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鳴曲》視角 View|雙面北野武的「奏鳴曲」
不論是《花火》中帶著妻子踏上一段終無歸途的旅行設定,還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中平蔚藍海面下的靜默浪漫,北野武的溫柔是⼀個孤獨者的溫柔,帶著些許絕望的色彩。殘暴下的純真笑顏將這兩種極其突出但截然相反的元素結合得最為⾃然的是北野武的第三部導演作品《奏鳴曲》。
-
奏鳴曲、奏鳴曲式,傻傻分不清楚(上) ——奏鳴曲sonata
喜愛古典音樂的人,對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這些名詞都不會陌生。奏鳴曲(sonata)作為最常見的音樂體裁,不但在音樂會的曲目單中經常出現,還伴隨著琴童們每個階段的練習。尤其是彈鋼琴的學生,只要說起貝多芬的「月光」「熱情」「暴風雨」「黎明」(標題都是後人起的)奏鳴曲,總有一兩個「在手上」的。
-
《奏鳴曲》奏鳴曲
奏鳴曲(sonata)就是獨奏。所有黑幫回到自己的故事線,就像被看不見的線牽動著一樣去完成一段劇情,走向戰鬥,走向死亡。只剩下那個女孩孤獨的在海邊一個人放著煙花,沒人再陪她遊戲。這與之前他們玩遊戲時的無憂無慮、歡快形成鮮明對比。社會好似熱鬧,其實卻並不讓人真正的消除孤單。每個人為了生存或者別的原因都在構建自己的身份,這個身份推動著人的行動,給人套上面具,牽上線。
-
《奏鳴曲》黑道們的夏天,殘酷又浪漫。
和阿口一起看完北野武的《奏鳴曲》,打開豆瓣做標記的時候發現在2009年1月13日就標記了想看,結果一直到2020年的夏天才真正來看。非常非常喜歡,黑道們的夏天,殘酷又浪漫。做任務的時候黑臉,少言,短頻快,咔咔咔地把事情辦了,把人揍了,綁了,淹了,了結了。然後發現,原來做黑道也要出差,意氣風發裡也有深深的疲憊。
-
奏鳴曲、奏鳴曲式,傻傻分不清楚(下) ——奏鳴曲sonata
在上一期的音樂理論科普中,劇小院帶大家初步了解了「奏鳴曲」及「奏鳴曲式」的區別,那麼它們在實際的應用中,有什麼具體的體現呢?在今天的小課堂中,劇小院將會繼續這一主題的講解~很多人認為「奏鳴曲式」就是「奏鳴曲」,其實奏鳴曲≠奏鳴曲式。
-
【音樂百科】奏鳴曲(sonare)簡介
16世紀時泛指一切器樂曲,與聲樂曲相對。 17世紀早期,由五段或更多段對比性樂段組成的器樂合奏作品一般被認為是奏鳴曲,由此發展成巴羅克式的奏鳴曲,三重奏鳴曲是當時的重要體裁,通常有兩種形式:「室內奏鳴曲」和「教堂奏鳴曲」。
-
貝多芬《熱情》奏鳴曲
創作了32首鋼琴奏鳴曲,其中,《熱情》奏鳴曲是他傑出代表作之一,這首奏鳴曲充分展現了貝多芬獨特的音樂風格和高深的精神內涵。關注公眾號 進入曲譜商城 二、創作背景 《熱情》奏鳴曲創作於1806年,是貝多芬中期創作的奏鳴曲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欣賞指南
導讀:路德維希·凡·貝多芬,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創作的音樂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可以說是古典主義樂派向浪漫主義樂派過度的橋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以32首鋼琴奏鳴曲最為經典,被稱之為「鋼琴藝術史的高峰」,而這32首奏鳴曲中以《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月光」最為著名。一、月光奏鳴曲的作品分析 第一樂章-持續的慢板,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 小調的調性決定了第一樂章的色彩,幻想的、溫柔的內心感受,悲傷的吟誦,有時又充滿陰森的預感。
-
《奏鳴曲》:有人才有世界
《奏鳴曲》:有人才有世界劉強愛電影兩種電影最難拍。一種是高度寫實的,說人話就是看起來非常真實的;一種是高度寫意的,說人話就是看起來特有範兒的。真實和有範兒確實是相反的,只要給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觀察,所有的範兒都能被庸常泡發成真實。
-
莫扎特奏鳴曲全集
Wolfgang Amadeus MozartThe Complete Sonatas for Pianoforte莫 扎 特 鋼 琴 奏 鳴 曲鋼琴奏鳴曲 在莫扎特的作品裡佔有相當的分量。奏鳴曲式是西方音樂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曲式,這一曲式的確立雖然是海頓的貢獻,莫扎特卻敏銳地緊隨其後,用當時新發展的奏鳴曲式,寫出了比海頓更出色的鋼琴奏鳴曲。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在當時實際上都是為羽管鍵琴而作的,他成熟的奏鳴曲主要寫於維也納時期,其中有不少傑作。這些奏鳴曲主題生動,旋律優美,具有典雅的維也納古典風格。
-
《奏鳴曲》北野武的菊與刀
《菊次郎的夏天》,《雙面北野武》裡都有,《座頭市》裡更是上演一出城市交響樂風格的和式踢踏舞;第二是漫才,在他的電影裡多次通過諷刺漫才表演而自嘲,《壞孩子的天空》中的一對在角落練習的漫才演員似乎就是曾經的自己;第三是爛車技,北野武通過電視節目賺到大筆的錢,但對生於貧困社會底層的孩子而言,想要的往往不是最好的,而是童年時夢想的,他買了輛保時捷,但因為沒放手剎導致第一次開就燒成灰燼,《菊次郎的夏天》和《奏鳴曲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是在描繪「月光」嗎?
導讀:《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又名《月光奏鳴曲》和《月光曲》,是貝多芬1801年為他的戀愛對象所作,這首奏鳴曲不僅優美動聽
-
《奏鳴曲》男人電影
一起看了兩部男人電影:日本的《奏鳴曲》,美國的《決鬥猶馬鎮》。《奏鳴曲》 1993 北野武作品一個黑社會中層幹部,與他的四個兄弟,死前的一段快樂時光。
-
索爾的三首吉他奏鳴曲
索爾的作品中有三首奏鳴曲:第一是OP15b的《C大調奏鳴曲》。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貝多芬在這一樂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變了傳統鋼琴協奏曲中一向作為慢板樂章的第二樂章,而採取了十分輕快的節奏,短小精悍而又優美動聽的旋律與第一樂章形成鮮明的對比。本樂章起到了十分明顯的「承前啟後」作用,第一樂章與第三樂章在此銜接得非常完美。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
-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
🌸🎹🎻樂曲介紹🌸《悲愴奏鳴曲》第二樂章 🌸《悲愴奏鳴曲》(Sonata Pathétique)創作於1799年,是貝多芬贈給卡爾·馮·李希諾夫斯基親王。作者最初命名為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意為「悲愴的大奏鳴曲」。《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最出色的鋼琴奏鳴曲之一。
-
解讀《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的悲劇性
△點擊圖片聆聽唱片錄音導讀:在音樂界,貝多芬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他知名的鋼琴奏鳴曲《悲愴第一樂章》,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已經成為了貝多芬早期知名的代表作品。而對於鋼琴奏鳴曲《悲愴第一樂章》來說,是極具悲劇性的,彰顯出了貝多芬與命運抗衡的英勇和決心,人物個性被表達地淋漓盡致。本文主要以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悲愴第一樂章》的悲劇性為論點,重點闡述貝多芬的鋼琴演奏技巧。 在貝多芬的作品中,鋼琴曲的創作一直閃耀著光芒,其中,鋼琴奏鳴曲《悲愴第一樂章》是不可替代的一個經典作品,在創作背景和演奏等方面,充分體現出悲劇性特徵,令人深思。
-
聆聽肯普夫及其貝多芬奏鳴曲全集
(以下整理轉自古典音樂公眾號)第1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1 Op.2.1 1795 F小調第2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2 Op.2.2 1795 A大調Sonata No.6 Op.10.2 F大調第7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7 Op.10.3 D大調第8號鋼琴奏鳴曲(悲愴)
-
如何演奏貝多芬《悲愴》奏鳴曲?
《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五首奏鳴曲之一,是他初期鋼琴奏鳴曲的頂峰之作。在這首奏鳴曲中,莫扎特和海頓的影響已經完全消失。 奏鳴曲[意]Sonata原意是「被演奏著的或響著的」。李雲迪演繹貝多芬《第八奏鳴曲「悲愴」》第一樂章三、《悲愴》奏鳴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奏詮釋 《c小調奏鳴曲》(OP.13)出版於1799年,貝多芬將其題獻給卡爾・李希諾夫斯基伯爵。
-
《奏鳴曲》雙面拍子武
《奏鳴曲》於93年上映以後,北野武在94年酗酒開摩託車出了車禍。當時他自己都以為活不過來了,結果是救了好久,最後造成了嚴重的面癱。北野武在後來的訪談和小書中說自己年輕時很害怕死亡,因為怕自己一事無成就歸了天;後來搞電視電影出了名,卻又迷失了方向。《奏鳴曲》的結局映射著北野武當時的心理狀態,大概是一種看盡世界後的蒼涼,對死亡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是有些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