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中國學派」一甲子不忘初心 上海美影廠迎60華誕

2021-01-12 人民網

原標題:動畫「中國學派」一甲子不忘初心——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迎來60華誕

   新華社上海6月1日電 題:動畫「中國學派」一甲子不忘初心——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迎來60華誕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

   動畫「中國學派」的搖籃——上海電影集團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日迎來60華誕。從《大鬧天宮》到《哪吒鬧海》,從《小蝌蚪找媽媽》到《山水情》,從《金猴降妖》到《寶蓮燈》,還有三個和尚、九色鹿、阿凡提、雪孩子、西嶽奇童、葫蘆兄弟、黑貓警長、沒頭腦和不高興……走過一甲子,上海美影廠孕育出品了600多部動畫作品,獲得了動畫界「中國學派」的美譽。

   站在新起點,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影視市場競爭,幾代中國動畫人始終不忘初心,繼往開來。

   「4年只做一部動畫」 經典藏在細節中

   「4年只做了一部動畫電影,這與今天有些劇組4個月拍一部電影完全不同,老一輩藝術家的付出可以用偉大來形容。」上海電影集團總裁任仲倫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60周年之際十分感慨。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誕生,在此基礎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57年成立。其創造的最重要裡程碑之一是《大鬧天宮》。「老藝術家們甘耐寂寞,每天加班加點,為的是讓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動畫形象站起來。」上海美影廠現任負責人鄭虎說。

   半個多世紀前,《大鬧天宮》的誕生圓了中國早期動畫開山者之一萬籟鳴的「西遊夢」。如今年逾八旬的萬籟鳴之子萬國偉回憶,父親酷愛《西遊記》,尤其是大鬧天宮。上世紀50年代他走到哪裡都帶著一本《西遊記》小冊子,在上面寫寫畫畫,把整部動畫片腳本的框架都標在了上面。

   「最難完成的是孫悟空的形象設計,大家總覺得不夠完美,後來請當時演紹劇的『南猴王』一個個動作講解,猴要有『猴腔』,這樣才最終有了動畫孫悟空形象。」《大鬧天宮》原畫組組長、81歲高齡的嚴定憲回憶。

   直至今日,上海美影廠依然保持著老藝術家們為動畫片「接地氣、下生活」的創作習慣。

   扛起中國特色動畫審美之旗

   「我不願模仿!」這是已故上海美影廠首任廠長特偉經常提起的五個字。他被稱為中國「水墨動畫之父」、動畫電影「中國學派」創始人之一。在他的領導下,自上世紀50年代起,上海美影廠走出了一條有別於西方國家動畫發展模式的中國之路。

   從1955年籌備《驕傲的將軍》開始,特偉主導的美術電影創作就嘗試探索中國傳統戲曲與動畫的結合。很快上海美影廠又從齊白石國畫中汲取靈感,藝術團隊夜以繼日研發,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誕生了。後來,又有《牧笛》《鹿鈴》《山水情》等,動畫界的「中國學派」初具規模,扛起中國特色動畫審美之旗。

   多位八旬高齡的老藝術家說,動畫「中國學派」能在世界上站穩腳跟,靠的是不忘初心,堅守文化自信。

   1957年進入美影廠的錢運達曾被派去捷克實習,回國那天就立下志向,「要拍出中國味的動畫」。後來,他執導《金色的海螺》特別選擇剪紙工藝;改革開放後,又執導《天書奇譚》,突出中國古典神話風格。

   今年已88歲高齡的他說:「我們的木偶片,剪紙片,加上美術、音樂、臺詞、表演等等,都是要尋找民族動畫的東西。」

   新甲子,動畫「中國學派」謀復興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快速發展,多部國產動畫電影單片票房過億元。上海美影廠所積累的中國原創動畫形象智慧財產權估值累計超過100億元,而動畫「中國學派」的復興依然任重道遠。

   6月1日,上海美影廠發布2017年至2021年新片及創作五年計劃,傳統經典動畫形象將「再生」,一批全新的動畫系列也將問世。

   2017年暑期,院線動畫大作《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將率先登場。更令「粉絲」興奮的是,今年國慶檔期,童自榮配音的阿凡提,將「搭檔」李揚配音的巴依老爺,首次登上院線銀幕,演繹3D影院動畫《阿凡提》。

   圍繞經典形象開發,上海美影廠還將出品影院動畫片《雪孩子之伴我一生》《孫悟空之火焰山》,新製作的《神奇少年桑桑三部曲》《五重奏》《巨人花園》《孔子之道》《小熊包子》等,有望覆蓋全年齡段動畫觀眾,構建起更全面的動畫娛樂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水墨動畫傳承之作,藝術大片《斑羚飛渡》繼承前輩藝術家的創新精神,將當代國畫的水墨動物形象搬上大銀幕。「美影新生代不是簡單複製前輩的工作,而是不斷創新,相信未來一定會迎來動畫『中國學派』的復興。」青年水墨動畫導演施屹說。

(責編:沈光倩、楊虞波羅)

相關焦點

  • 上海美影廠60周年暢想:中國動畫崛起之路從復興美影廠開始
    其實,若不是近日「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繼往開來」美影60華誕紀念活動在上海舉行,或許更多的人會把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給忘記!要知道,在4月13日至今的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各大媒體幾乎看不到一篇像樣的報導,看不到一個紀念性的活動,更別提早就應該進行的對其60年歷史的系統梳理與藝術研究工作了。難道人們真的把上海美影廠徹徹底底地忘卻了嗎?
  • 上海美影廠發布13部動畫新片 阿凡提將展現3D新形象
    美影廠的頭銜中,有許多個「第一」: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以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等。   昨天,美影廠迎來60歲華誕,老中青幾代美影人齊聚上海電影博物館,以「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繼往開來」為主題,回憶美影廠的過去,展望中國動畫的未來。
  • 【報導】走過一甲子的上海美影廠,你還有多少記憶?
    2017年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建廠60周年,曾孕育出品600多部動畫作品的美影廠,有過太多的輝煌,卻在中國動畫產業如火如荼的今天,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與美國和日本相比,中國動畫的起步並不晚,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1926年,中國動畫先驅萬氏四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製作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動畫短劇《大鬧畫室》。
  • 讓我們一起回味以前的動畫
    中國歷史最長、片庫量最大、擁有智慧財產權最多的動畫企業——上海電影集團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6月1日迎來六十華誕。
  • 上海美影廠也60歲了,這才是阿拉的「迪士尼」
    我們敢說自己是看著美影廠的動畫片長大的我們敢說我們同有一個情結:看美影廠的動畫我們敢說上海美影廠曾是中國的「迪士尼」4月承載了上海人滿滿情懷的上譯廠迎來了60歲生日上美廠也迎來了60歲生日60年以來,美影廠製作的經典動畫片曾經伴隨幾代人度過了童年時代。今天,從花甲之年的爺爺奶奶輩到牙牙學語的孩子,他們的記憶中,總會有幾部和美影廠有關的動畫片。尤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影廠的創作高峰期間,層出不窮的經典之作,更是讓七零八零後記憶猶新。」
  • 60年了!沒看過上海美影廠的動畫片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屈指算來,上海美影廠見證了中國電影那麼多第一次:第一部水墨動畫、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上海美影廠的歷史,幾乎也是一部中國動畫史。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也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動畫、木偶、剪紙、摺紙)基地,廠址上海。佔地10611平方米,建有動畫 、剪紙、行政工作樓和木偶攝影棚,是中國攝製美術片的主要基地。
  • 謝謝你,上海美影廠!
    ━━━━━60年了,是他們陪伴了我們的童年那時候沒有3D動畫,那時候沒有頂尖特效,那時候也沒有完美畫質,但是他們卻都永遠的印在了我們的記憶深處。這些都是上海美影廠給我們的回憶,你的童年是從哪一部開始的?━━━━━60年了,是他們給了我們最初的夢想當童年的我們還不曾懂得人生哲理時,一部部動畫片可能是對我們最早的人生啟蒙。《大鬧天宮》給童年打開奇幻世界的大門,神話中沒有外星人,卻有個勇敢的孫悟空。
  • 《天書奇譚》將推修復版,童年記憶中的美影廠還會回來嗎?
    這部1983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下稱:美影廠)製作出品,由王樹忱、錢運達導演,包蕾、王樹忱編劇,柯明擔任造型設計的動畫長片,曾在電視臺上播放過無數次,豆瓣評分高達9.1分,早已成為了中國幾代人心中的動畫神作。《天書奇譚》改編自明代羅貫中整理編成的神魔小說《平妖傳》部分章節改編,最初是計劃BBC與美影廠合拍,由中方負責劇本的編寫。
  • 經典動畫IP「回春」,上海美影廠做對了什麼?
    而對於80、90後的「大朋友」來說,說起童年,有一個繞不開的共同情結和回憶。它陪伴了幾代人成長,開創過前所未有的輝煌,也造就了許多螢屏故事,種種經典形象,那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上海美影廠」)。已經63歲的上海美影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我國唯一一家專業製作美術動畫片的單位。
  • 從《大鬧天宮》《天書奇譚》到《斑羚飛渡》,上海美影廠再出發
    昨日,上海美影廠廠長、導演速達,原廠長、導演常光希,配音演員、配音導演李曄、配音演員胡謙和年輕美影人,大雨過後齊聚銀星光影沙龍。現場不僅有溫情回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三代人更信心滿滿地共話未來。圖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幾代人齊聚 官方圖重溫經典,知音不少在今年六月落下帷幕的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天書奇譚》修復版一票難求。作為美影廠的代表作,這部影片標誌著美影廠的黃金年代,也承載著中國觀眾的童年回憶。
  • 上海美影廠建廠60年發布新片單 經典IP大銀幕歸來
    「我是看著美影動畫片長大的。」這句話是大部分看過「美影製造」經典作品的動畫人與普通觀眾共同的心聲,昨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見證六十年,美影新發布」發布會上,美影發布了包含十三部動畫新片的片單。在建廠六十年之際,原美影廠廠長嚴定憲在現場動情地表達了自己的期許與要求:「動畫片是集體動腦、需要自我革新共同努力的作品,希望美影做出更多適合觀眾觀看的作品。」
  • 美影廠60歲生日快樂,70、80後慎入
    這些動畫竟已默默陪伴我們整整60年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廠也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設動畫、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
  • 美影60年 | 容我們想想,如何交付90磅?
    ——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正式成立,在沒有時髦玩具也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美影廠先後推出《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等經典作品,成為50至90後的共同回憶。今年六一,美影廠迎來了它的60歲生日,中國人稱60年為一甲子,在這個特別的日子,21cake應邀出席慶典,並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90磅定製撒粉黑白巧克力慕斯。
  • 新中國美術電影:從「人民動畫」到「中國動畫學派」
    1957年4月1日,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改組成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美影廠」 ),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專門製作美術影片的電影廠。 從 1946年東北電影製片廠卡通組的三人到 1957年「美影廠」的兩百多人,從美術片組擴建到獨立的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成立,標誌著新中國動畫電影事業呈現多種良好的發展勢頭。
  • 《姜子牙》上映,讓我想起那些年我們曾追過的上美影廠
    ,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為「上美影廠」)告至法庭,要求索賠。,便是在這樣不平衡的投入與產出比之下造就的,但《葫蘆兄弟》堪稱剪紙動畫的巔峰之作,與此同時,它也標誌著「中國學派」動畫巔峰時代的結束。
  • 美影廠60周年,未來將推出阿凡提、雪孩子、孫悟空等十餘個經典IP新作
    作者:TripleFire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下文簡稱美影廠)60歲了,昨天(6月1日)他們展開了60周年紀念活動,宣布了未來衍生合作、動畫項目等一系列計劃,夜間還舉辦了經典動畫作品音樂會。這個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廠,也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其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隸屬上海電影製片廠,設動畫、木偶和剪紙3個製片部門。美影廠曾經製作過《大鬧天宮》、《九色鹿》、《寶蓮燈》、《小蝌蚪找媽媽》等極具中國美學風格的經典動畫,創造了無數人的童年回憶。
  • 回憶 | 60歲生日快樂!你的童年,總有一段屬於美影廠的故事……
    屈指算來,上海美影見證了中國電影那麼多的「第一次」:第一部水墨動畫、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上海美影的歷史,幾乎也是一部中國動畫史。每當看到這很有年代感的logo,你的心頭是否會湧現一種特殊的情感?
  • 上海電影發展的新坐標一一「上海學派」
    縱觀世界電影史,學派有國家的,如丹麥學派等;有區域的,如奈及利亞的瑙萊塢等;還有城市的,如孟加拉的加爾各答學派等。它們長期以來已經形成各自特有的風格流派。眾所周知,上海電影是中國電影的原點和重點。上海電影作為最悠久且最具影響力的地域電影乃是整個中國電影根本的根本,若離開了上海電影傳統,中國電影可能會無從談起。
  • 回不去的童年,回不去的上海美影廠,這些國漫秒殺日漫!
    反而是一些日漫,漸漸地引入中國,被更多年輕人追捧。 有人說:「中國的動畫夢,不在未來,而是要回到過去才能看見」。是的,你們似乎忘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那個隨便說幾部都是經典之作的年代,例如《大鬧天宮》、《黑貓警長》、《哪吒鬧海》等等。
  • 美影廠《哪吒鬧海》差點成為洋動畫?
    說到《哪吒鬧海》,是不是第一時間想起上海美影廠的那一部?沒錯。1979年上映的《哪吒鬧海》,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曾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嶄獲多個獎項,包括1980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很多人對它的劇情爛熟於心,然而,其幕後一波三折的拍攝故事卻鮮有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