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識局
文 | 健識局 Chriss
編 | 健識局 嚴冬雪
9月18日,國家醫保局公示新一輪國談通過形式審查的藥品名單,751個藥品在列。
其中,493個品種屬於「2019年12月31日前進入5個(含)以上省級最新版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的藥品」,超過過審產品總數的65%。(翻至文後,查看493個藥品詳情)
這些藥品本應該在3年內被徹底踢出醫保,此番通過初步審查,有望納入國家醫保,也可謂絕處逢生。
而從具體品種看,至少106個為獨家大品種。步長製藥的谷紅注射液,石藥集團的阿侖膦酸鈉維D3片,濟川藥業的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哈藥集團的注射用丹參(凍幹),以及神威製藥的小兒清肺化痰顆粒等均在其列。
近年來,受重點監控、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等政策影響,大批藥企業績承壓,急於尋求突破,如步長製藥、石藥集團、哈藥等,都面臨著轉型壓力。
上述重磅產品如果被踢出地方醫保目錄,企業處境無疑是雪上加霜,但是如果可以通過國談納入醫保,市場還有擴大的希望。因此,業界分析,相關企業將背水一戰,全力爭取進入醫保目錄。
按照國家醫保局計劃,經過8、9月份的申報階段和9至10月份的專家評審階段,10月份就將進入正式的談判和競價。此前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曾公開表態,在專家嚴格把握有關標準和條件基礎上,談判的成功率不會很高。
這也預示著,企業需要拿出誠意,給出更低的價格。行業預計,至少要做好降價50%的準備。而對於存在爭議的品種,及時證明自身安全有效性和經濟性已迫在眉睫。
絕處逢生
大批地方醫保藥殺進國談
本輪國談規模空前。
根據國家醫保局此前通知,新冠肺炎用藥、基本藥物、罕見病用藥、第二批國採中選藥,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7日獲批的新藥等都可以申報。
而在所有這些品類中,2019年12月31日前,進入5個(含)以上地方醫保目錄藥過審最多,企業熱情也更高漲。從醫藥魔方PharmaGo數據看,哈藥95個通過審查藥品中,92個屬於至少在5個省份納入醫保的藥品;葵花葯業的84個過審藥品中,82個屬於此種情況;這個比例在現代製藥、華潤雙鶴也都達到了90%以上。
這些品種中,不乏年銷過億,甚至達到數十億元的產品。數據顯示,形式審查通過的品種中,地佐辛注射液2019年銷售額達到67.8億元;紫杉醇白蛋白銷售額30.4億元;注射用五水頭孢唑林鈉賣了27.4億元。
在獨家品種中,神威藥業的小兒清肺化痰來顆粒1.02億元,丹燈通腦軟膠囊一年的銷售額為1731.1萬元;濟川藥業的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銷售額22.9億元;步長製藥的7個獨家大品種中,新培育的3個獨家大品種——谷紅注射液,以及複方曲肽注射液和複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2019年與腦心通、穩心顆粒、丹紅注射液一起,實現了銷售總額103.08億元。
按照國家醫保局此前部署,地方醫保目錄藥品,如果沒有在2019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則需要按照40%、40%、20%的比例,分三年逐步清出目錄。很多大品種不止在一個省份的醫保目錄,如地佐辛在20個省級醫保目錄中,一旦被踢出,其市場勢必將受到衝擊。
國家醫保局允許此類產品參與國談,也令企業看到了生機。
為轉型騰空間
步長石藥神威將背水一戰
國談納入大批地方醫保目錄產品,是為了避免真正安全有效且具有經濟型的藥物被誤傷。而對於暫時還沒有創新藥的企業來說,這也是重要緩衝。
可以看到,丹紅注射液等大品種多地遭重點監控,國家醫保對其報銷也做出限制等影響,2019年10ml/支和20ml/支的銷售量同比減少了25.93%、12.3%。在此背景下,步長製藥的業績也面臨壓力。
2019年12月,步長製藥還宣布發行20億元債券,大舉用於轉型。從其培育新的獨家品種,以及在腫瘤生物藥研發領域的布局中,也可以看到步長製藥轉型的決心。
這樣的轉型力度,除了舉債,也需要王牌產品的支撐。可以預見,一旦地方醫保藥國談失敗,又被地方醫保目錄踢出,該公司的處境將非常危險。
事實上,神威製藥、哈藥、石藥集團等多家藥企都與步長處境類似,只是程度略有不同。
以神威藥業為例。由於中藥注射劑安全有效性受到質疑,在多地納入重點監控等原因,神威藥業參麥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和舒血寧注射液銷量下滑,這也使該公司業績自2015年以來出現多次下滑。
經過近年來的轉型,注射液產品在該集團總銷售額中的佔比已經下降到了45.3%。從營收情況看,2019年,神威藥業注射劑銷量額又下滑了8.8%;口服製劑營收漲幅超20%,此次衝刺國談的小兒清肺化痰顆粒,同比增幅達到60%。儘管如此,從總營收看,該公司業績增長仍然乏力。
濟川藥業的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可以說是該公司的支柱產品,與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的銷售額佔到了總營收的70%以上的份額。2019年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未納入國家醫保的基礎上,銷量有所下滑,就導致該公司主營收下降了3.83%。
2018年以來,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DRG改革,以及重點監控等新增的推進,已經倒逼整個行業進入加速轉型期。
不可迴避的是,在由仿製藥為主轉向創新藥、高端仿製藥為主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大量資金支撐。從這個意義上看,拼命將主打產品打入國家醫保目錄,已經成了上述企業下一步生存、發展的關鍵一役,可謂背水一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