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從判斷,馬化騰與張一鳴的互懟,是朋友間的對話,還是劍撥弩張的前奏,但兩家在網際網路江湖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2015年11月。
/
綜合編輯 | 張弘
今天,有一張馬化騰說張一鳴涉嫌誹謗的朋友圈截圖在流傳,中企哥多方求證後,確認這是真的。
剛剛,騰訊發來回復稱:(馬化騰回復張一鳴)這張圖是真的。任何理性的探討交流、批評指導都歡迎,但不能接受不負責任的誹謗!微視從來都鼓勵和保護原創內容。如出現什麼內容涉及侵權,我們歡迎隨時舉報也堅決打擊絕不姑息。同時,原創保護是所有內容平臺都共同面臨的難題,希望大家多些理性交流和建設性意見。
今天凌晨,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發布了一條朋友圈,內容是「celebrate small success」(意為「慶祝一個小小的成就」),他所說的是抖音Tik tok在第一季度的蘋果商店下載榜中排名全球第一。
他隨後又用感慨的口氣說了一句:「微信的藉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
然後,馬化騰直接在張一鳴朋友圈底下回應:「可以理解為誹謗。」
張一鳴回復馬化騰:前者不合適討論了,後者一直在公證,我沒想有口水戰,剛剛沒忍住發了個牢騷,被我們PR批評了。材料我單獨發給你。
馬化騰接著回復張一鳴:要公證你們的太多了。
來源:張一鳴朋友圈截圖
大家還記得去年12月的烏鎮嗎?
當時,在一場由京東劉強東和美團點評王興組織的晚餐「東興局」裡,馬化騰居中而坐,隔著兩個人,就是張一鳴。他們曾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2017年12月3日,浙江嘉興,馬化騰、張一鳴等人現身「東興局」。來源:視覺中國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一篇《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刷屏,引發了一場對騰訊價值觀以及信仰的輿論風波,張一鳴轉發了《誰說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力挺騰訊和馬化騰。
來源:張一鳴朋友圈截圖
但也有爆料稱,張一鳴在其這篇文章下面留言表示:「如果(騰訊)不隨便打壓封殺應用和信息流動,就是更值得尊敬的公司了。」馬化騰則回復張一鳴「過敏了」,表示「平臺一視同仁」。
來源:張一鳴朋友圈截圖
關於張一鳴屢次提及的封殺事件,應該是發生在今年三四月份的整治事件。
據騰訊的消息,4月11日,繼快手、火山小視頻等APP被下架,內涵段子永遠關停之後,微信、QQ也將在網際網路短視頻整治期間,暫停短視頻APP外鏈直接播放功能,涉及的APP包括微視、快手、抖音、西瓜視頻等。
事實上,3月24日晚上,很多網友反映自己分享到朋友圈的抖音連結被屏蔽。
3月25日,騰訊就微信朋友圈屏蔽抖音一事回應稱這只是對連結進行了防刷屏設置,並沒有屏蔽一說。而從抖音的分享設置來看,依次為Instagram、QQ好友、QQ空間、微信好友、朋友圈、微博和美拍。
正如騰訊所回復的「過了凌晨12點自動回復正常」一樣,3月25日早晨抖音短視頻分享至朋友圈後為可見。至於微信朋友圈對抖音設置的刷屏閾值,有知情人士估算「單個域名一天的分享次數閾值,大概是200萬次」。
事後,也有聲音稱,今日頭條也對微信予以了「回擊」,包括抖音在內的大多數產品不被允許填寫微信ID、公眾號等個人信息。
我們無從判斷,馬化騰與張一鳴的互懟,是朋友間的對話,還是劍撥弩張的前奏,但兩家在網際網路江湖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2015年11月,用戶想把今日頭條上的文章分享到微信上,結果出現了「您未安裝微信」的提醒,而在微信上要打開來自今日頭條的連結,被轉跳到「本機未安裝今日頭條客戶端,無法打開該應用」的頁面。
在2016年7月,也有消息稱騰訊要以80億美金估值投資今日頭條,相關的投資案將於一周內完成。過了不久,張一鳴以一篇《Go Big or Go Home》闢謠稱,很多同事跟他說加入頭條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為騰訊員工,他當然也不是。
在2016年底,張一鳴接受《財經》宋瑋採訪時說:
《財經》:如何看待和騰訊新聞的競爭?
張一鳴:主要怕別人和我們比燒錢。
《財經》:你剛剛說,現在舉目望去沒有可以威脅頭條的人。
張一鳴:我並不覺得它會威脅到我們存亡,但你還是不希望人家給你絆腳。
《財經》:如果百度、騰訊在內容上開始大規模燒錢,對你們的影響有多大?
張一鳴:陪著燒唄。只要你跑到最前面的話是可以做到的,核心是你要提高你的系統效率。
《財經》:頭條的商業策略對比其他幾家巨頭,有何不同?
張一鳴:百度的商業策略是比較看中三年內的盈利,他們是廣告變現導向,而騰訊是用戶時長導向,他們更在意用戶是不是在騰訊盤子裡玩。
今日頭條的導向是偏騰訊,加一點華為。華為很重視底層和基礎設施。我發現公司越強大就越往底層走,更往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走,上層可以空出來,比如作業系統、晶片、雲。
2017年6月,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判處今日頭條賠償騰訊網27萬元,這起因今日頭條未經許可轉載騰訊網287篇文章引發的爭議,以作品版權所屬方騰訊的勝利落幕。
目前,在短視頻領域,抖音已成為一款比肩快手的現象級產品。據企鵝智酷4月9日發布的《快手&抖音用戶研究報告》顯示,在用戶的消費廣泛度和時長上,抖音也高於快手。
更多的分析認為,重啟的微視以及微信朋友圈屏蔽抖音等操作無不說明騰訊和今日頭條在短視頻領域的短兵相接。36氪在今年3月的一篇報導認為:「表面上,是騰訊怕影響朋友圈體驗或公平競爭,背後卻是一場社交短視頻之戰。」
頗值得玩味的是,據自媒體「開柒」爆料,在今日頭條最近進行的新一輪融資中,阿里巴巴將投入數十億美元參與融資,並給出較高估值,甚至答應了不進入董事會、不要投票權等條件。
4月27日,阿里集團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發布微博予以否認:「很多人今天在傳頭條和阿里的緋聞,實際情況是我們各自守身如玉。」
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今天的橋段不免讓人想起了王興當年選擇站隊騰訊時懟阿里的場景。
後續如何,中企哥將持續關注。
值班編輯:武昭含
審校:高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