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狂野、宏偉的湖景照片入選了2016馬格南攝影獎開放單元的決賽。
文/ 戴夫·桑福德(Dave Sandford)
譯/ 劉蘊奕 校/ 海浪
每年的某段時間裡,北美五大湖總會表現得像海洋一樣波濤洶湧,這便是我拍攝伊利湖的時機。當溫暖、明媚的夏日沙灘時光逝去,五大湖便會在秋天最黑暗、最寒冷、最多風的時節裡轉變為極其狂野而危險的水體。
大量寒冷的北極空氣向南邊吹去,遇上了湖泊上空的溫暖氣流,這便是形成巨大風暴的絕佳條件。這種狀況常常被稱為「十一月狂風」("The Gales of November")或「十一月女巫」("The Witch of November")。
每年的這個時候,湖上的波浪成為了大自然力量的絕佳展示,也成為一個攝影師夢寐以求的拍攝景象。我只能將這種場景描述為「一個巨大的洗衣機」。波浪沒有固定的樣式:它們以難以預料的方式移動、爆炸,相互撞擊並彼此相融,形成壯觀的水體相撞。當風速達到70英裡每小時的時候(相當於颶風級別中的1級水平),這些強風所捲起的波浪能高達6-9米。
水波的運動是如此廣闊、有力,足以把遠洋貨輪捲入湖底的水下墳墓。
將這些極為短暫的瞬間捕捉下來一直是一個挑戰,不過是個受歡迎的挑戰。我必須要有預判性;如果我試圖即時反應,那麼這個瞬間就已經消失了。當水溫剛剛超過冰點,而空氣的溫度也不比這高多少的時候,拍攝的條件就不是很簡單了。通過空氣看,沙石在空中炸裂開來,就像一個體量巨大的沙石噴射槍,直指我的身體。波浪會毫無徵兆地從任何角度襲來。
我不光要為自己準備合適的裝備,也必須在心理上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凌晨4:30離家出發,8-10個小時後再回來,我一整天都會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之中。但應對這一切的主要方式就是從精神上克服困難。如果沒有正確的心態,這些因素就會打敗我。
但通過努力工作,我已經捕捉到一些非常獨特的波浪影像。最終的結果使每個令人膽寒的時刻變得物有所值。
五大湖的禍源。©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在剛剛過去的秋天,家鄉附近的伊利湖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就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市的附近。每年的某段時間裡(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北美五大湖總會表現得像海洋一樣波濤洶湧,這便是我拍攝伊利湖的時機。當溫暖、明媚的夏日沙灘時光逝去,五大湖便會在秋天最黑暗、最寒冷、最多風的時節裡轉變為極其狂野而危險的水體。整個秋天,每周兩到三天,每天六個小時,我會開45分鐘的車到伊利湖拍攝這些宏偉的波浪以及大自然嚴酷而美麗的面貌。
伊利湖巨獸。©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這張照片拍攝於距斯坦利港(Port Stanley)約150-180米的地方,那是安大略省一個小小的湖濱社區。這裡每天的氣溫範圍在零下2到14攝氏度;風速每小時45-50公裡,偶然還會出現70-100公裡每小時的強風。平均水溫是11攝氏度,波浪則可高達7-8米。這是大多數人遠離湖泊的時候,但也正是伊利湖如獲生命的時候,它彰顯了自己真正的力量。此刻我迫不及待地來到湖邊拍攝照片。
貓之湖。©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伊利湖得名於一個原始部落的叫法,他們稱其為「Erige」,意為貓,因為它天性難以預料且時而危險暴戾。由於湖水不深,這裡的狀況會在幾分鐘內發生劇烈改變,兇猛的波浪隨時可能突然出現。
巨浪之山。©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當伊利湖被激起猛烈的風浪,湖水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洗衣機。如同海水翻湧的波濤,這些湖浪也沒有固定的形狀。它們幾乎在向著每一個方向上移動,這讓身在其中並進行拍攝變得非常難以預料。大量水體彼此相互移動並在瞬間相遇,只用一秒不到的時間中便形成如圖所示的狀態。而這一切只在眨眼的功夫中便會消失……波浪的高度可達9米。
伊利湖之浪。©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在十七世紀,伊利湖的不可預測和洶湧天性造成了數以千計的沉船事故。大多數失事的船隻再也沒被找到。這些流傳多年的船難故事令我著迷,我希望親眼見證並捕捉下那些讓如此之多的人葬身魚腹的巨大的波浪。
留聲機。©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安大略斯坦利港沙灘的不遠處,湖浪在某處崩裂——它無路可走只得向上。在一個猛墜的巨浪之後,水體形成如此宏大的場面,急速上升至7-9米的高度。在尋找某個完美畫面時恰好看到這樣宏偉的波浪,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人興奮了;當然你也始終明白,當巨浪崩裂,一個可能的代價就是被扇入此處淺淺的湖底。
懲罰者。©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當你外出拍攝波浪時,你要處理所有突如其來的麻煩,並且其實無法真正欣賞你看到的東西。所以每天回家的時候,我都會海蜇激動的心情下載那些畫面,看看我到底拍下了些什麼。
沙暴。©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有非常多的人因為這件事情聯繫我,其中包括了工作四十餘年的船長、在湖上作業終身的農民,以及那些在湖邊長大的人。所有人都告訴我同一件事:他們感謝我,因為我捕捉下了伊利湖所展現的原始、粗暴的力量。他們多年以來告訴朋友和家人的故事如今都有了映證。這些圖片激起了他們的情感也深深地影響了他們,幫助他們與這個熟知而親近的湖泊建立聯繫。得知自己的所為與他人相關,這令我非常自豪,也使得那些凌晨4:30起床、在惡寒中奮鬥6-8小時的每一個瞬間都變得值得了。
十一月狂風。©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當你置身湖中,你沒有豪華的工作室環境,不能慢慢準備,也沒有多次捕捉畫面的機會——一切都必須一步到位。如果你親眼看到了發生的過程,那麼你就已經錯過了拍攝的時機。那個瞬間已經遠去,不再重現。儘管波浪看上去都很相似,卻沒有兩個會完全相同。同樣也沒有任何時機會重新出現。當水體被一級颶風似的狂風裹挾移動,你沒有第二次機會。我很驕傲,因為我能讀懂水的運動,而且我感覺自己與之聯通,與水同在,大多數人是無法做到的。這幫助我預測即將發生的事情,並給我力量將現實永恆凝結。
十一月女巫。© Dave Sandford,決賽作品,2016馬格南攝影獎
海洋和湖泊在向我召喚。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喜歡在水中、水邊玩耍。這種純粹原始的力量和它的能量令我著迷;波浪優雅的運動和波光凌凌的水面也讓我神魂顛倒。
Dave Sandford
關於作者
我是一位職業攝影師,工作生活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倫敦。在過去的19年間,我主要報導職業運動賽事。那段時間裡,我主要為國家冰球聯盟(NHL)、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和冰球名人堂(HHF)進行賽事報導。我對自己曾報導過的賽事感到驕傲,其中包括18屆斯坦利杯錦標賽、9屆世界青年冰球錦標賽、2屆冬季奧運會、第四十屆超級碗、NBA和美國職業棒球聯盟(MLB)季後賽,以及許多NHL、NBA、MLB的全明星賽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對攝影的熱情起始於我對自然和野生動植物的熱愛。在我的孩童時代和少年時代,我最早嘗試的攝影作品都是關於鳥類、小動物以及加拿大壯美的風光。我很幸運在長大成人後能在遠離加拿大邊境的地方拍攝不同的野生生物和自然風光,從北極的凍土地帶到南太平洋的溫水水域。
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對自然攝影的熱衷驅使我去往嚴寒的伊利湖水域,在那裡我接受了「十一月狂風」的挑戰以及一個瘋狂的世界,正是它造就了澳大利亞最南端海岸的狂風巨浪。
2016是我人生和職業生涯中激動人心的一年。這一年,我在印度洋水面之下進行冒險,在籠子中潛入水下拍攝大白鯊,這是我一生中最為難忘的經歷。今年夏天,我會成為駐地攝影師,跟隨攝影遠徵隊去往北極和南極。
——Dave Sandford
(本文譯自LensCulture網站,原文題為「The Liquid Mountains of Lake Erie」。)
* 更多影集內容,請點擊頁面左下方「閱讀原文」連結轉至瑞象館官網閱讀。
(本文著作權屬於原作者和【瑞象館】所有,或經原作者授權【瑞象館】使用。本文允許引用、轉載,但使用時請註明——原作者姓名及文章來自瑞象視點www.ray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