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四大家的排名順序「顏柳歐趙」自古就有,但是按照四個人的時間順序應該是「歐顏柳趙」,因為歐陽詢在初唐,顏真卿生活在中唐,柳公權在晚唐,而趙孟生活在元代。
但為什麼這樣排名呢?楷書四大家為什麼選擇他們四個人?為什麼顏體排在第一位?是水平還是德行?都不是的。之所以這樣排名,和科舉考試制度有很大的關係。
古代學子要考取功名,就要參加科舉考試,尤其是隋朝以後,考科舉就要寫試卷,試卷就要求你寫的工整和規範,而這四家恰好能滿足這個條件。
之所以把顏體排在第一位,是根據科舉考試的教程來的,楷書寫的工整,但未必寫成一篇文章就好看,所以字的大小很重要,「佔格」非常重要,先學顏體就是練習「佔格」。
「佔格」其實訓練的是一種感覺,比如把日和明放一塊寫,如果寫的一樣大,日就會明顯的感覺比明大,這是一種視覺錯覺,這個需要訓練,訓練書寫者能夠把不同筆畫的字寫的大小一致。
但是顏體寫的時間長了,字就會變得肥大,不是很美觀,所以接下來要學習柳體,柳體骨力很強,被稱為「顏筋柳骨」,練習一段時間柳體能夠增強骨力。
但是柳體雖然通篇非常的漂亮,單個字的結構又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此時要練習歐體,學習歐體的結構。但是長時間的學習歐體,又容易使字顯得太板,缺少活力。
而趙體比較靈活,趙體的楷書嚴格來說更接近於「行楷」,學習趙體能夠使字體更加靈活。古人總結出來最好的試卷提體就是「歐面趙裡」,就是用趙體的筆法寫歐體,也就是後來的館閣體。
顏柳歐趙這個說法其實是來自於館閣體教程,來自於古代仕子的學習順序。
關於這個學習順序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喜歡的朋友麻煩賞個贊,關注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