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電臺 Richard | 在海盜電臺,夢想永不消逝

2021-02-19 貓王音樂臺

▼ 喜歡音樂的人都在聽 ▼

▲  點擊收聽  ▲

《英國海盜電臺:

在海盜電臺,夢想永不消逝

DJ:Richard Lavelle

它會陪你度過30分00秒

收聽完整節目

請到網易雲音樂搜索主播電臺

【海盜電臺】Radio Caroline

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收聽本期節目

(節目分上下集,總時長:120分鐘)



三十年前的今天,在我們的電臺海盜船復仇羅斯號(Ross Revenge)上,DJ與船員們正齊力去建成一個新的天線系統。

原來那個高達300英尺的巨大桅杆,矗立了5年之後,在1987年被一場大颶風摧毀。很多人認為這是海盜電臺的末日,但我們從來不輕易言棄。

電臺站長Peter Moore找到了可以作為桅杆的新材料,安排漁船將它們悄悄運出英國,並由船員們在復仇羅斯號上將它們組裝起來。

勇敢的船員和DJ們冒著生命危險,在幾乎沒有任何安全設備的情況之下,用最基本的工具在海上建造桅杆。

他們建造的這一個天線系統持續運行了25年,即便在1991年的海難中,它也倖存了下來。這是海盜電臺船員們技術和勇氣的證明。

這個周末,我們將再次在歷史悠久的海盜船上進行現場直播。

復仇羅斯號是海上廣播時代的最後一艘海盜船,它至今仍在廣播。

在周末的時候,廣播人員將在船上生活與工作;不過,他們當然不必再遭遇當這艘船停泊在北海的時候所經歷的艱辛了!

在海盜電臺裡, 夢想永不消逝。

Keep Radio On!

Richard.

····· 本期DJ:Richard Lavelle·····

········· 本期節目歌單 ·········

▼▼

 01    R.E.M.《The Sidewinder Sleeps Tonite》

 02    The Cardigans《My Favourite Game》

 03    The Lemon Twigs《If You Give Enough》

 04    The Walker Brothers《No Regrets》

 05   The Beatles《And Your Bird Can Sing》

 06    Monkey Swallows The Universe《When The Work Is Done》

 07    David Gray《Babylon》

 08    Neil Young《Heart Of Gold》

 09    Sam Valdez《Farther Away》

 10   James Carr《The Dark End of the Street》

 11    Patty Smyth and Don Henley《Sometimes Love Just Ain't Enough》

 12    Johnny Marr《Hi Hello》

 13    Garbage《Stupid Girl》

 14    Split Enz《I Got Youl》

 15    Imagine Dragons《Radioactive》

 16    Delays《Nearer Than Heaven》

 17    The Selecter《On My Radio》

 18    Boston《More Than a Feeling》

 19    The Police《Don't Stand So Close To Me 86》

 20    Paul Simon《Can't Run But》

 21    Dan Owen《What is a Man》

 22    Death Cab for Cutie《I Will Follow You Into The Dark》

 23    The Kooks《All the Time》

 24    David Bowie《Kooks》

 25    Shocking Blue《Venus》

 26    Paul McCartney《I Don't Know》

 27    Robert Palmer《She Makes My Day》

 28    Let's Eat Grandma《I Will Be Waiting》

 29    Marmalade《Reflections Of My Life》

 30    Athlete《You Got the Style》

 31    Bob Geldof《Room 19 (Sha La La La Lee)》


歡迎加入貓王音樂臺音樂社群

「聽你的貓王音樂臺」


第一時間收聽節目

優先參與線上線下活動

結識志趣相投的聽眾粉絲

享受貓王音樂臺獨家福利

▼▼

請掃碼添加貓王音樂臺小助手: ggswyk

備註:加群

⬇️⬇️點 閱讀原文 前往網易雲音樂收聽節目完整版英國海盜電臺:在海盜電臺,夢想永不消逝

相關焦點

  • 《海盜電臺》
    【六裡莊人民廣播電臺】一向把「以扯淡反擊平淡,以庸俗超越通俗」當作立臺之本,並會在可預計的未來將其堅持到底。也曾借「李有鬼」的名義發表過這樣的解說:六裡,是六裡莊距離長安城的距離,也是我離天堂的距離,離夢想的距離,離太平盛世的距離。這是一段截不斷、塗不掉、cancel不了、delete不動、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段距離——我一度為此心碎欲絕。
  • 本周電影:《海盜電臺》一起搖滾吧
    1966年英國,北海上飄揚著一條遊艇,這裡有一群充滿了搖滾夢想的年輕人,在24小時不間斷播著自己喜歡的音樂,他們叫做海盜電臺。全英國的年輕人,無論種族、信仰,都熱衷於海盜電臺的音樂。被學校開除的卡爾被海盜電臺的首領昆汀引薦入夥。通過遊戲,他逐漸認識這些激情四射的DJ,其中,頭牌DJ大鬍子科特是個善於拿音樂說事的美國佬;戴夫雖然大腹便便卻頗討女孩喜歡……羞澀的卡爾似乎總是難以融入,對於喜歡的女孩也手足無措。2年前離開的DJ加文突然回歸讓科特面臨危機,而西蒙則發現與妻子艾蘭諾的婚姻另有隱情。
  • 《海盜電臺》,用熱愛捍衛夢想中的自由烏託邦!
    主演: 比爾·奈伊 / 肯尼思·布拉納 /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尼克·弗羅斯特 / 湯姆·斯圖裡奇類型: 劇情 / 喜劇 / 音樂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德國 / 法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9-04-01(英國)片長: 116 分鐘 / 135 分鐘(未刪減版)1966年的英國,BBC是播放流行音樂的重地,但是即使是這麼開放的電臺
  • 海盜電臺 Richard | 老牌樂隊的歷史性重聚
    ▼ 喜歡音樂的人都在聽 ▼▲  點擊收聽  ▲《英國海盜電臺
  • 周末劇場 免費觀影《海盜電臺》一起搖滾吧!
    1966年英國,北海上飄揚著一條遊艇,這裡有一群充滿了搖滾夢想的年輕人,在24小時不間斷播著自己喜歡的音樂,他們叫做海盜電臺。全英國的年輕人,無論種族、信仰,都熱衷於海盜電臺的音樂。被學校開除的卡爾被海盜電臺的首領昆汀引薦入夥。通過遊戲,他逐漸認識這些激情四射的DJ,其中,頭牌DJ大鬍子科特是個善於拿音樂說事的美國佬;戴夫雖然大腹便便卻頗討女孩喜歡……羞澀的卡爾似乎總是難以融入,對於喜歡的女孩也手足無措。2年前離開的DJ加文突然回歸讓科特面臨危機,而西蒙則發現與妻子艾蘭諾的婚姻另有隱情。
  • 《海盜電臺》簡單
    之前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第一印象是海盜?之後之後才是電臺。看完之後很好奇為什麼叫海盜電臺,想起了傑克船長,傑克船長一生嚮往著自由,我覺得如果他如果被束縛,存在羈判,那麼他也不就是一個海盜。人們理想中的海盜就像傑克那樣,瀟灑自如,追求著絕對的自由。海盜電臺的海盜也是如此 吧。
  • 海盜電臺
    此時,在北海的一艘船上,幾位DJ自己建起了海盜電臺傳播著搖滾樂:有從美國來了一次大麻之旅「學成回國」的全英最好的DJ加文、有尖酸刻薄卻聰明有趣的戴夫以及粗魯的美國老闆昆汀……在「天高皇帝遠」的海面上,這群嬉皮中年恣意的享受著自由生活……本片導演理察·柯蒂斯編劇出身,《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諾丁山》、《BJ單身日記》等等著名的浪漫喜劇都是他的作品。
  • 《海盜電臺》的浮華與浪漫
    在我的想像中,《海盜電臺》應該全篇都在表現電臺的人,電臺發生的事,好讓自由精神貫穿始終。然而《海盜電臺》卻增加了一些似乎多餘的情節和人物,這讓《海盜電臺》在我看來落入俗套。人物被限制在框架中,整個故事不夠連貫,為表現人物而表現,為反轉劇情而反轉,然而衝突卻沒有表現的那麼激烈,所見的「煽情」情節卻「硬硬地」插入了其中……這些都是我認為的漏洞。
  • 《海盜電臺》因為海盜電臺,留給了人們最美好的回憶!
    《海盜電臺》主要講述了 1966年,大西洋北海上漂浮著的一艘船,是深受不列顛聽眾喜愛的搖滾電臺的大本營。另一方面,政府高官 Sir Alistair Dormandy(肯尼思·布拉納 Kenneth Branagh 飾)決定設法取締非法電臺。隨著政府向電臺的贊助商施壓,電臺的收入持續降低。此時,出國兩年現已享有國際盛譽的 Gavin(瑞斯·伊凡斯 Rhys Ifans 飾)決定海歸,解決了電臺的難題。
  • 海盜電臺:收音機上的24小時美夢
    文/骨灰《海盜電臺》是一部英國喜劇片,影片講述了1966年的英國,北海上飄揚著一艘遊艇,一群無賴DJ在24小時內不間斷地播放著自己喜歡的音樂,並給電臺取名叫「海盜電臺」。但在他們受到熱烈歡迎的同時,政府高官與國家電臺卻開始注意到這些無政府主義的小團夥,並多次召開緊急會議商議對策,從最初的封口令,到後來的軍隊驅逐,對抗愈演愈烈……介紹電影裡的音樂是一件苦差,一個不準就變成了百度知道,所以我們來發散思維吧。1966年,我們來想想中國在幹什麼——哦,對了,我們正沉浸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熱中。而《海盜電臺》裡的1966年,我們看到了什麼?
  • 《海盜電臺》閃閃發光的一群人
    大西洋上漂漂蕩蕩的一艘船上,聚集著一群狂熱分子,愛搖滾,愛電臺,愛一切任性妄為的東西,自由就是他們的行事準則。可以說是一群「瘋子」,古怪的人,大笑的人,低沉的人,各色各樣,都在打嘴炮,透過那些玩世不恭的話語來看,海盜電臺更像是一個「烏託邦」,給聽眾給DJ自己帶來樂趣。
  • 李志與《海盜電臺》
    李志被封殺的幾天後,我奇巧地打開了硬碟裡存了近一個月的電影《海盜電臺》。用巧這個字眼是因為如果沒有李志被封殺的背景,這部電影予我的感覺遠不會這般真切、震撼,進而熱血上湧;同時,如果不是電影《海盜電臺》,我不會認識到李志還是一個搖滾歌手。至少在我看完電影後對搖滾的認知裡,他比絕大多數所謂的搖滾歌手更搖滾。 電影故事開頭,因吸毒被學校勸退的卡爾被母親送上了「海盜之船」。
  • 《海盜電臺》——搖滾音樂的盛宴
    1966年,是英國搖滾樂井噴的時代,同時也是英國搖滾樂最偉大的時代,而《海盜電臺》講的正是這個時期的英國。那個時候的英國電臺一天可能只會放45分鐘的流行音樂,在搖滾樂井噴的時候,你卻只能通過電臺一天聽45分鐘,這對於英國民眾有多難受自不必說。而愛之船上的一群搖滾樂愛好者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做著電臺DJ,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全英國的人每時每刻都能聽到搖滾樂。
  • 《海盜電臺》Day 10:海盜電臺
    碎片式的情緒更適合激烈的 對抗的東西 搖擺起來才能忘記一切 所以我從來不是愛音樂的人但我偏偏又離不開它 我可以一整天不聽一首但在嘈雜的人群裡就顯得手足無措 所以音樂到底是一種什麼奇妙的存在 有時候挺不適應90年代的 應該更老一點 老到可以見證卡羅琳的輝煌 見證「愛之夏「的瘋狂 見證搖滾時代的光彩 但是終究有些東西落幕了 我曾經說過 新的永遠在我這比不上舊的 但是無論怎樣 請愛搖滾樂吧 我們還有什麼能失去的呢 讓我們聽著海盜電臺的金曲
  • 資源《海盜電臺》
    公眾號輸入片名:海盜電臺
  • 《海盜電臺》讓生命力暢通無阻
    於是聯想到這個月看的一部老片《海盜電臺》(2009年),就是將這種「暢通無阻」發揮到極致。 不光是因為搖滾樂的主題將各種經典老歌穿插在影片中,就好像觀眾的每個細胞都能隨之扭動起來。更因為這是一個講述如何將生命力發揮到極致的故事,或者說講述的就是「海盜」的夢想。 很多人都喜歡說,「夢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不要說暢通,連挪一個位置都感覺困難重重。
  • 《海盜電臺》在無盡的海洋向世界散播搖滾的魅力
    音樂不錯,一群自由人追尋夢想,想起我濤濤大國缺失的民族信仰、宗教信仰已然消逝殆盡,整天三缺一的世界不禁對未來一片喧噓,這種世界你讓誰去夢想。講的是搖滾電臺的事,可到底跟搖滾有什麼關係?電影想說酗酒、濫交、吸毒才是搖滾的真諦?有些場景設置簡直莫名其妙,政府部門主管的表演太臉譜化了,整個電影都過於浮誇了!一群怪咖的理想生活,小清新害死人啊,1小時處的配樂燃死!!
  • 《海盜電臺》由「海盜浪潮」構建起的「海盜浪漫」誘發的「海盜情懷」
    又或是像《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歌曲改變人生》譯文)、《爆裂鼓手》、《海盜電臺》氣質的電影。又從西部扯到科幻,從安妮海瑟薇到基努裡維斯,從烏瑪瑟曼到劉玉玲,從福克斯到迪士尼,從宗教到童話。法式浪漫與犬儒主義。無一不談。因此在她的竭力推薦之下以及於子昂南昌返家後,我一個人再次同電影既是衡量較量又是孤獨相伴。便從《海盜電臺》開始著手吧。
  • 《海盜電臺》烏託邦之船
    今天想說的是一部經典的音樂電影《海盜電臺》。一部妥妥的英國電影,將音樂的魅力和自由詮釋的無與倫比。首先影片劇情上設計的是較為簡單的,主線就是海盜電臺的的成員在船上經歷的一些幸事也好還有一條政府要消除海盜電臺的副線。但影片整個故事背後還有一個特別宏大的時代故事命題,六七十年代的資本世界。同時也表現了英國的音樂史,電臺和搖滾樂在那個時代的興起。從這一電上說,影片的劇情是以小見大,通過小故事來展現背後的時代,這是相當高明的,且對於主旨有了非常完美的闡釋。可以反映到時代的電影是優秀的,用故事的共鳴理解那個時代。
  • 《海盜電臺》:他們追隨夢想的腳步,成了整個英國最自由的一群人
    直到海盜電臺的出現,才打破了這一切。那是由一群充滿自由靈魂的搖滾歌手組建而成的,裡面的每個人都對搖滾有著最深沉的最愛,因搖滾而生,為搖滾而瘋狂。他們生活在海上的一艘遊艇上,每天24小時播報搖滾音樂,以喚起人們內心的激情,趕走他們生活的枯燥。也正因為如此,海盜電臺收穫了很多年輕的粉絲。而真正的故事要從一個名叫卡爾的少年說起,這是一個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