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變態連環殺手「BTK」丹尼斯·雷德:沉迷於刑殺遊戲的惡魔,殺人只為找尋存在感

2021-02-22 詭匠

 作者:艾德嘉

來源: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


1974年1月15日,在美國堪薩斯州的首府威奇託(Wichita, Kansas),不過又是平凡而寒冷的一天。

奧泰羅家的三個兄妹在放學路上,肯定沒有想過他們到家之後,會看到的是甚麼樣的場景。

父母沒有出來迎接他們,兩個年幼的弟妹沒有在屋子裡四處亂跑發出尖叫,但平常不被準許出門的狗狗卻跑出院子來了,一切都不對勁,不象是奧泰羅家平時的樣子。

接下來他們所看見的,是一生都無法擺脫的噩夢場景……

父親頭戴塑膠袋、母親頸部被繩索勒住,倒在房裡窒息身亡;小弟也被綁在自己房裡,跟父親以一樣方式死去;他們年僅11歲的妹妹,斷氣的軀體懸掛在地下室的水管上搖晃著,下半身除了襪子之外一絲不掛……。

同時,城市另一端的另一個勞工家庭的女主人,正在等待她的丈夫回家。「你回來啦?」一聲問候,代表的是安心。

但放下心來的妻子完全不知道,她所親吻的男人,回家前做了什麼樣的好事……。 

沒有答案的滅門慘案

奧泰羅家將近滅門的慘案,很快就成為威奇託市的頭條,甚至登上全國大報《紐約時報》。

38歲的約瑟夫‧奧泰羅(Joseph Otero Sr.)是一位退伍空軍中士,1月15日當天一早,他將三個就讀中學的孩子送到學校之後,就回到家中。殊不知,那一去就是永別。

約瑟夫與妻子茱莉(Julie Otero)、11歲的次女約瑟芬(Josephine Otero)、9歲的三子小約瑟夫(Joseph Otero Jr.),在自家遭到不知名兇手的殘殺。

約瑟夫父子頭部被套上塑膠袋窒息身亡,茱莉則是被繩索勒斃,約瑟芬則是被吊死在地下室的水管上,現場有兇手射精的痕跡。

到底是誰,對他們的家人犯下如此殘酷的罪行?三個倖存的奧泰羅兄妹:查理(Charlie Otero)、丹尼(Danny Otero)、卡門(Carmen Otero),在前院草坪上大哭著,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瞬間,他們以為父母在開一個很爛的玩笑,如果真的是玩笑,那就好了。

接獲報案的威奇託警方隨即展開調查,他們在遺體旁邊找到幾個翻開來的皮夾,認定兇手動機是入室搶劫,為了不被認出而滅口了奧泰羅一家。

不過,一般搶匪有這麼厲害嗎?非常崇拜父親的長子查理‧奧泰羅不太相信這個結論,他的父親是退伍空軍,怎麼會打不過一個普通搶匪呢?

不,這不可能,兇手一定是專業人士。內心充滿憤怒與復仇情緒的查理如此深信著:父親的軍旅生活曾經出過一些秘密任務,兇手就是父親接觸過的特務,這些特務是來滅口的。

由於相信「搶匪理論」的警方,最後抓不到半個兇手,奧泰羅家慘案就此成懸,使得查理更相信自己的看法,他的痛苦也更為深沉。

如果兇手是一群受過菁英訓練的特務,他們是不是會來殺害自己跟弟妹,完成他們未完成的任務?

陰謀論宛如殺害他父母的繩索,絞緊查理的心靈,使之窒息。被送到新墨西哥州的父親友人家後,查理開始疏遠弟妹,輕忽學業,心思永遠縈繞在家人慘死的那一天。

他不需要,也沒辦法過上正常的生活了,他開始加入機車幫派,追隨狐群狗黨流浪在天涯海角,等著兇手找上門的那一天,他要親手為家人報仇。 

然而,離開傷心之地的查理並不知道,警方在威奇託圖書館找到的一封信,竟會使他家人的命案有了一個恐怖的轉折。

用來綁縛奧泰羅家被害人的繩索

來自暗處的惡意信件

那封信是誰放的、在哪一天夾進去的,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看到。但在奧泰羅一家慘死那年的10月,那封信就這樣出現在一本工程學書籍中間,等著館員或其他借閱者發現它。

信中巨細靡遺地描述了寫信者──他自稱是兇手──如何下手殘殺奧泰羅一家的種種細節,像是他如何勒殺茱莉‧奧泰羅、茱莉死前又是如何為家人求饒、女兒約瑟芬哭叫著「媽咪我愛你」等等,而他則選擇將約瑟芬帶到地下室吊死,來滿足他可怕的性幻想……

這封令人戰慄不已的「告解」信,敘述的命案細節不僅與現場跡象相符,還透露出滿滿的惡意,好像寫信者從他的罪行之中得到極大的滿足,並渴望向世人分享這份喜悅。

這封信如果是真兇寫的,就表示奧泰羅家慘案並不是入室搶劫殺人,也不是查理相信的特務滅口──事實上,警方也考慮過這個可能性,還曾經追查過約瑟夫‧奧泰羅的任務地點──而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反社會變態,出於黑暗的動機殘殺了與他無冤無仇的平凡家庭。

但信件的內容百分之百都可以相信嗎?警方不敢確定。畢竟,懷著普通殺人動機的兇手,也懂得用聳動的言詞來故布疑陣,這種事屢見不鮮。

而且這封信並沒有透露太多可用於追查兇手下落的線索,警方一時之間,也很難從信件判讀就知道兇手是何方神聖。

無論兇手是工於心計的專業殺手,還是一個懷著黑暗欲望的變態,此人都絕非普通謀殺犯。

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警方只能在黑暗中持續摸索,被動等待兇手再次現身的一天。不知道該說是幸運還是不幸──這一天並沒有隔太久。 

連環殺手BTK的誕生

1978年,奧泰羅家慘案發生的四年後,威奇託的電視臺KAKE,接到了另一封驚人的信件。

這封信的寄信人,不僅再次聲稱自己就是奪取奧泰羅一家四口性命的兇手,被害人名單還增加了三人:凱薩琳‧布萊特(Kathryn Bright)、雪莉‧維安(Shirley Vian)、和南西‧福克斯(Nancy Fox)。

這一系列的威奇託命案,原來都是同一人犯下的,兇手竟然是一位連環殺手!

在這個年代裡,所謂「連續謀殺」以及「連環殺手」,都還是相當嶄新的概念。

儘管美國早就有大量符合連環殺手定義的謀殺犯出沒,但FBI等調查機關針對這類刑案所發展的研究與調查技術,都還不過是剛剛起步而已。

1974年4月4日,當警方還在苦惱要如何抓住謀殺奧泰羅家的「搶匪」跟「特務」時,一個名叫凱薩琳‧布萊特的21歲女性,和她的兄弟在自家外面遭到攻擊,凱薩琳身軀跟背部中11刀身亡,兄弟則遭槍傷。當時警方並不知道他們要找尋的兇手,與犯下奧泰羅家命案的是同一人。

1977年3月與12月,24歲的雪莉‧維安與25歲的南西‧福克斯分別在自家遭到綑綁跟勒斃,兇手甚至還為南西叫了救護車,他的聲音被錄了下來。

但即使留下這些線索,威奇託警方仍然無法找到兇手,更遑論把這一系列命案整合起來,得出「有個連環殺手在威奇託活動」的結論。

或許是成功犯下多起命案的狂喜,或許是想要嘲弄無能警方的狂妄,或許是瘋狂渴求媒體關注的寂寞,這四齣威奇託慘劇的幕後黑手,終於按耐不住,而要再次寫信向世人宣告:我就是殺了這些人的兇手!快看我!看啊!小城威奇託終於有個連環殺手了!

這位瘋狂殺手在信中盡展他的狂妄自戀。

嗯,他在信中問道:你們該稱呼我什麼名字好呢?……決定了!他自問自答道。

就讓他最愛做的事:綑綁、折磨、殺害(Bondage, Torture, Kill)成為他的標誌吧!從今以後,他就是「BTK殺手」。

請記住這個名字,BTK說道:因為他的殺人之旅,還要繼續下去! 

無法逮到的狂妄惡魔

狂妄但狡猾的BTK,又這樣潛伏進未知的黑暗之中,沒有留給警方一絲希望。

他在1979年曾經試圖謀殺一位63歲的女士安娜‧威廉斯(Anna Williams),不過因為安娜太晚回家,BTK失去耐性便放棄作案,之後寄了一封信給她,告訴她曾經與死神多麼靠近。

1985年4月27日,53歲的瑪琳‧海姬(Marine Hedge)在家裡失蹤,她慘遭勒斃的遺體則在數天後被發現。

1986年,28歲的維琪‧維格爾(Vicki Wegerle)在家中身亡,手法與BTK一模一樣。

犧牲者又增加了兩人,警方依然無法找到BTK的下落,只能一步步地建檔BTK留下的DNA、聲音檔等證物,並用FBI新發展的心理側寫技術,開始建構BTK的犯罪人格,寄望有一天能夠繩之以法。

BTK看來絲毫不慌張。

1988年,他又寫了一封信給警方。嘿!信中說:最近發生的費格家三人命案(the Fager Murders),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喔!你們可別抓錯人了!BTK不但不願居功不是自己犯下的案件,他還稱讚了「同業」一番:那位兇手幹得不錯呢。

究竟要怎麼抓到BTK,要怎麼制止這個喪心病狂的瘋子繼續殺人?這恐怕是FBI跟威奇託警方在1970到1990年代最苦惱的事了。

BTK到底是何方神聖,能夠犯下如此殘暴的命案,寫下狂妄的殺手宣言;又能夠貌似平凡地躲在威奇託市民之中,一再地閃過警方的追緝?到底是誰,究竟是誰?

一切破案的希望,在1991年的多洛蕾絲‧戴維斯(Dolores Davis)命案之後,就此斷絕。

BTK再次殺害一位無辜女子,滿足他那惡魔般的性幻想後,再次成功甩掉警方追查,沒入黑夜之中。這一次,他沒有再寫信宣告犯行,或許對他來說,他這一系列恐怖行徑所累積的名聲已經足夠了吧。

BTK的行蹤就此消失,1991年之後,再也沒有新的BTK命案。雖然威奇託警方仍然努力不懈地追查,但BTK就好像隱形了一般,完全不再出沒。當年命案留下的線索證物,在茫茫人海之中,也不知道要從誰追查起。

這一系列命案,就此成為懸案,在檔案室中累積灰塵,逐漸無人聞問。

確定被BTK殺害的10位被害人

化解不了的傷痕,孳生更多黑暗 但這並不表示BTK帶來的苦痛,能夠就此畫上休止符。奧泰羅家的長子查理,如今從痛苦的青少年,長成了生活充滿問題的大人。他從離婚律師那邊,第一次得知所謂的

「BTK殺手」。

「BTK就是殺害你家人的人,他這些年來還殺了好幾個人……」

這不可能。失去至親的痛苦、憤怒、悲傷又再次席捲了他,查理仍然深信,強壯的父親、練過柔道的母親與弟妹,是不可能輸給一個變態男子的。

他的家人,原來是被連環殺手殺害的嗎?

他不知道該如何接受這個信息,更重要的是,他心中的復仇之火,依然無處宣洩。

不知如何處理自己憤怒的查理‧奧泰羅,在2001年因為意圖謀殺妻子而被判有罪,必須入獄服刑。據他妻子的控訴說,他拿衣架想要勒死她。

奪走10條性命的惡魔行徑,還要孳生更多暴力、更多黑暗。這一切的黑暗,究竟有沒有重見光明的一天呢……?

多年過去,殘殺好幾名威奇託無辜市民的BTK殺手,已經不再出沒了。然而,他所帶來的陰影,依然盤繞在市民們的心中,久久不散。

BTK消失了。這位喜歡寫信給警方、媒體,大肆誇耀其殺戮行徑的連環殺手,到底為何不再出沒?他是生,是死?沒有人知道。警方究竟能不能找到他的真實身分,還給屍骨已寒的被害人一個正義?沒有人確定。

BTK連續殺人事件,就此成為懸案,希望遠在無限的盡頭。

2004年1月11日,又是威奇託市平凡且寒冷的一天,只是比起30年前,這一天更多了一層陰霾。

城內大報《威奇託之鷹》(The Wichita Eagle)刊登了一篇文章,紀念30年前被BTK殺害的奧泰羅一家人,在無盡等待的沉默之中,發出了小小的渴求真相的聲音。

BTK殺手用Bill Thomas Killiams作為自己的稱呼

BTK殺手,再次現身了!

連環殺手的回歸

很久沒有寫信的BTK,或許是看到《威奇託之鷹》的文章而挑起了回憶,在2004年3月,寫了一封信到《威奇託之鷹》。

寄信人用的是假名,信件內容則是他所欲寫作的「BTK故事」章節標題,還附上一份字謎。

看得出來,BTK殺手儘管沉寂多年,還是很陶醉於自己的「豐功偉業」之中。

BTK的寫作欲一發不可收拾,他接連寄了好幾封信,有時是在城市角落中留下詭異包裹,裡面放著他對謀殺案的描述圖畫、「BTK故事」的章節、一些誘導警方的線索、還有他對幾起命案的「居功聲明」──警方一開始不知道維琪‧維格爾是BTK殺的──等等。

BTK狂妄大膽的信與包裹充滿了對警方、對社會的挑釁,彷彿是在對他們說:「我殺了那些人,我很享受殺人,而且你們拿我沒轍,永遠抓不到我!」

 威奇託警方確實沒輒,除了被害人家屬,沒有人比他們更希望能夠逮到這個BTK殺手了。

但無論多麼憤怒焦急,他們依然不知道要去哪裡找出BTK。儘管警方並不缺乏可用於比對BTK的證據,例如殺害約瑟芬‧奧泰羅時,他在現場留下自己的精液,維琪‧維格爾指甲縫中也留下兇手的DNA;

然而,如果BTK是個沒有前科或其他刑事犯罪紀錄的人,他的DNA就不會建檔,警方依然不知道要從哪個方向進行比對。

BTK同時也是個膽大心細的人,他並沒有留下其他可資證明身分的證據,讓警方難以追查他的行蹤,甚至在他那些挑釁信件寄來之前,根本不知道哪幾起案件是由他犯下。

難道BTK這個囂張的連環殺手,真的都沒有落魄被捕的一天嗎?

再精明的反派也有致命弱點

雖然非常艱難,警方還是一點一點地收集起相關線索。BTK既然要如此大張旗鼓昭告世人自己的存在,那麼不管他如何謹慎小心,還是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2005年1月,BTK在一臺卡車上留下一個麥片盒,本來又是一個要給警方的訊息,但想不到這個盒子卻被沒留意的卡車司機壓壞了。

「有收到我的麥片盒嗎?」警方隨後收到了BTK關心的來訊。

警方隨即在垃圾堆中找到了麥片盒,也從現場的監視錄像機中,取得留下麥片盒的黑色吉普車(Jeep Cherokee)影像。可惜,影片並沒有捕捉到BTK的身影。

得了「不被關注就會死」的病的BTK,依然持續向警方發信,他問警方:「如果我把文件放在磁碟裡面,能追蹤到我嗎?」警方把回應刊在報紙上,表示使用碟片一切安全。

警方這一句話,不知道是不是要刻意讓BTK上鉤,又或者BTK本來就很有信心警方逮不到他,總而言之,他將一張3.5磁碟連同一條金項鍊、一張描寫連環殺手的小說《獵物守則》的封面照片,寄到威奇託的KSAS電視臺。

無論BTK是誰,他對計算機知識的熟悉程度,恐怕只有一般大眾的等級。因為他不知道,警方給他的保證是錯的,即使是已刪除的檔案,都可以找到後設資料(metadata)並還原。

警方在這張碟片中找到了一份被刪除的微軟word檔案,檔案中提及「信義會基督堂」(Christ Lutheran Church),最後修改檔案的作者名稱是「丹尼斯」(Dennis)。

儘管不確定這位「丹尼斯」是否就是警方朝思暮想要逮捕的BTK,但這是30多年來的唯一線索,值得一試。

警方搜索信義會基督堂的相關人物,馬上就發現教堂議會主席名為「丹尼斯‧雷德」(Dennis Rader),大隊人馬立刻前往雷德家進行搜查。宛如天啟一般。

就在雷德家外面,他們看到了那臺留下麥片盒的黑色吉普車。30年的等待,終於要有所突破了!


BTK殺手的雙面生活

BTK真身丹尼斯‧雷德被逮捕時的報導 丹尼斯‧雷德是一個空軍退役人士──就跟BTK第一個受害者約瑟夫‧奧泰羅一樣──退役之後他結了婚,在巴特勒郡社區學院(Butler County Community College)拿了電機副學士學位,後來還在威奇託州立大學(Wichita State University)以司法行政學士身分畢業。

他從事過安裝保全裝置的工作,後來成為捕狗隊隊員跟公園市(Park City)的法規遵循官員(Compliance Officer),與妻子寶拉(Paula)育有兩個小孩,一男一女。

他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中年男子,在社區中還有一定的地位。但那只是家人、鄰居、同事認知中的丹尼斯‧雷德,很快地,他的另一面就要在世人眼前揭曉。

BTK真身丹尼斯‧雷德被逮捕時的報導

警方前來雷德家逮捕男主人的時候,他的妻子、女兒震驚不已,認為警方一定是抓錯人了,一切都是誤會。

丹尼斯對他的家人來說,是個好丈夫好爸爸,有穩定的工作,經常參與社區活動,還當了教堂議會的主席,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是那個恐怖又變態的連環殺手BTK?

為了更進一步證明看似平凡的丹尼斯‧雷德就是BTK殺手,警方從他女兒那邊取得了DNA樣本。

比對之後,證實雷德女兒的DNA,與殺害維琪‧維格爾等人的兇手擁有親屬關係。

也就是說,丹尼斯‧雷德確實就是BTK殺手。無論他周圍的人如何不願置信,有明確的DNA證據證明,幾乎不可能翻盤。

警方向雷德說明了他們比對BTK與他女兒DNA的結果後,雷德靜默了一陣,接著爽快地承認:「對,我就是BTK,你們逮到我了。」  

關注退去,不過是個失敗的罪犯

30年的懸案終於了結,聰明的BTK殺手,最後敗在自己的自大性格與受關注的欲望上面;

警方儘管調查進度落後,長期在黑暗中探索,終究靠著耐心與毅力,擊敗了這個狂妄的連環殺手。威奇託眾人對丹尼斯‧雷德竟然是BTK殺手的結果,感到驚訝不已。

一個有兩個小孩的父親,竟然如此殘殺他人的家庭;一個受人尊敬的教堂領袖,竟然擁有這種黑暗欲望,連續奪取10個人的性命。

但無論他們多麼不願置信,認罪後的雷德在法庭上供認不諱、毫無悔意的表現,讓原本愛他、相信他的人一一心冷。

雖然說雷德表面上看似一切正常,但也不是毫無跡象可循。有鄰居指證,雷德是個不通人情,有時過度狂熱的人,還曾經無來由地將鄰居的狗安樂死。

入獄後的丹尼斯‧雷德 雷德最後被判處10個終身監禁,期待正義已久的被害人家屬們也都出席了這場審判,包括第一個受害者奧泰羅一家的三兄妹。

當年目睹家人慘死遺體的他們還是中學生,如今等到兇手受審的他們,已經是中年人了。

剛出獄不久的查理‧奧泰羅,還是不太能夠接受丹尼斯‧雷德就是殺害自己家人的兇手──雷德就是一個禿頭、肥胖、平凡的59歲男子,與他過往深信的專業殺手或特務形象完全不符。

他一想到眼前的這個男人與自己的不共戴天之仇,心中還是充滿了憤怒,還是有想殺了他的衝動。但查理的心中也知道,他這樣做的話,只會再次傷害到他在乎的人。

BTK殺手把奧泰羅家拆得四分五裂,讓三兄妹的大半人生活在痛苦之中,特別是大哥查理,更是把自己的生活處理得一團糟。

不過,他們終究活下來了,一度疏遠的家人再次重聚,一起回到家鄉見證BTK殺手落敗入獄的一刻。

過去的憤怒、悲傷、悔恨不會輕易逝去,但他們還有未來,還是可以重新出發。如今的查理向他人分享創傷與誤入歧途的經歷,從事著助人的工作。

自視甚高的BTK殺手,對於自己的罪行津津樂道,享受著世人的關注與對警方的嘲弄,終究毀在他的自大人格上面。

他奪取了10條人命,傷害了許多家庭(包括他自己的)與整個社會,但這種「成就」毫無榮耀可言──無論他過去30多年如何得意,他終究落網了。

他不再是神秘的「BTK殺手」,他只是一個矇騙家人與社區的犯罪者丹尼斯‧雷德。

犯罪史肯定會記得他的名字,但也會記得他落魄失敗的那一天,被害者們與威奇託市擺脫了他的陰影,正在重新活出自己的生命。

感謝您的閱讀!碼字不易,歡迎各位觀眾老爺點讚關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間惡:沉迷於刑殺遊戲的惡魔「BTK」丹尼斯·雷德
    隔天,當局通過新聞發布會對外公開宣布:時隔30年,「BTK」連環變態殺手魔終於正式歸案Bind、Torture、 Kill,捆綁、虐待、刑殺同年,雷德再次給KAKE電視臺寄信,信中他不僅為其中一名受害者南希寫了詩,還希望媒體多多歌頌他的事跡,他渴望和警方來一場貓鼠遊戲,當局立即成立專案組,但並沒有公開和他對話。
  • 美國變態連環殺手BTK
    美國BTK變態殺人魔整整30年、10具屍體、3個英文字母B-T-K,這些數字與字母從1974年開始,讓美國堪薩斯州居民人心惶惶,焦躁不安,直到2005年才鬆了一口氣。B代表捆綁,T代表虐待,K則代表殺害。捆綁(Bind)、虐待(Torture)、殺害(Kill),這就是自稱"BTK"的變態殺人魔所犯下的惡行。
  • 美國變態連環殺手BTK--逍遙30年卻被女兒出賣被抓
    ——丹尼斯·雷德,BTK美國BTK變態殺人魔整整30年、10具屍體、3個英文字母B-T-K,這些數字與字母從1974年開始,讓美國堪薩斯州居民人心惶惶,焦躁不安,直到2005年才鬆了一口氣。B代表捆綁,T代表虐待,K則代表殺害。捆綁(Bind)、虐待(Torture)、殺害(Kill),這就是自稱"BTK"的變態殺人魔所犯下的惡行。
  • BTK(變態狂?)殺手?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是「變態狂」的拼音縮寫。實際上是「bind(捆綁), torture(虐待), kill(殺)」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縮寫。動物馴養員丹尼·雷德就是這個「BTK」殺手,在1973年到1991年間,他曾謀殺過10人,並且犯罪之後,寫信嘲諷警方不力。2004年,他在寄出嘲諷警察的一張軟盤之後被捕入獄,監獄對其獨立監控,並做好至少10項固定措施以防其自殺或逃跑。
  • 「捆、虐、殺」——BTK殺手丹尼斯·雷德的血腥往事(紀實篇)
    可以相對肯定的是,人類有其自身獨有的黑暗面,這一點就算是那些自詡為好人的人也很難去否定。翻開美國的犯罪史,上面的一些事實羅列讓人觸目驚心,卻也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有著「BTK殺手」之稱的連環殺手丹尼斯·雷德(Dennis Rade)會告訴你:「那是一種快感、一種滿足和歡喜,以及一種尊嚴的獲得。」
  • 我們為什麼「熱愛」連環殺手【2】
    伯恩閱讀了1995年至2013年間《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刊所有提及連環殺手的報導,發現35%的文章用到「惡魔」、「怪物」、「邪惡」等詞彙。   當連環殺手逍遙法外時,為回應公眾對真相的渴望,媒體和執法部門往往依據固有的道德指引說:「惡魔已經來到我們的城市,但不用擔心,我們會戰勝惡魔。」這種善惡對決、貓捉老鼠的故事架構大大簡化了真實的案情,淡化了殺手背後的複雜動因。
  • 惡魔的烙印——十大連環殺手電影
    像熱衷於開膛手傑克之類的八卦軼聞一樣,人們熱衷於表現連環殺手的電影。在那些患有嗜殺、性虐、戀母、戀童、戀屍、食人等諸般變態心病的「惡魔」身上,人們不但能享受一段緊張刺激的懸疑歷險,而且不時會有深入觀察和思考一個時代與社會的超值回報。甚至在少數靈光閃現的導演手中,這些「惡魔」的形象在傳統觀念基礎上被大幅顛覆,顯現出幾許優雅與崇高的秉性。
  • 惡魔的烙印:十大連環殺手電影
    像熱衷於開膛手傑克之類的八卦軼聞一樣,人們熱衷於表現連環殺手的電影。在那些患有嗜殺、性虐、戀母、戀童、戀屍、食人等諸般變態心病的「惡魔」身上,人們不但能享受一段緊張刺激的懸疑歷險,而且不時會有深入觀察和思考一個時代與社會的超值回報。甚至在少數靈光閃現的導演手中,這些「惡魔」的形象在傳統觀念基礎上被大幅顛覆,顯現出幾許優雅與崇高的秉性。1.
  • 連環殺手為何吸引美國人
    然而,家暴命案很少引起公眾關注,連環殺手的故事卻能長久流傳。近日,美國著名歌手凱蒂·佩裡一首名叫《黑馬》的新歌很火,其中有句歌詞:「她會吃掉你的心,就像傑弗裡·達默那樣。」達默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名連環殺手,以吃掉受害者著稱,1994年死於監獄。  20年過去了,為什麼達默依然存活於當代文化中?那些黑暗故事究竟有何吸引力?
  • 《美國變態連環殺手BTK,虐殺10人,逃亡30年》聊聊全球那些可怕的大案要案(系列)
    美國BTK變態殺人魔整整30年、10具屍體、3個英文字母B-T-K,這些數字與字母從1974年開始,讓美國堪薩斯州居民人心惶惶,焦躁不安,直到2005年才鬆了一口氣。B代表捆綁,T代表虐待,K則代表殺害。捆綁(Bind)、虐待(Torture)、殺害(Kill),這就是自稱"BTK"的變態殺人魔所犯下的惡行。
  • 20個世界級「變態殺人惡魔」!單看照片就能感受到恐懼…
    以下要和大家分享的,是20個真實的變態殺人魔故事,他們不是死神,卻扮演著死神的角色,他們帶走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犯下一樁樁令人髮指的案件。請做好背後發涼的準備,今天就帶大家去瞧瞧那些喪心病狂的變態殺人惡魔。1、安德烈·齊卡提洛,現代史上最著名的連環殺手之一。
  • 全球十大變態殺手!! 美國BTK變態殺人魔...
    捆綁(Bind)、虐待(Torture)、殺害(Kill),這就是自稱「BTK」的變態殺人魔所犯下的惡行。1974年1月15日,傍晚時刻。15歲的查理下課後回到家發現不對勁,因為家裡太安靜了。於是他來到父母房間,這才發現父親歐特羅的手腕和腳踝都被捆綁,早已氣絕身亡,而他的母親也是一樣。
  • 連環殺手心理迴路奇葩:人格障礙,把掠殺當快感
    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先天與後天之分:精神變態者天生如此,他們對衝動缺乏控制,大腦的情感中心不夠發達。與之相比,反社會人格是後天形成的,通常是在虐待或被忽視的童年時期發展起來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連環殺手是瘋狂的,這就是很少有為連環殺手進行「無罪精神錯亂」辯護取得成功的原因。要想認定犯罪的瘋子,人們必須證明當他們犯罪時,他們無法分辨是非。但是連環殺手很清楚對與錯的區別,只是他們根本不在乎。
  • 世界20強,變態殺人惡魔~那個中國殺人狂是誰?
    請做好背後發涼的準備,今兒我就帶您去瞧瞧那些變態殺人惡魔。1、安德烈·齊卡提洛,現代史上最著名的連環殺手之一。他在1978年到1990年之間至少殺死了52人!因為大多數受害者都是在羅斯託夫省遇害,所以他也被稱為「羅斯託夫屠夫」。
  • ...美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現年80歲的查爾斯·曼森因...
    明星連環殺手——Edward Gein 連環殺手的經歷曲折離奇,確是非常適合作為電影的題材,因此亦經常被搬上大銀幕,但多數只是B 級恐怖電影,能同時成為兩部好萊塢一級大作參考對象的連環殺手,就只有 Edward Gein
  • 關於連環殺手
    美國聯調局(FBI)對連環殺手(serial killers)的定義是:謀殺至少3個人,並在作案期間存在「冷卻期」。 你覺得下圖哪個是連環殺手?
  • 怪談:連環殺人電影,讓你清涼一嚇!
    趁著暑期來臨,給大家推薦幾部個人認為比較精彩的連環變態殺人案的電影,千奇百怪的殺人動機,令人髮指的殺人手法,隨你清涼一嚇!
  • 這部美劇包含了世間所有的變態連環殺手(上)
    今天就我們來818片頭那些真實存在的罪犯。小的是John Wayne Gacy,綽號「the clown killer」(小丑殺手)。惡魔的門徒:Richard Ramirez他是最瘋狂的連環殺手之一,因為他既無特定的殺手方式(射殺、用棒打死、割喉、赤手空拳打死和扼死等都試過),亦非針對某一特別類型的人(被害者年齡由幾歲到70歲,各行各業都有),他的作案標誌是在受害者身上或者犯罪現場留下象徵撒旦崇拜的倒置五角星,手下13條人命。
  • 深扒美國連環殺人狂魔BTK,一個長達31年的恐怖記憶
    整整30年、10具屍體、3個英文字母B-T-K,這些數字與字母從1974年開始,讓美國堪薩斯州居民人心惶惶,焦躁不安,直到2005年才了一口氣。B代表綁,T代表虐待,K則代表殺害。綁(Bind)、虐待(Torture)、殺害(Kill),這就是自稱「BTK」的變態殺人魔所犯下的惡行。1974年1月15日,傍晚時刻。
  • 【金屬樂中的連環殺手】嗜血魔女·校園殺手·密爾斯基怪物·瘋狂屠夫·夜行者·世紀殺人魔·開膛手傑克
    冷血無情,血腥殘忍,陰狠變態,通常都是來描述連環殺手的。涉及連環殺手主題的歌曲雖不限音樂風格,但對於擅長直面黑暗的金屬樂來說,這算是備受青睞的主題。從連環殺手鼻祖 Jack the Ripper 到明星殺手 Ed Gein,從嗜血魔女 Elizabeth Bathory 到同性戀食人王 Jeffrey Dahmer,從雙性戀殺人小丑 John Wayne Gacy 到變態殺人狂家族領袖 Charles Manson,歷史上大大小小的連環殺手都被寫入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