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俄羅斯海軍將有2艘巨艦回歸 綜合戰鬥力猛增

2021-01-18 艦載武器雜誌

目前,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一行對北德文斯克船廠進行了視察。該廠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軍用艦艇承包商,不僅能建造維修大中型水面艦艇,幾乎所有的俄軍核潛艇、部分常規潛艇也是該廠建造的(世上最大的「颱風」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也是該廠建造)。目前,該廠主要在從事「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的維修升級,以及955A、885M和09852核潛艇的建造和舾裝工作。圖中,就是「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

「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3號艦,也是目前俄羅斯海軍唯一3艘核動力巡洋艦其一(另2艘為「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和「彼得大帝」號)。「基洛夫」級的排水量超過25000噸,是俄羅斯海軍除「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之外最大的水面艦艇;該級艦密密麻麻裝滿的了各種傳感器和艦載武器,艦載飛彈數量空前的高達近500枚,堪稱武庫艦。圖為「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資料照,當時舷號085.

該艦於1988年12月30日加入北方艦隊服役,當時名字叫「加裡寧」。1997年,該艦遭遇核動力裝置以及動力系統方面的大故障,被拖回了北德文斯克船廠,本來要對其進行維修,但由於財力匱乏一度被封存;大約在2013年,維修計劃重啟,2014年開始實質性實施直到現在。預計,該艦將在2020年完成改裝。升級後,該艦將能裝備新型艦空和反艦/巡航飛彈,綜合戰力猛增。圖為船廠內改號為080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也在北方造船廠的PD-41船塢中進行維修和升級改裝,預計也將是在2020年歸建。在沒有更多新大艦服役的前提下,3艘「基洛夫」怪獸+「庫茲涅佐夫」航母(其預計2021年才能完成維修和升級改裝)將能為俄羅斯海軍再撐起15-20年的過渡期。當然,前提是它們都能正常的完成維修和升級改裝。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一行在北德文斯克船廠進行視察的畫面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軍方高調聲明,將接收40艘軍艦,第二海軍不容挑戰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源自莫斯科的消息,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葉夫梅諾夫海軍上將在當地時間7月6日表示,2020年年底之前將會有40艘左右各級艦艇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這一消息引起了俄羅斯國內各大軍事論壇的熱議。
  • 放棄11356R護衛艦,暫停老艦現代化改造,被錢難倒的俄羅斯海軍
    首先,原本為俄羅斯海軍建造的11356R護衛艦,直接轉賣給了印度海軍。對於「缺兵少將」的俄羅斯海軍而言,這兩艘4000噸級的11356R型護衛艦至關重要。當然,此次轉賣的原因表面看來,是因為烏克蘭不願意將燃氣輪機出售給俄羅斯,導致原本的建造計劃無法進行,不得不將這些原本為俄羅斯海軍建造的戰艦,變賣給了印度。但是別忘了,俄羅斯已經已經研製了1萬馬力的M70FRU燃氣輪機和2萬馬力的M90FR燃氣輪。
  • 2020年中國海軍將成印太最強?五角大樓無比緊張,專家卻來潑涼水
    印度最大的通訊社指出,中國海軍在2019年下水了大量軍艦,粗略估計大概有10艘驅逐艦、12艘護衛艦、1艘綜合補給艦、1艘綜合登陸艦、1艘兩棲攻擊艦,總噸位在20萬噸左右,比美國的14.9萬噸要高出很多。這些軍艦在未來兩年內就將陸續服役,而且他們幾乎每個月還有新艦下水。
  • 真正的海軍強國名不虛傳,同時開建2艘航母,沒幾百億下不來
    不過美國海軍最令人感嘆的一點是,除現有的11艘航母以外,美軍還在不斷建造新的航母,光是現在就有2艘10據了解,這兩艘航母分別是福特級航母的2號艦以及3號艦,2號艦雖然已經下水,但是還沒有完工,預計在今年年底將完成最終交付,3號艦預計在2025年左右開始服役。不過由於福特級首艦上存在的各種技術問題以及今年發生的疫情,這兩艘航母的交付時間可能也會有所推遲。
  • 還看不起俄羅斯海軍實力?看看這份數據!中國也將實現彎道超車
    根據分析師的數據表明,俄海軍在2019年戰鬥力水平佔美國海軍戰鬥力的49%。在2018年這一數據為45%,2017年為47%,2016年為45%,2015年為44%,2014年為52%,2013年為45%,2012年為42%。
  • 2021年中國海軍會發展成怎樣?俄羅斯給出答案:三艘航母毋庸置疑
    文/南風去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相比其他國家正在遭受疫情的折磨,我國的海軍卻在這種艱難時刻依然砥礪前行,各個類型的軍艦接連下水,軍事演習也明顯增加,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1次,海軍的「遠海夢」沒有隨著局勢困難而停止。而中國海軍在2021年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呢?對此俄羅斯給出了答案。
  • 中國兩大船廠為何同時造一巨艦,英國:簡直是晴天霹靂
    圖為中國正在建造的第6艘055型驅逐艦【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797期】 近日,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發表文章稱,中國已經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第6艘055型萬噸驅逐艦,這對相關國家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作為中國海軍新一代海上巨艦
  • 中國海軍2020年服役32艘軍艦,總噸位約14萬噸,超過全球總和1/3
    2021年開始,就代表了2020年已經過去。然後,就又來到了喜聞樂見的總結環節,而今天我們要盤點的,則是中國海軍在2020年的成績,作為2020年的「下餃子」大戶,中國海軍在2020年又服役了多少新戰艦呢?
  • 2艘航母、8艘055大驅,未來5年中國海軍下水艦艇將超100萬噸!
    在最近5年的時間,可以說是我國海軍發展最為迅速的一段時間,密集下水和服役的一大批的現代化艦艇,如下水了1艘「山東」號航母、2艘075型兩棲艦、8艘055大驅、18艘052D以及大量的054A、056型護衛艦,而這些艦艇的出現也極大提升了我海軍的實力。
  • 巨艦大炮時代王者,一次齊射能打沉一艘驅逐艦,戰列艦到底有多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海軍歷史已經從「巨艦大炮」主義過渡到海洋制空權爭奪時代。新的時代帶來了新的王者,而新王登基總是伴隨著老王的退位。作為上一個時代的王者——戰列艦至今還給我們留下許多迷惑等待解開。作為許多海軍軍迷口中的「恐龍」,戰列艦確實名副其實擔得起這個名頭。如果說航母是恐龍中的腕龍或者梁龍,那戰列艦就是武裝到牙齒的霸王龍。畢竟就單艦戰鬥力來說,戰列艦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就拿戰列艦之王大和號來說,它460mm主炮一發穿甲彈就能擊沉一艘5000噸排水量的軍艦!戰力非常恐怖就好比重量級拳王一拳就能KO對手一般。
  • 為對付俄羅斯海軍,美海軍專門「復活」了一支艦隊
    中國青年報2月6日報導稱,近日,美國海軍表示,其第二艦隊已經全面形成戰鬥力,並準備開始在北大西洋海域執行相應的巡邏和戰備值班任務。而美軍重建第二艦隊的規劃標誌著美國海上力量應對"大國競爭"的戰略轉型已經進入了實質性部署階段。同時輿論也認為,美軍第二艦隊也是美國以中俄等國為對手,展開的新戰略對抗手段之一。
  • 美國人評估俄羅斯海軍力量,得出一個可怕結論:不要把它逼入絕境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對全球海軍力量進行了綜合評估,排名前三分別是美國、中國、俄羅斯,三國力量對比為100:93:49。這個排名令人意外,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海上強國,而且力量差距並不是很大。更令人意外的是俄羅斯,擁有全球第二大水下核力量的俄羅斯海軍,與美中兩國差距竟然這麼大。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俄羅斯海軍在役主力戰艦包括3艘基洛夫級巡洋艦、2艘光榮級驅逐艦、3艘956型驅逐艦和13艘1155型反潛艦,都是蘇聯時期建造的老艦,平均艦齡超過30年,狀態堪憂。新銳戰艦隻有1艘22350型護衛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噸位僅4000噸。
  • 俄羅斯海軍力量
    俄羅斯海軍現在的狀態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面上已經大不如前,但是裡子還是有些技術,最主要的就是缺乏經濟實力和配套廠家。如果俄羅斯的經濟持續低迷,那麼俄羅斯海軍將真正日落西山。 小步快跑,持續更新的核潛艇 俄羅斯目前還保有35艘核潛艇,都是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核潛艇。
  • 俄羅斯海軍新增40艘戰艦,可裝配S-400飛彈,專家:終於換代了
    要擴張就需要良好的軍事實力基礎,而俄羅斯海軍一直以都沒有重大突破性發展,航母僅只有一艘。其他艦船很多都是蘇聯時期的「遺產」,經過了半個世紀,早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所以,換裝升級也在情理之中。近日,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諾維茨科夫在軍報中表示,俄羅斯海軍將在2020年服役約40艘艦艇,今年將交付約40個海軍平臺。
  • 美國剛剛燒殘一艘兩棲攻擊艦,俄羅斯就要開工建2艘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俄在7月16日為2艘23900型新一代兩棲攻擊艦舉行了開工儀式,另有4艘艦艇鋪設龍骨,這4艘鋪設龍骨的艦艇包括2艘22350型護衛艦和2艘885M型攻擊核潛艇。不知何時修完的"庫茲涅佐夫"號開工建造兩棲攻擊艦對俄羅斯意義重大。
  • 窮是原罪,俄羅斯海軍艦艇大盤點,情況實在不容樂觀
    今年開工建設5艘艦艇,明年還將開工建設8艘。"而在2020年,俄海軍計劃列裝14艘艦艇、3艘潛艇、18艘保障船艇,其中包括新的"北風之神"核潛艇首艇。具體到各型艦艇來看,應該說情況不容樂觀。955型已建造3艘並服役;最新的955A型首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核潛艇會在2020年1月底服役,共計劃服役4艘。攻擊核潛艇方面,俄海軍已有1艘885型"亞森"級(也稱白蠟樹級)核潛艇,並逐步建造6艘885M型核潛艇,首艇"喀山"號預計在2020年服役,另一艘"新西伯利亞"號也已下水。
  • 明明擁有三艘「航母」,卻從不張牙舞爪,義大利軍事力量弱嗎?
    目前航母依然是最強海上戰鬥力,美國在航母領域的優勢無可比擬,其擁有11艘航母,每艘都是核動力驅動。且在美國沒有中小型航母,全部都是大型甚至超級航母,為美國遠洋作戰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美國稱霸全球提供強有力支持。除美國之外,很少有國家能夠擁有多艘航母,雙航母情況也比較少。
  • 20年時間悄然換代:俄海軍新建大型輔助艦船43艘,小型輔助艦船167艘
    作為蘇聯的主要繼承國,俄羅斯國防戰略以「核威懾」為核心,海軍的發展幾乎回到了上世紀60年代,核潛艇及配套體系優先,大型水面艦艇停止建造。最終,俄羅斯海軍獲得了一堆的護衛艦與小型飛彈艦。 但這些小型飛彈艦,並不是俄羅斯海軍20年發展的全部。在這背後,俄羅斯建造了大量的輔助艦船,對更為老舊的保障體系進行更新,為艦隊行動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支撐。
  • 強國中的最弱海軍:二戰蘇聯海軍
    強國中最弱海軍:一戰戰列艦撐門面1941年蘇聯海軍擁有四個艦隊,但是不僅因為國土面積遼闊原因,造成相互遠離十分遙遠,整體實力更是相對弱小,一共只擁有3艘一戰時代的老式戰列艦、7艘巡洋艦、59艘驅逐艦、218艘潛艇以及其他小型艦艇數百艘。
  • 英國海軍2艘新航母2020年能作戰,百年航母大國打個盹又醒了
    不吹不黑,作為百年航母大國,英國皇家海軍在航母上的底蘊十足。2艘65000噸級伊莉莎白女王級新航母,在過去的1年中進展神速,為它們在2020年前後具備初始作戰能力打下了基礎。在這其中,正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梅波特軍港進行F-35B上艦測試的伊莉莎白女王號已經準備返回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