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海上鋼琴師》

2021-02-21 槽邊往事

我的第一堂電影啟蒙課是《天堂電影院》,1994年,南京。《天堂電影院》和我之前看過的所有電影都不一樣,十九歲的時候時常能看見眼前有一扇扇大門打開,透露出之前人生裡不曾見過的光景。現在我四十四歲,寫過那麼多字之後,卻沒有一段文字能和《天堂電影院》裡的那一幕比擬:一個中年男子坐在黑暗裡,面對閃閃發光的銀幕,銀幕上是一個個接吻的片段,仿佛全世界電影裡的接吻鏡頭都在那裡上映。一支筆不能同時寫出心頭的一千種情緒起伏,也不能同時寫盡時光的無情和人世的變幻,但是託納多雷用一個鏡頭就做到了。如果說我們這一代人有那麼一點電影審美,那麼這種審美建築在堆積如山的盜版影碟上,仰賴於VeryCD、Bitcomet、Netant的滴液管,以及無數字幕組在無數時日裡的無償奉獻。在那座盜版碟山的山巔,永遠留有託納多雷的一個王座。在那王座上,一定會有他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和《天堂電影院》。在輾轉流離的人生裡,碟片山消失了又重建,重建了又消失,在山巔上不變的是託納多雷。他和他的作品不單聯繫著遙遠的過去,消逝的青春,無以名狀但早已不再提及的情感,而且對應著一扇通往美的大門,如同秘密的路標,一次次指引自己重複抵達。當我聽說在公映二十一年之後,《海上鋼琴師》終於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消息,我感受最強烈的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而是觸目心驚的時光。二十年前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這部電影,十年前我會請求朋友一定去看,現在我卻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二十一年之後,這是個強力者發出最強音的時代,我應該用什麼方法去介紹那些遙遠的美好之上的微光?在任何一個時代裡,都會有人承認《海上鋼琴師》是一個難得的好故事,對得起片名裡的「傳奇」兩個字。但是「傳奇」這個字眼在今天已經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如果沒有高科技盔甲,或者是神族的鬥篷,一個人不能上天遁地無所不能,那麼他就當不起這兩個字,因為他不符合觀眾的期待。這一點甚至讓戰爭片都黯然失色,哪怕那些戰爭場面對應著真正的歷史,那些真正歷史中發生的死亡和殺戮哪怕流露出萬分之一,也讓今人嬌柔的神經難於承受。但是,再宏偉的戰爭場面又如何能和電腦特效做出來的星際艦隊在深空中的追逐戰相比呢?而我又該如何說服今天的人去相信,去他人幽暗深邃的內心世界探險,會是豐富自己人生的一段歷程?今天的電影角色建立在極為簡單和標準的心理模型之上,超級英雄只需要交代自己在童年時代目睹父母的死亡,就可以建立起人物內心世界,觀眾也就能夠理解他成長後的選擇,仿佛人心是一種樂高積木的組合,每一塊之間都可以用邏輯聯繫。而且,樂高積木來去就那麼幾塊,構建的模型也就那麼幾種。觀眾不再相信角色,因為人只能相信真實;觀眾只需要覺得角色合理而已,合理是用來接受的,並不需要理解,他們不過是承載快感所必須的工具。
怎麼讓人去理解另外一個人,理解他拒絕下船踏上陸地?理解擁有才華的凡人,為什麼做出了和常人大相逕庭的選擇?今天的人們會關心這件事嗎?我真不確定。《海上鋼琴師》講述一個人並不為所見而恐懼,卻對自己所未見而心生畏懼。在一個人人都為自己所見而快樂,唯恐不見的時代裡,這種情緒還會有人產生共鳴嗎?我依然不確定。儘管全片沒有任何一個鏡頭去表現一個個人在人群中的感受,但在我每次看《海上鋼琴師》的時候,眼前都會出現一個幻象:人潮蜂擁向一個方向前進,中間有一個身影沉默著逆向而行。它像是一個成人世界的童話,而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裡,人群則徹底吞噬了那個逆行的人。甚至她其實都並沒有走動,只是和周圍的人並不一樣罷了,像一束光就此隱沒在了黑暗裡。人們在今天還會喜歡一位永不下船,和旅客相向逆行的鋼琴家嗎?一個偏執的人?一個活在內心深處的人?一個世俗意義上失敗的人?我什麼都不確定。
我只能對你說:在這個世界上美和真實一樣,從來都是一種脆弱的存在。它太過稀有,也太過複雜,難免和現世扞格不入,又沒有通往榮光的現實階梯。但是它還是值得我們去追求,哪怕它看起來只是一點微光,在時代的洪流下搖搖欲墜。在工業流水線提供的營養液之外,一個人多多少少要去找點堅硬的、古怪的、複雜的、費力的、不同尋常的東西來咀嚼。哪怕因此你在世上找不到第二個人分享,哪怕你只能在沉默中獨自咽下,這件事情也值得去做。
就像是我此時此刻,回望1994年。一扇門突然打開,我看見阿甘在奔跑,我看見安迪在挖牆,我看見馬小軍把軍用書包高高拋起再不落下,我看見眼前的白牆上一閃一閃,情侶們深深地吻下去,吻下去.

題圖來自:電影《海上鋼琴師》劇照

往期回顧:

班宇《冬泳》讀後

【廣告】雙十一薅羊毛指南

羅振宇減肥勵志照.jpg

生日快樂,和菜頭先生

修改一則靈異故事

抄襲、洗稿、融梗和文學創作

《少年的你》觀後

三輪車夫---噹噹事件有感

序《網際網路世界的裂縫》

十一那晚,我站在窗前看煙花

馬伯庸羊肉泡饃記

「你最近在讀什麼書」

茅臺未必是用來喝的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如果《海上鋼琴師》是在2019年寫好劇本,找人投資。估計會得到以下反饋意見:1、名字要改,《海上鋼琴師》是啥玩意兒?不接地氣!《鋼琴爭霸》不行嗎?《鋼琴爆破手》不好嗎?《琴魔總動員》不好嗎?《黑白雙雄之我是大鋼琴師》不刺激多了?改!2、人物不行,CP感太弱。鋼琴家和小號手的情感戲要加,現在觀眾就愛看CP。只有生離死別,沒有海誓山盟,這怎麼行?誰看啊?感情要濃烈一點,鋼琴家要俏皮一些,小號手要再深情一點。要虐,懂嗎?我看這樣,加一場床戲。那個舷窗外的少女,對。她和鋼琴家滾床單,讓小號手在窗外看著,然後跳海。改!3、主題不行,太灰暗了。正能量,懂不懂?你得讓觀眾高興,最後得有個大團圓。不然觀眾陪你倆小時,憑什麼呀?最後,倆人一合計,操!走吧!一起開著船,從此浪跡天涯。在紐約上岸,開音樂會,一下就爆了。第二年就拿了諾貝爾音樂獎,享譽世界。最後,倆人都老了,一起坐郵輪慶祝生日,再來一曲鋼琴小號合作。就那個什麼,鐵達尼號的《我心沒完沒了》,深情凝望,字幕徐徐升起,觀眾一定炸!改!4、劇情不行,要大改。細的地方太多,就不說了。幾個大的地方要注意,一個是船上的工友,缺乏一個英雄群像的感覺。懂不懂?就是大傢伙齊心協力幫著養孩子,要有愛,要讓人看了覺得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回去好好想想,這裡面道理深了去了。另一個是不上岸的理由,臺詞很糟糕。你編劇胡扯什麼臺詞都可以,別老提房子房子房子。搞得跟紐約房價太高不敢上岸一樣。想什麼呢?還想不想拍了?改!鋼琴家凝視港口,唱一首《信天遊》就轉身回去了。不解釋,懂嗎,不解釋,意境就出來了。觀眾猜去,留白懂嗎?謎一樣的男人,懂嗎?回去好好改,不要浮躁,電影是門藝術,義大利人也要謙虛,最起碼要體現出專業度。改!改!改!

據反映米線很好吃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 電影《海上鋼琴師》國內重映:孤獨的天才,時代的輓歌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近日在國內重映,票房驚喜,這部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於1998年推出的文藝巨作,曾在國際上獲得幾十項大獎!本次國內重映海報由我國著名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設計。
  • 《海上鋼琴師》為何經典?
    沒錯,《海上鋼琴師》。我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是十年以前,在我初中的音樂課上。那時我的音樂老師先放出了整部電影最抓人的部分,也就是鬥琴之後,我第一次有幸看到了《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可那時的我還年輕,還看不懂。那時的我不知江湖深淺,不知人心險惡,滿腦子都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海上鋼琴師》表達了什麼?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廣受大家的喜愛,其中主角與黑人鋼琴師的對決更是讓人拍案叫絕,而今天小影就給大家解讀一下《海上鋼琴師》到底表達了什麼?這首曲子是斯科特·喬普林所創的曲子,而他也被尊稱為「拉格泰姆之王」就是這一天,受到鋼琴啟蒙的1900開始了他的自學之旅,成年之後他的鋼琴技藝更是爐火純青.即興的曲子讓無數人感到歡快,從而他也成為了遊輪上的鋼琴師
  • 影片《海上鋼琴師》
    影片《海上鋼琴師》段落視聽語言分析       電影《海上鋼琴師》整部影片採用回憶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名為
  •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
    在生活中,一定會有那麼幾部電影,讓你欲言又止,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海上鋼琴師》就是其中一部。這一部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毫無疑問,她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鋼琴師1900的傳奇一生,他生來就是屬於大海, 鋼琴是1900唯一的寄託。
  • 《海上鋼琴師》一部給尼採的獻禮
    《海上鋼琴師》1998年上映的一部電影,豆瓣評分9.2,豆瓣top電影排名中位列第15位,導演朱塞佩·託那多雷。這部電影自上映至今已經有21年了,並且在這個月的15號4K修復版就要在大陸上映了,所以筆者今天寫的這一篇文章一定要在本周發布(或者說趕在11月15日上映前發布),因為筆者不喜歡「湊熱鬧」。但是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
  • 聊電影《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全球矚目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即將於11月15日登陸全國院線,這艘由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一手締造的影史傳奇巨輪,再次拉響啟航的汽笛,展現蒂姆·羅斯飾演的鋼琴天才的一生。01回歸作為世界電影史殿堂級的經典之作,《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聽徐老師談《海上鋼琴師》
    作為學鋼琴的人,不能說沒看過《海上鋼琴師》,那多不好意思呀!有人說《海上鋼琴師》是鋼琴系的教科書,一點不誇張,作品中有些片斷對於鋼琴音樂的解讀肯定是登峰造極。《海上鋼琴師》的悲劇性體現在他人生的荒誕性上,它是受存在主義文學影響的一個典型的荒誕派劇作。存在主義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二戰後達到發展的頂峰。
  • 《海上鋼琴師》海上,內心鋼琴容身之處
    觀影者第一視角:其實在或多或少的文章中出現海上鋼琴師的字眼,最近一次是在開眼裡面有1900給一見鍾情女孩彈琴的畫面,今兒慕名看了這部劇,經典文藝電影!海上鋼琴師也叫1900,一生在吉尼弗亞號船上,1900也被從小領養他的黑人鍋爐工喊作檸檬,意外離開他而去的黑人父親之後便陶醉在他出生的鋼琴裡,對鋼琴有種無師自通的魔力,他沉浸在其中,便有了爵士樂創立者挑戰,但這便是他漫漫人生的過客,他的故事借最好的朋友小號手講述,一見鍾情的女孩是故事的靈魂所在,1900追求的是有邊際的海上的鋼琴音樂,女孩的突然出現讓1900
  • 孤獨的「1900」,偉大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由託納·巴裡克託雷執導,努恩、比爾·努恩、蒂埃裡尼·蒂姆·羅斯主演的劇情片,改編自桑德羅·朱塞佩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名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主人公特立獨行,非常的與眾不同。
  •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是看完了《泰坦尼克》接著看的這部,因為差不多的時代背景,而且都是在海上和船上發生的故事。相同的豪華輪船,相同的歌舞廳,相同的有錢人和窮人,不同的故事。 T是跨越階級的浪漫愛情,但其中體現的也恰恰是階級的森嚴,三等艙和頭等艙的天壤之別和貧富差距,T體現的是自我、自由和自身價值還有真愛的重要性;《海上鋼琴師》有著相同的背景色,不同的主角,1900雖然沒有身份,只是樂手,可是船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很單純,通過大片群眾表現的是對America的狂熱,而且他無資產,若下船就是無產階級了。
  • 《海上鋼琴師》孤獨的靈魂樂手
    《海上鋼琴師》是由導演朱塞佩託雷指導的,朱塞佩託雷作品"時空三部曲"《海上鋼琴師》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 《天堂電影院》。1900是孤獨寂寞,但是對於音樂痴迷表達。《海上鋼琴師》是藝術電影中的商業電影。導演用藝術的音樂美表達了對於藝術惋惜。惋惜是因為1900他把鋼琴彈到了極致,卻隨之船融為一體,留下的僅是掰碎完整的碟片。一代音樂大師隨之船沉入海底。
  • 《海上鋼琴師》:一段詩意浪漫的人生傳奇
    莫裡康內曾為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三部經典作品配樂,是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本周推介的佳片就是二人合作的《海上鋼琴師》,一起去回顧那些念念不忘的音樂迴響。大海、遊輪、鋼琴,如果這三樣存在就構築起一個人的一生,那將是怎樣的世界?電影《海上鋼琴師》講述了這樣一段充滿詩意浪漫的人生傳奇。
  • 《海上鋼琴師》「鬥琴」片段 名垂影史驚豔觀眾
    正在全國院線上映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首周末獲得6400萬票房。此前淘票票想看數高達43萬,豆瓣參與評價的人數高達92萬,其中超63萬人給出五星。官方今日曝光「鬥琴大戰」正片片段,這一幕被無數觀眾奉為影史不朽橋段:1900遭遇爵士樂大師傑利的挑戰,雙方連戰三個回合,指尖燃燒帥到飛起。
  • 1900,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由朱塞佩·託納託雷指導,蒂姆·羅斯、三十餘年的海上漂泊,一艘巨大的輪船上伴著美妙的鋼琴聲,便是1900的全部人生。透過舷窗,1900看見了一個女孩純真的面容。這個鏡頭在電影中前後僅僅幾分鐘,卻是他生命中的唯一一道彩虹。因這個女孩而動了要下船的念頭,最終還是止步不前,最終選擇的還是留在船上度過餘生。1900在有限的88個鋼琴鍵上彈奏著屬於自己的快樂。
  • 《海上鋼琴師》究竟在講述什麼
    《海上鋼琴師》於2019年在中國大陸上映,某瓣評分9.4,是無數人眼中的神級影片。但是如果你以為它只是在講述一位虛構藝術家(1900)的一生,那你就錯了。當初我第一次看完這個片子的時候,內心感慨萬千,對「你明白麼?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裡,什麼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根本就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
  • 福利 |《海上鋼琴師》背後的演奏者究竟是誰?
    ——《海上鋼琴師》1998-2018,電影《海上鋼琴師》已經是20年前的記憶了。但是,從影片上映到如今,它的魅力不減反增。1998年在義大利上映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講述一個孤兒1900年被遺棄在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
  • 海上鋼琴師的影評
    先說一下這部電影,2戰之後,人們的生活,和一個鋼琴師的一生經歷,從出生,到消失。好像對這電影有爭議的很多,但是電影那無所謂好壞只是看你關注的點而已,個人認為這部電影很有意思,講的是你對人生,生活的態度,很適合要起步,但是迷茫的人看,比如當代應屆畢業生。通過邁克斯·圖尼的回憶把他的好友也就是鋼琴師的一生清晰地展現出來。
  • 本周熱映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昨天晚上熬夜看《The legend of 1900》,中文譯作《海上鋼琴師》——導致今天工作注意力不夠集中。一位天才鋼琴師1900,他的名字就叫1900——Nineteen Hundred,在駛往美國這個新大陸的輪船維吉尼亞號被遺棄,九歲無師自通成為船上樂隊的鋼琴師,一輩子呆在船上,直到1933年在拆解這艘船時沉沒於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