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文化的民族,幾千年歷史中沒有幾本書可以稱上經;也不是很多人都喜歡讀的書就是「經」,很多人喜歡讀的書叫作暢銷書,不叫作經。這些經代表了智慧,智慧是永恆的,所以經是不會過時的。而它既然充滿了智慧,你熟讀了它,將來才有融會貫通的機會。所以,經文必須熟讀。《大學》、《中庸》、《論語》、《莊子》、《老子》、《易經》……唯有全書爛熟了,才能時時「玩索」,而有所得,在錯綜複雜中看出脈絡分明;凡是讀經典的人,必先全文背誦,這是基本工夫,這是古人的教學傳統。 不熟讀經,看注無益也。所以,要讀經的人首先請你去讀熟,爛熟於心,繼而背誦,先不要去看註解。
將近一百年來,我們的語文教育從小學開始教到初中、高中。主要接受「白話文教育」,初中高中才有一些文言文。
學校怎麼教這些文言文呢?以講解為主,讀一句講一句、讀一段講一段。這種讀一句講一句的方法小學學習白話文也是如此,白話文是我手寫我口,本來就很容易懂,但是,因為語文老師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認為上課就是要講解,連白話文都要講解。結果,小學、初中、高中我們讀了十二年的語文,一般來說,國民的語文程度大體不及格。
怎樣才是語文程度及格呢?一個中國人能夠讀中國書,他的中文才算及格。什麼叫作能讀中國書呢?你要走進中國五千年歷史,要能夠讀中國五千年的書,才叫作能讀中國書。
依此標準,我們每一個人捫心自問,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知識分子,我們能不能讀自己祖先的書?相信很多人已經不能了。這就是讀經傳統的喪失啊!
我們古人讀書,都是把一些重要的、艱難的書先讀,而且要讀熟。有的人把這種只是讀的方式稱作「死讀書」,大加撻伐,怎麼可以死讀書呢!那我們近一百年來不死讀書,讀一句懂一句、讀一段懂一段,但是國民的語文程度並沒有提升!
語文是文化的載體,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語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學以下的語文教育。不只是中國,全世界從古以來語文教育老早就摸索出一條路了,而且實踐得非常有效,一個人只要讀三、五年的書就可以讀幾千年的文章。
怎麼做?很簡單,就是從讀經開始、從讀最高深的書開始。哪一本書最高深你拿來就讀,只管讀,讀熟了。
讀熟了就自己有自己相當的體會,不要說大學生讀經典會有體會,就是小學生讓他來讀艱深的《易經》,他都會有體會。有什麼體會?有每一個人當下自己的體會。
……
選一部經典,拿來就讀,讀她千遍也不厭倦,讀她的感覺像春天!你立志把她讀熟。熟讀的方法,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建議:讀她一百遍,以一百遍為一個單位。
建議首先讀《論語》,跟自己、家人、朋友約定一下,在這半年、一年、兩年、三年之內把這一本書讀熟她、讀透她,什麼都不管,不要管了解不了解。這種人叫作有志氣,這是一個生命的轉關,往往可以使人從生命的迷茫轉向光明,從而讓每個人自己去走自己的路,自己去營造自己的命運。
——文章節選自《易學與人生》
哈爾濱彥謙文化創辦於2014年,是秉承王財貴教授教育理念的兒童讀經教學單位,以王財貴教授「老實大量讀經」為教學理念,是哈爾濱首家謙字輩私塾。彥謙文化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選》、《易經》、《詩經》、《莎翁十四行詩》等中英文經典為教學內容,以誦讀為教學方法,背誦為教學目標。禮儀、習勞等為輔助,涵養孩子的品德,開發孩子的智慧,增加孩子的文化修養,培養孩子全方面的能力,為孩子一生的學問奠定基礎,為國家乃至世界培養道通古今,學貫中西,心懷天下,經世濟民之大人才。為滿足體制內學生接觸經典,浸潤經典的需求,彥謙文化自創建之始即堅持辦學特色,建立了成熟的模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各屆學生提供安全、穩定、完善的教學服務。1、中文經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老子莊子選》《易經》《孝悌三百千》等總計約14本經典。-by.彥謙文化-
如需購買愛讀經產品請掃描下
方圖片中的二維碼進行購買
聯繫我們|15104541731(可加微信)
彥謙地址|香坊區長江路尚東輝煌城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