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一代人,一場電影一場夢,重溫影劇好似重溫舊夢。
莫言曾在《生死疲勞》這本書中談到,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較純潔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熱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當膽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觀色的。
經典影劇《牧馬人》由張賢亮小說《靈與肉》改編而成,男主許靈均被下放到西北牧場,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結識了比自己小15歲的女主李秀芝,並且娶了女主。該劇是對人性真善美的刻畫,是對理想愛情故事的嚮往,是對國對家的守候和護愛,是對一代人正能量的讚揚。
第一次接觸這部電影,是在空閒時間看短視頻上,短短的幾分鐘,便被其中的主人公所吸引。該片大火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很多人羨慕他們身上有著純粹的愛情故事,許靈均和李秀芝在結婚時彼此都是陌生人,結了婚之後才開始戀愛。
不由得讓八九十代的人想到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包辦婚姻,卻沒有主人公們那樣的真誠而美好,甚至讓更年輕的一代人羨慕牧馬人感情的純粹。許靈均和李秀芝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只有朝夕相處的陪伴和體諒。
《牧馬人》中女主李秀芝是個不卑不亢,充滿愛國情懷的一女子,無論是在處事方面還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個一種令人敬佩的形象。
而劇中男主許靈均和村民相處的十分融洽,在主人公結婚時,街坊們帶著花生、糖果、紅棗、酒和大米慶祝這對新人,大娘把家裡的一口鍋送給他們,讓他們省去買鍋的錢,鄉親們還每家兌了五毛錢給他們,總共有二十三塊五毛。郭大哥還讓許靈均帶李秀芝去買幾件新衣裳,更是說結婚是一輩子的事。可謂禮輕情意重。
在還沒有結婚之前,許靈均曾坦言自己事放過錯誤的人,他也是不想要瞞著李秀芝,而此時李秀芝在得知許靈均放過錯後,李秀芝反而說「放過錯不怕,我們以後不放就是了」。在得知丈夫許靈均的父親是富豪的時候,藉機教導孩子,不是我們的,一個都不要,教育孩子要養成志氣。
而在婚後的李秀芝,也展示了自己身上具有的女強人的形象,她雖然比許靈均小了整整15歲,但是在生活中確實個幹勁十足的人。當許靈均去放馬的時候,她自己在家脫了兩千個土坯,還更丈夫說他們自己也可以壘牆院,還要自己蓋一座屋子。
李秀芝:「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放馬」
許靈均:「傻姑娘,漢民哪兒有女的去放馬的?」
李秀芝:「我就是要去,我化妝成男的」,「一去十來天,馬都想家了,人也不想家........」
在我的生活中,忽然闖進了這樣善良的人,我好像等待了多年的這一天,終於來到了。她對我是這麼的信任,和我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好像她也等待了我多年。
李秀芝曾說自己不可憐,遇到好人,遇到對的人了。
人會有的,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一個時代一代人,我不知道世間是否還會有牧馬人,但是生活就是這樣奇奇怪怪,在某一刻,你遇到了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