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匯書法學苑
一圖在手心不慌——效率倍增的書法入門路線圖,請你查收!
請看上面《書體發展簡圖》,絕不是楷書→行書→草書,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甲骨文→兩周銘文→先秦、秦漢簡牘→漢代摩崖石刻、廟堂隸書→兩晉尺牘→隋唐碑刻楷書→唐代大草、狂草→兩宋尚意書法→元明清的各體拓展→民國的大發展→現當代書法。所對應的書體,從秦到唐,分別是:秦漢篆隸,東晉尺牘,唐代楷書行草書。
圖中三個紅點,就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消化中國書法基本技法和建立中國書法基本審美範式的三大坐標。
上文三個坐標中的經典列舉:
秦,嶧山碑,打基礎,訓練線條質量和培養空間分割的眼光
漢,石門頌,摩崖隸書的代表,屋漏痕線質的最佳代表,中國書法的最高境界…
漢,禮器碑,廟堂隸書的代表,用筆豐富,養分充足
晉,十七帖,二王行草的代表
唐,顏氏家廟碑,顏真卿,書如其人的最佳代表,光明磊落,正色立朝
從秦漢到唐代,是中國書法的鼎盛期,我們學習的經典,就框定在這個階段。而圖中三個紅點,就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消化中國書法基本技法和建立中國書法基本審美範式的三大坐標,以此為出發點,旁涉其他,這樣的路線,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不宜從唐楷入手的一個理由,就是歷史的演變。
上文涉及路線舉例:
以第一個坐標——秦篆作為出發點的唐篆,清篆。唐,李陽冰三墳記,李陽冰被稱為李斯之後第一人。
清,吳昌碩臨石鼓文。清代鄧石如,吳昌碩等的篆書亦是盛極一時。
以二王為代表的晉人行草就不用多說了,米芾,蔡襄,董其昌,白蕉等大家,都在其中獲得巨大養分。
顏真卿這一路,亦少不了風雲人物:楊凝式,何紹基,錢南園,華世奎,譚延闓…
聽過三國演義中張松獻圖的故事吧?漢中張魯欲犯益州,劉璋束手無策。張松自告奮勇前去許都說服曹操攻打張魯以解益州之圍,且欲以西川地圖為寶,進獻曹操,不料曹操因其醜陋傲慢,不予禮遇,還亂棍打出。張松在歸途中受劉備厚待,感動之餘,將西川地圖獻給了劉備!後來的事就不多說了。劉備進取西川,自此三國鼎立。
一張圖多重要啊!況且我還不像張松那樣傲慢,所以,各位看官,就收下這張圖吧。這張圖,就是《書法入門路線圖》。下面這張表就是將書法入門路線圖轉換成初學者個人可以按章操作的行動計劃:
更多好文,科學學書法。關注中書匯書法學苑微信公眾號。zshsf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