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首名為《藍蓮花》的歌曲如同魔丸降世,一句藍蓮花,傳遍整個中國大陸,許巍這個名字也逐漸被人悉知!
同年,許巍的第三部專輯《時光·漫步》漫世,許巍憑藉《時光·漫步》獲得第3屆音樂風雲榜最佳搖滾專輯、最佳搖滾歌手獎。歌曲《禮物》獲得最佳搖滾單曲、內地年度十大金曲獎 。這裡提一下的是,音樂風雲榜首播定在2001年6月6日,03年同期著名歌手分別有周杰倫、羽泉、那英、楊坤。陳奕迅。韓紅等等紛紛在內!
2013年許巍籤約歌華萊恩,開始十城巡演,除了籤約儀式,並宣布了前十站的城市和時間,首站定於5月18日在北京啟程,許巍也坦言「此時此刻」巡演將成為他音樂生涯中迄今最大規模的一次巡演。
作為和老狼、樸樹、李建、鄭鈞同期類的歌手,除了讓人懷念的歌曲和情懷,還不斷推出新專輯與新歌曲,位於去年發布的《無盡光芒》雖沒有獲得任何獎項,或者經人提起,但這默默產量足以慰藉跟隨了十幾年的粉絲!
許巍1968年生人陝西西安人和老狼同齡,音樂是許巍的命,從16歲愛上搖滾開始,這個愛樂的西安少年一直在自己的夢想道路上追尋馳騁。當過兵、復過員,22歲就把軍隊妻子袁楓娶回了家。蓄起長發的許巍和幾個朋友組了樂隊,想要大展宏圖。年輕人的問題普遍都是經濟問題,那個年代的許巍也不例外。樂隊借了一個民房,怕擾民用被子堵住門窗排練,一群人出去吃麵,窮到一個樂隊要一碗麵五碗湯,練到琴弦上都是凍傷流出來的血。
這樣的條件實在艱苦,許巍辛苦組起來的「飛」樂隊,就這樣沒能飛起來,隊友們去了沿海駐唱開始有了不錯的收入。他不死心,拿著復員費直奔北京,那年的許巍26歲!
許巍第一次去北京帶了倆首歌,一首叫《兩天》,另外一首叫《執著》!或許是初出茅廬,或許是年輕人的意氣風發,第一次錄音,就驚呆了站在一旁的高曉松、竇唯! 收錄他的紅星生產社,那時候紅星已經出了諸如鄭鈞、田震這般紅極一時的歌手。第二年許巍如願的籤進了紅星,卻並沒有像想像的那樣火起來。
因為許巍不像鄭鈞那般,有著偶像的氣質外形,一度沒有被紅星重視起來.他創作的歌曲《執著》也以一元錢象徵性的收費給了田震,這首歌一直紅到了現在依舊被傳唱,那時卻幾乎沒人知道作者就是許巍。
21世紀初,是許巍的創作元年,從《那一年》到《藍蓮花》從默默無聞的窮小子到臉上鋪滿褶皺的中年大叔,36歲的許巍有了自己的故事,我們也逐漸可以聽到他把故事寫進歌詞的聲音,乃至後來十幾年,我的網易雲列表裡都少不了一位人物,那就是許巍。
他的影響不大,我也不是他的鐵粉,偶爾聽聽樸樹、偶爾聽聽老狼,他們的歌讓我有種與這個時代不一樣的感覺,或是輕渺、或是浮雲,超脫世俗,無畏羈絆!
有人說,許巍是遊子的象徵,但我認為,他不僅僅是遊子更是一名浪子,他讓歸途的人風平浪靜,讓啟程的人未來可期。沒有落腳點的鳥兒是自由的,他的一生除了煽動翅膀外,最重要的就是歌唱!
許巍的第一張專輯沒有什麼反響,第二張專輯《那一年》也隨著抑鬱症的加重終於發行,那時的許巍時常跟自殺的念頭做抗爭,也靠著音樂的執著苦苦堅持。
有人說許巍的歌大部分是以前的,沒有新鮮血液,但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來說就算是十幾年前的歌曲,如今聽來也憤慨萬分!不論是從《那一年》到《無盡光芒》都讓人值得回味!
我記得高曉松曾說過一句話:年輕的時候叫唱歌,等老了才叫歌唱!
抱著只剩兩根弦的琴的許巍最後還是離開了,回了西安。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提到,「或許我不該仰望天空,應當將視線投去我的內部」
所有人都以為許巍衣錦還鄉發了財,到了許巍那才發現他的落魄不堪,瘦骨嶙峋目光呆滯,哪裡有成名的樣子。那年許巍34歲!
他對音樂徹底失望了,那個曾經嗜搖滾如命的少年決定不再唱歌。
古語說三十而立,他卻一無所有。
曾經讓他信奉的搖滾,現在變得一文不值。
他不敢碰吉他,那種熟悉的旋律會調動人全部的神經,變得更加抑鬱。
往昔不可一世的搖滾青年如今發如亂草,甚至不知道飢餓與睡覺,不扶他起床,他就會緊閉雙眼在床上一連躺上好幾天。
那是許巍的至暗時刻,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崩潰情緒了。
他決定自殺。
有一天凌晨,許巍起床,穿戴整齊走到了陽臺上,爬到了窗戶外面,站在空調室外機上,身體準備前傾跳下去,結束這一切。
就在這時,他的妻子跑過來,一把抓住了許巍,哭喊著問道:「你想要幹嘛,你有沒有想過我?」
那一刻,他頓悟了,原來自己的生活中不只有搖滾。
「自殺失敗」後的許巍開始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反覆走進玄奘紀念館。從論語、中庸、道德經一直到佛經、佛法,在古語中洗滌自己,讓心沉靜下來。
佛教的信仰給他帶去深刻的轉變,他在充滿懷疑的世界中找到了精神寄託,開始自省。
看完佛經後的許巍,隻身跑去了西藏,那個最接近信仰的地方。他跟隨藏民一路朝拜,直到到達神山岡仁波齊。
他跪在一望無際的高原上,眼神裡充滿敬畏。
匆匆流年而過,他用另一種方式釋放著對於生命,對於活著,對於自我的全新感悟。
許巍不再執念於成為崔健、柯本了,而是做個普通人,在西安過著平凡的生活。
也許是這些靜下心來的見聞讓他找到了自己,一首《藍蓮花》成功的將自己又帶回了樂界。
許巍的歌曲往往就代表了那些崇尚自由,嚮往自由,渴望自由的人!這些人包括,騎行高原的騎手,航海遠徵的水手,以及踏遍世界各地的中國旅人!我相信那些嚮往清風、嚮往大海、嚮往的高山的人都會忘記什麼是自由的邊界!這也是應了那句進藏格言:跟著鄭鈞、許巍去西藏!
一個人只有刻苦經歷過這些,才會用心把他表述出來。
許巍火了!
他說:「在年輕的時候,有一樣東西會使你迷失方向,那就是成功。第一次來北京的時候,覺得北京太大了。」
《時光·漫步》,橫掃各大獎項,沉寂三年的許少年終於紅了。
也許就是這不如意的經歷,才讓我們嚮往遠方,才讓我們看到現在的許巍精神!
2005年8月13日,許巍站在了北京工人體育館的舞臺上,那是他的首次大型個人演唱會。當他望向萬人的場地座無虛席的時候,整個人傻掉了。
「這些人都是為了我而來的嗎?」
那年,他已經37歲。
這場演唱會已經被等待了十年,包括歌迷,包括許巍自己。彼時的少年終於可以肆意歌唱,盡情表達內心的情緒。
他說:
「很多年以來,我都在埋頭做自己的事情,不管喜怒哀樂都是我自己在折騰。然後突然有一天我要開演唱會了,我才反應過來,原來有那麼多的人在和我一起成長。
可能我不認識他們,但那種迷茫與困惑是一樣的,原來我不是一個人,那時候我不覺得孤獨了。」
許巍想要自己的音樂拯救被關在黑屋子的人,讓他們走出來,見到陽光。
從「天馬行空的生涯」到「讓一切喧囂走遠」,曾經的少年在歲月面前,已然蛻變為更真實的模樣。
他在自己最熱血的年紀,將熱情藏到歌裡,燃燒了一代人的青春。到如今,在演唱會上唱《曾經的你》,他依然會熱淚盈眶。
我聽許巍的第一首歌是在初中,那時候汪峰、許巍比較火,班裡幾乎人人都會嚎上一句:《春天裡》的時候,我的MP3裡卻始終循環許巍的歌,也許他太低調了,直到現在也很少上綜藝,很少接宣傳。不接採訪,也不發通稿,全憑歌迷敏銳的嗅覺,和自發的口口相傳,雖說專輯的影響力並未達到預期,但外界的關注和評論對於他而言,一如過眼雲煙。
09年許少年41歲,他褪去了長發,戒掉了煙。只做讓人感覺到慰藉的音樂,至於被人怎麼評價,全不在意。
一天,經紀人給他看一條微博,微博統計:全國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有28萬。其中有一個人回帖說,要不是因為許巍的歌,我不可能活在現在。
許巍看了特別感動,感覺:至少我還有點用,我的音樂還有價值。
用音樂救贖別人的同時,他也拯救了自己。這些年,許巍堅持聽美好的音樂,規律的生活,每天跑步、呼吸山間的空氣,慢慢自己治好了抑鬱症。他說:
我以前覺得自己是文藝青年,藝術家什麼的,現在就覺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太戲劇化的東西我已經不要了,我希望過的生活是踏踏實實的,我的音樂也應該呈現出這樣。
年輕時,迷戀涅槃,柯本一句「與其苟延殘喘,不如從容燃燒」就能讓他為之瘋狂,終日活在與世界、與平庸為敵的憤怒裡,現在他悟出當所有人都爭搶著以批判不堪和陰暗為政治正確時,世界並未因此更美好,他在迷茫過後找到一條回歸自我的路,這條路通往平靜。四十不惑,在嘗過苦樂悲歡、大起大落後,他才悟得了這個道理。
從許少年到許大師,任由時光荏苒,他在我心目中永遠無可替代,音樂圈也找不到如此乾淨的第二人,他的一番挫折與成功,無不都是映射我們的成長,從北漂的艱苦,到自己的抑鬱,最後家人的慰藉,他太普通了,普通到我就是他,普通到我從他的歌裡能找到迷失的自己!
一首《那一年》給人光明與希望、一首《藍蓮花》給人超脫與解放、一首《曾經的你》詮釋了對自己的回望!
這一路,我們期望自己過得很好,可能我這一輩子都會碌碌無為,可能我的人生註定沒別人優秀,可能我永遠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可能?還有太多可能可能...
但我從未放棄奔跑,對夢想的執著,我的命運被我打了一次又一次擦邊球,但我堅信,挫折只在今時,輝煌定在後世!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