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指出:很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心願,這無可厚非,再怎麼樣都是上了大學步入社會後的事情了,現在的情況是誰也預料不到的,所以很多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有出息,就開始了各種的早教班、輔導班。認為聽話優秀的孩子才是最好的孩子,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而且我們也很容易地就發現,小時候越調皮搗蛋的,長大後越有出息,這是為啥?
李教授分析道:世界上的名人們在小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怪癖,而聰明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通常這類「怪癖」家長別盲目的管教,這是「聰明」的表現!
一:到處亂塗亂畫!
有的孩子就是動手能力強,特別是對於自己家的白色牆板,剛剛裝修好的潔白的牆,被孩子畫的亂七八糟的,「簡直就像個熊孩子」,而且對付這種熊孩子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打一頓是最合適的,但是,這樣根本不管用,因為孩子根本就不會長記性的,沒準你打的越狠,他越能搗亂。
孩子小時候亂塗亂畫,只是因為他們的動手能力強一些,對顏色更加感興趣,而且畫畫這件事,需要的是手、大腦和眼睛的協同工作,這同時鍛鍊了孩子的動手、思維能力和想像力。只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
二:喜歡發呆,容易對一個東西看到入迷。
還有一部分孩子,總是喜歡發呆,會常常盯著同一個東西在發呆,就像在思考什麼似的,在世界上,只要是智商高一點的人,都會有這種的發呆的癖好,如果家長發現了,請不要隨便打斷他們,因為只有智商高一點的孩子,他的腦部才會這麼的活躍,很容易進入到自己的世界中,去思考或者是去了解某一件事,就像愛因斯坦一樣,常常會忽略了外界的因素幹擾。所以家長們如果發現了孩子在傻傻地盯著一個東西在看,請不要隨便打斷他們。
三:總喜歡問為什麼?
有些孩子的好奇心真的是很強,總是追著父母來問自己看到的,感興趣的東西,就像現實版的十萬個為什麼!但是有的時候問的問題連我們大人都沒有辦法來回答。問著問著就會被孩子問煩了,讓孩子別再打擾自己。其實家長這樣的做法很欠思考,孩子好提問,那是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促使他想要來了解這個世界,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孩子會對任何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因為有求知慾,所以孩子會對新知識有很高的接受能力!
就像斯坦福斯教授說過的那樣,父母的一生,最划算的投資,就是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陪伴上!
最好的教育,不是在學校,更不是在輔導班,而是屬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教育。但是有很多的父母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再去陪伴孩子,就將孩子送到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裡。從而缺少了孩子最重要的陪伴。所以,為了彌補孩子,也為了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你的教育,兒童繪圖本就可以幫助你!
和大多數父母一樣,我也曾經擔心過自己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的問題,這些毛病和缺點幾乎都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的,遇到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作為父母不知道該怎麼引導孩子改正。
我們也當過小孩,都不喜歡自己的父母會對自己惡語相向,所以我一定會選擇這套繪本。最大的原因也是因為書裡的事情更貼近生活,都會遇到。主人公小腳鴨的處理方式就是我們想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這本彩繪一共有10個主題,分別是《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好孩子懂禮貌》、《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讓我快樂》、《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
色彩鮮豔充滿童真的圖畫,簡單又容易理解且富含大道理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爸爸媽媽給孩子樹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給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些都是心理的撫養。
很多家長恰恰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交給了別人,每個人的養法都不一樣,目的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害、不走丟,但是怎麼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8元全套10冊《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是2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有跟便宜,這樣培養男孩子品格的繪本,裡面蘊含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