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國時期誰人格局最高?
前屬曹操,中屬劉備。除開此二人之外,便只剩冢虎與臥龍。注意啊,此處所說「格局」指的是整個天下大勢。為何東吳沒有排上號?原因很簡單,現觀東吳人才,無非周瑜,孫策等人。後來的陸遜,雖然有大敗劉備,擊退曹休的記錄,但他的格局完全沒法與冢虎臥龍相比。
天才臥龍在出山之時便幫助劉備擬定匡扶天下的大策略。僅憑這戰略,便可以橫掃天下諸多英豪,在孔明下山之後,助劉備敗夏侯惇,收荊州,定益州,其功勞可謂是不可磨滅!諸葛亮如此,才華天下間很少有敵手,東吳周瑜雖然精通水上之兵,但他生平最後一戰,仍然輸於諸葛亮。(這裡指,孔明識破周瑜當年的假途滅虢之計。)
像周瑜這樣上得了臺面的人物,諸葛亮都是應付自如!試問天下間還有幾人敢與他核相爭相鬥?如果真要給諸葛亮找出一個對手來,那非冢虎司馬懿不可了。用一句臺詞來說,「天才臥龍席捲天下,冢虎不出誰與爭鋒!」
冢虎憑什麼和臥龍相爭?他有這個實力嗎?為了消除這個疑問,我們來看一下冢虎到底有幾斤幾兩?
公元215年,此時司馬懿已經在曹操手底下工作7年之久。此時,曹操早就發現司馬懿並非常人,因此這一年出徵張魯,曹操親自把司馬懿給帶上了,一來是看一看司馬懿是否具有真本事,二來也是想考驗一下司馬懿,對自己的忠誠程度如何?
張魯完全是一酒肉之徒,他哪裡是曹操的對手,曹操根本還沒有熱身,張魯的地盤漢中便被老曹輕易奪了過來。放眼整個天下,能與曹操抗衡的只剩劉備與孫權。這一點,曹操比誰都清楚,除了曹操以外,在隊伍之中能夠看到這一點局勢的人,也只有冢虎司馬懿了。
對於曹操的本事,司馬懿不敢有所懷疑,甚至在此前為了得到曹操的信任還不惜與曹丕交好,終日努力工作,以此來向曹操示好。不過此次曹操用兵大勝,同時又是自己第一次和老闆親自出徵,倘若不拿出些真本事出來,恐怕日後想要在曹魏立足,估計比登天還難!於是司馬懿此時便出了一招兒!據《晉書·宣帝紀》: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司馬懿當時提了什麼戰略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直接進取尚未立足的劉備,抓住劉備最弱小之時,讓世間兩大奸雄來一場,生死搏殺!
司馬懿所提出的戰略,於當時的曹操來說其實是非常貼合的。只是當時曹操並未採納,一來曹操覺得自己不應該如此冒進,應該讓軍隊緩一緩!於是曹操便直接留下大獎夏侯淵等人把守漢中之後,便回到了許都。
除了進取劉備之外,在公元219年,之時司馬懿還提出一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計策?就要搞清楚219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大事?據史料記載,219年,第一件大事便是曹操在漢中失利,整個漢中被劉備所得。其二,便是關羽北伐,曹仁告急。險些丟掉城池,而此時曹操的上將于禁又投降。在這個緊要關頭,也許是曹操年事已高,他竟然只想到了一條戰略,便是「遷都」於是這個時候,司馬懿便站出來說話了。據《晉書》記載:「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願也。可喻權所,令掎其後,則樊圍自解。」魏武從之。從記載之中便可清楚的知道,當時司馬懿建議曹操聯合孫權,襲取關羽之後。其實,細細研讀之後,不難發現,其實司馬懿是一石二鳥之計!一來可以把關羽除去,二來可以讓孫權開罪於劉備,從而讓曹魏得利。
從上述兩條戰略可以看出,司馬懿的軍事戰略確實很強。相比司馬懿而言,諸葛亮的軍事才華就很弱嗎?答案是否定的,諸葛亮在軍事上發明八陣圖,製作木牛流馬,除此之外他還著有七戒、六恐、五懼之法,這些都是兵法之精要!倘若運用得好,何愁天下不定!
在諸葛亮一生的軍事生涯之中,他的軍事才華也都體現得淋漓盡致,從制定《隆中對》開始,他聯吳破曹,破周瑜,抵魯肅,退曹操,火攻計,攻心計,以假亂真,空城計,可謂是陣陣經典。說到這些成就,恐怕就連司馬懿也得佩服諸葛亮了。
司馬懿極善軍事,而諸葛亮亦如此。他們到底誰強誰弱呢?其實他們生平其實已然對陣過,行軍打仗諸葛亮技高一籌,多次交手司馬懿都處下風,不過最終的戰局卻是諸葛亮領導的川軍失敗!照說,諸葛亮軍事才能完全不輸司馬懿,但為何結局卻是失敗,反而輸給了司馬懿呢?其實在筆者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會以失敗告終,其實有三大原因,正因為如此,即便是神仙也無法改變戰局。
其一,地理位置尷尬。我們都知道,川蜀介於曹魏與孫吳之間,而荊州的關羽又只能勉強對付孫權的小股兵力。可以完全忽略掉關羽的存在,如此一來蜀中的兵力便被分散,而大將更是如此。另外一方面,據史記記載川蜀雖易守難攻,但是受地理位置影響頻發災難,發展艱難,而曹魏佔據大部分中原地區,的勢力及兵力,遠遠強上川中數倍,乃至數十倍,假以時日諸葛亮豈有不輸之理!
其二,孔明身邊人才太少。說到這一點,其實大家都明白。在諸葛亮身邊就出了一個,馬謖和姜維。夷陵之戰以後,劉備病重,在白帝城召見了李嚴,諸葛亮等人,第一個召見的是李嚴,任命李嚴為尚書令,主管政治。而召見諸葛亮卻是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了很多,最後一句話卻是「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足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劉備知道諸葛亮有著不世之才,也明白諸葛亮和自己一樣都想著能夠興復漢室。劉備去世後,軍中精神領袖離去,士氣大減,而司馬懿則不同,劉禪卻是扶不起的阿鬥,而司馬懿自幼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對自己的後代也是言傳身教,從嚴治學,他身邊的三大司馬就非同尋常,而且還常年跟隨他本人學到了很多實戰經驗。這一點,比起姜維及馬謖來就要強上十倍不止了。
其三,便是二者的老闆格局不一樣。諸葛亮的老闆便是劉禪,而司馬懿的老大則是曹叡,老闆的格局不一樣,當然下屬的發展空間就不一樣,前者劉禪凡事仰仗諸葛亮。而後者曹叡,則有自己的主見,完全可以擔當大任,而司馬懿在曹叡眼中只是一個打工者,而在劉禪心中諸葛亮才是真正的操盤手。如此一來,一個有實力的老大對決一個無本事的Boss,結局如何?其實不用多說,這一點其實對於孔明來說是最致命的!就像當年孔明北伐期間,還曾經被調回蜀中,這阿鬥真是該摔了!有此三大原因,孔明怎能不敗呼?
最後,三國裡面的牛人都敗給了時間,不得不說司馬懿的成功,還真靠活的久,縱觀三國司馬懿是最能熬的一個(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也是活的最久的一人,很多人都爭論二者誰更強,其實沒有唯一的答案,就像我們自己,成功可能跟你的學歷,技能,品行.等相關,但最後都要加上時間。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nia
紐約時間比加州早三個小時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但加州並沒有因此時間變慢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有人25歲就當上了CEO
and died at 50
但50歲就去世了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也有人50歲才當上CEO
and lived to 90 years
然後活到90歲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ye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但花了5年才找到滿意的工作
and there is another who graduated at 27
也有人27歲才畢業
and secured employment immediately
但馬上就找到合適的工作了
Obama retires at 55
歐巴馬55歲就退休了
but Trump starts at 70
但川普70歲才當總統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但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裡都有自己的步伐
Don't envy them or mork them.
不要嫉妒或嘲笑他們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r are in yours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生活就是在等待正確的時機去行動
所以,放輕鬆
諸葛亮的智慧是我們都要學習的
但司馬懿的品性也是我們要具備的
與其在對比
不如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