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中有位好漢,能讓李元霸認輸,使裴元慶哀嘆,就是打不過秦瓊

2020-12-23 騰訊網

隋唐江湖是簡單而明快的。比如好漢排名,很明確告訴你,有十八條(十三條)好漢,第一是李元霸,第二是宇文成都,第三是裴元慶……

哪怕出現 「反殺」也會有個解釋,比如裴元慶打敗宇文成都,因為之前,宇文成都早跟多位好漢交手多時了,體力消耗太大,所以被養精蓄銳的裴元慶縱馬一衝,掄錘一砸,就給敗了。

當然,有一人是例外,這就是李元霸,就說他大戰四明山,橫掃千軍,18路反王的120萬大軍都不是對手,且不用休息,不用進食,這比神仙都牛,畢竟神仙打架還有打累的時候呢,可李元霸就沒有累的概念。

這就形成了李元霸無敵隋唐江湖的傳說。但江湖之中魚龍混雜,就算李元霸也有害怕的人,哪怕是一時被蒙住,話說李元霸還真就被一位好漢給蒙住了,這個人就是齊國遠!因為他的兵器也是一對雙錘,比李元霸那800斤重的擂鼓甕金錘,看著還變態。

之所以說是「看著」還變態,是因為齊國遠的這對鐵錘太大,可卻是用紙糊的,有時候在裡面放入白灰啥的,反正別碰,一碰興許那白灰啥的就唏哩譁啦地下來了,搞得你是灰頭土臉,睜不開眼,只得回馬逃命,裴元慶就吃過虧!

當時的裴元慶還保著大隋,來大戰瓦崗山。齊國遠就拎著紙糊的雙錘出來了。驚得裴元慶都懷疑人生了。因為那時的裴元慶自認為天下第一,還沒有遇到李元霸呢。可眼前這大將,不但長得胖大嚇人,這對大錘……還是小心別碰為好。

就這樣裴元慶小心翼翼大戰齊國遠,完全被齊國遠的紙糊雙錘給唬住了,但問題是齊國遠卻還來了勁,終於裴元慶沒法了,在齊國遠一錘砸來時,拼盡全身力氣一架——完嘍,撲的一聲,紙糊的錘破了,裡面的石灰兜頭蓋下。

裴元慶雙眼被蟄得生疼,根本睜不開,只得落荒而逃,哀嘆連連——沒法不哀嘆,咋就輸得這麼窩囊?好在隨後裴元慶歸降了瓦崗山,自然跟齊國遠的恩怨也就一笑了之了。

但需要說明的是,齊國遠最初可並非是使用紙錘的。在《說唐全傳》中,齊國遠大戰秦瓊時的兵器,是「金背刀」。這種兵器最牛的使用者是《封神演義》中的紂王,如下:紂王上逍遙馬,提金背刀,日月龍鳳 開,鏘鏘戈戰,整頓鑾駕,排出午門……

那麼齊國遠為何棄了正兒八經的金背刀,改用紙糊的雙錘呢?這恐怕有三點考慮。

其一,為了豐富隋唐江湖人物的需要。在隋唐江湖中,搞笑點大多集中在了程咬金身上,這不免太單一了,且程咬金搞笑,多是嘴炮。所以加入一個「紙錘草包大將」齊國遠,專門戲弄成名的英雄,這就好看了。比如戲弄裴元慶。

其二,齊國遠的出身是山大王,且還是老二,大哥是王伯當。王伯堪稱是隋唐江湖中,有情有義的代表人物,對李密忠心耿耿,跟秦瓊也是鐵哥們,是非常靠譜的一人。那麼讓齊國遠變得「不靠譜」,是不是就更凸出了王伯當的地位,且以後就更能表現出秦瓊的忠義呢?

其三,就是從兵器上分析了,上面說了紂王是用金背刀的,齊國遠無論最初在《說唐全傳》裡,還是再經過加工的《隋唐演義》中,都不算頂級好漢,比如這次跟秦瓊的打鬥,齊國遠就輸了。所以還是丟下王者使用的金背刀為好。

但哪料丟下金背刀,揮起紙錘的齊國遠,卻反而讓「王者認輸」了,這個王者就是李元霸了。在李元霸錘震四明山一戰時,齊國遠又出來「搞笑」來了。由於之前李元霸已經答應,凡背後有小黃旗的人,不能殺,要放行。

再看此刻的齊國遠,背後插著「保命小黃旗」,手持駭人的紙錘,出現在李元霸眼前。李元霸當時就懵了,被那紙錘也給驚得只瞪眼,又看看他背後的小黃旗……李元霸正犯懵呢,齊國遠卻發了彪,舞起紙糊的雙錘,卻不敢催馬過去。

因為李元霸不是裴元慶,萬一自己真過去,李元霸就真敢跟他對錘,才不會如裴元慶那麼謹慎呢。所以齊國遠就是虛張聲勢,然後開啟嘴炮模式,問李元霸,咱倆的錘,誰的個頭大?

李元霸自然承認不如你雙錘個頭大,我認輸。齊國遠頓時樂開了花,秀著保命的小黃旗,拎著紙錘,讓李元霸認輸後,美滋滋地逃了!逃命都逃的這麼帥,也算一絕。恐怕此後齊國遠就能隨時大吼一聲:連李元霸都輸給我了,你是誰,還敢不服?

相關焦點

  • 隋唐演義中李元霸排名第一,為什麼打不過排名第七的羅成?
    我們今天也許是比較容易理解這個道理的,可是真正能夠對這個道理比較透徹的人,我想還是古人比較多一些,古人對此的理解也更為深刻,很多古人留下的作品中都有這樣的表現,比如《隋唐演義》就是其中之一,這部書雖然充滿很多虛幻色彩,但是其最後卻也在冥冥之中表現出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排名第一的李元霸卻打不過排名第七的羅成,就是作者詮釋這種人生哲學的最佳表現
  • 隋唐演義高手實力排行:裴元慶第四、李元霸僅第二,第一天生無敵
    今天我們就根據小說隋唐演義來盤點一下當時的五大高手,其中裴元慶第四、李元霸僅第二,第一天生無敵!五、雄闊海:天生神力,本身的武力讓人十分的佩服,是單雄信都無法約束的存在。關於雄闊海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作為超級高手他的能力在長安城中有過一次展示,是絕對最頂級的存在。在燈會之時,為了能夠挑戰宇文成都他現在城中叫賣弓,而後秦瓊等人上去拉弓也僅僅無法拉滿。
  • 裴元慶不服李元霸錘, 藐視宇文成都钂, 卻怕秦瓊這兵器, 見了哆嗦
    《興唐傳》的裴元慶,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將,雖然他在隋唐好漢榜上排名第三,但他卻不服李元霸錘,藐視宇文成都钂,總想跟二人一決高下。裴元慶啥兵器都不怕,卻怕秦瓊這兵器,見了哆嗦。為什麼呢?因為裴元慶寧死不降瓦崗,說除非有人把他打下馬,秦瓊使絕招,用這兵器把裴元慶打落馬,裴元慶見了秦瓊這兵器就哆嗦。這一段在《興唐傳》中叫《三打瓦崗山》。
  • 隋唐十八好漢排名!堪稱最準的隋唐18好漢排名榜!
    ,重一百六十斤,一條熟銅棍,使得神出鬼沒.兩臂有萬斤氣力,跟隋唐第五條好漢伍雲召是拜把兄弟. 裴元慶,《說唐》《興唐傳》等書中人物.隋唐第三條好漢,裴仁基之子,手持一對銀錘,年少卻不失驍勇.在《說唐》中,裴元慶最終命喪新文禮、尚師徒的火雷陣中.在《興唐傳》中,裴元慶死於孽世雄的飛刀手中
  • 他才是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見了都要認慫,此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除了貼對聯之外,人們往往還會在大門上貼上門神,從而杜絕妖魔鬼怪的進入,而門神上的人便是秦瓊和尉遲恭,由此可見,此二人必定是武藝高強之人。秦瓊確實對得起當門神這個稱呼,李元霸見了他都要認慫,是當之無愧的隋唐第一好漢。
  • 演藝中為何裴元慶能擋住李元霸三錘,排名還在宇文成都之後?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宇文成都——隋唐好漢排名第二。宇文成都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外號天寶大將,號稱大隋第二條好漢,武力僅次於李元霸,「身長一丈,腰大數圍,金面長鬚,虎目濃眉,使一柄鳳翅鎦金钂,重三百二十斤」,傳說為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轉世。在抑制反王勢力方面有突出貢獻。後十八路反王討宇文化及,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殺。
  • 隋唐18條好漢,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幾個?三個保底
    隋唐系列小說版本眾多,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數《隋唐演義》,《說唐全傳》,《興唐傳》這三部書,當然由於它的版本多裡面豪傑的排名也出現了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就是隋唐十八好漢一說;第二個版本就是在隋唐十八好漢的基礎上,又將裡面的豪傑排名細化,分為了四猛十三傑。暫且放下四猛十三傑版本不說,來說說隋唐十八好漢,來看看裡面有幾個人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 隋唐十八條好漢排行榜中,為何秦瓊只能排第十六,羅成排第七?
    到了清康熙年間,有無名氏創作出系列巨製《說唐全傳》,全書包括《說唐》、《羅通掃北》、《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粉裝樓》等作品,影響力達到空前。 所謂「隋唐十八好漢」的稱謂,就出自《說唐》。
  • 隋唐演義十大神兵:李元霸擂鼓甕金錘僅排第三,秦瓊雙鐧並非第一
    其實,《說唐》是隋唐故事作品中相對而言是較為經典的一部,但是《說唐》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簡單,對於人物的刻畫,性格的描繪不夠突出,包括還有一些遺漏的人物,這就給後世人更多的發揮和想像空間,於是就不斷有人以此為藍本來補充,完善,甚至創新,這樣也就出現了諸多類似作品,相映生輝。隋唐故事崇尚力氣,有言道「一力降十會」,也就是說技能再多不如力氣管用。
  • 隋唐故事:天下十幾條頂級好漢,只有五大名將,排名和地位沒爭議
    而在書外,還有很多橫向的對比,比如民間說「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就是將西楚霸王項羽、西府趙王李元霸和十三太保李存孝,這三位頂級好漢相提並論,任何敵人在他們面前,都只有被碾壓的份。當然,唯一的區別是,歷史上的項羽和李存孝的確是戰無不勝的名將,但李元霸只是一個早夭的公子而已,他的英雄故事都是虛構的。但不管怎麼說,第一名歸屬李元霸,肯定沒爭議。
  • 隋唐中排名第一的李元霸,為何被排第七的羅成打敗
    隋唐演義,是我國一部著名的歷史小說。其中書寫了隋朝到唐朝,無數的歷史事件以及許多的英雄人物。而這些事和人,也讓我們每個人都津津樂道。其中最為人感興趣的就是,隋唐中各路好漢的武力值。而裡面排名前三的好漢,分別是西府趙王李元霸、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以及裴元慶!而這李元霸在隋唐裡面,那可是一人能夠打翻所有人的金翅大鵬轉世。然而隋唐裡卻有一點,讓人疑惑不解!這一點是什麼呢,那就是這李元霸雖然天下無敵,卻有兩樣東西讓他驚懼不已。
  • 李元霸打不過羅成不稀奇,稀奇的是,羅成怎麼不趁機殺掉李元霸?
    在隋唐演義當中,李元霸難道不是天下第一的大英雄嗎?那如果真是如此的話,排名第七的冷麵寒槍俏羅成又怎麼可能會是李元霸的對手,更不要談殺掉李元霸的問題了。在隋唐演義的評書以及《說唐》當中,李元霸確實是天下第一的存在,莫說是排名第七的羅成,就是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和排在羅成前面的幾個天下英雄,都恐怕接不住李元霸三錘。
  • 裴元慶是誰的轉世,能硬接李元霸三錘,還能力克宇文成都
    裴元慶,《說唐》《興唐傳》等書中人物。隋唐第三條好漢,裴仁基之子,手持一對銀錘,驍勇善戰,是唯一一個能接李元霸三錘的武將。坐騎「抓地虎」。
  • 《隋唐演義》中,李元霸的雙錘重達800斤!現實中的唐軍用何武器呢
    《隋唐演義》這本小說在我國應該是家喻戶曉,本書共羅列出隋唐十八位響噹噹的英雄好漢,排名第一的便是唐高祖李淵第四子,西府趙王李元霸。據說李元霸乃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聞仲臨凡,雖生得面如病鬼,形容枯槁,卻身懷絕力。 這位趙王善使一對擂鼓甕金錘,橫掃十八路反王。
  • 隋唐演義:盤點九大好漢排名!有你喜歡的嗎?
    第九好漢 秦瓊 秦瓊,字叔寶,人稱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九州六府,神拳太保賽專諸,十三太保小孟嘗,掌中一對熟銅金裝鐧,胯下黃驃透骨龍,人稱秦二哥。
  • 隋唐演義中的「李元霸」真實存在,但他本名不叫李元霸
    說到隋唐時期的那些英雄人物,有人喜歡秦瓊,因為秦瓊重感情、講義氣,有人喜歡程咬金,因為他不僅搞怪搞笑,他還是個福將,不過,要說隋唐英雄裡面人氣最旺粉絲最多的當屬李元霸。,隋唐十八條好漢裡,他絕對排在第一位。
  • 隋唐「四猛八大錘」名震天下都有誰?
    傳說中,隋唐年間就有四位這樣的猛男,號稱「八大錘」,因為每人掌中都是一對大錘,他們分別是:手持擂鼓甕金錘的李元霸、手持梅花亮銀錘的裴元慶、手持黃銅倭瓜錘的秦用和手持鑌鐵壓油錘的梁士泰1、李元霸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勝過漢時項羽。一餐鬥米,食肉十斤。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騎萬裡雲,天下無敵。」在當時幾乎沒有人能在李元霸馬前走上三個回合,可以說趙王李元霸打遍天下無敵手。四明山李元霸擊敗反王二十三萬大軍;先後殺死名將伍天錫、宇文成都,在紫金山面對一百多萬軍隊,一對金錘如拍蒼蠅般,只打得屍山血海,迫使李密交出玉璽,反王獻上降表。
  • 隋唐演義三位絕世高手,其徒弟名揚隋唐,你知道幾個?
    很多人喜歡隋唐演義,皆是因為其中盪氣迴腸的情節,以及故事中諸多的好漢的事跡,大家都知道隋唐演義中有十八好漢,他們個個是驍勇善戰的人物,這麼多的好漢能夠名揚隋唐,自然跟他們高超的武藝有關係,當然這些武藝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和他們師傅的傳承有莫大的關係,那麼我們今天就說一下,名揚隋唐的宇文成都和羅成以及尚師徒的師傅
  • 歷史影視劇隋唐演義中的十六位隋唐英雄的武力排行榜
    第三名:宇文成都(這版宇文成都很厲害,英雄版宇文成都和三傑打了半天,這版宇文成都幾個回合就把雲海錫打跑!最後發怒還把李元霸打吐血,這一點裴元慶萬不能及。還有秒殺羅松,一拳打的羅成手發麻!) 有三載龍命在身。曾於南陽關力挫天下第五好漢伍雲召,晉陽宮前與天下第一李元霸比武,單臂舉三千斤金獅上殿。
  • 雄闊海和裴元慶誰更厲害?裴元慶其實並不是雄闊海的對手!
    提到裴元慶,凡看過《隋唐英雄傳》影視作品或者看過小說《隋唐演義》的朋友們,相信大家對裴元慶這個人物多少應該有一些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