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屋基村返鄉大學生許永強用市場手段盤活鄉村旅遊資源

2020-12-23 湘湘愛旅行

儋州市最近冒出一個「奇蹟」:近兩三年來,那大鎮屋基村的鄉村旅遊產業一直走下坡路,今年初還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但「五一」假期,屋基村接待遊客2.086萬人次,在全省22個重點椰級鄉村旅遊點排名第一;收入20.9萬元,排名第三。屋基村支書許斌說:「創造這個『奇蹟』,許永強功勞大。」

今年34歲的許永強畢業於南昌大學,學機電一體化技術,2008年畢業後,就職於廣東順德的一家大型電氣企業。2010年他返回海南,先後在廣東、山東的2家大型企業海南公司負責銷售和售後服務。

「打贏扶貧攻堅戰之後,鞏固脫貧成果,必然靠鄉村振興,靠發展產業。我要抓住鄉村振興機遇,為建設海南自貿港作貢獻。」2019年6月,許永強成為儋州市委組織部第一批公開選拔招聘回引人才計劃培養對象之一,從海口回儋州,成為那大鎮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後備人選,到他的老家屋基村委會掛職鍛鍊。

屋基村的鄉村旅遊曾經很火,2016年中秋假期,3天遊客達10萬人次;2018年舉辦愛尚玫瑰稻草節,當天遊客突破5萬人次。但許永強回到屋基村後,卻發現村裡的鄉村旅遊突然冷淡下來,從2019年1月到4月,曾經1天接待5萬遊客的愛尚玫瑰園,平均每天接待遊客不到20人次。他決定改變思路,樹牢生態理念,用市場手段盤活屋基村的鄉村旅遊資源,用高質量服務做好旅遊營銷。

屋基村是千年古村,生態環境優美,村裡有溼地200畝供鷺鷥覓食,有大樹供鷺鷥棲息,獲評省五椰級美麗鄉村景點。但近年來,村民種水稻少,鷺鷥在村附近覓食範圍縮小,加上原棲息的竹林自然地大面積減少,導致鷺鷥從上萬隻減少到現在的約2000隻。「村裡鄉村旅遊要真的火起來,必須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鷺鷥的棲息地。」許永強建議增加村裡的溼地保護面積,從200畝擴大到400多畝。

「做活鄉村旅遊,一定要做好美麗鄉村規劃。」2019年12月,中元設計院總規劃師章順美、設計師王康智到屋基村實地採集信息,規劃美麗鄉村。許永強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走遍4個自然村、3個企業隊的每家每戶,查看村民住房、每條村道和排水溝、排汙管等狀況。他提出許多合理建議:村裡大水塘面積需擴大到20畝,塘內增加6個小島,加上現有的鷺鷥小島,構成「北鬥七星」新景。結合現有200多畝溼地,擴大為有塘、有小河、有橋、有淺灘、有棧道的400多畝溼地新景觀。利用竹林打造仿木結構的步行棧道,建茶話木屋等。

2020年4月,屋基村入選國家森林鄉村,增加鄉村旅遊的內涵,優美生態託起村裡的旅遊產業。

今年「五一」前夕,許永強謀劃抓住小長假打鄉村旅遊翻身仗,利用儋州的電視、報紙、新媒體等多角度地對外推介鄉村旅遊景點,提出辦好儋州花海藝術節等節慶活動,村裡的景點「五一」假期免門票,吸引遊客增大人流量。最終,打贏鄉村旅遊翻身仗。

用好以前做銷售和售後服務積攢的人脈資源,許永強牽線搭橋,用市場手段「售賣」村裡的景觀。海南逍遙旅遊投資集團的多家成員公司,增加屋基村為公司旅遊點,由愛尚玫瑰園管理團隊對接。從2020年5月16日迎接第一輛旅遊中巴車45名遊客開始,到6月12日,每天都有4輛旅遊中巴車帶來大量遊客,共接待遊客16800人次,收入3.5萬元,其中6月6日就接待了36輛旅遊中巴車帶來的遊客。

鄉村旅遊人氣旺了,村民致富機會就多。2019年已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馮慶乾,今年「五一」假期在愛尚玫瑰花園賣自家樹上的黃皮,每天收入300元,5天賣黃皮共收入1500元。她說:「以前沒遊客,黃皮爛在樹上。現在遊客多了,黃皮的價格高,增加收入 。」建檔立卡貧困戶薛鴻昌的兒子薛圖禮、許愛乾的兒子王恆茂等人,在愛尚玫瑰花園打零工,每天工資160元。

「想方設法增加村民的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許永強正謀劃擴大鄉村旅遊產業鏈,讓更多的村民吃上「旅遊飯」,在愛尚玫瑰花園路邊空地,打造購物一條街,給村民自養自種的農產品提供銷售平臺。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儋州屋基村返鄉大學生用市場盤活鄉村旅遊資源
    原標題:打「生態牌」吃「旅遊飯」 儋州市最近冒出一個「奇蹟」:近兩三年來,那大鎮屋基村的鄉村旅遊產業一直走下坡路,今年初還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但「五一」假期,屋基村接待遊客2.086萬人次,在全省22個重點椰級鄉村旅遊點排名第一;收入20.9萬元,排名第三。
  • [聚焦鄉村振興]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公布 那大鎮石屋村屋基村...
    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  黎有科 攝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近日,按照《「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提出的建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要求,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將680個鄉村列入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其中,海南16個村入選,儋州石屋村、屋基村2個村入選。
  • 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2020-12-15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公布 那大鎮石屋村屋基村入選
    屋基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引來成群結隊的鷺鷥棲息。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 黎有科 攝 近日,按照《「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提出的建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要求,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將680個鄉村列入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其中,海南16個村入選,儋州石屋村、屋基村2個村入選。
  • ...增色美麗儋州    ——我市推進村莊規劃建設工作紀實(配圖)
    「市域統籌、頂層謀劃、試點先行、多措並舉、多元參與,我市以村莊規劃為抓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盤活農村資源要素,促進鄉村振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剛在全省村莊規劃工作現場會上介紹了我市在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主要做法。
  • 景在村裡,村在景中!橫店鄉村旅遊「活色生香」
    漫步於橫店的鄉村和街道,常常可以偶遇前來觀光旅遊的外地遊客。「萬盛映象」電影主題商業步行街、官橋老街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築、雅堂「橫漂」廣場、繞溪向日葵、屋基丘百畝荷花基地……如今,鄉村旅遊已成為橫店對外展示的一張新名片。鎮區景區化,景區全域化。
  • 文旅扶貧盤活鄉村文旅資源——美麗鄉村這樣富起來
    近年來,越來越多鄉村特色民宿、農家樂興起,一批曾經不為人知的鄉村成了「明星村」「網紅村」,鄉村旅遊業日益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表示,我國文化資源、旅遊資源多,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努力把當地文化資源、自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助力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哈爾濱1月7日電 題: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社記者王建清晨的陽光照射在皚皚白雪上,35歲的王翯駕駛麵包車,走村入戶收購農產品。「小王來了,到屋裡坐會兒。」
  • 淄博淄川太河鎮下端士村:閒置資源盤活 鄉村旅遊開「花」結「果」
    近年來,下端士村在肖玉愛的帶領下,立足村情特色發展鄉村旅遊,打造景觀花海、種植經濟水果,帶動了村民致富增收,昔日的窮山村,成了鄉村旅遊的網紅打卡地。如何變廢為寶,讓荒山成為可利用資源,肖玉愛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由於坐落在峨莊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內,每年都會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遊覽。借著這股旅遊的春風,在村北的鳳凰山上種菊花,造景致,收穫花海觀景所帶來的實惠,成了解決發展瓶頸的突破點。
  • 激活閒置沉睡資源賦予鄉村「造血」功能
    新華社記者 周凱 報導在西部一些深度貧困地區,資源稟賦較差、產業基礎薄弱,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要如期完成脫貧任務,還需鞏固脫貧成果,賦予鄉村「造血」功能防止返貧。豐都縣三建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2018年以來這個鄉在脫貧攻堅中向改革要紅利,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盤活農村閒置資源,合理設計村民、村集體、投資主體利益聯結方式,用體制機制創新實現了「循環造血」功能,整鄉全面脫貧,群眾收入和致富內生動力明顯提升,為部分貧困地區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有益借鑑。
  • 湖北黃梅,能人返鄉「三把火」,落後鄉村被盤活
    王金鳳說的潘書記,就是能人返鄉擔任村支部書記的潘正盛。能人返鄉「三把火」,不到一年時間,村莊氣象一新,活力重現,在村民心頭點燃致富的希望。然而,一年前,停前鎮領導邀請潘正盛作為能人返鄉時,他的人生軌跡開始發生變化。停前鎮潘河村位於黃梅縣北部山區。這個讓潘正盛帶著深刻成長記憶的村莊,一度成為令當地黨委、政府頭疼的一塊「心病」。村裡長期管理混亂,幹部隊伍渙散,幹群關係淡漠,事業發展多年停滯不前。2019年7月,潘河村被湖北省委組織部確定為軟弱渙散村,讓停前鎮黨委、政府倍感壓力。
  • 許昌:到2025年創建2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2.豐富鄉村旅遊產品業態。根據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加強產品創意設計,促進鄉村旅遊產品升級,打造古鎮古村型、特色民宿型、休閒觀光型、健康養生型、農耕民俗型、紅色記憶型鄉村旅遊產品,推動鄉村旅遊向個性化、精緻化和主題化方向發展,形成多點支撐和全域延伸的發展格局。3.開發鄉村旅遊特色商品。
  • 臨澤板橋鎮: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
    通訊員 王生龍今年以來,臨澤縣板橋鎮高度重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一個硬指標,通過「黨建+農旅融合推動、能人帶動、產業驅動」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培育了一批集體經濟強村,有力推動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美好新海南 舞動自貿港 廣場舞展演在屋基村舉行(配圖)
    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  牛偉  攝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涼風送爽秋意濃,舞林盛宴聚儋州。8月22日晚,2020年儋州市「美好新海南·舞動自貿港」廣場舞展演活動在省五椰級鄉村旅遊點——那大鎮屋基村舉行。來自全市的12支代表隊500餘人參演,為千餘名觀眾展示了一場精彩的廣場舞視覺盛宴。
  • 途遠網紅民宿助力撫遠抓吉赫哲族村上榜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9月2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共680個村入圍。其中途遠驛站項目所在地黑龍江佳木斯市撫遠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三江溼地風光途遠「兩途一趣」模式落地抓吉赫哲族村,與當地優質生態資源與民俗旅遊資源對接,利用鄉村集體閒置土地,建設途遠驛站。
  • 山水五聯:深厚人文資源 激活鄉村旅遊
    在柯橋區南部山區秦望山下的五聯村,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還有豐富深厚的文化資源,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盤活閒置農房建設竹樂園和中藥材基地、打造越地勵志文化旅遊節點、打算建起秦望山瞭望臺……今年,五聯村持續深入推進「五星達標、3A創建」工作,一個宜居宜遊的「山水五聯」正在呼之欲出。
  • 石泉縣後柳鎮:黨建引領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基因」
    後柳鎮結合村「兩委」換屆,堅持「嚴」字當頭,「穩」字當先,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為鄉村振興選好「領頭羊」。提高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比例,積極推選優秀年輕黨員到村「兩委」班子中任職,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號召黨員幹部主動擔當作為,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挑重擔、扛大旗、唱主角。為實現農村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等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將「紅色基因」深植廣袤鄉村。
  • 彭州鄉村旅遊:「小」民宿撬動「大」產業
    據悉,彭州是成都西北部的交通樞紐和生態屏障,4300多米的海撥落差,造就了多樣性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生態資源。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秀麗的鄉村美景,進一步催生了彭州市鄉村旅遊的發展。
  • 【鄉村振興進行時】古田縣大橋鎮錢厝村:黨建引領三連心,鄉村同創...
    2019年底,錢厝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7年的1.375萬元提高至13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7年的1.02萬元提高到1.4萬元;村「兩委」班子績效考評從2017年的「一般」村躍居「好」村序列。「黨僑連心」強基礎,同創「幸福家園」整合各部門資源,厚植華僑、鄉賢及村民的桑梓情懷,充分凝聚黨僑資源,用好政策,抓項目,促發展。
  • 蘭陵縣這些地方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5日上午臨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我市精品文化旅遊線路和鄉村旅遊重點村的情況發布會上,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出了精品文化旅遊線路,介紹了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第二批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我市申報的5個村莊全部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