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17日訊(記者 雷原)歲末年初,挑選一本稱心如意的日曆,開啟新年的第一章,為嶄新的一年畫上一筆,成為越來越多人追尋的生活「儀式感」。備註好重要的工作,標記出有意義的日期,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儀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市場上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日曆進入了黃金銷售期。從傳統的出版物到新穎的文創產品,從裝幀精美的紙質日曆到個性十足的機械日曆、魔方日曆、膠囊日曆,各大品牌紛紛發力,在實體店和電商平臺持續刷新銷量排行榜。高顏值、重設計、多功能的各式新奇日曆折射出人們文化消費需求的變化與發展,年年火爆的文創日曆究竟為何如此吸引人?文創日曆究竟又能「走」多遠?楚天都市報記者深入市場,採訪相關人士一探究竟。
高顏值、高附加值成為賣點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文創日曆持續走熱,激烈的「日曆大戰」讓各路商家在個性化的道路上連連出招。當下,電子產品普及,隨時都能查看日期,傳統日曆的基本功能逐漸弱化,消費者的需求卻更加多元化,越來越注重產品功能之外的其他價值。記者了解到,個性化的設計,精美的外觀,產品的高附加值等成為文創日曆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幾大重要因素。高顏值、高實用性、高文化價值的日曆,成為持有者意趣、審美的一個展示窗口。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教研室主任莫彥峰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曆逐漸不局限於本身查看日曆的功能,作為文創產品,它不僅具備日曆功能,更重要的是與相應的文化符號結合起來,以各式各樣的創意產品形態出現。」
記者觀察到,以手搖機械歷,膠囊日曆,膠捲日曆,AR特效日曆為代表的高顏值日曆,主要以其個性化的外觀設計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別的日曆靠撕靠翻,機械日曆用手搖,轉動時的聲音就好像時光在手裡翻轉」,20歲的大學生小劉告訴記者,自己購買的機械日曆是世界名畫系列的,拿到手的瞬間覺得設計感太酷了。
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個性日曆,各式新奇的日曆映入眼帘。AR特效浮雕日曆,手機掃一掃日曆上的二維碼,就能體驗到AR夢幻特效的「黑科技」;設計新穎的膠囊日曆,從每個角度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反射出不同的光景,示意讓持有者珍惜每一個不同的當下。
除了高顏值的外觀,品牌方更注重增加日曆的產品附加值。有提供視覺衝擊的電影日曆、旅行日曆、建築日曆;有提供聽覺體驗的聽書日曆、讀詩日曆、音樂日曆;更有提供各類知識的投資日曆、健康日曆、詩詞日曆。商家們試圖在有限的日曆內開發出無限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為消費者提供高的附加值,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站在消費者角度看,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伴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單單追求產品的基礎實用性,更加看重產品本身的文化價值,注重精神層面的需求。日曆雖說不是生活必需品,但若是與眾不同的設計和別出心裁的附加值能戳中消費者的心,消費者仍然會願意為其買單。
懷舊情懷、儀式感達成共鳴
「翻著精緻的日曆,仿佛新一年的時間也掌握在自己手裡」,32歲的張先生告訴記者,每天都會期待新一天的開啟,這種儀式感始終是無法被替代的。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翻轉日曆,在手中感受時光的流轉,保持生活的儀式感讓更多的消費者購買日曆。「現在手機上隨時能查萬年曆,但沒有日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95後的黃女士同樣表示,電子萬年曆雖然操作簡單,但不能像翻日曆那般可以明顯感知到時間的流逝。
時光如同白駒過隙,一寸光陰一寸金。日曆一天天地翻轉會提醒每個人珍惜眼前,珍惜當下。「使用日曆,會讓我覺得時間變得更加重要」,30歲的胡女士說,自己每年都會購買一本日曆,因為日曆會始終提醒自己愛惜時間,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正如現在很火的單向歷,生動表現了時光不可逆的特性,一頁日曆雖輕,一日時光尤重,激勵持有者充分利用每日時光,充實自我。
記者了解到,除了生活的儀式感,懷舊情懷也是吸引眾多消費者購買日曆的重要原因。我國最早的日曆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甲骨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這種歷史的傳承也在日曆裡積澱了下來。「回想小時候,奶奶指著日曆跟我說農曆和節氣,總覺得日曆對於我們傳統的中國人來說,包含著一份情感。」90後的張女士表示,每年都會給自己和父母購買日曆,選的都是帶有中國特色的日曆,「今年購買的就是剪紙風格的牛年日曆,大紅色非常喜慶」。
莫彥峰教授認為,日曆具有記錄性、時間性等特徵,具有記憶、回憶等符號意義,從心理情感上更感性於其他文創產品。作為文創產品,日曆可以與各種領域的文化符號結合,適合大多數年齡層,具有很強的內容及形式的擴展性,而特定的文化符號後面就是穩定的「粉絲」,這是很精準很大的消費者市場,「粉絲」對特定IP的推崇也是文創日曆年年火爆的重要原因。
文化價值需求是新的消費傾向
文創日曆是近幾年突然走紅的產品,那麼文創日曆究竟能「走」多遠,今後又會朝著怎麼樣的方向發展呢?業內人士指出,文創日曆能「走」多遠,要看它背後的文化元素和內涵能支撐多久。
莫彥峰接受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文創日曆的發展,從內容上來說,一方面是基於已有文化IP進行內容的豐富和形式的創新,另一方面是推陳出新不斷打造新的IP內容,或是對傳統文化IP進行創新。從形式上來看,消費者可能更注重有創意的日曆形態、有創意的日曆交互形式、精緻的印製工藝,但是便攜性、獨特的符號性、趣味性和創意性應該是未來更注重的因素。
莫彥峰表示,融入文化價值會是一種新的消費傾向。例如故宮文創、敦煌文創、各大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本質是各自獨特文化價值的體現。文化價值對個人來說,是個人價值觀或審美的一種認同,對社會來說,文化價值可以是一種正能量的引導,日曆是一種很適合的載體。例如將鑄造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符號融入文創日曆,是具有很好的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