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開始,疾控中心以及各路專家都推薦大家最好的預防方法之一就是——勤洗手。
不久前,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又發文強調各級醫療機構和全體市民要進一步加強手衛生工作,養成良好的手衛生習慣。
洗手真的那麼重要嗎?為什麼反覆強調洗手??為什麼總是強調洗手?近日,成都疾控中心的專家專門來告訴你....
為什麼反覆強調洗手?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雙手不可避免地要接觸一些公共物品,比如電梯按鈕、門把手等,而這些物品表面可能就有病毒或者細菌。
而新型冠狀病毒可能通過眼睛、鼻子、嘴巴等黏膜部位感染人體。如果不注意手衛生,手就可能把病毒「送」入人體。因此,徹底的洗手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發生的可能性。
到底要怎麼洗?
要達到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目的,僅僅將手放在水龍頭下簡單衝一衝是達不到要求的。我們所講的洗手,是來自於《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中對於醫務人員洗手要求,只有達到了這種要求,才能夠實現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目的。讓我們再一次重複正確的洗手方法:
(1)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溼。
(2)取適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認真搓雙手至少15秒,具體操作如下:
a.雙手掌心相對,指縫閉攏,相互揉搓;
b.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c.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d.彎曲手指,使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f.將五個手指尖併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4)在流動水下徹底洗淨雙手。
(5)宜用紙巾擦乾雙手。
什麼時候要洗手?
同樣的,洗手時機一定要掌握好。也就是「兩前兩後」必須洗手。「兩前」指接觸食物前和接觸自身眼、鼻、口前,「兩後」指如廁後、接觸被糞便或被可疑汙染物汙染的物品後,如用手捂住打噴嚏或咳嗽後、觸摸公共場合的電梯按鈕、扶手等。
注意事項:
(1)洗完手不要直接在衣服上面「蹭」幹,要使用乾淨的紙巾擦拭或使用烘乾機烘乾。
(2)在公共場所最好使用「感應式」或「腳踏式」的水龍頭;如果必須用手擰水龍頭,可以在洗完手後用乾淨的紙巾包裹住水龍頭關水,或者在洗手的同時用肥皂和水洗淨水龍頭。
(3)如果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請留意產品說明中「開瓶後使用」的有效期,一般開瓶後的使用期限不超過30天。
(4)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無論是否戴手套都要堅持洗手,減少手汙染造成的接觸傳播。
記者:張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