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應從何入手較好?眾說紛紜,有人說應從篆書入手,篆書中鋒行筆,用筆簡單。有人說應從隸書入手,隸書是今文字的開始。有人說應從唐楷入手,唐楷結體規整。其實無所謂對與錯,只要喜歡、合適就好。就目前大多數初學者而言,選擇唐楷入手的較多。而唐楷書法大家眾多,虞世南、歐陽詢、諸遂良、薛稷、顏真卿、柳公權等等,以哪家入門較好呢?
學習中國書法,有兩座藝術高峰是永遠無法跨越的,一是王羲之的《蘭亭敘》,二是顏真卿《祭侄稿》及其楷書。蘇軾曾云:「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學習楷書,顏體是目前最通用的啟蒙字體。這是因為,顏體不僅有它自身結構上特殊美感,他的楷書端莊宏偉,頗具盛唐氣象。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顏真卿此人在歷史上是著名的忠臣,其氣節為後人所敬服。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愈可愛也」,顏體是書法美與人格美渾然一體的傑出典範,讓孩子從顏體入手啟蒙,這裡面也寄託著老師和家人對孩子的期望。
顏真卿自幼學書,初學諸遂良,後得張旭親自傳授,此外,他還師法過蔡邕、王羲之、王獻之等人,在融會眾家之長之後,他創造出了一種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楷書審美範式,成為了唐代書法史上的一面最重要的旗幟。
顏體楷書有如下突出的特點:
一是字大而行距小
在章法布局上,顏體楷書較王派書法行距要小,通篇看上去顯得格外充實茂密,字裡行間氣勢充沛,渾然一體,有著頑強厚重的生命力。
二是結體寬博
顏體楷書中宮寬綽,四周緊密,不以重心欹側取勢,不以左緊右松取妍,而以對稱的正面形象示人,一如體型豐滿的大漢正襟危坐。
三是用隸書方法寫楷
顏真卿用筆方法,用寫隸書的方法來寫楷。後世書家之中,伊秉綬用隸法寫顏字,可謂是「師顏所師」
四是直畫略帶弧形
這種筆畫形狀,是顏體的「特殊標誌」,一如飽滿待發的強弩,包含了巨大的彈力,使結構更加圓緊渾厚而內力十足,因此字寫得越大,就越能展現顏體的雄渾磅礴的恢宏氣勢。
顏真卿書法藝術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50歲以前:這一時期,系顏真卿繼承傳統、陶鑄萬物,以二王、諸遂良、張旭為師階段,其書法特點是清雄堅韌。代表作是《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碑》。
第二個階段:50歲-60歲:這個時期是顏真卿書法成熟的時期,這個時期顏氏納新意於古法之中,正式走出二王至初唐楷體的籬牆,創立嶄新的顏體。代表作品有《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52歲作)、《鮮于氏離堆記》(54歲作)、《郭家廟碑》(56歲作)等。
第三個階段:60歲以後:這是顏真卿書法藝術臻妙絕頂的時期。這個時期,顏雖然仍抱儒家之志,忠於職守,卻已洞穿世事。大部分精神寄託於自然山水和書法情趣之間,因而寫下了比前兩個時期更多的墨跡珍品。如《麻姑仙壇記》(63歲)、《大唐中興頌》(63歲)、《八關齋會報德記》(64歲)、《右丞相宋璟碑》(64歲)、《顏勤禮碑》(71歲)、《顏家廟碑》(72歲)等。
初學顏體,宜選擇《顏勤禮碑》為佳。此碑為顏真卿晚年顏體成熟期的代表作,書法極具個性和特點,結體正而不拘,莊而不險,行筆平穩沉著,偉岸飽滿,一反唐初書法勁瘦內斂為主的特點,寫出了豐腴厚重之感,最能體現顏體氣質。千餘年來一直是人們習書的啟蒙範本。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書法的學習過程中自然要取法其上,但是不可一蹴而就。作為初學者,學習書法要講究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打好基礎。基礎書法莫過於楷書,而學習楷書則宜從唐楷入手,《顏勤禮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歡迎閱讀早期更多精彩文章
這本集字《桃花源記》,字字珠璣,是學習王羲之行書入門的好範本
才女林徽因用書法告訴你,什麼是女人的另一種顏值
為什麼田楷書法越來越受到爭議,是真的水平不行,還是被人嫉妒
被歷史誤讀的「臺閣體」,不是你想像的那麼一無是處
因為詩名太大,竟然差點被忘了,他還是一位書法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