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十大神兵:李元霸擂鼓甕金錘僅排第三,秦瓊雙鐧並非第一

2021-02-07 史話訴說

有關隋唐故事的作品很多,如《說唐》,《興唐》以及各類評書作品,之所以這樣,就是有關隋唐故事的作品裡面沒有一部能夠影響空前蓋過其他的作品,這使得類似的作品知名度都相差無幾。正如說到梁山水泊故事,讀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滸傳》,像《蕩寇志》之類的作品知名度相對就低了很多,因為《水滸傳》太過經典,內容無比精彩,影響力完全蓋過同類作品。

其實,《說唐》是隋唐故事作品中相對而言是較為經典的一部,但是《說唐》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簡單,對於人物的刻畫,性格的描繪不夠突出,包括還有一些遺漏的人物,這就給後世人更多的發揮和想像空間,於是就不斷有人以此為藍本來補充,完善,甚至創新,這樣也就出現了諸多類似作品,相映生輝。

隋唐故事崇尚力氣,有言道「一力降十會」,也就是說技能再多不如力氣管用。而隋唐人物武力,兵器也都與力氣有極大的關聯。特別是裡面高手所用的兵器也都各具特點,今天,嶽老三就在此盤點一下隋唐英雄中十大神兵,(這裡也只是根據兵器的實用程度以及受歡迎程度來說,無關兵器的威力):

第一,鳳翅鎏金鏜

在三國中,有句話言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手持方天畫戟的呂奉先可謂一表人才,威不可當。而在隋唐中,天寶大將宇文成都也具備這樣的氣概,他外表英俊,高大威猛,武功高強,威名遠揚,隋唐好漢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癆病鬼李元霸。而如此強勁的高手,他的兵器正是鳳翅鎏金鏜。

鳳翅鎏金鏜重達三百二十斤,整體上像叉,中間的槍尖正鋒異常鋒利,兩翼似張開的鳳翅,翅上帶尖,憑藉這支鳳翅鎏金鏜,宇文成都早年就奪得大隋第一勇士的稱號,只是後來遇到李元霸,這才實力受損。可是,宇文成都的戰績有目共睹,他在南陽關殺的伍雲召毫無反手之力,在四明山面對伍氏三兄弟聯手大戰一天一夜不分勝負,可見實力之強硬。

第二,八稜梅花亮銀錘。

重達四百斤的八稜梅花亮銀錘是裴三公子裴元慶的獨門兵器。別看裴三公子年僅十五歲,可是他力大無窮,使起這對銀錘可謂氣勢如虹。在徵討瓦崗寨之時,他在數招內連敗單雄信,秦瓊,程咬金瓦崗三大高手,後來歸順瓦崗,也曾一錘打斷楊林的囚龍棒,重創新文禮,在四明山一戰他將力氣不支的宇文成都打的落荒而逃,而且是唯一能夠接李元霸三錘的猛將,讓李元霸都心存佩服。

只是裴元慶年紀輕輕就遭遇新文禮的毒計,被引到慶墜山,遭遇火雷陣的伏擊,最終被活活燒死,讓人嘆惋。

第三,擂鼓甕金錘。

之所以把這對實力最強的金錘排在第三位,是因為這對八百斤的大錘除了李元霸能夠使用之外,估計再沒有人能夠使用。西府趙王李元霸年齡也才十五六歲,可是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他這對金錘也算是他的獨門武器,無人能擋。

在《說唐》中,唯有裴元慶能夠接他三錘,其餘的高手,即便是宇文成都也接不了他的一錘,而秦瓊的虎頭槍稍微一試就直接被震飛,他最強一戰是一人將十八路反王一百二十萬大軍打的只剩下六十五萬,如同拍蒼蠅。李元霸殺氣太強,接連手撕伍天錫和宇文成都,註定是要被天滅。最終他遭遇雷電,被雷劈死,也是命中注定。

第四,五鉤神飛亮銀槍。

隋唐中用槍的高手不少,但名氣最大的就是冷麵寒槍俏羅成。而他的兵器正是五鉤神飛亮銀槍,重達二百四十斤,這條槍的奇特之處在於在槍纓處暗藏了五個倒鉤,神鬼莫測。他槍法雖說不能是最高的,但是他在隋唐英雄裡面影響力還是相當強的。

憑藉「羅家槍法」,他大破楊林「一字長蛇陣」,又奪取揚州比武大會武狀元,後來回馬槍擊殺楊林,三四槍擊敗尉遲恭,又不到十回合擊敗劉黑闥,是實打實的一員猛將。只是他後來遭遇蘇定方的暗算,被困淤泥河,遭遇萬箭穿心而死。

第五,金裝四稜熟銅鐧。

「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人稱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單說這名號,就是隋唐獨一檔的存在,這也體現出秦瓊的巨大影響力。秦瓊雖然不是演義中最強之人,可是在歷史上卻是勇猛過人。而他的兵器正是祖傳的金裝四稜熟銅鐧,這對雙鐧重達一百三十斤,正是秦瓊得以立功無數的重要條件。

雖然在演義小說中,秦瓊不是最頂級高手,可是他的名氣卻是極大,江湖上各路英雄大都賣他面子,可見他做人的成功,為人處事夠義氣。秦瓊具備統領之才,他在瓦崗軍就是兵馬大元帥,後來歸順李唐,同樣是做兵馬大元帥,無人不服,無人不敬。

第六,竹節鋼鞭。

正所謂「雙鐧打出唐天下,單鞭撐住李乾坤」,可見秦叔寶和尉遲恭對於大唐的重要性。秦叔寶使用雙鐧,而尉遲恭的兵器正是竹節單鞭,尉遲恭憑藉單鞭,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為李唐江山立下赫赫戰功。

尉遲恭實力稍遜秦瓊,也算是後期一員猛將。面對單雄信,他「單鞭奪槊」的表現,與秦叔寶也有「三鞭換兩鐧」的交情,後來為了保薛仁貴,鞭打禁門。

第七,提爐槍。

「四寶大將」尚師徒兵器正是重一百二十斤的提爐槍。這條槍也是相當高明,一旦被槍刺中傷口會流血不止。而且,這條槍上有環,上面用鎖鏈掛著一個香爐形的銅砣,在與敵交手之際,可以趁其不備突然將銅砣甩出,攻擊遠距離的敵人。

尚師徒作為大隋將領,可謂盡職盡責,即便面臨著瓦崗眾多高手的圍攻,最終不敵,可是他寧死不降,也算是相當有骨氣的一位大將。後來,自盡身亡,而提爐槍被秦瓊所得。

第八,水火囚龍棒。

靠山王楊林三百斤的水火囚龍棒也是威震一時,他作為大隋的定海神針,堪比紂王時期的聞太師,可惜二人面臨著天下到處戰亂,心有餘而力不足,疲於奔波卻也無濟於事。可以說,楊林這對囚龍棒也讓瓦崗眾將吃過不少虧,他擺起「一字長蛇陣」,如果不是羅成出馬,瓦崗眾將難以破解。

老邁的楊林在揚州布下毒計,讓十八路反王自相殘殺,這一計直接導致伍雲召,伍天錫,雄闊海慘死,而羅成成為武狀元,最終羅成使出回馬槍一舉將其挑落下馬。老邁的楊林最終未能實現為大隋續命的願望。

第九,金釘棗陽槊。

「九省綠林總瓢把子」單雄信是最講義氣之人,他所用的兵器正是長達丈八,重一百二十斤的金釘棗陽槊。這條槊的槊頭如同圓棗一般的鐵錘,上面密布六排鐵釘。

作為單雄信的拿手兵刃,他將此槊耍得出神入化,也是瓦崗五虎之一。只是最終義氣的單雄信卻最終面臨著一個個兄弟的離去,他被抓以後也是寧死不降李唐,最終遭遇斬首。他的遭遇,也讓後人無比唏噓,因而有言:寧學桃園三結義,不燒瓦崗一爐香!

第十,熟銅棍。

隋唐第四條好漢雄闊海使用的兵器正是一條重達三百斤的熟銅棍,雄闊活力能敵虎,雙臂有萬斤之力,而熟銅棍也正是他的拿手兵刃。這條熟銅棍和裴元慶的銀錘一般重,也是具備很強殺傷力。

雄闊海豪氣萬丈,最具英雄氣概,在揚州比武大會上,他眼看著揚州落下千斤閘,就毫不猶豫扛著,直到十八路反王好漢都順利離開,最終他因為一天趕路沒吃飯,最終體力不支,被千斤閘壓成肉泥,可謂壯烈。

當然,以上也是老三一家之言,如果不同看法,可以多多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隋唐10大悍將兵器排行榜,擂鼓甕金錘屈居第4,鳳翅鎏金鏜僅第5
    隋唐10大悍將兵器排行榜,擂鼓甕金錘屈居第4,鳳翅鎏金鏜僅第5(說歷史的女人——第291期:文/冰島啖冰 圖/歷史小妖精)
  • 隋唐10大悍將兵器排行榜,擂鼓甕金錘第4,鳳翅鎏金鏜僅第5
    但鑑於《說唐》或者《隋唐演義》等書中的普遍傾向,主要是對李唐江山打造的描繪,所以楊林出場時已經老朽,雖然能打敗秦瓊等高手,但其主要戰績,也就是對大隋的戰功也就成了如煙往事,故而囚龍棒的功勳就顯得比較虛幻。
  • 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真實存在,但他本名不叫李元霸
    說到隋唐時期的那些英雄人物,有人喜歡秦瓊,因為秦瓊重感情、講義氣,有人喜歡程咬金,因為他不僅搞怪搞笑,他還是個福將,不過,要說隋唐英雄裡面人氣最旺粉絲最多的當屬李元霸。王寶強飾演的李元霸別看他年紀不大,人乾瘦乾瘦的,可是他力大無窮,手中那對擂鼓甕金錘,竟然重達八百斤,天下無人能敵
  • 不為人知:隋唐三大窩囊將:隋唐無敵將死在自己錘下,秦瓊之子
    」是評書演義中的「隋唐」,並非歷史中的「隋唐」。表現隋末唐初戰事的評書演義主要有《說唐》、《隋唐演義》、《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等。我們說的「隋唐三大窩囊將」,就出在《隋唐演義》、《薛仁貴徵東》和《薛丁山徵西》。這三位都是書中猛將,但到最後卻被自己的兵器所殺。隋唐無人敵將死在自己錘下,遼東最猛將死在自己刀下,秦瓊之子被秦瓊鐧砸死。
  • 隋唐十大神兵利器,擂鼓甕金錘當屬第一,不服來辯
    一個設想突然在我頭腦中閃現,假如我穿越歷史徵戰隋唐,十大神兵利器,我選哪個徵戰四方?那麼既然要選,就要給出選擇範圍,下面咱先看下這是哪十種神兵利器。鳳翅鎏金鏜、擂鼓甕金錘、八稜梅花亮銀錘、五鉤神飛亮銀槍、紫金葫蘆鞭、金裝四稜熟銅鐧、水火囚龍棒、提爐槍、金釘棗陽槊、八卦宣花斧。
  • 隋唐中有位好漢,能讓李元霸認輸,使裴元慶哀嘆,就是打不過秦瓊
    隋唐江湖是簡單而明快的。比如好漢排名,很明確告訴你,有十八條(十三條)好漢,第一是李元霸,第二是宇文成都,第三是裴元慶…… 哪怕出現 「反殺」也會有個解釋,比如裴元慶打敗宇文成都,因為之前,宇文成都早跟多位好漢交手多時了,體力消耗太大,所以被養精蓄銳的裴元慶縱馬一衝,掄錘一砸,就給敗了。
  • 《隋唐演義》李元霸只排第二,他才是第一!一招將李元霸斬於馬下
    《隋唐演義》想必大家都看過,老藝術家單田芳老先生更是講得格外精彩,而說到《隋唐演義》不得不提武功排名。對於武功排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最流行的說法是八大錘、四猛四絕、十三傑了。但排名順序一直在變,有的高有的低,無論怎麼排,這李元霸第一名的位置是不可撼動,甚至第二名宇文成都與第三名裴元慶有時也排不出來誰前誰後。而今天咱們說到的這個人,他替徒弟報仇,一刀斬殺李元霸可謂精彩至極!說起他就不得不提隋朝開國九老了,這個大家可以有點陌生,但看看這幾個人,伍建章、高熲、楊林、和若弼、魚俱羅、邱瑞、韓擒虎、定彥平你會發現,靠山王楊林、上柱國韓擒虎、雙槍將定彥平都耳熟能詳。
  • 隋唐四猛四絕八大錘十三傑
    隋唐一書從古至今無論評書、小說一直以來是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人們說起來津津樂道,那麼隋唐武將是怎麼樣排名的,我們分析一下。四猛排行: 第一猛:傻小子羅士信手持大鐵槍,有力拔牛牯、飛毛腿、飛石打鳥、夜能視物、滾山不死等絕技,在四明山大戰李元霸,李元霸敗走,人稱今世孟賁。
  • 評書隋唐演義中三絕、四猛、四大錘人物簡介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那時號稱三絕、四猛、四大錘的人物。 三絕: :1、羅松,字永年,羅藝之子,羅成同父異母之兄,母姓姜。有一子,名叫羅煥。評書隋唐演義裡的一絕。跨下馬掌中槍,是天下無敵的英雄。此人從來沒有漏過真功夫。曾經和楊林打過,當時秦瓊要求手下留情,那真是,想怎麼扎,就怎麼扎,扎得楊林一身小眼,但都不深。
  • 《隋唐演義》中,李元霸的雙錘重達800斤!現實中的唐軍用何武器呢
    《隋唐演義》這本小說在我國應該是家喻戶曉,本書共羅列出隋唐十八位響噹噹的英雄好漢,排名第一的便是唐高祖李淵第四子,西府趙王李元霸。據說李元霸乃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聞仲臨凡,雖生得面如病鬼,形容枯槁,卻身懷絕力。 這位趙王善使一對擂鼓甕金錘,橫掃十八路反王。
  • 隋唐演義英雄終極排行傍,李元霸居然排第三!
    大隋第一勇士的天寶將軍是他的大徒弟,當聽聞自己的被李元霸所殺,已經是晚年垂暮之年,下山為愛徒報仇。在潼關與李元霸的交戰中,老當益壯大戰幾十回合不見勝負,最後施展拖刀計將李元霸斬殺。已經是暮年的魚俱羅能斬殺李元霸,可見其年輕時就已經是天下無敵了。
  • 盤點隋唐英雄:隋唐四猛、四絕、八大錘、十三傑分別都是誰?
    三絕:侯君集輕功 侯君集飛簷走壁的輕功天下一絕,隋唐演義中有侯君集為首的十八個夜行人,專門刺探軍情。 四絕:尚師徒的四寶 虎牢關總兵尚師徒,手持提龍槍,胯下呼雷豹(發出虎嘯,敵方戰馬嚇癱),身上唐猊凱(刀槍不如),頂上夜明盔(夜能視物,如同白晝) 八大錘 第一錘將:金錘李元霸(擂鼓甕金錘) 第二錘將:銀錘裴元慶(八稜梅花亮銀錘
  • 隋唐十大坑爹武器,秦瓊雙鐧第9,羅成神槍第4,他香爐錘第1!
    秦瓊的雙鐧就應該是這樣的 10,雄闊海 紫面天王雄闊海,是隋唐第四條好漢,身長一丈,腰大數圍,鐵面鬍鬚是隋唐第九條好漢,楊林最喜愛的大將之一,身長八尺,生得紫面長髯,細腰扎肩,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掌中一口金背砍山刀,有萬夫不當之勇。魏文通奉命捉拿秦瓊,結果一照面就削掉了秦瓊的盔翎,秦瓊為了成功逃脫,曾九次反身再戰,每次戰不過幾合就落荒而敗,九戰魏文通雖然最終成就了秦瓊的威名,但這從側面正是反映了魏文通的武藝之高。
  • 隋唐系列:隋唐兩傻子,一個位列四猛之首,一個位列十三傑之首
    在《隋唐演義》中,西府趙王李元霸和今世孟賁羅士信都是以力氣大著稱,兩人都有「恨天無環,恨地無把」的力氣,並且在戰場上兩人都罕逢敵手。李元霸在演義中是李淵的四兒子,從小就力大無比,因此李淵在李元霸小時候就找名師教他武藝,後來,紫陽真人偶然間遇到了李元霸,於是就收李元霸為徒,並傳授了他一對擂鼓甕金錘,之後,李元霸學成武藝下山,在晉陽宮一戰中以絕對優勢擊敗了大隋第一猛將宇文成都。在四平山一戰中,李元霸錘砸裴元慶,並且以一人之力將十八路反王的百萬人馬砸的死傷大半。
  • 《隋唐演義》中,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呢?
    李元霸是古典文學作品裡的一個著名形象,可以說是凡間武將的極致,一人短時間內斬殺百萬大軍說起來比孫悟空擊退十萬天兵還要厲害,除了天生神力之外,他的武器擂鼓甕金錘也是他不可或缺的助力
  • 隋唐18條好漢,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幾個?三個保底
    隋唐第一條好漢李元霸;李元霸在隋唐中是個無敵的存在,雖然其貌不揚,卻力量驚人,掌中一對擂鼓甕金錘共重八百斤。憑著這一對錘,李元霸二錘將宇文成都砸成傷,三錘砸跑了裴元慶,並以一人之力將十八路反王的百萬大軍砸的死傷大半,由於沒人能打得過他,最終舉錘罵天被雷劈而亡!
  • 歷史演義中的四對神錘:金銀銅鐵八大錘,儘是豪傑手中兵!
    金錘——擂鼓甕金錘金錘,全名擂鼓甕金錘,又名紫金震空錘。金錘的重量說法不一,但是總之它絕對是戰場傳說中最重的兵器。演義中紫金是比隕鐵還要高級的鑄造材料,傳說中霸王槍的主料就是紫金,它的特性就是重和硬,所以一般是用來鑄造重兵器。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這擂鼓甕金錘。
  • 隋唐「四猛八大錘」名震天下都有誰?
    傳說中,隋唐年間就有四位這樣的猛男,號稱「八大錘」,因為每人掌中都是一對大錘,他們分別是:手持擂鼓甕金錘的李元霸、手持梅花亮銀錘的裴元慶、手持黃銅倭瓜錘的秦用和手持鑌鐵壓油錘的梁士泰1、李元霸他是清代小說《說唐演義全傳》和眾多評書中的人物。他是隋唐第一條好漢,「年方十二歲,生得尖嘴縮腮,一頭黃毛促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
  • 隋唐演義中李元霸排名第一,為什麼打不過排名第七的羅成?
    我們今天也許是比較容易理解這個道理的,可是真正能夠對這個道理比較透徹的人,我想還是古人比較多一些,古人對此的理解也更為深刻,很多古人留下的作品中都有這樣的表現,比如《隋唐演義》就是其中之一,這部書雖然充滿很多虛幻色彩,但是其最後卻也在冥冥之中表現出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排名第一的李元霸卻打不過排名第七的羅成,就是作者詮釋這種人生哲學的最佳表現
  • 隋唐系列:隋唐十三傑羅成排第七,除了前六傑,還有誰能擊敗羅成
    《興唐傳》將隋唐好漢按武力值分為四猛十三傑,其中冷麵寒槍俏羅成在隋唐十三傑中排名第七,他掌中一桿五鉤神飛亮銀槍,再加上其父鎮邊北平王羅藝傳授給他的「羅家槍」,使得羅成在隋唐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