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那顆白菜到底有何神奇之處?為何很多人對其念念不忘

2021-01-13 騰訊網

現存於世的清代「翠玉白菜」最出名的2顆各有千秋,但都比不上慈禧太后的那顆

清代中期就開始流行「翠玉白菜」的經典樣式了,白菜配上蟈蟈和螽斯,成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愛的擺件。

為什麼喜歡這樣的造型呢?白菜諧音「百財」象徵這財富,葉諧音「業」事業財富都有了,蟲子則是象徵這多子多孫。白菜還有清清白白,一清二白的含義,因此也常常作為女性的陪嫁品和官員的家居擺件。連乾隆皇帝也用翠玉白菜告誡自己,要廣開言路,兼聽則明。

慈禧太后也是翡翠的忠實愛好者,陪葬的翡翠西瓜、水果、蔬菜不計其數,其中以翡翠白菜最為有名。

據說慈禧的翡翠白菜造型和其他白菜不一樣,菜梗上有一隻振翅欲飛的蟈蟈,還有兩隻紅白相間的馬蜂,栩栩如生被稱為史上第一「翠玉白菜」可惜後人只能在《愛月軒筆記》中觀看一下作者對這顆白菜的描述了。

1928年對慈禧墓室覬覦已久的孫殿英炸開了慈禧墓室,將慈禧的陪葬品洗劫一空,而這顆著名的白菜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流傳於世的只剩下2顆最為著名的白菜,一顆是臺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就是人們知道最多的翠玉白菜了,關於這顆白菜還被國內專家詬病,臺北博物館借給日本展出過,而北京博物館邀請這顆白菜展出,都未能成行,因此被很多專家和學者耿耿於懷,借給日本都不回老家看看,是怕我們不還了嘛!

臺北的這一課翠玉白菜非常逼真,和真實白菜一般無二,在菜葉上巧妙雕刻了蟈蟈和蝗蟲正在吃葉子,根據考證,這顆白菜是光緒皇帝的愛妃瑾妃的心愛之物,是嫁給光緒時候的陪嫁,一直伴隨這瑾妃生命的最後。

但很快風水輪流轉,天津博物館發現了一顆絲毫不遜色於臺北博物館的白菜,這顆白菜為了區別於臺北被稱為「翡翠蟈蟈白菜」。和臺北的「翠玉白菜」不同,天津的這顆白菜是民間稱之為的「凍白菜」。因此這顆白菜用的原料是略次於臺北的,多出幾種灰、黃的顏色來,但是藝術價值卻因為這顏色而更高了,匠人的高超技藝將這種顏色融入到白菜之中,反而比臺北的那顆更為真實和生活氣息。

天津的這顆凍白菜上還有2隻蟈蟈和一隻螳螂,三隻昆蟲趴在菜葉上和諧共處,整個技法在清代所有玉雕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可惜慈禧太后的那顆號稱史上第一的翠玉白菜,已經下落不明了,不然想必可以和這兩顆白菜一較高下,沒有機會去臺北博物館的朋友可以去天津博物館看這顆白菜喔。

相關焦點

  • 據推測剛剛出土的玉白菜主人,很有可能是慈禧太后
    據推測剛剛出土的玉白菜主人,很有可能是慈禧太后河南作為歷史文化的古都,有著舉足輕重的考古地位,畢竟曾經有多個王朝的首都都坐落在在這裡。而且隨著我國考古事業的逐步發展,在這裡一個又一個的文化遺址相繼出土。在上世紀80年代,一件彌足珍貴的文物又在河南出土了。
  • 關於慈禧太后的玉藕,究竟是何種用途,真如傳言那般汙穢不堪?
    據傳慈禧有一個玉藕,每天都在手中把玩,愛不釋手。即使是如廁或者晚上睡覺也緊緊攥在手中。關於此物有諸多傳言,因為慈禧年輕時就守寡,所以大家不免對其有很多猜忌,下面咱們來看看這個玉藕究竟是何物,又用作何途。
  • 慈禧的枕頭有何特別之處?宮女拆開後,發現了4個寶貝
    因為大清國的攝政王沒有按照太后的規格下葬慈禧太后,而是比照當年下葬乾隆太上皇的規格來安葬慈禧太后。這說明在攝政王乃至宣統朝廷眼裡,慈禧太后是通知、光緒兩朝事實上的太上皇。不過,慈禧太后雖然地位尊貴,但卻也是尋常人,因此也有尋常人的頭疼腦熱。比如慈禧太后時常失眠。後來皇宮裡的御醫經過一番研究,認為菊花具備安神的功能。因此,慈禧太后命人製作了一個菊花枕頭。
  • 慈禧愛不釋手的「玉藕」到底有何用途?如果是你會喜歡嗎?
    據《清史稿》所載,1908年11月15日未時,慈禧太后病逝於儀鸞殿,終年七十四歲,這位晚清政府的實際掌控者在留下一堆「爛攤子」後,悄無聲息的離開了!為了籌備她的葬禮,整個大清帝國都運轉起來了,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極盡奢華之能,讓老佛爺走的風風光光!那麼這場葬禮究竟有多麼奢侈呢?
  • 慈禧太后寶貝千千萬,為何最喜歡一支不起眼的玉藕?有何名堂?
    很多人都喜歡玉器,除了玉鐲等首飾和大型的玉器擺件之外,小型的玉器把件也深受人們的歡迎。慈禧太后收藏了很多玉器,比如翡翠白菜、翡翠西瓜之類,已經是人們所熟知的國寶,據說,慈禧最喜歡的玉器,卻是一件玉藕。榮祿是清廷的內務大臣,是慈禧在朝廷中掌握權力的有力的幫手,也有人說,榮祿是慈禧太后的初戀,所以才死心塌地地幫助守寡的慈禧太后掌握大權,而榮祿送給慈禧太后的這個玉藕,由於愛屋及烏的原因,也成為慈禧的心愛之物,拿在手中時刻把玩,須臾不離。還有一種說法,這件玉藕是最受慈禧太后器重的太監李蓮英送給慈禧的。
  • 慈禧太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很多人後世對其竟然還有正面評價
    對此她甚至還說過:「結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在我們看來,她是應該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的。這樣的人,後人對她怎麼還會有好的評價呢?那麼我們現在就來說一說她的其他事跡。同治皇帝駕崩之後,慈禧太后就找來了後來的光緒皇帝繼承大統。而且她還讓光緒皇帝過繼給自己喝和鹹豐皇帝,實際上,這個光緒皇帝不過是自己的傀儡而已。而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就是被她虐待而死。
  • 【傳統文化】慈禧太后為何被稱為「老佛爺」?
    尤其是近幾年在很多清宮的影視劇的薰陶下,提到「老佛爺」三個字大家腦海裡就會浮現出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身影。那麼,慈禧太后為何被稱為「老佛爺」呢?  「老佛爺」一詞的淵源:  「老佛爺」為何成了慈禧太后的專稱?
  • 慈禧太后到底怎麼死的?真實死因,讓人不得不嘆服
    根據後世對光緒皇帝的死因研究表明,光緒皇帝極有可能死於砒霜中毒,而當時能將堂堂一國之君毒殺的人物只有一個,那就是慈禧太后。對於這一說法,諸多時人筆記、歷史資料也給出過相關說明:《國聞備乘》有載:「光緒先慈禧一日崩,天下事未有如是之巧。
  • 慈禧從不離身,甚至摸著才能入睡的玉藕,究竟有何用途?
    慈禧有件特別喜愛,一直隨身攜帶的小物件——玉藕。此玉藕玲瓏精緻,如孩童手臂大小,白璧無瑕,隨身攜帶不允許旁人觸碰。於是常有人猜測這個玉藕究竟有何用處,使慈禧如此上心,甚至摸著它才能睡得著覺。其中不乏有人為了詆毀慈禧太后,這個不得前人心也不得後人心的獨裁女人,為她編造各種風流韻事,就連這個玉藕也流傳出了一場俗氣的戲本子。其實慈禧如此鍾愛這個玉藕的原因,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不堪。那麼玉藕究竟有什麼用途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 「兩宮垂簾」時,跋扈的慈禧是否壓制了正統太后慈安?
    「垂簾聽政」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先例,不新鮮,但兩個皇太后一同垂簾聽政,這事兒就怪了,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是先皇皇后一個人被封為太后嗎?為何清朝會出現「兩宮聽政」?皇后聽政,那是很合理的,皇后是誰呢?很多後人直接認為這是慈安太后本人懦弱無能導致的,所以一直被慈禧欺壓,這其實不對,慈安本人是否無能先不論,慈安可一點也沒被慈禧欺壓;在之前的辛酉政變中,儘管慈安本人沒有參與規劃,但是是慈安同意了(慈安太后對肅順等人蠻橫欺壓後宮的行為也是極不贊成),政變才能得以進行的,因為她是正統皇太后,政治影響力極大,從這個角度看,她一點也不弱。
  • 慈禧太后一天開銷有多大?相當於今天多少人民幣,一輩子也賺不到
    女孩子的天性中似乎有著「買買買」的愛好,現代網絡上就經常能夠見到很多所謂的「精緻豬豬女孩」,在自己負債的情況下去買入很多華而不實的東西。甚至於有最近有新聞說,有一女孩在已經因為買東西而負債二十萬的情況下,再次負債三十萬去購物,以至於將丈夫給逼得跳樓。
  • 夜明珠、翡翠白菜雖然珍貴,但慈禧最喜歡的卻是另一件珍寶
    奢華、弄權、擺譜,這是慈禧太后身上三個最明顯的特徵。政治上這裡不想多做介紹,就以生活方面來說,慈禧的花費也是十分驚人的,她每天的生活費需白銀4萬兩,過一次生日花費多達幾千萬兩。而在珍寶古玩方面,慈禧也是十分喜愛。
  • 武則天為何怕貓?慈禧為何忌諱羊?
    武則天和慈禧太后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卻均有害怕或者是忌諱的小動物,這是為什麼呢?武則天為何害怕貓?
  • 慈禧那顆價值近8億夜明珠,如今落入一美國大亨之手,拒絕歸還
    慈禧那顆價值近8億夜明珠,如今落入一美國大亨之手,拒絕歸還導語:提起慈禧太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光緒皇帝駕崩之後,後一天慈禧也離開了人世。而我們記得最清楚的,不是慈禧只做了一天太皇太后,而是這個女人掌握著清朝幾十年的大權。她垂簾聽政幾十年,卻在死前留下了後宮不可幹政的遺言,讓大臣們面面相覷。而我們也知道,慈禧一生享盡榮華富貴,最喜歡奢靡的生活,她死的時候,嘴裡還含著一顆夜明珠,可謂稀世珍寶,那如今這顆夜明珠又在哪裡呢?
  • 李蓮英為何能獲得慈禧太后的專寵,原來他有一個難以啟齒的作用
    太監是一個不能享受正常權利的人。從他入宮的那一刻起,這個人就不再完整了。然而,在封建時代,許多的百姓生活貧苦,連普通的食物和衣服都買不起。通常這些家庭會選擇讓他們的孩子去皇宮裡當太監。儘管當太監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但至少衣食的問題可以解決了。
  • 孝莊太后:對清朝的貢獻不遜色於任何皇帝,連慈禧也對其敬重有加
    這些女強人都因為自己能力超強而對當時的朝代統治產生了重大影響,比如孝莊太后。孝莊太后曾輔佐過皇太極、順治帝福臨和康熙帝,對清朝江山貢獻極大,不遜色於任何一個皇帝,雍正帝和乾隆帝為紀念其對大清江山做的貢獻而先後親自為其加諡號,就連後來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也對其敬重有加。
  • 慈禧害死慈安太后的四大秘聞
    因此,她死的當時,就產生了很多流言。有的說是被人謀害的,有的說是吞物自殺的,也有的說是正常死亡的。在流言中,謀害慈安的兇手就是慈禧了。慈禧謀害慈安的記載,在野史、筆記中流傳甚廣,幾成泛濫之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流言呢?到底是不是慈禧謀害了慈安呢?
  • 慈禧把持朝政47年那麼久,原因到底是什麼?來看看她的過人之處
    慈禧在世的時候,曾經把持清朝朝政長達四十多年之久。可她跟我國歷史上出現過的女皇武則天還不一樣,因為同樣是掌握了國家統治大權,但武則天則是將國家治理得越來越強大;而慈禧太后,則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私慾,愣是將一個好好的大清帝國給推到了深淵之中。
  • 鹹豐皇帝的「顧命八大臣」,為何最終鬥不過慈禧太后?
    鹹豐皇帝以「木蘭秋獮」之名,先是倉皇出逃至圓明園,而後轉到熱河承德避暑山莊。這一歷史事件直接導致了,鹹豐朝兩個政務中心的形成。一個是以恭親王奕訢核心的團隊。鹹豐(奕詝)出逃,命六弟恭親王奕訢留守京城,負責善後,與英法議和,這是鹹豐皇帝的無奈。為何這麼說呢?
  • 清朝在慈禧死後便徹底崩潰,那慈禧太后是帝國的「續命仙丹」嗎?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政治一直都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就在歷史的流淌中女性政治家雖然不是主角,可是有三位可以稱得上是驚鴻一瞥,他們分別是呂雉、武則天和慈禧太后,在這三位當中我們所最熟悉,最津津樂道的恐怕就是在晚清時代,執掌清帝國最高權力47年之久的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