Station
想起一些讓你刻骨銘心的 meme ?現場最狠的裝置「Memeingful」,可以揀選觀眾最愛的「 meme」 進行「紋身」,讓骨灰級玩家把「 meme」帶回家。此外,適逢 Yes!Card 三十周年,扭明星卡是香港人重要的童年回憶,今次 K11 Art Mall 將 Yes!Card 變身 meme 卡,為紅極一時的流行文化再次定義,再度抄熱卡片經濟。大家可以在香港K11不同樓層找到各種不同的Yes!Card 機。會玩五:K11 Art Mall 推出全球首張 meme NFT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場內將展出並拍賣全球首件梗圖NFT藝術作品 ——「In Meme We Love」。所謂的NFT也是一種新潮的玩意,是一種完全數位化的藝術品,比如一條微博、一張電子圖片,每件NFT都帶有無法複製的加密認證信息,因此具有特定的價值。最後,簡單和大家做個「meme」小貼士。45年前,英國的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首次提出了「meme」的概念。所謂的「meme」其實是他對「gene」(基因)音節的模仿。按照道金斯嚴肅的定義——「meme指的是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通俗地說,「meme」就是一種複製的因子,模仿是「meme」的傳遞方式。比如,網際網路用戶把某一種能產生共情的內容(不限於實事熱點、段子、梗)製作成圖文、gif、視頻,然後被廣泛傳播。所以「meme」的概念其實非常的寬泛,涉及到了結構、隱喻等文化變形。一個好展覽,一個好美陳,離不開文化。今天,鋪天蓋地的「meme」襲來,挑動人們的笑點和痛點。當技術撞見時代情緒,經由一群集合喪與激情於一身的新人類,「meme」就變成解讀青年文化的一個窗口,怪咖也愛,潮人也愛,美女也愛。或許科學家道金斯不會想到,自己所創造的「meme」會在未來催生出如此龐大的memer,他們用自己的創意點燃了一場大眾文化狂歡,並且波及了整個世界。
— E N D —
美陳網已入駐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微 博 | 知 乎 | 搜狐 | 企鵝號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