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力作,香港K11全球「meme」首展,不懂「meme」的企劃人out了?

2021-12-18 美陳網

這是一場好玩的展,上過網都能get;這是一場嚴肅的展,好玩之餘,還觸及香港經典影視IP和青年文化。作為潮流與藝術的雙重推動者,香港K11Art Mall與坐擁2億粉絲的知名「搞GAG」平臺9GAG合體,搞出全球首個 meme實體展,絕對的有梗,絕對的爆笑,絕對的好打卡。如果說今天你還不知道「meme」,不知道9GAG是什麼,實屬有些奧特曼了!

比起費勁巴力描述一件事,一張合適梗圖勝過千言萬語。所謂「meme」就是Z世代每天都在用的表達方式。狗頭doge、假笑男孩、黑人問號臉、姚主席傻笑,皆為流行世界的經典「meme」。8月,香港K11與9GAG聯手,通過AR技術、4D技術等手段,把線上看不見、摸不著的「meme」圖包和「meme」段子,變身能夠互動的線下主題展,國內外經典「meme」齊聚,可謂搞怪界的梁山好漢聚義,一止當代年輕人重度「meme」癮。作為一場展覽,香港K11又一次展現對潮流文化的敏感。今天的局面是,用「meme」的人很多,懂「meme」的人很少,直到今天,「meme」的翻譯和概念都未能統一,有人把它譯成「迷米」,也有「謎因」、「模因」各種翻譯,這說明「meme」仍是一種新生的文化。所以K11此次展覽,除了帶來全球最火的百餘張梗圖,還以時間的邏輯整理了分心男友、加油 BB、女人鬧貓等60 年代橫跨至今的經典「meme」,讓觀眾打卡之餘能夠了解各個經典「meme」的來龍去脈,頗有梳理「meme」文化的野心。聚齊網絡梗,「meme」的好打卡、好傳播,自不用多說。作為香港首展,現場亦融入濃濃香港情節,「我全部都要!」(鰲拜)、「我真系恭喜你呀」(李嘉欣)等經典臺詞,讓人細品港片經典橋段和各種港味爛梗。
擁抱年輕人,才能吸引年輕人,梗圖接地氣,受眾廣,內容野,8月香港K11的企劃牢牢抓住了這些優勢。不過「meme」雖然不是陽春白雪,也並非沒有文化內涵。許多梗圖都與社會事件息息相關,背後折射的是當代年輕人對社會現象的想法。
作為全球首展的主辦方,香港K11之所以企劃這樣一次展覽,也是因為認同「meme」是一種文化基因。「「meme」不僅僅是笑話,而是我們作為一個社區,如何去自嘲、慶祝和諷刺時事,這就是網際網路文化。」K11如是說。現場各種各樣新奇的互動技術也讓人眼前一亮。比如,觀眾可以聞一聞自己最愛的梗圖所對應的氣味(例:學友哥讓你去「食屎」著名的那個表情包,現場居然真的造出「屎」味),可以用電子噴墨在身上「紋」個心儀的梗圖,可以利用AR技術將常見到的「黑人問號臉」活靈活現地4D展現。香港首個即影即有的「meme」情景自拍機,讓觀眾變身「meme」主角,除了能在照片中加入預設對白,還可以套入想要的「meme」情景,深入沉浸「meme」文化。

會玩2:Beyond the Meme – 衝擊五感體驗

這個互動裝置,是小編認為最有新意的。「Beyond the Meme」能在 2D 的圖片上注入新的元素,為經典梗圖配上專屬氣味。你可以聞一下「死雞撐蓋飯」的味道,也可以用AR技術身臨其境地欣賞「香港股票交易所天台」的壯觀景象。

會玩3:Memeingful 紋身 Station

想起一些讓你刻骨銘心的 meme ?現場最狠的裝置「Memeingful」,可以揀選觀眾最愛的「 meme」 進行「紋身」,讓骨灰級玩家把「 meme」帶回家。此外,適逢 Yes!Card 三十周年,扭明星卡是香港人重要的童年回憶,今次 K11 Art Mall 將 Yes!Card 變身 meme 卡,為紅極一時的流行文化再次定義,再度抄熱卡片經濟。大家可以在香港K11不同樓層找到各種不同的Yes!Card 機。

會玩五:K11 Art Mall 推出全球首張 meme NFT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場內將展出並拍賣全球首件梗圖NFT藝術作品 ——「In Meme We Love」。所謂的NFT也是一種新潮的玩意,是一種完全數位化的藝術品,比如一條微博、一張電子圖片,每件NFT都帶有無法複製的加密認證信息,因此具有特定的價值。最後,簡單和大家做個「meme」小貼士。45年前,英國的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首次提出了「meme」的概念。所謂的「meme」其實是他對「gene」(基因)音節的模仿。按照道金斯嚴肅的定義——「meme指的是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

通俗地說,「meme」就是一種複製的因子,模仿是「meme」的傳遞方式。比如,網際網路用戶把某一種能產生共情的內容(不限於實事熱點、段子、梗)製作成圖文、gif、視頻,然後被廣泛傳播。所以「meme」的概念其實非常的寬泛,涉及到了結構、隱喻等文化變形。

一個好展覽,一個好美陳,離不開文化。今天,鋪天蓋地的「meme」襲來,挑動人們的笑點和痛點。當技術撞見時代情緒,經由一群集合喪與激情於一身的新人類,「meme」就變成解讀青年文化的一個窗口,怪咖也愛,潮人也愛,美女也愛。或許科學家道金斯不會想到,自己所創造的「meme」會在未來催生出如此龐大的memer,他們用自己的創意點燃了一場大眾文化狂歡,並且波及了整個世界。

— E N D —


美陳網已入駐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微 博 | 知 乎 | 搜狐 | 企鵝號 |等

相關焦點

  • 尖沙咀K11 ART MALL X 9GAG開全球首個MEME實體展 免費入場!5大打卡
    今個暑假K11 Art Mall就聯乘國際知名「搞GAG」= 搞笑平臺的9GAG,舉辦全球首個的MEME實體展,場內大玩7大主題區,以不同的時序及主題劃分,透過影像、氣味、實體figure 等多種形式,重溫經典港產電影及電視場景、Doge肌肉狗狗等惡搞MEME,將MEME圖文化充滿每一個角落。
  • Meme 為什麼對加密貨幣的成功至關重要?
    除了作為一種稀有金屬在電子產品和珠寶生產中使用,黃金還因用於價值存儲而有接近 8 萬億美元的市值。投資者們將資金投入黃金,以創建更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各國也在國內和海外存儲黃金。所以,毫不奇怪,比特幣是「數字黃金」的 meme 在投資者群體中一直非常成功。「黃金返國」(Gold repatriation)是指一國政府將其存儲在海外的黃金運回本國,這個過程可能相當複雜。
  • Music Meme | ​既生「Yeezus」必生「Jesus Is King」
    雖然評價也是非常兩極化,然而...這並不影響我們去欣賞和「Jesus Is King」相關的Music Meme不是嗎?Alright, let's go. 以下是賢者模式,請在無煙無酒無性無粗言穢語的狀態下看完這篇Music Meme以示對鴿王的尊重。全部內容因過分真實,可能使人引起不適。如有不適,請自行取消關注。
  • 2019的emorapper都沒了(投稿meme)
    投稿meme請備註想要展示的ID,未備註則默認為微信名另外,在投稿的為一期每一張meme下,我會對meme進行翻譯並reviewhope u dont mindOK 讓我們看看昨天收到了什麼memehere we go boiiiiii這是條廣告,當meme看吧投稿meme三十八期
  • Music Meme |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MORE MUSIC MEMES!
    評論:「天吶!這就是傳說中愛因斯坦在寫聖經前聽的歌。」「你知道好的音樂是怎麼樣的嗎?」「知道啊!」「嘿嘿!那我們就故意別弄成那樣,整點破的!」「你有沒有聽過這首歌「The Less I Know The Better」??
  • 不會講故事的 meme 不是好幣
    他在2020年1月1日的時候就曾經將自己的推特狀態改成了 「Former CEO of Dogecoin」(狗狗幣前任 CEO)。這個事情是源於2019年愚人節,網絡上票選狗狗幣CEO,最終馬斯克票數最高而勝出。首富一喊單,狗狗上月球,這足以看出一個宣傳到位的 meme 對幣價的重要性。
  • Music Meme | 總有那麼些人因為自己會彈Wonderwall 就覺得自己是優質音樂人​
    「不是,T是我最愛的rapper那句Too much lean, too much ice的首字母。」不這不是meme,但是比meme還meme。「音樂人」Billie Jean vs Billie Eilish
  • meme俠(stonks meme)特輯
    >每個笑話每個meme都有不同的受眾群體在meme中有沒品meme這麼一個分支是以種族/國家/性取向/宗教等為話題的meme稱為沒品雖看似無禁忌無下限很難讓人接受,但如果你了解下去廢話不多說,最近的這個stonks meme突然死而復生,變成另一種版本火了起來,這個改版我們可以叫做meme man。不要問為什麼會火起來,meme就是meme。
  • Drake是從何時開始走上「超巨」之路的?
    就讓我帶大家回歸一下Drake在2015「賽季」的超神表現吧⬇️【2011-2014】雖然「Take Care」和「Nothing Was The Same」時期的Drake已經很強,但兩者都更偏向於集體榮譽(前者有The Weeknd的創作輸出,後者有Lil Wayne的營銷策略。)
  • me+me=meme(投稿meme)
    投稿meme類型無限制3. 投稿meme請備註想要展示的ID,未備註則默認為微信名另外,在投稿的為一期每一張meme下,我會對meme進行翻譯並reviewhope u dont mindOK 讓我們看看昨天收到了什麼memehere we go boiiiiii這是條廣告,當meme看吧投稿meme第二十七期
  • 2019第一個dead meme(meme review)
    ChungusThat's right 就是兔八哥背景:Fat Bugs BunnyBugs Bunny的形象出現在Merrie Melodies漫畫Wabbit Twouble中,於1941年12月20
  • meme | 什麼是 「聲波品牌」?
    「Y+L Projects」是一家位於東京的創意機構,關注跨領域的品牌合作。Marty Hicks是一名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除了作為個人藝術家創作音樂之外,馬蒂的作曲領域還包括電影和動畫音樂、聲音藝術和其他類型的聲音創作。Marty在日本生活了8年,日常會在仙谷學園音樂學院的音樂設計系授課,教授電子音樂創作,以及研究聲音在各種媒體中的作用。
  • 網絡迷因(meme)|你為什麼會給武漢救災挖掘機起名字?
    廣大網友對施工機器起名並廣為傳播的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在創造並傳播「文化迷因」(meme)的過程。這一概念首見於理查·道金斯《自私的基因》(1976)一書中,與生物學中的基因相類比以探討文化傳承規律的用語,有人稱其為「文化基因」,又譯作米姆、彌母、模因等等。
  • 洞洞鞋,「醜」出一條新生路
    到了 2006 年,卡駱馳在全球 40 個國家銷售,一年下來營收已經高達兩億美元。它的流行激起了消費者間兩極化的討論:《時代》周刊將它列入「世界上 50 樣最糟糕發明」,時尚界抨擊洞洞鞋簡直醜出天界,實用派稱它簡直就是「腳的天堂」。
  • 歐美的表情包不叫表情包,叫meme,每個火炸的meme背後,都有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當然,也有些人很幸運,並不是因為太醜的表情火起來的——-「世界上最嚴重的問題」女孩-照片上這個哭得梨花帶雨的姑娘,絕對也是meme界的大明星。你發個「小胖」、「朗誦表情帝」或者「不屑弟」,歪果仁肯定不懂這都是什麼梗。
  • A meme is born
    二次創作者,反派愛好者,人外控,射暴怪,受虐狂,非傳統性別角色愛好者,庫巴娘這一形象可以說擊中了不同性癖愛好者的好球區隨著庫巴娘的飈紅,變身娘化這一創意也被熱情的網友應用在了各種角色身上。Boosette, pixiv/70857423
  • ​把玩具解剖成「骷髏」,上海這場「內地首展」小心慎入!
    近日,「未知靈魂中轉站——Jason Freeny解剖作品內地首展」正在靜安大悅城展出。用最簡單的話描述這位「師傅」的大手筆,那就是——「只要他舉起美工刀,就有你的童年玩具被解剖。」■小黃鴨和兔八哥解剖作品 圖片:Jason Freeny從幾年前尚默默無聞的「手工達人」,到今天在世界各地開展的「潮流藝術家」,Jason Freeny正在被越來越多人熟悉
  • 「黑人抬棺」是什麼梗?
    2020年4月,其抬棺舞(Dancing Coffin)在全球網絡爆紅。補充:be (stuck) in a groove短語表示「墨守成規;照慣例行事;感到單調乏味」,英文解釋為:to be unable to change sth that you have been doing the same way for a long time and that has become boring.
  • 「機動戰士高達40周年企劃」啟動!
    40周年企劃」,並於今天11月21日(三)正式發表消息。   企劃概念為「BEYOND」! 本次企劃的概念為「BEYOND」,意指為「跨越一切」。
  • 黃炳 | 誠懇的Meme
    比如香港的獨立音樂,好像很難做起來。我和朋友聊天時就在想,我們要拼命去留住它麼?還是讓它自然地淘汰呢?那麼戲曲(Chinese Opera)呢?香港有很多基金在支持保護戲曲,政府也提供很多資源,但因為觀眾很少嘛,發展狀態就還是陷在那裡。我就覺得這有一點像熊貓的狀況。當然可能也沒這麼複雜啦,我只是想讓熊貓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