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不僅是在線上,文創日曆在線下店也十分暢銷。據不少商家表示,文創日曆的銷售早在九月份就開始了。近年來,文創日曆,特別是文創IP日曆特別受市場歡迎,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豆瓣電影日曆、國家地理中文日曆、故宮日曆等,這些IP文創日曆始終都有大批粉絲每年追隨。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 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2017,日曆也瘋狂
如果說豆瓣出品的《電影生活日曆》更符合年輕人胃口的話,那麼,除了「經典款」《故宮日曆》的「百搭」以外,《啟功書畫日曆》《修心日曆》《北京風情日曆》《親子日曆》《正義之美日曆》《金剛經修福日曆》等多種主題基本涵蓋了不同年齡、行業、地域、情趣和愛好等類別需求。而更多的消費者不僅意味著更大的市場,同時也意味著通過尋找共性,勾連一些歷史記憶和生活方式。
-
商湯AI黑科技助力故宮文創 2021年親子日曆展現「多彩故宮」
《故宮日曆(親子版)》就像一部有關古代藝術寶藏的小百科,甄選了72件故宮博物院館藏的跟自然和學習相關的牛年「福氣」文物,並配上了專為青少年設計的文字介紹;它還是一本藝術創作集,讓愛玩愛畫的孩子,在天馬行空的創作中,學習科普知識,鍛鍊動手能力,享受傳統藝術的薰陶與文化的浸潤。
-
機械魔方膠囊詩集,讓生活充滿儀式感,揭開文創日曆年年火爆的神秘...
高顏值、高實用性、高文化價值的日曆,成為持有者意趣、審美的一個展示窗口。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教研室主任莫彥峰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曆逐漸不局限於本身查看日曆的功能,作為文創產品,它不僅具備日曆功能,更重要的是與相應的文化符號結合起來,以各式各樣的創意產品形態出現。」
-
故宮文創再推新,2021年親子日曆中隱藏商湯AI黑科技
不僅如此,這本故宮親子歷中還蘊藏著人工智慧(AI)和增強現實(AR)等高科技的嘗試,讓小朋友可以領略古代文化與創新科技的碰撞,而玄機就在日曆的封面之中。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通過挖掘故宮親子日曆的內涵,將AI+AR技術與日曆封面相結合,通過識別下方二維碼後用手機對準日曆封面掃一掃,「故宮日曆親子版」七個字便會神奇般地躍然空中,還有兩位栩栩如生的守護神向你發出一起體驗日曆的邀請。
-
文創日曆多爆款 2020年你的桌上放什麼?
在成都方所書店,《故宮日曆》已上架銷售,此外,《單向歷》之類的其他文創日曆也會陸續陳列銷售。近些年文創日曆市場不斷推陳出新,天府早報記者從四川博物院、金沙遺址博物館了解到,目前兩家博物館也將文創日曆提上日程,希望通過輕鬆的方式介紹館藏精品,傳播傳統文化。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故宮博物院紀委書記朱鴻文,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宮廷製作技藝研究所所長,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以及故宮出版社合作夥伴北京中信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博庫網絡傳媒集團北京分公司、北京時尚迅達書刊發行有限公司、北京白石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啟航東方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天津圖文方嘉印刷有限公司等領導出席,故宮出版社總編輯劉輝主持發布會
-
2021年《故宮日曆》青少版推出 打造可以聽的博物百科日曆
《故宮日曆》由故宮出版社出版,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藏品為承載、以深厚的文化內涵為主旨,是故宮博物院介紹院藏文物珍品、播揚故宮文化,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發布會上,由新東方與故宮出版社聯合打造的2021年《故宮日曆》青少版正式亮相,博物百科與傳統文化的CP檔繼續為全國青少年奉上有趣有料的文化大餐。
-
歲末將至,高顏值文創日曆吸睛熱賣
每一頁、每一天都有驚喜。」「看到這麼精緻的日曆,已經開始期待新的一年了!」近日,記者的微信朋友圈被各種創意日曆「刷屏」,《故宮日曆》《企鵝日曆》《物種日曆》《織繡日曆》《科普日曆》《鐫刻日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日曆花樣多、大眾參與度也高。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擴展滿漢全席日曆、故宮月曆等「日曆家族」
故宮推出涵蓋多款產品的「日曆方陣」。現場展示的2019年版故宮日曆與月曆。現場還展示了1933-1935年的老故宮日曆。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故宮博物院今天(9月10日)正式發布2019年《故宮日曆》。
-
我翻遍了 2019 年的日曆,發現最不重要的就是時間
《故宮日曆》有故宮博物館這個最強的文創 IP 作為支持,館藏豐富文創資源取之不竭,近來審美貼近年輕人的《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電視節目,也會把故宮文創產品推得更加火。在「鑑賞收藏」分類中,也只有其他日曆產品的銷量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
買來日曆又不用,年輕人你圖啥呢?
一時間,故宮成為年輕群體追捧的網紅景點,文創產品隨之走紅。其中,「美意延祥年」主題的《故宮日曆》創下日銷5萬的戰績,買家秀席捲微博、豆瓣等社交平臺。據統計,這年《故宮日曆》總銷量高達22萬冊,超過了前面幾年的總和。近兩年,頤和園、國博等博物館等知名景點也紛紛試水,但成績相差甚大。
-
深度:把日曆當藝術品做順歷有多牛?
事實上早在2018年在淘寶就已經有類似的檯曆銷售,剪紙內容主要是以日本的文化元素為主而為什麼日本這個銷量寥寥無幾,但是這本《順歷:時光有禮》卻能被哄搶到斷貨呢?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這兩者的差別。同時,檯曆不僅是建築的紙雕的呈現,還結合了24個節氣描繪季節生活的場景,通過耳熟能詳的節氣名稱以及唯美的插畫圖更能讓消費者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符合消費者對日曆的更高期望。
-
2017年日曆登場 《故宮日曆》成「網紅」酷似「紅磚頭」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周六推薦 | 三款日曆風APP
大概是從兩年前開始,一些文化媒體機構和文化娛樂內容聚合APP平臺開始興起出品日曆的風潮。這些日曆大都簡潔、樣式乾淨利落,因此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
買本日曆 記住日子留下情懷
如今,唐之隆感覺更離不開掛曆了。「年紀大了記性不好,需要每天看一下日曆,不但能看看這個月有哪些節氣,這一天需要注意啥,而且還能把一些重要的日子標註一下,防止忘記。」唐之隆笑著說,像生日、節日等重要日子,他都會標註出來,因為這代表著一家團聚,對他來說,同樣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
終於等到這款日曆,浸入機械工藝的形與魂 | 聯邦走馬2020重磅日曆新品
梵谷款機械日曆的27幅畫作,記錄下他的生命軌跡。 莫奈對光色的專注,使得人們重新體悟到光與自然的結構。畫作散發出的光線、色彩、運動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繪畫中僵死的構圖和不敢有絲毫創新的傳統主義。莫奈主題的機械日曆,依照季節變化、光影的變換來精選經典作品,讓這一款日曆在實際場景的使用中,更貼合感官對季節更迭變換的體驗。 葛飾北齋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巨匠,在世界美術史上的地位與達·文西並列,歐洲印象派的先驅畫家幾乎均受其影響。《富嶽三十六景》是葛飾北齋的代表作,也是眾多描繪富士山作品中的翹楚。
-
新年新日曆,2016年的日曆請記得查收!
《故宮日曆》再次被冠以「中國最美的日曆」而備受追捧此書涉及中國傳統文化多個領域以此彰顯中國漢字之美和民族文化精髓日曆和手帳均為iPhone6大小尺寸,上下分別為2016年上、下半年日曆。中間為通體橙色手帳。每本內頁包含半年日曆,每月開始會有一張月曆卡便於月度整體規劃。日曆內頁設計多種幾何圖形變化。每周一種顏色,色彩經過精心搭配,視覺上最大限度給予使用者舒適感。
-
日曆新時尚—秒秒測電子健康日曆
說到日曆,我還珍藏著一張三十多年前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的一頁,沒錯,它就是我出生那天父母為我保存下來僅有的記憶,雖然只是普通且帶著歲月痕跡的一張紙,但這卻是我人生的開端。如今像日曆、掛鍾這些承載著時間記憶功能的物品在年輕人的生活中已經漸行漸遠,似乎完全被手機、智能音箱這些電子數碼產品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