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不宜從楷書入手,給你一張效率倍增的書法入門路線圖

2020-12-23 中書匯微涼

中書匯書法學苑

一圖在手心不慌——效率倍增的書法入門路線圖,請你查收!

請看上面《書體發展簡圖》,絕不是楷書→行書→草書,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甲骨文→兩周銘文→先秦、秦漢簡牘→漢代摩崖石刻、廟堂隸書→兩晉尺牘→隋唐碑刻楷書→唐代大草、狂草→兩宋尚意書法→元明清的各體拓展→民國的大發展→現當代書法。所對應的書體,從秦到唐,分別是:秦漢篆隸,東晉尺牘,唐代楷書行草書。

圖中三個紅點,就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消化中國書法基本技法和建立中國書法基本審美範式的三大坐標。

上文三個坐標中的經典列舉:

秦,嶧山碑,打基礎,訓練線條質量和培養空間分割的眼光

漢,石門頌,摩崖隸書的代表,屋漏痕線質的最佳代表,中國書法的最高境界…

漢,禮器碑,廟堂隸書的代表,用筆豐富,養分充足

晉,十七帖,二王行草的代表

唐,顏氏家廟碑,顏真卿,書如其人的最佳代表,光明磊落,正色立朝

從秦漢到唐代,是中國書法的鼎盛期,我們學習的經典,就框定在這個階段。而圖中三個紅點,就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消化中國書法基本技法和建立中國書法基本審美範式的三大坐標,以此為出發點,旁涉其他,這樣的路線,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不宜從唐楷入手的一個理由,就是歷史的演變。

上文涉及路線舉例:

以第一個坐標——秦篆作為出發點的唐篆,清篆。唐,李陽冰三墳記,李陽冰被稱為李斯之後第一人。

清,吳昌碩臨石鼓文。清代鄧石如,吳昌碩等的篆書亦是盛極一時。

以二王為代表的晉人行草就不用多說了,米芾,蔡襄,董其昌,白蕉等大家,都在其中獲得巨大養分。

顏真卿這一路,亦少不了風雲人物:楊凝式,何紹基,錢南園,華世奎,譚延闓…

聽過三國演義中張松獻圖的故事吧?漢中張魯欲犯益州,劉璋束手無策。張松自告奮勇前去許都說服曹操攻打張魯以解益州之圍,且欲以西川地圖為寶,進獻曹操,不料曹操因其醜陋傲慢,不予禮遇,還亂棍打出。張松在歸途中受劉備厚待,感動之餘,將西川地圖獻給了劉備!後來的事就不多說了。劉備進取西川,自此三國鼎立。

一張圖多重要啊!況且我還不像張松那樣傲慢,所以,各位看官,就收下這張圖吧。這張圖,就是《書法入門路線圖》。下面這張表就是將書法入門路線圖轉換成初學者個人可以按章操作的行動計劃:

更多好文,科學學書法。關注中書匯書法學苑微信公眾號。zshsfxy

相關焦點

  • 初學書法,為何多數人從唐楷入手,從顏體入門
    初學書法應從何入手較好?眾說紛紜,有人說應從篆書入手,篆書中鋒行筆,用筆簡單。有人說應從隸書入手,隸書是今文字的開始。有人說應從唐楷入手,唐楷結體規整。其實無所謂對與錯,只要喜歡、合適就好。就目前大多數初學者而言,選擇唐楷入手的較多。
  • 零基礎初學書法筆畫入門教程
    提示:請點上方↑硬筆書法作品 免費訂閱關注《硬筆書法作品》 鋼筆字帖精選我們先來看一下宮字,一般楷書入門常見的是歐陽詢的歐體或者顏真卿的顏體
  • 在所有書體中,楷書最後才出現,為什麼有人鼓吹楷書是書法的根?
    但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必須要釐清的,那就是楷書是不是書法的「根」?我覺得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從書法的起源和發展的角度來找「根」。二是從有利於書法學習的角度來找「根」。一、從書法的起源和發展的角度來找「根:從書法的起源及發展的角度來看,文字從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竹筒木牘等先秦時期的大篆發展到秦代秦始皇統一文字後的小篆,又在小篆的基礎上發展出隸書,在東漢時期在隸書的基礎上又發展演變出楷書,在楷書出現的同時,因實用書寫的需要又產生了行書。從書法演變和發展的歷史來看,篆書才是書法藝術的「根」,而篆書之中又包括了大篆和小篆。
  • 書法界最大的謊言: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這位「書聖」就不懂楷書!
    當然不是,有人說在書法界有一個最大的謊言:「楷書是書法的基礎」!首先,我們從書法的源流上解讀下,五種書體的由來。其中甲骨文乃是刀刻書法,後來毛筆的出現,促進了甲骨文到篆書的轉變,再往後篆書系統結束。世人為了書寫的簡便性,將篆書快寫,於是促進了隸書的形成,後世的草書、行書、楷書也是在隸書的基礎的上生發的。簡而言之,隸書快寫成為了章草,而後發展成了小草再到大草。隸書改變了書寫方法,增加了提按手法,鍾繇將其變成了楷書,行書則是楷書的一種變形。
  • 一位廁所清潔工的書法,被啟功連連點讚,稱他「中國楷書之王」
    自唐朝之後,楷書便成為了書法入門的基礎書體,雖然唐之後依然會有很多天賦異稟的書法家不以楷書作為基礎書體,但那只是鳳毛麟角,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若想練好書法,最好是從楷書開始入手。為什麼呢?通常來說楷書好的人,都懂得掌握好結字法則、用筆、用墨,來平衡字的重心,把控字的外形。而有了楷書功底的書家,其行書、草書、包括大字榜書穩重、勁道、大氣。反觀沒有楷書根底,走捷徑的,其行、草書多輕飄、浮躁、散亂,自謂飄逸、意趣、隨性。縱觀古今,行草書好的大師,一般都有一手好楷書。
  • 書法必從正書始?全方面探討書法的基礎
    很多人都認為書法的基礎就是楷書,要想學好書法一定要從楷書練起。對於這樣的命題很少人會去思考其合理性,尤其是如今滿大街的書法培訓班常常因為家長所能看懂的僅僅是書法這一點,對小孩灌輸楷書就是書法的基礎,以至於從小就對書法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偏見。那麼肯定也有人會質疑楷書真的是一切書法的基礎嗎?
  • 成年人無基礎,怎麼練習書法?
    有一位朋友問我成年人無基礎,怎麼練習書法?其實不少的朋友喜歡書法,都想練習,但是都沒有付諸於行動,我覺得成年人學習書法,其實只是差一個開始,應該從第一步最基礎的開始,那就是先買上一套練習書法的工具。家裡有了一套工具,興趣來的時候,隨手拿起來就能夠練習,能夠體會到練習書法的快樂,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1、選擇工具學習書法必備的工具包括毛筆、墨汁、書畫毛氈、字帖、毛邊紙、硯臺和鎮尺。
  • 春夜喜雨楷書書法欣賞
    羲之傳         傳播文化書法精髓   《春夜喜雨》是唐詩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關於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問題,之前已經發布了兩篇文章,分別是《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常見問題及應對之道》《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古貼臨摹的兩大問題》今天的這篇文章,是這個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應該也是最後一篇哈。在文章之前,還是跟大家說下,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練習鋼筆字或者鋼筆書法。
  • 清朝書法「書法奇才」梁詩正,行書被譽為第一,勝過當今許多書家
    書法可以說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它是一門藝術,蘊藏了一種精神,更是體現了民族的審美傾向。在古代,書法是讀書人一生的追求,就算到了現在,能夠寫得一手好書法,也依然能夠增添個人魅力,為自己多掙得一分臉面。《梁詩正書法集》一般來說,練習書法大多都會從這五種書體中選擇,即是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而在這五種書體中練習楷書、行書者居多,尤其是行書,兼具楷書的實用性與草書的藝術性,
  • 楷書書法基礎結構,辶偏旁和大字部首,五分鐘多學兩種書法結構
    楷書中的走之兒筆畫用的地方比較多,比如我們舉例:遠字,還字,逮字等等一系列。我們針對這樣的走之偏旁,今天介紹的主要它半包圍住的內容,他們的結構是如何布局的,這裡面有一個相對書法口訣「之辶中字於上略大而下小」。之辶中字,指的就是我們說含有辶偏旁字的內部結構。
  • 當代書法大家盧偉濱,楷書《心經》欣賞,英姿峭拔骨力遒勁,好字
    楷書是學習書法入門的必修課程,楷書是在學習其他書體時候能夠給足動力的源泉。所以學書法寫好楷書是學術人的義務和責任。楷書之所以為楷書,因為它必須要一筆一畫寫就,不可隨意為之,方成其法度。在我們平常練習的過程中,不要去求數量,通臨整本字帖最好是把筆畫和單字這兩關解決以後再說。
  • 楷書字根技法13|「囗」方框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在工筆楷書中,方框「囗」這個偏旁不同於其它任何偏旁,應該算得上最不好書寫的一個偏旁。各尤其是這個大方框,這個大方框在一個文字中的原由布局是所有偏旁中最獨特的一個,那就是只有一個布局位置--所有筆畫的外圍。
  • 從技巧的層面,介紹欣賞書法作品可以入手之處
    小從點畫的運行、單字的造型,大到行氣呼應,篇章佈置,甚至所用的筆、墨和紙都有助於書法趣味的探索。以此求得書家精心妙義之所在,以及從中看出書家的性情來。可以說,技法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工程,同時也是欣賞者入門的課程之一。基於這個理由,本單元從技巧的層面,介紹欣賞書法作品可以入手之處。
  • 1500年前的一塊墓志銘,造型奇特怪異,楷書書法清勁秀拔
    1500年前的一塊墓志銘,造型奇特怪異,楷書書法清勁秀拔!北魏時期的一張書法作品,是用墓志銘的形式留在了一塊烏龜形狀的石頭上面。也因此這一篇《元顯俊墓志銘》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這一件距今已經超過1500年的書法墓志銘,上面的楷書作品非常了得,字體也是寫得清秀有力,成為了如今眾多書法愛好者喜歡的一件作品。這塊作品如今被收藏在了南京博物博,如果有興趣的網友們可以去看看。整個墓紋是刻在了烏龜石頭的肚皮上面,而龜背背上面則是刻滿了陰線的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紋樣,相當的講究。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楷書篇楷書從書法誕生的那一天起,歷經幾千年,不管是「師傳承」還是「師造化」,都是在這三個方面下功夫,可謂是萬變不離其宗啊。所以說,我們學習書法,就要認認真真的從筆法、結構和章法學起。楷書第三個問題,楷書的章法。 章法是書法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欣賞書法作品 時不可忽略的一個指標。
  • 流行音樂女歌手張靚穎,初學毛筆書法作品曝光,專家:有書法天賦
    很多人在她的這條動態下留言,又說張靚穎的字有一種快樂的感覺,也有人說,第一次寫書法就能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我們看張靚穎初學書法的作品,不妨一起回顧一下,第一次學書法的歷程吧。學習書法誰都要經歷第一次的握筆,第一次地用毛筆寫字,第一次地在宣紙上畫字。小編第一次學毛筆字的感覺就是:坐姿端正挺直背,筆要垂直手腕直,食中大指為主力,筆夾中指無名指,落筆輕重有緩急,平心靜氣慢慢練。
  • 米芾:書法內在美不是楷書,也不是隸書。但另外兩種書體必須要學
    人們對書法的審美是隨著認知程度的不斷提升而逐漸升華起來的。北宋書法家米芾在初學書法時也是七八歲,首先接觸的也像是現在的人一樣,都是以唐楷為師法對象,但隨著對書法認識的提高,又介入到魏晉書法,這時,他便認為魏晉書法才是皈依。
  • 中書協書法大家丁立田,精選21幅傑出行書欣賞,字字精美筆筆秀逸
    書法入門在如何選擇臨習的書體上的爭論是層出不窮,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各自有各自的理由。只要有話語權就不管對錯胡亂的一說。比較楷書的書法老師一般會推薦真正適合毛筆書法入門書體,有人說用隸書有人說用楷書。這都是良心的推薦。
  • 書法入門的四個基本準則,遵守好方法對,練字快又好
    學習書法,大家都希望能練出一手好字。事實上這也並非什麼難事,但初學者常常會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下筆更有利於自己水平的提高。我們既然把拿毛筆寫字,這種方法稱之為書法,那麼就不只是純粹的隨心來寫,而是要遵循一定的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