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雞毛,在資本眼裡可能只是收購時「壓價」的武器。
文/貌貌狼(微信公眾號:財經郎眼daily)
最近幾天,有很多人在帶陌生人回家睡覺。
在平凡的日子裡,這樣一句話的背後往往是些豔事,但在這個冬天,這樣一句話背後是個溫暖的故事。
幾天之前,一個叫柏邦妮的編劇發了一條微博,她說想幫助這次因蛋殼遭難的年輕人,她家可以再住下一個女孩子,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做個臨時過渡。
也許人類的情感都是相通的,也許身處城市打拼的人心裡都有對「無家可歸」的惶恐,而對蛋殼公寓受害者的遭遇感同身受。不少人在這條微博下的評論裡亮出了自己的位置,表示能夠儘自己的力量提供幫助。
除此之外,在微博、豆瓣搜索蛋殼公寓,都能看到類似的帖子,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一處空著的房子、一間臥室、一張沙發、甚至是一平方米寄存行李之處。他們是房奴、是北漂、是住在宿舍中的學生,甚至還有剛剛找到新住所的此次蛋殼公寓的受害者。
有微信公眾號發文說:「關於蛋殼的雷滾來滾去,終於在普通人身上炸了。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幫忙收拾現場的,是跟他們一樣的普通人。」
事情固然令人感動,但最該解決問題的人呢?
資本沒有心
蛋殼的暴雷其實不是一次突然事件。疫情之後,蛋殼公寓房屋空置率攀升。今年2月,蛋殼公寓爆發資金危機。此後,蛋殼公寓的各地業主、租戶以及合作商們陸續開展了多起聲勢浩大的聲討活動。
6 月 10 日,蛋殼發布一季度財報。淨虧損人民幣12.344億元,相較去年的淨虧損人民幣8.162億元,同比擴大。
6 月 18 日,蛋殼突然發布公告稱 CEO 高靖正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而至今,高靖仍在接受調查中,沒能回歸。創始人的缺席使得本就緊繃的蛋殼資金鍊走在了斷裂的路上,因為沒有人敢投資蛋殼了。蛋殼股價從6月1日的13.35美元/股一路跌到11月1日的2.87美元/股。
可以這樣說,在過去五個月裡,唯一敢繼續給蛋殼交錢的,只有那些租房的年輕人。
然而,蛋殼也是很「剛」。面對一次次的聲討和質疑,一直以微博回應的方式逐一否認。
比蛋殼微博更「剛」的是蛋殼的股價。
先是11月17日股價突然絕地反彈,漲幅高達75%,再是18日股價繼續上漲,漲幅一度逼近108%,換手率逾518%。
出現如此戲劇的一幕的背後故事大家都清楚,就是市場接連傳出自如、我愛我家或將接盤蛋殼公寓的消息。還有人拿去年建設銀行接盤青客公寓的案例作比較,但卻「不小心」忽略了青客公寓僅有幾千套房屋,蛋殼卻有40萬套。
好嘛,美股投資者宛若驚弓之鳥,做空的賠了個乾淨,只想拋售出去落袋為安的又不敢出手,做出了持倉觀望的姿態。這不禁令人想起了當年樂視網暴雷,賈躍亭跑路之後,樂視股票卻連續上漲的日子。投機暴雷公司,真是「妙」不可言。
蛋殼無人接盤
二級市場的玩家願意炒作一把已經爆炸的「雷」,但一級市場的股東卻不願意出點錢把爛攤子收拾收拾。
一位熟悉蛋殼事件解決進程的投資者對媒體表示:「其實我們只需要 5000 萬美元就能把這個公司救活。北京市政府組織了各方股東,裡面有很多赫赫有名的大基金,包括 CMC、老虎,召集他們一起來開會。現在就是大家都不願意先出這個錢,別人不出我也不出。他們已經開了好幾次會了,估計這個最後的結果是,大家會都出一點,然後這公司還能救的,畢竟救的金額並不大。」
5000萬美元,對資本來說確實不多,畢竟蛋殼的股東們不是一般的有錢。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29日,蛋殼公寓前三大股東分別為老虎基金、愉悅資本以及創始人高靖,持股比例分別為19.9%、15.60%以及13.5%。而截至2020年4月29日,螞蟻金服持有蛋殼公寓8.6%股權,是蛋殼最大的場外投資人之一。
業主房租被拖欠,可能斷繳房貸;租房者可能被驅趕,還得繼續還貸款;供應商背負債務,工人拿不到錢。但這一地雞毛,在資本眼裡可能只是收購時「壓價」的武器。 鬧就鬧一下,派些客服接電話,登記信息,事情總會平息下去。
這屆年輕人是真倒黴。讀書時ofo暴雷被坑了押金;畢業後長租公寓暴雷,又被坑了房租。
一開始,有人辦健身卡,健身房跑路了;
「你不該辦卡。」
共享單車暴雷了;
「你不該充值/交押金」
P2P暴雷了;
「你不該瞎投資」
現在輪到長租公寓了,難道是年輕人不該被體面的裝修、實惠的房租、便利的服務吸引,「瞎」租房嗎?
以後,我們還能信任哪些平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