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如何體現道教文化,從劇情看細節,深度解析文化背景

2020-12-24 咕嚕咕嚕波波醬

今年《一人之下》第三季就要上映了,很多喜歡國產動漫的漫迷想必也不會錯過這一部作品。從前兩季的上映,這部結合著現代文化的道教題材作品脫穎而出,成為了漫迷們忠愛之作。無論是搞笑的風格還是人物的設定,夾雜著那口純正的方言體系,使得國漫又有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流行梗也成為了《一人之下》中調侃的熱門話語,「機智一比馮寶寶」、「不要碧蓮張楚嵐」等。除了兩位主角,作品對角色的關照更是將王也道長和諸葛青、張靈玉小師叔等人一度培養成二次元中的「國民老公」。在這部作品上映之際,除了搞笑有趣之外,很多漫迷也發現了這部作品有著強烈的國風宗教文化的氣息,也讓更多漫迷對所謂「道」有了深一步的了解,那麼我們今天就結合劇情深度解析一下《一人之下》的創作背景。

一人之下-王也道長

背景文化的體現

《一人之下》這部動漫作品宗教文化韻味最為濃厚的莫屬與第二季羅天大醮比武篇,其中各路異人豪傑前往龍虎山天師府參加選舉,只為最後能夠獲得第一繼承天師職位並且得到附贈的八絕技之一《通天籙》。張楚嵐作為主角又是老天師的徒孫這一人設在比武過程中耍詐也成為了一大亮點,配合著寶兒姐這個開路先鋒順帶埋人的機動性,成功將張楚嵐送入決賽圈。自這些劇情展開開始都圍繞著在龍虎山天師府發生的種種故事線進行展開,都是以作為道教的天師府為主題推進劇情。雖然是以現代社會的風格進行創作也詮釋著背後的道教文化。

一人之下-張楚嵐

道教最早起源是來自老子的道家思想,道教體系最初創始人為張道陵,首創五鬥米教也正是所謂的天師道。《一人之下》中龍虎山天師府的張之維老天師的設定就是起源於此,道教崇拜老子為祖,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吸納各種修行之術,融合道家,陰陽、五行經過了常年的文化洗禮和革新形成了如今的道教文化。

現代龍虎山天師府實景

每部動漫作品都有著自己的元素背景作為創作素材,《一人之下》也是如此,龍虎山天師府的設定也並非空穴來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存在著龍虎山天師府,實址在江西省鷹潭市,由此可見細節把控和還原的嚴謹性。

張道陵:生34年-156年亡故,名張陵,字輔漢,居住龍虎山。是五鬥米道(天師道)的創始人,又稱之為正一道,道教最早派系。天師之稱也是起源於正一派,相繼出現了許多道教的派系。

道教內部門派眾多,標準不同門派之風各異,明朝建立以後道教最終分為了兩大派系正一和全真。提及全真大家並不陌生,很多歷史武俠劇當中都會有全真派道教的體驗,兩者在修行上也有本質的區別。著名經典武俠劇《射鵰英雄傳》丘處機道長勸郭靖入門為關門弟子,遵守清規,不得婚配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全真派是以出家形式進行修行。

夏禾與小師叔眾所周知的故事

反觀正一派收納門徒修行的方式《一人之下》有兩個重要的細節最為體現,小師叔張靈玉在得到老天師培養之後,由於抵擋不住誘惑被全四張狂刮骨刀夏禾破身。第二出細節則是,老天師傳位天師渡張楚嵐的條件,其中提及到臥虎山一切是由都可以交給門徒所搭理,不影響自己在世俗中的生活依然可以娶妻成家,從門規上就有可以看出兩派最明顯的區別。

細節闡述文化

《一人之下》中有很多細節闡述著道教的居多文化,從馮寶寶的角色設定上就有這一定的體現。很多人會覺得馮寶寶這個如同開掛一般的設定與道教沒什麼關聯,只是單純的因為設定深受漫迷們的喜愛。不僅六根清淨沒有七情六慾,一切的行為包括武學都是自己的條件反射自然形成,如同自己的炁一樣透明無暇。只不過由於油膩大叔徐四的齷齪舉動將馮寶寶的人設升華了一點,畢竟很多漫迷期望了解到全套的武學招式學名到底叫什麼。劇情中最為體現的劇情馮寶寶入駐徐家之時,直到如今都是處於長生不老的狀態,畢竟還有著超強的自我恢復能力。在這一設定上以道教的修行來講是追求極致的目標,道教修行的目標馮寶寶是象徵。

馮寶寶

道教自古以來修行崇尚的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作為我們古代傳統重要文化這個宗旨依然流傳至今,在古代文化信仰上傳承並加載了民間天神的信仰,也被視為一個多神教派。天師道創立之初以老子《道德經》作為核心,視「道」與「德」為最初信仰。他們對「道」的認知,世間萬物,人生百態都有「道」演化而來。「德」則是「道」的體現,正如世人所說的功德、成果。人們可以通過某些修煉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這些人稱為後天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著名古典神話作品《八仙過海》則是道修仙的體現,正所謂佛修禪,道修仙也是由此而來。

王也奉勸張楚嵐橋段

修身則是道教修行最為本質的存在,追求長生,命大於天。命運由自己把控,善於修道養生便可達到長生不老之舉。因此道教就有了諸多的修煉之法:煉丹、吐納、胎息、房中、辟穀、誦經、服符、按摩、導引等。馮寶寶的長生不老設定也正是歷年曆代道教所追求的極致,也就是所謂的得道。除此之外,王也道長奉勸張楚嵐放棄查詢真相時所提及「真常應物,真常德性,常應常靜,常清淨矣」一句《清靜經》正是修行誦經的體現。

《一人之下》最為突出道教文化的非王也道長莫屬,不僅從人設上可以看出,在與馮寶寶追逐戰、諸葛青羅天大醮的對決之中又體現了道修術的文化。比如:艮字地龍遊、乾字障眼法百花繚亂等法術。以自己風后奇門的術法著稱,諸葛青則是由武侯奇門來設定,當起勢之時都會以自身為中心布下八卦陣。這些設定的由來也是體現著奇門遁甲和乾坤八卦的文化相繼在其中。

王也施展風后奇門布陣

相傳奇門遁甲起源於傳說時代,以易經、八卦為核心包含星象、天文地理、八門九星、陰陽五行、三奇六儀的一門深奧學問,主要運作於國事和兵法。奇門遁甲與大六壬、太乙神數並稱三式,以乙、丙、丁列為三奇,開、休、生、傷、杜、景、驚、死名為八門稱之奇門,甲為顯貴,六甲則包含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隱藏在戊、己、庚、辛、壬、癸六儀之內。六儀分布九宮之內將六甲全部包含隱藏,稱之為遁甲。

奇門遁的佔測主要分為天,人,地三盤,象徵三才。劇情中王也道長奉勸張楚嵐放棄尋找真相則是佔測為結果進行闡述。最為直觀的表現則是諸葛青對局王也一戰,諸葛青利用武侯奇門進行佔測王也動向,使自己的在武侯陣中獲得最大優勢。佔測則是利用洛書軌跡,九宮八卦以及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來預測地理方向的優劣,進而規劃一個人的行程,最終達到對自己最有利的目的,為算命相術所兼用。然而風后奇門則是以施術者為核心布陣,操控陣中一切運轉化己所用,達到對自己最有利的目的,可以說是武侯奇門的升級PLUS版本。

洛書八卦配圖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上天授予的祥瑞之兆。相傳聖王如有德政,上天會授予河圖洛書,象徵天子為天命所歸,有合法治理天下的權威。河圖洛書之說,因漢世習為讖緯,遂謂龍馬神龜貢獻符瑞,其事略與兩漢之言禎祥者相似。後儒因緣敷會,日增月益,至陳圖南鑿鑿定為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之數,下上左右中之位為河圖;又定為九宮,奇正耦隅之狀為洛書,雲是羲卦禹範之根。原兩相比校,俱似相似,影響未見,有實理存乎其間,惟歐陽永叔斥為怪妄,不足深信,誠信是仲尼之徒也。

《一人之下》通過王也道長的人物塑造體現了道教的文化,以王也與諸葛青的對決展現了道教術修為的歷史情境,以諸葛青的設定武侯諸葛亮的後人將奇門遁甲之術進行展示和區分。從種種細節上可以看出,作者不僅是在創作上有著清奇的國風思路,並且應該是一位道教信仰之人,對其了解的也非常的透徹。

伏羲先天八卦

《一人之下》所體現的諸葛青或者王也從陣法上可以明顯地看出,奇門遁甲之術先決條件布陣圖也是對應著大家所熟知的八卦,對於八卦的了解也都是體現在影視作品中,所懂之處也是處於淺層面的知識上。真正的看懂八卦則是一門深奧的學識。

八卦以《易經》最為基礎,可以用八卦代替時間萬物的動態與靜態,其中每一格則為一卦,其中標識稱之為「爻」,每個卦由三個爻組成。常言道「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有象,後有卦。萬象納入八卦,八卦懸掛萬象。將萬象以八卦作為模型,硏究理解八卦這個模型,有助理解萬象。八卦的項目組合,可代表各種自然現象或動態,分別為「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卦名則稱「乾、坤、坎、離、震、巽、艮、兌」。一種卦可以掛很多種現象,並不是隨意懸掛,也有它最基本的原則。

所謂多種現象也正如上面圖片中所展示,不僅可懸掛方位,還可以懸掛五行、陰陽、男女等多種進行卦象佔卜預測。兩億可分為陰陽,四象可分為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分別以八卦中的各卦向對應。如下圖:

伏羲八卦次序圖

《一人之下》中最為明顯的體現則是張楚嵐的爺爺張懷義對陽五雷與陰五雷的描述於劃分,張懷義對陽五雷的修煉為心火和肺金,顧名思義這裡人體這兩大器官屬陽。對陰五雷修煉則是對應著腎水和肝木屬陰,將屬陽臟器比作悟空,將屬陰臟器比作八戒,也正是以卦來進行描述。同樣在目前學習中醫的朋友們眼中再也明白不過了。中醫講究陰陽調和,將人體內臟劃分為陰陽,通過把脈探知病情,一個道理。中醫所運用的陰陽之法同樣也是來自於八卦之中。

對現代的影響

這些文化流傳對現代的影響也不容小窺,傳統文化的流傳是寶,但也有著很高深的學識在其中,並非任何人都能理解。正如上面所講的佔卜,在如今的社會中佔卜算卦幾乎成了人們耳中和眼中最常聽到和看到的事情。很多人喬遷新居對其運勢有所講究的甚至都會找一些研究風水的人來探查邸宅的風水。而對於效果,這也是看當事人所經歷來證實了。宗教文化的信仰有利也有弊,在這繁華又重壓力的生活節奏當中,人們有了信仰的寄託或許心靈上和精神上能有效地緩解。但是弊端上,也會有著唯利是圖的人員打著宗教文化四處招搖撞騙收斂錢財,不僅對傳統宗教文化的聲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也讓人們對這種文化產生了牴觸。中肯的說,還是取決於大家自己的審視程度。

一人之下-小師叔-張靈玉

道教文化與其他宗教文化一樣,其中所包含的學識內容博大精深,並非常人所能理解。現代時代的飛速發展文化的普及學術研究眾多,也不是簡單的了解就能領悟其中的奧秘,如同奇門遁甲來說,現代人聞起名得其道,聽到名字就知道由來,但真正理解和明白其中含義的人幾乎微乎其微,只有從事這方面的學者或者正統道教之人士才能理解。這裡所提及也只是層面上了解最為普及的一層知識面。

對於動漫來講卻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背景素材,不僅可以在這層次上創作多種動漫作品,更可以起到普及我們中國歷史傳統宗教文化知識。相對《一人之下》這部作品,正是這種屬於我們中國本土的宗教文化相傳至今,正是這種國風現代結合道教文化的風格加以劇情上搭配深入人心,才會讓廣大漫迷它產生共鳴,劇情中也正是將角色設定與現實中大家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相結合,在快樂追漫的過程中,也想向王也道長一樣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正是大家發自內心的嚮往。對這部作品來說,是一部明顯的國風氣質的良心作品,更加期待第三季作品的上映,最後更加希望我們國創動漫也會越做越好!

END

相關焦點

  • 如何傳播道教文化才能「有仙氣,接地氣,聚人氣」?
    在大力倡導傳統文化弘揚的今天,道教擔負著更大、更重的時代使命和文化責任。在東西文明互鑑、文化多樣性的當今世界,道教也是唯一能夠代表中華文化傳統、實現東西文明對話的組織實體。道教文化體現著中國人的哲學思維、認知觀念,價值取向、審美情趣,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每一個中國人在意識深處都是一個道教徒。
  • 《鬼滅之刃》解析,文化元素融合體現,這幾點突出漫畫家厲害之處
    粉絲們看到他們的加入不僅燃氣了希望,還默默的擔心接下來的劇情進展是否還會出現傷亡。面對作者的畫筆,鬼滅粉絲已經無法在接受無限城崩塌的最終決戰中在有人員犧牲的情況。正是這種讓人揪心下一秒又不知道其中角色會有怎樣的命運牽動著無數粉絲的內心,不看又想知道結果的感受,追下去又不敢接受自己喜歡的角色為此犧牲,或許這正是成為《鬼滅之刃》這部作品的吸引點。
  • 《一人之下2》「全性攻山篇」大年初一開啟,火爆程度堪比春晚
    而網友們從畫面、劇情、文化底蘊等各個方面對《一人之下》進行了點評,有網友認為,《一人之下》的作者是真正將傳統文化融會貫通的人,作為一個現代故事,它並沒有在服裝、場景中展現出太多的古風元素,而是將這些元素「內化於心」,由內而外地散發出文化魅力
  • 徐靜蕾監製網劇《一人之下》,漫改劇的春天會來嗎?
    《一人之下》真人化的消息曝光後,漫迷也有同樣的擔憂。誰來出演張楚嵐和馮寶寶?漫畫中的傳統文化如何有效還原?特效和武打動作是否能夠精彩呈現? 在網劇正式播出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根據原IP的價值意義,及影業大會上所曝光的工作花絮來看,漫改劇《一人之下》的確具有令人期待的價值。
  • 《龍虎山張天師》熱映 以道教文化書寫中華精神之魂
    「張天師」首次影視化 挖掘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道教文化是中華獨有文化,歷久彌新千年不衰,其中蘊含著深刻的中華文化精神內涵及東方價值觀。但與此同時,以正統道教文化為闡述主體的影視作品並不多見,在網絡電影領域更是空白,而此次《龍虎山張天師》就打破內容窠臼,本著挖掘中華文化內涵的目的,將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作為主角,並摒棄傳統網絡電影過度傳奇、商業化的創作習慣,以人物傳記的形式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立體的、有血有肉的張天師。
  • 如何評價這次的《一人之下3》
    1.文戲的刪減,武戲的增加第三季第一集的開局背景介紹,幫助梳理了一二季的內容,讓看過和沒看過的小夥伴們輕鬆跟上劇情,也不至於讓第三季的主線劇情特別突兀。但主創團隊刪除了對王也與發小的酒局對話,讓整個入世篇的開頭、失去了韻味。對於原著粉來說是十分難受的,動畫沒有做到完整還原原著,導致整個劇情發展不夠嚴謹和順暢。
  • 《一人之下》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覺得這部動漫怎麼樣?
    在國內「小說改漫畫」的大環境下,原創漫畫少之又少,《一人之下》作為原創漫畫,劇情設置合理新奇,人物生動而不落俗。 在眾多國漫當中,殺出重圍,稱為很多國漫愛好者的新寵。今天我們來談談這部國漫。1.畫風這部漫畫的畫風在國內絕對是頂尖的一流水平,在「小說漫改」的大潮之下,多少「南郭先生」畫風慘不忍睹,人物神態不自然,動作僵硬,肢體比例有時候還會顯得特別詭異,更有甚者,背景都懶得用心畫,而米二老師的畫工,不敢說比肩日漫大佬,但是在國內肯定是最強之一。
  • 深度解析:新哪吒的IP宇宙與文化符號
    真正強大的超級IP,必然背靠一個或多個「強共識文化母體」,進行「世界觀創新」,在此基礎上創造出「強大故事」和「強情感內核」,並以角色、道具、場景等,組成可長期延展的「文化符號體系」。如何通過世界觀和情境設計,創造新超級文化符號?
  • 電影《奇門遁甲》中的道教文化
    那麼,今天的文章就來聊聊「奇門遁甲」中的道教文化。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奇門遁甲術其實是道教中最頂級的預測之學。奇門遁甲的來歷奇門遁甲術,體現的是時空之間的變換規律。根據《古今圖書集成》記載,奇門遁甲起源於軒轅黃帝大戰蚩尤之時。
  • 《一人之下手遊》主線有什麼難點 前期主線劇情難點解析
    一人之下手遊主線有什麼難點?創建角色後就會來到主線劇情階段,主線任務中有足夠的新手引導來幫助大家迅速的了解遊戲。不過即使是這樣也不免會有些難點和注意事項。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人之下手遊前期主線劇情難點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烏爾善電影《一人之下》演員招募!誰能出演寶兒姐這個角色
    原著《封神演義》就是中國最著名的「道教神話」故事。烏爾善團隊為了成功影視工業化,找到電影合適的美術和審美系統。他們對於中國道教神話,道教故事和道教神通如何影視化做了大量的文化考究,研究和探索。雖然目前電影沒有上映,成片如何不知道。但是根據前期的劇照,還有放出來的一個短短的預告。網上各種文化大v都有過考究,證明《封神三部曲》在「道教文化」影視藝術上面是做得很好。
  • 《一人之下》手遊用遊戲傳遞本土文化
    在活動開幕儀式上,武侯區政府領導授予馮寶寶為武侯區「首席川味品鑑官」,並宣布《一人之下》手遊「哪都通四川分部」主題活動正式啟動。旨在讓更多年輕人在成都感受人文風情同時打造出更潮流化的文化符號,推進新文創新文旅的發展。
  • 懸疑劇情+匠心製作,《二十四小時3》正在進行一場文化之旅!
    從第一期的「開門紅」式播出到第二期的持續發力,《二十四小時3》正在用它的懸疑劇情和文化體現俘獲觀眾的心。有網友看完節目評論:「看節目就跟看連續劇一樣,環環相扣,緊張又很開心。」 匠心精神成就精良製作大背景、道具細節助推文化交流 反觀之,如何能打造這樣一檔集腦力和劇情於一體的懸念式戶外真人秀呢?這與製作團隊的「匠心獨具」定是分不開的。
  • 從《唐宮夜宴》,看傳統文化復興「國潮」!
    河南春晚的導演陳雷覺得這臺晚會能夠出圈是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但看到網友說,看完晚會想去河南博物院轉一轉,還是會覺得很欣慰,「我們為傳統文化的復興貢獻了一點點力量。」雖然河南電視臺無論商業價值還是影響力,在衛視裡都排不上號,但在弘揚傳統文化領域一直一枝獨秀,《漢字英雄》、《成語大會》都是河南臺首辦,《華豫之門》則是央視《鑑寶》欄目的原型,有著近20年歷史的《梨園春》則是戲曲綜藝的旗艦之作。
  • 奇幻外殼下的國粹內核,《一人之下2》萃取古文化精華譜寫國魂
    那麼,在國產動漫產業飛速發展的今天,《一人之下2》是如何從大量的少年熱血動畫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成為國產動畫中的領軍之作呢?它究竟有什麼特殊的魅力,能夠讓粉絲們寧願苦等,也絕不「棄坑」? 不同於日本風以「熱血、友情、努力」為三大元素的少年動漫,《一人之下》的設定更為含蓄,在塑造世界觀的時候加入了諸多中國古文化元素,從中國傳統道教文化中吸取靈感,打造了一個專屬於中國風的武俠世界。 而在武俠世界中,因有金庸這座難以越過的大山存在,很多作者在進行創作時,會有意無意地沿用金庸的武俠觀乃至世界設定。
  • 道教文化:「丹道」探秘
    丹道之「道」經過秦皇漢武的推波助瀾,仙文化在古代中國很具影響力,但對不死之藥的尋求卻如竹籃打水。
  • 國漫《一人之下》漫談——「大俗大雅」的良心之作
    我的理由是:這是一部「大俗大雅」、全方位展示中華文化、不愧被稱為「國漫」的良心之作。    《一人之下》的劇情中,有葷段子、方言、山歌等「大俗「者,它們使整部作品生活氣息十足。同時,每一集的標題、故事中的絕技都有跡可循,做到了」道「與」形「的結合;故事中的多處對話體現了作者對古籍的理解,推動劇情並將」道「的邏輯融入到異人世界的設定中,自然又不生硬;女主馮寶寶的個性恰好符合了「道」中的赤子;敘事方式雖克制,不夾雜多餘情感,卻能引起觀者共鳴,以上之「知其形」、「悟其髓」、「用其神」者,是作品所蘊之「大雅」的體現。如此「大俗大雅」,雅俗共賞,實為當代動漫所難得。
  • 神奇的中國文化?日語版《一人之下2》聲優訪談公開!
    田丸篤志表示自己為《一人之下》兩季動畫獻聲出演,他感受到了張楚嵐的成長與變化。而隨著「羅天大醮」的開展,《一人之下2》將會出現更加華麗熱血的打鬥劇情,其中充滿中國風的「中國拳術」讓他印象深刻,通過一部動畫,讓他更進一步的感受到了中國文化和來自中國的壯麗景色。
  • 道教文化與重陽節
  • 淺談日本動漫文化 (一)
    本篇文章主旨在研究日本動漫文化的現狀,努力分析日本動漫文化為何能經久不衰。從現在已有的資料分析發現多是從經濟,政治,行業來解讀動漫行業的發展,但我認為這樣是不全面的,我認為應該從一名資深的動漫愛好者的角度出發,以人為載體所反映出的五官感受,心情,理解的深度,並輔以資料進行分析,這才是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