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紀的作曲家都應該好好感謝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他們首演了這麼多我們的新作品。而且對米亞斯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格裡埃爾、哈恰圖良、卡巴列夫斯基、沙波林、巴巴扎年、佩科、卡拉·卡拉耶夫等作曲家的作品理解和詮釋得那麼深刻到位。」
——蕭士塔高維奇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是我聽過的最好的交響樂團之一。他們的演奏以獨特的音色和悠揚的律動見長。不僅如此,樂團的演奏在技術上更是無懈可擊。在我看來,樂團的藝術原創性正是來自於這二者結合的寶貴特質。」
——斯維裡多夫
「莫斯科廣播柴科夫斯基交響樂團……它的聲音仍似30年前聽到的那樣圓潤飽滿、富有深意。」
——英國藝術評論臺
瑰寶級的音樂明珠
俄羅斯音樂史上,以傑出作曲家命名代表了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而冠以該國最具歷史地位的作曲家名稱,足見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其卓爾不凡的藝術地位。如今,樂團宛如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為全世界樂迷陳述著俄羅斯音樂文化的偉大成就。不少樂迷對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有著濃厚眷戀,這枚非凡的俄羅斯音樂瑰寶的到訪,想必將點燃古典音樂圈的熱情。同時,這也是俄羅斯「國寶級」指揮大師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時隔多年再次來華,作為少數依然活躍在世界舞臺的俄羅斯高齡指揮家,這轉瞬即逝的藝術時刻無疑值得加倍珍惜。
俄羅斯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原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創建於1930 年。作為首支蘇聯廣播交響樂團,樂團以悠久的歷史、細膩的錄音以及繁忙的演出日程當之無愧的成為了當今最優秀的交響樂團之一。
神仙雲集的大師樂團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曾與眾多傑出的俄羅斯指揮大師有過合作,這為樂團如今獲得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包括:亞歷山大·奧爾洛夫、尼古拉·格洛瓦諾夫、亞歷山大·高克和格納迪·羅日傑斯特文斯基。米亞斯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哈恰圖良、斯維裡多夫、蕭士塔高維奇及鮑裡斯·柴可夫斯基等一批著名作曲家都曾將自己的作品交付樂團進行首演。1974 年,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出任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並延續至今。
許多傑出的指揮和獨奏家在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指揮斯託科夫斯基、阿本德羅特、馬澤爾、馬蘇爾、穆拉文斯基、卡洛塞奇;已逝的傳奇藝術家如裡赫特、奧伊斯特拉赫、涅日達諾娃、列梅舍夫、阿爾希波娃、帕瓦羅蒂、克魯伊坦、塞巴斯蒂安、吉奧羅夫;以及一批當代的優秀獨奏家如特列季亞科夫、祖克曼、巴什梅特、梅森博格、萊昂斯卡婭和克尼亞澤夫等。除此之外,樂團更是把鋼琴天才葉甫格尼·基辛、小提琴家馬克西姆·文格洛夫及瓦吉姆·列賓帶入大家的視野。如今,樂團仍在持續與世界各地最優秀的獨奏家進行合作。
1993 年,經俄羅斯文化部、柴可夫斯基博物館與柴科夫斯基協會一致批准,樂團正式更名為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其向世界推廣柴可夫斯基音樂的地位獲得認同。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曾為多家唱片公司錄製唱片,如索尼、波麗佳音、日本勝利廠牌、菲利普、Relief、Musica、華納古典及爵士和旋律唱片公司等。錄製的曲目風格多樣,除了莫扎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馬勒等經典曲目,還有許多當代音樂作品。
儘管樂團的巡演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他們的演出重心依舊放在了俄羅斯國內。到訪城市如斯摩稜斯克、伏爾加格勒、切列波韋茨、馬格尼託哥爾斯克、車里雅賓斯克、薩羅夫、彼爾姆、大諾夫哥羅德、秋明、葉卡捷琳堡、斯塔夫羅波爾、喀山、加裡寧格勒、沃羅涅日、利佩茨克、圖拉、扎賴斯克及克林等。演出的曲目包括作曲家主題系列、兒童項目、慈善演出和演奏和朗誦結合的表演形式。除了在世界各地頂級殿堂的演出以外,樂團還持續保留著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和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定期合作。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在貝多芬的故鄉波恩和維也納金色大廳完美演繹了貝多芬的作品,打破了人們對俄羅斯交響樂團在西方世界只能演奏俄羅斯音樂這一刻板印象。此後,他們也成為了第一支在能夠多次被邀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的俄羅斯交響樂團。維也納金色大廳藝術總監託馬斯·安格恩說道:「每個時代偉大藝術的延續歸功於它們偉大的創造者。這些創造者每每給予藝術新的刺激,他們是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永存的保證。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弗拉基米爾• 費多謝耶夫就是這樣一位創造者。」
想要一覽世界級瑰寶樂團的風採嗎?
12月29日,來廣州大劇院欣賞
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