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BTK」是什麼意思?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是「變態狂」的拼音縮寫。實際上是「bind(捆綁), torture(虐待), kill(殺)」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縮寫。
動物馴養員丹尼·雷德就是這個「BTK」殺手,在1973年到1991年間,他曾謀殺過10人,並且犯罪之後,寫信嘲諷警方不力。2004年,他在寄出嘲諷警察的一張軟盤之後被捕入獄,監獄對其獨立監控,並做好至少10項固定措施以防其自殺或逃跑。裡德被判有期徒刑,但他這輩子恐怕難見天日,除非他能活到2180年。
警察局長宣布作惡31年的「BTK扼脖狂魔」捉到了
在記者招待會上,美國堪薩斯州威奇託市警察局局長威廉士宣布,他們逮捕了一名59歲的男子。該男子就是製造了多起系列兇殺案,而且一再寫信挑釁警方的臭名昭著的「BTK扼脖狂魔」。BTK取自英文單詞「捆綁」(Bind)、「折磨」(Torture)和「殺死」(Kill)的第一個字母。
負責這一案件的特別調查組負責人肯警官透露,落網男子名叫丹尼斯·雷德,於2月25日在一次例行的交通檢查中被捕。警方現有確鑿證據證明此人與多起兇殺案有關。當警方宣布完這一消息之後,全場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對於那些慘遭「BTK扼脖狂魔」毒手的受害者家屬,他們更是激動萬分。
記者會舉行後,美聯社、路透社等世界主流媒體對其爭相報導。
首次作案驚世駭俗「武功高手」一家慘死
本案得從31年前堪薩斯州的威奇託市說起。
威奇託市是美國堪薩斯州最大的城市,有世界級「飛機之城」之稱,當地的居民一直以自己的城市為榮。然而,居民們的驕傲與平靜很快就被一樁可怕的兇殺案擊碎了:
1974年1月15日黃昏,15歲的查理·奧泰羅放學後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中。當打開房門,走進臥室後,他只覺家裡比平常安靜許多,但並沒有發現有異樣之處。查理於是扯開嗓門大喊:「小霸王回來了,有沒有人出來迎接呀?」
屋內仍然沒有任何回應,就連他的愛犬都沒吱聲。查理突然有一種不祥的感覺。當他走進父母房間時,看到的是驚人的一幕:爸爸奧泰羅躺在床頭一動不動,手腕和腳踝全被人綁了起來,媽媽也是這樣。查理驚呆了。
幾分鐘之後,他瘋了般地跑出家門向人求救。當警方趕到案發現場,他們又在屋裡發現了兩具屍體:查理9歲的弟弟和11歲的妹妹都被人勒死。
這場幾乎滅門的悲劇對於倖存下來的查理來說永遠地刻在了心中。他怎麼也想不通,軍人出身、擅長拳擊的爸爸,加上是柔道高手的媽媽,怎麼就沒能保住自己呢?
作案手段如出一轍「BTK扼脖狂魔」投書報社
案情公開後,威奇託市震驚了。據警方調查,兇手是趁奧泰羅送家裡的三個大孩子上學時,先割斷了他家的電話線,而後闖入他家裡。進屋之後,這個殘忍的魔頭先將奧泰羅太太以及家中另外兩個孩子五花大綁,然後在浴室中用一塊頭巾勒死了9歲的約瑟夫,又將11歲的約瑟芬吊死在臥室裡,最後扼死了奧泰羅太太。就在他準備逃走時,奧泰羅先生回到家中,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趁奧泰羅先生不防,將他打倒在地,然後活活扼死。兇手的作案過程是清楚了,但是警方卻找不到兇手的一點蛛絲馬跡。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又有三人遇害。
最令人吃驚的是,兇手每次作案的手段和方式幾乎都從未變過:先選定一名受害者,接著將他家外面的電話線切斷,然後才破門而入。他的受害者大多是先被五花大綁,再被狠狠拷打,最後才被扼住脖子痛苦窒息而死。
為了能夠引起警方注意,兇手還以犯案手法:捆綁、虐待、殺害的英文字母縮寫,替自己取了「BTK」殺手的綽號,而警方從來沒有抓到他。
「BTK扼脖狂魔」在每次犯案後,都會向威奇託市的報社寄一封信,宣稱他正是那名殺人者,並且提供一些只有殺手本人才知道的信息,從而證明寫信人所言是真的。
1979年,「BTK扼脖狂魔」給當地媒體寫了最後一封信,他首次剖析了自己的殺人動機,稱一種神秘的力量驅使他「大開殺戒」,令他無法抗拒。他在信中寫道:「我無法感知這個惡魔究竟什麼時候才進入我的大腦,但是我深知,它一定會來,也許你們可以阻止它,可我不能。它已經替我選擇了下一個受害者,儘管我並不知道他會是誰。我得等到第二天讀你們出版的報紙時,才會知道那個不幸受害者的身份,但那個時候一切都遲了
數起案件發生之後堪薩斯州一度變「鬼城」
從此以後,這個狂魔仿佛從人間蒸發了一般,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甚至警方也懷疑他已經死亡,或者因為其他罪行而被關進了監獄。然而,當數起命案發生之後,整個堪薩斯州都被無限的焦慮和恐懼籠罩著。
許多年間,美國堪薩斯州威奇託市的數千名人們每天回家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電話線路。一旦電話線路不通,他們便會馬上跑出家門。
對於眾多職業婦女來說,她們下班之後會儘快回家,把門和窗戶都緊緊地鎖好。每到夜間,無人敢出去散步,威奇託市,乃至整個堪薩斯州都變成了一座座只有靈魂才敢出沒的「鬼城」。為安全起見,堪薩斯州警方警告居民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並向他們介紹防身和家庭保護的建議。安全防護系統也因此銷量大增。
那段時間,「BTK扼脖狂魔」儼然成了人們生活中揮之不去的惡魔。大家每天談論的話題幾乎都是:「BTK扼脖狂魔」下一個目標會是誰呢?
「追擊組」四處收集DNA樣本「扼脖狂魔」30年後重現江湖
為了能夠將「BTK扼脖狂魔」逮捕歸案,美國先後出動大量的警方前去追尋兇手下落。在追捕過程中,美國聯邦調查局甚至也多次介入,協助警方調查兇手身份。在1983年,美國警方情急之下發出了一道「狂魔追擊令」,組成了一個專門負責調查此案的「狂魔追擊組」。在調查取證中,「狂魔追擊組」走遍了美國的大小城市,收集了200多涉嫌此案嫌疑人的血液和DNA樣本。
在沉寂30年之後,2004年3月,威奇託市的《威奇託鷹報》報社突然收到了一封奇怪的郵件,寄信者稱,他正是「BTK扼脖狂魔」,並表示1986年威奇託市一宗至今懸而未破的血案也是他幹的。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這個神秘客寄來了四張照片,其中一張是死者汽車牌照照片,另外三張則是死者屍體的照片。「BTK扼脖狂魔」在一封信裡明示,自己生於1939年,上世紀60年代曾在美國軍隊服役。他說自己對火車痴迷一生,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雖然搬家多次但都住在鐵軌附近。「BTK扼脖狂魔」還在信裡透露,自己有個叫蘇珊的表親搬家去了密蘇裡州。他還熟識一個叫彼得拉的女人,而這個彼得拉還有個名為蒂娜的小妹妹。
更出乎意料的是,警方還發現這個冷血殺手是個文學愛好者———他寫詩。上世紀70年代,他在給媒體的信裡發表了《哦,安娜,你為什麼不出現》和《哦!南希之死》兩首詩歌。美國廣播公司下屬的一家電視臺披露,「BTK扼脖狂魔」在2003年春天給他們的信中有一頁題為「BTK殺手故事」,下面緊跟著列出了章節小標題,最後一章的標題是「還會有事(發生)嗎」。
「BTK扼脖狂魔」所提供的這些情報都為警察日後尋找兇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與此同時,在經過長達7年的追查過程中,「狂魔追擊組」終於將所有嫌疑人的DNA樣本收集完畢,並且將其輸入了一部IBM的計算機當中。經過調查,他們最後將目標鎖定在了一個名叫丹尼斯·雷德的身上。
「BTK扼脖狂魔」終於落網親生女兒大義滅親
從1974年到現在,究竟警察使用了什麼妙招將雷德逮捕歸案呢?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就在雷德入獄兩個星期之前,他的女兒曾經向福克斯新聞網透露過一個驚人的消息。雷德的女兒懷疑,他的父親就是警方追捕了31年的「BTK扼脖狂魔」。
據稱,從雷德女兒DNA的測試結果來看,竟然同當年「BTK扼脖狂魔」在8起作案現場留下的DNA樣本如出一轍。
在和警察玩了31年的「貓捉老鼠」的遊戲之後,這名臭名昭著的「BTK扼脖狂魔」終於落入法網。2005年2月26日,警方終於在帕克市離丹尼斯·雷德公寓不遠的公路上將其逮捕。據官方知情人士透露說:「雖然還沒有對丹尼斯·雷德進行正式起訴,但是司法部門手中已經持有8份有關雷德殺人案件的詳細證據。」
「BTK扼脖狂魔」身份暫成謎鄰居將其視為「討厭鬼」
雖然雷德已經入獄,但人們仍然禁不住要問:究竟丹尼斯·雷德是何方人物?為什麼他要對那些和他無冤無仇的人痛下毒手?為何警方在31年之後才將其逮捕歸案?然而這一系列的問題,恐怕目前還沒有人能詳詳細細地回答出來。
據悉,在雷德被逮之前,一直是帕克市的一名城市管理員。對於他的為人,雷德的左鄰右舍幾乎都不敢恭維。如果問誰是這個社區最討厭的人,那麼鄰居們會不約而同地指向雷德。平時,雷德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去找鄰居的麻煩。
如今看來,他可能是在尋找下一個下手的目標……
專家分析 雷德人格分裂
犯罪心理學家說:「像雷德這樣連環作案的兇徒並不稀奇,但雷德與其他連環殺手不同的是,他有著相當穩定的生活和社會關係。大多數連環殺手是流浪漢,單身,工作不穩定,也沒有相對穩定的人際關係。但雷德有著良好的社交圈,這是連環殺手中極其罕見的。
專門研究連環殺手的犯罪心理學副教授史蒂夫·艾格分析說:「這種雙面生活是連環殺手們不被人發現,生存下來的本質。在愛他們,與他們有一定關係的人面前,殺手們表現得相當自然和正常。當碰見幻想中的『獵物』時,殺手們的人格就開始分裂,而接下來的就是殘殺。
著有多本連環殺人小說的傑克·立文這樣比喻殺手心理:「這就像死亡集中營中的醫生工作之後回家能繼續與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們玩耍,談笑風生。」但是就連專家們也想不通,在一般人面前裝一裝也就罷了,雷德如何能在長達30年時間裡在家庭生活中隱藏自己血跡斑斑的罪惡之手?加利福尼亞犯罪心理學家質疑:「如果雷德是連環殺手,他是如何對自己的妻子隱瞞自己17年間殺死10人的罪惡。而這也是本案最有爭議的一個問題。
捆綁、折磨、殺戮——「BTK」 虐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