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絲竹管弦清音嫋嫋,滬上盡顯西子風韻。上周日下午,杭州演藝集團旗下杭州歌劇舞劇院「西子國樂」樂團首度亮相上海人民大舞臺,奏響一場意義空前的民樂專場音樂會。
這是疫情緩解之後,杭州演藝集團首次走出省外的商業演出,也是復演號角吹響以後上海迎來的首個外地商演項目。杭州演藝集團總經理洪見成表示,這是「文化走親」邁出的第一步,也是力促長三角一體化的一次重要行動。
就在音樂會的前一天,一個長三角演藝市場的重磅合作正式「官宣」。6月6日下午,杭州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人民大舞臺國際文化娛樂有限公司強強聯手,在中國著名百年劇院上海人民大舞臺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及新劇首演發布會。
與此同時,由亞華湖劇場院線陳薪伊藝術中心製作、與杭州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出品的全女班話劇《奧賽羅》、京劇交響詩《龍亭侯蔡倫》以及關棟天、嚴曉頻主演的話劇《洋麻將》將在今年下半年亮相杭城。
正如82歲的「中國戲劇女王」陳薪伊所言,必須萬眾一心,才能攻堅克難,揚帆遠航。此舉意味著,滬杭演藝領軍企業,將在放大「首演效應」、共同投資孵化新劇、資源共享互補等領域開啟深度合作,成為拓展長三角文創演藝事業一體化新模式的積極實踐者。
滬杭演藝強強聯合放大「首演效應」 西子國樂「文化走親」亮相上海舞臺
築夢長三角,文化先啟航。2018年11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文藝創作與演出上的聯合與互動開啟新徵程。
一年多來,成立不久的杭州演藝集團向周邊城市探索並拓展製作、演出的新模式,同時擴大了與各個城市之間的合作範圍與可能性。此番滬浙演藝企業深度合作,計劃實現三大創新。其一,雙方聯合運營優質演出項目,最大化發揮「首演效應」。以舞臺劇《盜墓筆記》系列為例,《盜墓筆記2》曾在上海人民大舞臺火爆首演45場,創下逾2000萬元高票房,若該劇繼續延伸至杭州及浙江下轄20餘城市,以每座城市巡演2場計,僅一個浙江市場便可再創造一個2000萬元以上的票房。可見,藉助長三角一體化,「首演經濟」的瓶頸將率先被打通。
其二,雙方聯合出品高品質劇目。據悉,陳薪伊藝術中心在未來5年內每年都將推出1-2部原創劇目和1-2部經典改編劇目,上海人民大舞臺國際文化娛樂有限公司每年將出品3至5部原創劇目,而杭州演藝集團擁有這些項目的聯合製作、巡演承接、合作演出等優先權。此次發布會上宣布的《奧賽羅》《龍亭侯蔡倫》兩部新話劇,即由雙方共同投資。
其三,雙方聯合管理運營劇院,由上海方側重內容運營,杭州方則側重場館管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讓各劇場的演出更多,演出類型也更為豐富。據了解,杭州演藝集團旗下現有10座劇場,未來三年將爭取再添20座劇場。
「就在不久之前,杭州演藝集團剛剛結束了在上海的一次深入調研。無論是從院團管理經驗還是從演藝製作、推廣營銷等各方面,我們都收穫頗豐。」洪見成表示,長三角是中國演藝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市場主體邁出主動深度合作一步,將助力並推動高質量演藝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總之,讓城市之間文化合作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此次西子國樂赴上海演出,是杭州演藝集團與上海人民大舞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之後的首個落地演出項目。當下30%上座率的上限,再加之80元的公益票價,音樂會一開票就迅速告罄。
這是杭州歌劇舞劇院旗下的專業民族樂團,由笛子、二胡、板胡、揚琴、琵琶、古箏、中阮等七樣樂器組成。成立時間不長,她們創新性地將傳統民族音樂與現代演奏技法、舞臺美術等表現手段完美結合,連續獲得國際、國內各種獎項,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尤其是在G20杭州峰會、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等眾多重大活動文藝演出的驚豔亮相,盡顯江南風韻。
「我們杭州文藝院團的藝術精品,通過此次滬杭演藝聯動『走出去』,給上海市民帶來了期待已久的舞臺藝術盛宴和文化消費體驗。」杭州歌劇舞劇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運智表示,這是「文化走親」邁出的第一步,也是力促長三角一體化的一次重要行動。「從音樂會的現場反饋來看,長三角觀眾熱情高漲,演藝市場復甦態勢向好。」
82歲陳薪伊一口氣連推三部大戲 助力長三角演藝市場全面復甦
「我今年82歲了,我人生最好的結局,就是為中國話劇舞臺再活20年。」疫情緩解之後,首次站上正式舞臺的陳薪伊感慨萬千。「我13歲走進劇場,登上舞臺,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明年,就是整整70年了。」
「我要用三部戲劇作品,撫慰經歷過疫情磨難的觀眾。秦嶺之巔的《龍亭侯蔡倫》,地中海上的《奧賽羅》,大洋彼岸的《洋麻將》。要知道,疫情從未消滅過人類,莎士比亞就出生在疫情暴發的第一年,他在瘟疫被隔離期寫出了《李爾王》。」陳薪伊表示,戲劇是最能撫慰人心、最能重振生命的藝術樣式。未來20年,她將每年創排一部莎士比亞和一部原創作品。
1986年,陳薪伊導演的《奧賽羅》在中國第一屆莎士比亞戲劇節奪冠,一舉斬獲金獅獎、導演獎,同年,該劇代表北方到南方上海長江劇場展演,口碑爆棚,座無虛席,成為上海文藝界津津樂道的現象級演出。而此次全女班《奧賽羅》,已經是陳薪伊執導的第五版《奧賽羅》。她花了一年時間構建了如今的全女班演員隊伍,由東方衛視著名主持人何卿和萬蒂妮領銜,主持人鄭琳、現代舞演員江帆等也加盟其中。
「黑格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蔡倫,就是一個仰望星空的巨人。」由陳薪伊和愛徒孫超共同創作的京劇交響詩《龍亭侯蔡倫》,啟用全京劇演員班底和理察·施特勞斯的交響樂,以莎士比亞的文學精神為底色,構成一種全新的戲劇方式。
至於《洋麻將》,看似是一齣喜劇,其實是探討老年生活問題的。這是去年陳薪伊藝術中心成立之初首推的翻譯劇目,今年由關棟天和新搭檔嚴曉頻聯袂主演。去年7月在雲峰劇院上演10場,被該劇譯者、看過多版《洋麻將》的著名表演藝術家盧燕譽為她看過的最好的一版《洋麻將》。
「排這三部戲的時候,我和出品方說,先不用和我籤約,大家埋頭幹了再說。等戲出來了,有口碑和票房了,我不拿錢都可以。眼下這個特殊時期,戲劇人必須一起熬過去,見證整個演藝市場全面復甦,這一天就要來了。」82歲的陳薪伊在臺上站了足足一個小時,用顫抖的手拿著一份準備了數夜的演講稿。畢竟,舞臺是她安身立命了一輩子的地方。
據了解,《奧賽羅》《龍亭侯蔡倫》分別定於7月9日至12日、10月21日至25日在上海人民大舞臺上演。探討老年生活問題的兩人戲《洋麻將》則定於8月20日在浦東大戲院上演。隨後,三部作品將在杭州及其他城市巡演。值得一提的是,《奧賽羅》《龍亭侯蔡倫》《洋麻將》都將保留兩個角色給戲迷們來客串。
上一次陳薪伊的作品亮相杭州,是2017年深秋在杭州大劇院上演的國家大劇院版《哈姆雷特》。演出前夜,陳薪伊去奎元館吃了一碗念念不忘的片兒川,去西湖邊賞了一番魂牽夢縈的夜景。這個童心未泯的鄰家奶奶終於要回來了,帶著她的初心,帶著她的信念,讓杭州的戲劇舞臺在黑夜之後慢慢甦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