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2020-12-26 澎湃新聞

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2020-12-15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我們的合作社每天可以提供就業崗60餘個,按80元一天的標準計算,每月平均務工20天,每個貧困戶每年收入可以達到1萬元以上。」已是年底,畢節市威寧自治縣羊街鎮西華社區黨支部書記姜榜玉,正在忙著盤算年終的帳務。

西華社區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領辦威寧恆富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動全村232戶農戶和威寧羊街鎮西華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整合股金1235萬元入股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圍繞「一洞四中心」打造農旅結合的「鄉愁莊園」,努力盤活鄉村旅遊資源,實現了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目標。

合作社的茅屋餐廳

為了建強班子隊伍,凝聚村幹合力,西華社區多途徑吸引「能人」加入。堅持「能幹事、會幹事」的原則,把有公心、懂市場、會技能的致富帶頭人選進班子,選優配齊社區「兩委」班子,並積極從退伍軍人中和致富能手中發現和挖掘4名後備幹部,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社區黨支部在反覆論證的基礎上,適時吹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集結號,通過組織本社區村民到塘約村、大壩村等實地參觀考察和宣傳發動等方式,吸收232戶688人加入合作社,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3戶385人100%入社。

同時,西華社區著力抓項目、重產業,重點圍繞發展「四個」項目。村集體在整合零散資源的基礎上,依託現有的河流、溶洞等自然資源,投入480萬元,建成「鄉愁莊園」,發展傳統農耕文化體驗項目1個,發展餐飲文娛項目1個,有機生態種植項目1個和苗族風情園項目1個,形成了集鄉土文化體驗、農家旅遊、農家耕作、農家樂、農家住宿、採摘、休閒垂釣等為主題的農家體驗項目。

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搭建發展平臺,吸收成員入社,共計吸納入股現金480萬元,入股土地751畝折合股金525萬,入股基礎設施折價320萬元,有效將個人手中零散的資金和自然資源整合起來進行發展。建立的合作社對公帳戶,由鄉鎮財政進行代管;合作社資金運行實行季度公示,由監委會充分發揮監委職責,對合作社每筆資金進行監督管理;每年實行年終決算並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切實讓成員入股的資源和資金在合作社的統一運作下產生效益。

合作社給務工村民發放務工工資

此外,西華社區還通過促進務工就業的方式,增加貧困戶務工收入。合作社對貧困戶勞動力優先在合作社提供務工崗位。合作社每日可提+供就業崗60餘個,按80元/天計算,每月平均務工20天,可為增加貧困戶收入10000元以上/年/戶。同時,村民還有成員分紅的收入,合作社將全村73戶38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吸收入股,入股佔比17.28%,合作社今年預計盈利35萬元,預計可為貧困戶增加分紅收入4.165萬元,加速推進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進程。在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方面。以威寧縣羊街鎮西華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入股,佔比24.15%,預計今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8.45萬元,村集體經濟的壯大不僅能凝聚黨心民心、更是鞏固黨在基層執政的重要抓手。

來源:天眼新聞

1.

用生命照亮山村——追記南方電網畢節威寧供電局因公殉職員工肖正平、鄒明剛

2.

約起!到草海觀鳥去

原標題:《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羊街鎮西華社區:蓮花白喜獲豐收
    羊街鎮西華社區:蓮花白喜獲豐收 2020-06-22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羊街鎮雙河村:支部建在產業「鏈」上 鄉村振興有方向
    羊街鎮雙河村:支部建在產業「鏈」上 鄉村振興有方向 2020-08-2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儋州屋基村返鄉大學生用市場盤活鄉村旅遊資源
    「打贏扶貧攻堅戰之後,鞏固脫貧成果,必然靠鄉村振興,靠發展產業。我要抓住鄉村振興機遇,為建設海南自貿港作貢獻。」2019年6月,許永強成為儋州市委組織部第一批公開選拔招聘回引人才計劃培養對象之一,從海口回儋州,成為那大鎮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後備人選,到他的老家屋基村委會掛職鍛鍊。
  • 青島藏馬鎮「鄉村會客廳」:半是鄉愁半是風景
    本文轉自【中國網】;尋著激活村莊發展的內生動力,盤活閒置房屋資源,通過打造民宿,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來到大馬家疃村旅遊時下榻的思路,駐藏馬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在藏馬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根據藏馬鎮實際和自然人文歷史,於2020年6月,從「留住鄉愁記憶
  • 羊街鎮圓滿完成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
    自村「兩委」換屆工作啟動以來,羊街鎮認真貫徹落實省、州、縣委部署要求,以優化村黨組織班子結構、選好配強黨組織帶頭人為目標,精心組織謀劃、依法規範操作、分類指導實施,有序推進換屆選舉各項工作。
  • ...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會客廳」留住鄉愁 點「靚」藏馬
    作為「鄉村廚師」,她的主要工作是為來村裡的遊客做做家常菜,客人走後就收拾一下衛生,根據遊客的飯菜定製標準,每次可獲得50元至100元不等收入。和王維英大姐一樣,郭瑞芳、孫光花等其他幾位婦女,也在另外幾間「鄉村會客廳」幹著同樣的工作。王維英等姐妹們之所以能夠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是因為駐藏馬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傾心打造了融農旅為一體的「鄉村會客廳」。
  • 羊街鎮築牢安全生產防線
    羊街鎮司法所、綜治辦、派出所、安監辦、農機站、市場監督管理所等共同參與行動,對煙花爆竹銷售店、蔬菜種植基地、生豬養殖基地及學校在內的35家生產經營場所、公共場所進行安全檢查,發放安全生產宣傳材料
  • 儋州屋基村返鄉大學生許永強用市場手段盤活鄉村旅遊資源
    儋州市最近冒出一個「奇蹟」:近兩三年來,那大鎮屋基村的鄉村旅遊產業一直走下坡路,今年初還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但「五一」假期,屋基村接待遊客2.086萬人次,在全省22個重點椰級鄉村旅遊點排名第一;收入20.9萬元,排名第三。
  • 村美民富 產業興旺 探尋安吉美麗鄉村經營之道
    近年來,城東社區大力開展環境整治,建起了文化禮堂、旅遊驛站、鄉村綠道等一批硬體設施。「天然的區位優勢加上紮實的環境底子,吸引了近50億元的工商資本。」城東社區黨委書記金五一介紹說,在龍王溪鄉村俱樂部、五峰山運動休閒度假村、夢山水莊園、上海愛家龍袍塢頤養小鎮綜合體等項目帶動下,城東社區正衍生出人景相生、產居相融的美景。
  • 彭州鄉村旅遊:「小」民宿撬動「大」產業
    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秀麗的鄉村美景,進一步催生了彭州市鄉村旅遊的發展。彭州市積極探索展現立體山水畫卷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提出「以民宿點亮鄉村,用藝術對話世界」的民宿集群發展構想,盤活鄉村資源,通過「小」民宿發展鄉村「大」產業,推進鄉村振興。
  • 臺灣青年在廈門鄉村「築夢」 演繹「鄉愁」故事
    最令她欣慰的是,在幫助院前社逐漸成為美麗鄉村的同時,她也和村民一起,守護著鄉愁。李佩珍是一名規劃師,在臺灣已有10多年參與鄉村建設和社區營造的經驗。2014年,她隨團隊來到青礁村院前社,參與社區規劃、建設工作。院前社是青礁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常住人口700多人,村民常年以種菜為業。
  • 臺灣青年在廈門鄉村「築夢」演繹「鄉愁」故事
    最令她欣慰的是,在幫助院前社逐漸成為美麗鄉村的同時,她也和村民一起,守護著鄉愁。李佩珍是一名規劃師,在臺灣已有10多年參與鄉村建設和社區營造的經驗。2014年,她隨團隊來到青礁村院前社,參與社區規劃、建設工作。院前社是青礁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常住人口700多人,村民常年以種菜為業。
  • 泉州高新區(臺商區):「黨建+」激活鄉愁記憶 「番仔樓」賦能鄉村振興
    素有「十戶八九僑」之稱的龍蒼村,位於泉州高新區(臺商區)東園鎮,面積不大的村子裡坐落著30多幢「番客樓」,靜靜地展示龍蒼村華僑們的美麗鄉愁。  而當這美麗鄉愁與紅色黨建相遇時會出現什麼不一樣的火花?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創意為鄉村旅遊注入活力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為響應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中國旅遊特區」戰略部署和相關指示精神,近日,省旅遊委、省旅遊協會共同組織了鄉村旅遊
  • 河北省推出32條系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9月19日,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北慶祝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河北省推出32條「秋採摘」系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為公眾體驗豐收喜悅、觀賞秋日美景提供絕佳去處。
  • 大臨鐵路 墨臨高速通車 邀你共赴一場臨滄鄉村旅遊盛宴!
    在12月30日、31日大臨鐵路、墨臨高速公路通車之際,小編甩你幾條臨滄最美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邀你共赴一 場臨滄鄉村旅遊盛宴! 幕布鄉愁書院 看臨滄鄉村優美的環境、品生態的食品、體驗恆春的氣候。
  • 燕子銜泥大洲村鄉村振興正當時
    「每個村有不同的特色和亮點,彩繪會融入當地的特色元素,例如裡水社區的裡水經濟社有條燕子巷,我們在彩繪的時候就會融入燕子的元素,突出燕子文化。」方志剛說。 不少過路的居民紛紛駐足觀看。居民劉阿姨說,十分感謝施工人員為她家的牆體繪製了這麼好看的彩繪,讓鄉村有了不一樣的表達和呈現模式,希望可以成立裡水的一條網紅打卡點,吸引更多人來了解裡水社區。
  • 文旅扶貧盤活鄉村文旅資源——美麗鄉村這樣富起來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鄉村走出了怎樣的文旅扶貧發展道路?如何因地制宜發揮好旅遊資源優勢?12月2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同時,倡導各地融合農區、園區和景區,融合生產生態生活,通過優化整合鄉村資源,有效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通過開展對接幫扶,為貧困村發展鄉村旅遊、脫貧致富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和路徑。
  • 溫州泰順:鄉村宜業宜遊 「鄉愁」甜在心頭
    為進一步深化「生態立縣、旅遊興縣」建設、打好「最美山城牌」,讓泰順人安居樂業、奔小康,泰順縣於近兩年開展「兩最」評選和「最美鄉愁村」創建等多項工作,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新華網發 泰順縣雅陽鎮供圖  助推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補齊「兩最」短板,2020年4月泰順「最美鄉愁村」建設工作正式拉開帷幕,按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總體定位,泰順在全域內根據區域特點,在每個鄉鎮分別布點,選出21個行政村建設、打造「最美鄉愁村」。
  • 溫州鹿城出臺美麗城鎮建設方案,有這些街鎮……
    推進平安鄉村(社區)、智安小區、 智安學校等建設,開展居住出租房屋「旅館式」管理。關鍵詞二:服務提升提升住房建設水平。改造鎮中村、鎮郊村,實現整村連片成網改造。新建單家獨戶的農民自建房提倡多層公寓。構建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租購雙渠道解決住房問題的供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