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歷史上的豔聞軼事,埃及這個充滿神秘感的國度,絕對是穩居榜首的,其中聞名遐邇的埃及豔后更是被世人稱道,很多人都知道她用美貌迷惑了凱撒大帝和安東尼,並且有人認為,埃及豔后就好像褒姒一般,為凱撒大帝和安東尼政權帶來了滅亡。
可回頭看看埃及豔后一路的成長史,父親娶姑媽,姐姐殺親媽,父親殺女兒,她自己還和兩個弟弟結過婚。
在如此毫無人性和倫常的帝王之家,她還能保住小命實屬不易;成年後,面對自己大權旁落的危機,她"拿下"凱撒大帝,不僅扭轉了自己的局面,還留有了埃及的政治獨立性;凱撒死後,失去靠山的她,轉而"俘虜"當時的羅馬霸主安東尼,並與他生下3個子女,又一次延續了埃及王國的榮光。
如此非凡的政治經歷,如果沒點縱橫捭闔的功力,只有美貌卻沒腦子,那麼等著她的就是王權傾頹、處以極刑這種萬丈深淵了。
私生子為繼位迎娶親姐,妹妹為奪權毒死長姐對託勒密王朝略微有些了解的朋友們會發現,這個歷時300年的家族,從人類基因和繁衍層面來講,根本就是一部大型近親繁衍的典型案例,兒子娶繼母為妻,兄妹通婚繁育子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以埃及豔后的父親託勒密十二世為例,他原本是個私生子,原本沒有繼承皇位的權利,可就是因為時任皇帝太作死,殺了自己的老婆,也是自己曾經的繼母,導致人民起義暴動失了皇位,才讓這個不被皇室承認的私生子得了個便宜。
埃及的王權講究"二王制",就是說一個國家要有兩個君主來共同治理,為了能當皇帝,還要保持皇室的血統純淨,託勒密十二世迎娶了自己的姐姐為妻,兩人共育有3個女兒,埃及豔后即克婁巴特拉七世便是他們的小女兒。
或許是為了生個男性繼承人,託勒密十二世和一個身份不明的女人(此處劃重點,下文中會有驚世傳聞)又生了一女兩子,分別是阿爾西諾伊四世、託勒密十三世和託勒密十四世。
在當時的埃及,為了王位娶姐姐或許不算什麼大事,但是妻子死了以後,再和親生女兒結婚生孩子,這真的讓人接受無能。
上文說到的身份未明的女人,通過後世得到的隻言片語中,人們猜測這位神秘的小妾其實就是託勒密十二世的大女兒,她在母親死後嫁給自己的父親,並生下了3個孩子。
通過迎娶繼母、姐姐為妻這種案例,人們對託勒密十二世迎娶自己女兒的猜測也未見得是空穴來風,當然對公元前人性的道德和倫理也不能抱有太高的標準,文明或許空前燦爛,但"人之初,性本善"的論調始終不適合相對蠻荒的時代。
毫無倫常的家族,自然也沒什麼道德底線,在託勒密十二世流亡羅馬的時候,二女兒因不滿權利被姐姐分掉一半,便設計毒死了她。
埃及"二王制"的傳統不可動搖,二女兒被皇室和宗族大臣們逼著,跟自己的遠房表親結了婚。可沒過多久,她便嫌棄自己的丈夫無能,便下令把他勒死了。
如此心狠手辣的女王,親姐姐都下得了手,當時年幼無知的埃及豔后,殺她或許比捏死只螞蟻都容易。
或許是上天見憐,有記載託勒密十二世在逃亡羅馬的時候,是帶著小女兒埃及豔后的,還好是被帶走了,否則狠毒二姐掌控的皇室,是不會給年幼的埃及豔后留半條活路的。
二姐還在殺伐果斷中享受獨權,父親託勒密十二世終於在羅馬說動了一位將軍,肯領兵徵討埃及。在羅馬的鐵騎之下,埃及士兵潰不成軍,託勒密十二世也從女兒的手中奪回王位。面對權利,女兒也沒有情面可將,二女兒最終赤身裸體地被砍了腦袋。
總之,一切都是為了王位和所謂的"血統純淨",只要能繼位,後母、姐姐甚至女兒都是可以娶的,不光娶還可以繁衍子嗣,難道就不怕生出基因缺陷的孩子嗎?
有傳說,近親繁衍是存在很大的天生缺陷機率的,但也同樣存在優良基因被疊加的概率。通常在出生後,有明顯缺陷的孩子都會被秘密的處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缺陷概率越來越大,也導致了諸多王朝繼承人會出現性格暴虐、身體病變等現象。
兩嫁親弟,色誘凱撒,美貌並不等於權利作為父親的託勒密十二世,為女兒埃及豔后做了"表率",再加上從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中,埃及豔后作為小女兒自然把家族精髓學了個遍。
在羅馬人的幫助之下,託勒密十二世順利奪回皇權,為了遵守埃及"二王制"的統治制度,便和自己的小女兒共同掌權管理國家。
在他死後,埃及豔后遵從父親的遺囑,和自己的五弟(託勒密十三世)結婚,和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結婚,這在經歷大風大浪的她眼中,或許根本就不算什麼。
其實,在遇到凱撒大帝之前,埃及豔后所有的招數都是她姐姐或父親玩剩下的。
例如,或許人們對託勒密十二世跟自己的女兒繁衍子嗣的猜測是正確的,託勒密十三世前所未有的無能和愚笨。那麼,基因相對優良的埃及豔后自然不堪忍受,再加上這個家族的女人向來野心勃勃,很快兩人的關係便分崩離析。
就在兩人擺開了陣仗,準備隨時開戰的時候,埃及豔后一生轉折點的關鍵人物——凱撒大帝出現了,雖說埃及豔后在敘利亞招兵買馬,以待有朝一日可以用武力奪回政權,但凱撒手中的強壯兵馬,必定會為她帶來穩操勝券的局面。
埃及豔后使出了被後人熟知的"美人計",渾身赤裸地裹著毯子,就這樣超有儀式感的把自己奉獻給了凱撒。凱撒徵服了羅馬,而埃及豔后徵服了凱撒,無能的五弟就這樣敗給自己的姐姐,最終也落了個不得善終的結局。
凱撒大帝的鐵騎踏平了埃及,可他並沒有收回埃及的統治權,也沒有將埃及並為羅馬的屬地。他為埃及豔后恢復了王位,兩人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便產下一子。此後,凱撒大帝對埃及豔后寵愛有加,並把她的黃金塑像豎立在女神維納斯的旁邊,此時的艷后大有羅馬第一夫人的風頭。
對於常人來講,安心做羅馬帝國的第一夫人,和凱撒矢志不渝才是最終歸屬。可對於埃及豔后來說,深刻在骨子裡的欲望和野心要求她,必須時刻緊盯王權,而上天的安排,也不允許她做個相夫教子的普通女人。
凱撒大帝遇刺身亡的消息傳遍羅馬,失去了靠山的埃及豔后,為了避亂和保命,只能重返埃及。
沒了凱撒大帝,想要真正的掌握王權,只能重新通婚才行,嫁給自己的六弟便是上上之選。中國有句古語,"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彼此互為"走狗"和"良弓"的姐弟倆,就看誰先出手弄死對方。
最終,礙手礙腳的託勒密十四世(六弟)被毒死了,埃及豔后即刻立自己與凱撒大帝的兒子為託勒密十五世,和親生兒子攜手治理國家,肯定比同父異母的弟弟要舒心的多。
就這樣,兩嫁親弟的埃及豔后,終於迎來了自己王權的黃金時代,此時回想一下"俱亡矣"的家族成員,親生母親在生了她以後,是生是死便不再有記載,有傳聞說這位母親是被自己的大女兒毒死的
大姐被二姐毒死,二姐和親生父親搶王位被砍頭,這個家族的兩位男丁也死在自己的姐姐,同時也是自己的老婆手上。
還有個沒什麼存在感的四妹,在五弟死了之後,受到凱撒的庇護一直待在羅馬,可後來凱撒死了,她便落到了安東尼手裡。再後來,埃及豔后的美人計徵服了安東尼,四妹被交了出來,也被艷后一聲令下殺掉了。
這樣算來,埃及豔后一家子滿打滿算十口人,就她父親託勒密十二世好歹得了個善終,其他人個個都死於非命,就連埃及豔后也都是被毒蛇咬死的。說到這裡,可真是要問一句,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這一路的父女相殘,姐妹殘殺,夫妻戕害,這條用至親鮮血鋪就的王權之路,走起來撕裂異常。
或許是自小便看慣了這樣的手段,成年後的埃及豔后抬手下毒,張嘴砍頭的本事從不遜於她二姐,不要說旁人,她就連對待自己也如同貨物一般,隨手就送給了凱撒大帝做"禮物"。
傳奇的埃及豔后,就連死都與眾不同,為了免於在羅馬示眾受辱,她用一條毒蛇將自己毒死,就這樣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