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充市紀委機關、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南充晚報社承辦的「南充好家規」評選活動投票已於4月19日下午3時結束。隨著《南充晚報》對30個候選家庭的家風故事以及該活動投票情況的報導,每個候選家庭代表的事跡都贏得了廣大市民的交口稱讚。4月12日至4月19日,共有13萬餘人次通過各種渠道為候選家庭投票。
退休教師 點讚「獻血冠軍」家風故事
4月12日,「南充好家規」 評選活動正式進入投票階段,短短一周,南充新聞網和南充文明網投票總數達到13萬餘票。「為自己支持的『南充好家規』候選家庭投票,是我這幾天都在做的事。」市民林先生是一名退休教師,也是《南充晚報》的忠實讀者。林先生告訴記者,4月13日,他看到《南充晚報》上刊登的「南充好家規」評選活動,被30個候選家庭的家風故事所感動。「去年, 就看到《南充晚報》 對這些家庭的家風故事進行了報導,我不由自主地對這些家庭多了一份關注。這些家風故事都傳遞出一股濃濃的正能量,值得宣傳和學習。」林先生說,他經過仔細思考,為20戶他覺得最有代表性的家庭投了票。
雖然每個候選家庭的家風故事都讓人感動,但對於林先生來說,最令他感動的是2號候選家庭代表「獻血冠軍」冉素華。林先生說,以前,他在《南充晚報》 多次看到關於冉素華的報導,10多年來她堅持獻血100多次,很讓人感動。
冉素華是市中心醫院小龍分院的藥劑師, 也是南充市金彩虹公益協會的副會長,「其實最初知道自己成為『南充好家規』候選家庭代表時,我並沒有在意這個事。我認為所有的候選家庭都很優秀,都是充滿了正能量, 無論誰入選都一樣。」冉素華說,後來醫院的工作群裡天天都在轉發該活動的新聞,「金彩虹」的群友們也天天堅持為她投票。 這麼多同事、朋友都在支持她,讓她的票數每天都在增長,這令她非常感動。
身在外地 他們踴躍為家鄉人投票
南充不乏家規家訓,這些家規家訓被一代代傳承。 經過連日來的持續投票,「南充好家規」評選活動吸引了大批關注者,參與投票的人群已經不只局限在南充,不少在外地上班的南充人也參與其中。在成都工作的吳女士是營山縣人,得知營山縣供水公司的李雪琴被評選為「南充好家規」候選家庭代表後,便積極地為她投票。李雪琴從小受到「孝老愛親 向善向上」 家規的影響。 多年來,在大兒子患有自閉症、父親患有尿毒症的情況下, 她和丈夫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把小日子也過得其樂融融。
「建設一個美好的家庭需要良好的家風,需要一家人相互關懷、相互溫暖。李雪琴家正是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家風故事值得我們學習。」吳女士說,自從看到了李雪琴家的家風故事後,她每天都堅持為她在網上投票。
「除此之外, 我發現還有另一個營山家庭的家風故事值得點讚。」吳女士說,營山男子唐建新患有重病,卻創建了兩個網站,對宣傳營山、建設營山,弘揚社會正能量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經常用「誠實守信,禮義廉恥,勤儉持家,和睦共處」16字家規對自己的子孫後輩進行教育。此外,營山陳寶森家庭的家風故事也是營山人的驕傲。「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讓南充這片土地上永遠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13萬人次 參與「南充好家規」評選活動
記者還了解到,在「南充好家規」投票階段,市民除了通過南充新聞網和南充文明網參與投票之外,也有不少人剪下《南充晚報》刊登的選票填寫後參與投票。
「家風淳則民風淳,良好的家風充滿積極向上的道德力量,希望年年都能舉辦這樣的評選活動。」 來自高坪區的李林告訴記者,她聽說高坪區的朱春梅家庭入圍「南充好家規」候選家庭後,除了通過網絡為她進行投票外,還特意剪下《南充晚報》的現票填好後為她投票。
市文明辦綜合科科長劉滿紅介紹,今年4月12日「南充好家規」活動正式進入投票階段後, 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市民們都踴躍地為自己心目中的「南充好家規」投票。 目前, 組委會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統計網絡投票和剪報投票票數。主辦方、專家學者、群眾代表等將依據收回的網絡投票、剪報投票,結合每個候選家庭的家風故事、候選家庭代表的事跡等, 綜合評選出最具感染力、傳承力、代表性和民意基礎的「南充好家規」10戶、「南充好家規」提名獎10戶。(記者 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