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快遞使用膠帶能繞地球1200圈「買買買」背後,這些垃圾去哪...

2020-12-23 瀟湘晨報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2020年預計達750億件。而據測算,我國平均每件快遞的膠帶使用量是0.8米,2019年中國快遞使用的膠帶長達480億米,可以繞地球赤道將近1200圈。

業內人士表示,快遞使用的塑膠袋大部分為一次性再生塑膠袋,但膠帶的主要材質仍是聚氯乙烯,需要經過近百年才能降解。

這麼大量的快遞產生的塑料包裝、膠帶,該如何科學合理地回收?

快遞包裝用量巨大一年膠帶可繞地球1200圈

今年「雙十一」期間,在北京生活的小吳積攢了幾十件快遞包裝,怎麼處理這些包裝讓小吳犯了難。

北京市民 吳先生:我只知道紙盒子屬於可回收物,但我不知道這些填充物、海綿、膠帶等,到底是該怎麼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部分人對塑料類包裝材料都是「一扔了之」。

北京市民:紙殼子是可回收的,塑料、泡沫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可回收,一般會扔到其它垃圾裡面。

專家表示,快遞包裝袋和膠帶往往已經是回收過的塑料製成,沒有再回收利用的價值,所以回收率低。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劉建國:所以這些袋子,大城市絕大部分是進入到焚燒發電的系統當中去,所以取決於每個城市後端的垃圾處理的系統,是填埋為主還是焚燒為主。

專家建議,要形成健全的社會回收體系,需要政府、上下遊企業和消費者共同發力。

多方發力 推動快遞包裝「變瘦」「變綠」

快遞產生的大量包裝材料,對環境存在著一定的危害,「綠色快遞」慢慢成為人們的共識。為此,電商平臺、快遞企業都在進行不斷地嘗試,相關政策也在不斷出爐。

家住杭州市倉溢東苑小區的居民王阿姨,來自助取快遞,這次她發現,收到的一個包裝零食快遞紙盒,有點不一樣。

浙江杭州市倉溢東苑菜鳥驛站站長 王世清:阿姨,這個箱子可以直接回收。

王女士:就是東西取出來,盒子二次回收?

浙江杭州市倉溢東苑菜鳥驛站站長 王世清:對。

王阿姨把這次快遞產生的包裝,放到了站內的回收箱。

浙江杭州市倉溢東苑居民 王女士:覺得很好,很方便,一下就撕開了,膠帶我還要拿剪刀去剪。這個是廢物利用,二次回收,我感覺挺好的,節約資源。

據了解,在今年的「雙十一」期間,菜鳥聯合500多家商戶,推廣使用了這種拉鏈式拆封的快遞紙盒,它不用塑料膠帶封裝,能夠更加方便地回收再利用。

而京東也推出了由可復用材料製作而成的清流箱,無需膠帶封包,正常情況下可以循環使用20次以上,破損後還可以「回爐重造」。

京東物流青流計劃負責人 段豔健:目前在全國有30多個城市常態化使用,計劃明年,我們在循環包裝比例上、使用範圍上都進一步擴大。

在位於鄭州數碼公寓附近的物流點,快遞公司收到的客戶寄件中以電腦、硬碟等電子產品居多,屬於在包裝上耗費量較大的快件產品,為響應國家在包裝源頭上的減量要求,如無必要,網點基本不再進行二次包裝。

今年,我國相關部門提出「9792」目標,即:「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年使用量可繞地球1200圈!你「買買買」背後,這些垃圾去哪了?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2020年預計達750億件。而據測算,我國平均每件快遞的膠帶使用量是0.8米,2019年中國快遞使用的膠帶長達480億米,可以繞地球赤道將近1200圈。
  • 去年我國用掉的快遞膠帶能繞地球1200圈?今後快遞包裝也要「持證...
    ,可多次循環使用,膠帶使用少,可回收等。《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規則》要求相關認證機構和檢測機構應當分別建立認證、檢測全過程可追溯工作機制,保證認證、檢測各環節和結果可追溯。 去年我國快遞使用膠帶長達480億米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2020年預計達750億件。
  • 一年使用量480億米可繞地球1200圈!你「買買買」後這些垃圾去哪了?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2020年預計達750億件。而據測算,我國平均每件快遞的膠帶使用量是0.8米,2019年中國快遞使用的膠帶長達480億米,可以繞地球赤道將近1200圈 。
  • 一年快遞膠帶的使用量可繞地球1200圈!你「買買買...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2020年預計達750億件。而據測算,我國平均每件快遞的膠帶使用量是0.8米,2019年中國快遞使用的膠帶長達480億米,可以繞地球赤道將近1200圈。
  • 買買買的背後,不能如此「任性」……
    有數據顯示,電商自己包裝的快遞件佔到快遞業務量的70%以上,快遞物流包裝大多只是最外面一層,這些過度包裝的快遞中,多數是商家過度使用耗材。今天上午都市記者隨機來到了一個菜鳥驛站現場拆封了兩個快遞結果會怎麼樣呢?
  • 睿思一刻·浙江:一年快遞垃圾=1.5億成年人體重?是時候讓快遞包裝...
    購物慾望不止,買買買的手不停。隨著年底接近,「雙十一」、「雙十二」等各種年底促銷活動接踵而至。不管是茶餘飯後,還是夜深人靜,掏出手機動動手指,輕輕鬆鬆又參與了一個數千億級的大項目,然後就坐等天南海北的快遞遍朝你奔來吧!然而,剁手一時爽,這背後的浪費卻十分巨大。
  • 膠帶、泡沫、紙盒……當快遞包裝遇到垃圾分類,到底怎麼分?
    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 每年的「雙十一」都是網購的高峰期,最近,很多人都已經收到了自己訂購的商品,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成堆的包裝盒、塑膠袋。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呢?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很多人對快遞包裝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並不清楚。
  • 蘇寧快遞新包裝不用膠帶打包 像開可樂一樣拆快遞
    這款快遞紙箱純粹藉助物理力學原理,摒棄各種封箱膠帶,不僅做到了真正零膠帶汙染浪費,在用戶體驗上也可圈可點。「還是頭一回見到不用膠帶的快遞盒,拆快遞就像打開易拉罐一樣,秒開!」眾所周知,普通快遞紙箱都被各類膠帶「五花大綁」,用戶收到快遞時,經常四處找來剪刀一層一層的劃開方能取出貨品。有時候等不及,直接手撕膠帶,不僅體驗極不好,大量膠帶也很浪費。
  • 830億件快遞背後:垃圾處理費43億,有人靠紙箱成中國女首富
    這堪稱中國速度,200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只有10億件,八年後的2014年突破100億件,六年後超500億件,快遞業一飛沖天背後主要得益於網購的迅猛發展。按照2020年的數據計算,相當於中國14億人人均每月收取約5件快遞。不過,快遞業務量狂飆猛進背後,垃圾汙染問題也日益嚴峻。
  • 「雙11」快遞包裝去哪了?收廢品大媽一天收800斤紙箱
    只要餘燕拿著快遞紙箱朝垃圾桶的方向走,這些人就會緊緊盯著她,有的甚至會一路小跑上前接走。「可回收垃圾專用的那個垃圾桶根本用不上。」餘燕說,這些天,她陸陸續續收到了十幾個快遞,拆下來的廢紙箱都被人收走了。「雙11」之後的這幾天,記者在北京採訪的多位市民都表示遇到了類似的情況,「雙11效應」已經直接映照在小區的垃圾桶邊。
  • 快遞綠色包裝將出臺「硬標準」!包裝減重、膠帶瘦身,「綠色快遞...
    「具備二次回收條件的多半是中號、小號加厚紙箱,一次性黑色塑膠袋和箱內泡沫填充物,很少能重複使用,大多跟生活垃圾一起倒入了垃圾站。」站點快遞員介紹,運輸生鮮使用的泡沫箱、冰袋等冷鏈耗材以及包裝服裝使用的鍍鋁膜氣泡信封袋仍是一次性使用。
  • 830億件快遞垃圾圍城,為何綠色回收這麼難?
    來源:AI財經社撰文/劉雪兒編輯/陳芳原標題:830億件快遞垃圾圍城830億件,同比增長30.8%,這是我國快遞業2020年的成績單,作為全球第一大快遞國,我國再一次刷新了紀錄。剛剛過去的2020年,可以說是我國快遞業突飛猛進的一年,業務量先後突破500億件、800億件兩個大關,並且從500億件到800億件,只用了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這堪稱中國速度,200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只有10億件,八年後的2014年突破100億件,六年後超500億件,快遞業一飛沖天背後主要得益於網購的迅猛發展。
  • 包郵大省的快遞包裝去哪兒了?
    包郵大省的快遞包裝去哪兒了?面對這麼多快遞包裹紙箱、塑料包裝、牛皮紙、膠帶……熱愛環保的小夥伴們一定很想知道這些包裝材料是否被「白白浪費」!2020年全國「兩會」上「推廣快遞綠色包裝」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據《2019年中國快遞綠色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顯示,中國快遞業務連年攀升,其產生的快遞廢棄包裝佔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總量的0.85%,快遞膠帶一年可繞赤道N圈。
  • 拆籤後該如何處理快遞垃圾
    「垃圾分類看似麻煩,但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花點時間按照要求去分類,慢慢養成習慣後,我們的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柯女士說。  一個快遞包裹包括哪幾類垃圾,該怎麼分類?11月16日,海南玉禾田垃圾分類負責人陳健介紹,快遞包裝主要包括紙箱、紙質文件袋、膠帶和塑料包裝幾大類。
  • 被低估的快遞「垃圾」,背後是百億商機,有人已經年入20萬買房
    快遞「垃圾」背後的百億商機雙十一已過,想必現在的你,都沉浸在狂拆快遞的喜悅之中吧。 能預料到,當第一時間收到快遞後,大部分人的操作流程大致是,拿剪刀劃開膠帶,拿出貨物,最後將塑料包裝和外包裝紙盒一併扔進樓下垃圾桶,愉快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 另一個地球:馬芸和劉強冬,終於立地成佛!(想像未來)
    作者:王志聲《平行地球播報》:地球2號,馬芸和劉強冬,終於立地成佛!區塊鏈6G循環快遞盒?綠科技!贊!地球上每天快速產生的膠帶,可以有多少米呢?先來看看膠帶是怎麼進入了快遞環節!透明膠帶是在BOPP原膜的基礎上經過高壓電暈後使一面表面粗糙,後塗上膠水,後經過分條分成小卷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膠帶。1928年5月30日在英國和美國提出申請,德魯開發生產。而隨著快遞的快速發展,快遞包裝材料的環保問題早已備受關注。
  • 你隨手丟棄的快遞盒,讓這個女人拿了1個億的投資
    截止11月16日,我國的快遞年業務量已經突破了 700 億件。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包括快遞盒上的膠帶,一年的消耗總長度超過398億米,都可以繞地球3000多圈了。快遞包裝以聚乙烯、聚氯乙烯為主要成分,在大自然中非常難降解,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才會消失,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都要花費大量的成本。
  • 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新限塑令面臨什麼挑戰?
    但這種送貨上門背後,卻有另一層隱憂——原來超市收費的購物袋,線上交易就免費贈送,線上訂單數量的增長伴隨著塑料垃圾的增多。集貿市場的塑膠袋隨取隨用、快遞盒上的膠帶越纏越多、商品的包裝越來越多,免費塑料如影隨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
  • 盒去盒從?「雙11」快遞的包裝都去哪了
    」  昨天上午,記者在福臨苑小區門口看到,一名快遞員正在處理市民丟棄的快遞盒,他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今天的快遞,有的人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把箱子拆了,拿走裡面的貨物把包裝盒留了下來。這些包裝盒都是嶄新的,如果丟掉太可惜,所以我把它們收集起來,寄件時可處理後再利用。
  • 湖北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超95% 循環...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一名學生取貨後直接拆掉包裝盒,並隨手將包裝盒放入中通快遞綠色回收箱。武漢大學信息學部中通快遞網點經理孟永剛介紹,該網點日均投遞量2000多件,一個綠色回收箱一天能回收100多個快遞包裝盒。快遞六大類包裝中,膠帶使用量大且難回收、難降解,一直是制約行業綠色發展的痛點。據統計,國內全年快遞封裝用膠帶可繞地球赤道425圈,在自然界中幾百年也無法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