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宋梅 劉超 i自然全媒體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自然資源法治建設
——訪自然資源部法規司司長魏莉華
前不久,自然資源系統法規處長培訓班在廣東舉行,培訓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不斷提升自然資源管理法治化水平。培訓班上,自然資源部法規司司長魏莉華就如何把握法治建設新形勢、認清法治隊伍建設新要求、確定今年法治工作重點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背景
準確把握自然資源法治建設新形勢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唱響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時代最強音,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表明黨對法治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來,我國的法治建設步履鏗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出發,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舉措和力度予以推進,法治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我國「十四五」時期和未來15年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戰略部署,發出了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動員令,將法治建設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為共和國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法治新圖景。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全面依法治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準確把握新時代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充分認識到全面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現實需要,是加快自然資源改革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證。
要求
加強新形勢下法治工作隊伍建設
「徒法不足以自行」,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離不開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推進法治工作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確保做到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工作者要學在前、走在前、幹在實。
自然資源法治工作者要有責任感、使命感。自然資源管理事關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人民群眾重大財產權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關係到人民群眾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財產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護。自然資源法治工作者最大的價值追求,就是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努力,不斷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化水平,進而提升整個國家法治化能力和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自然資源法治工作者要善於學習,提高政治站位。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法治工作者的專業素質,直接關係到能否做到「忠於法律」,能否守好法律底線。機構改革後,自然資源部組建後,業務領域大大擴充,帶來了很多全新的工作。《民法典》的實施也為自然資源系統推進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礦產資源法》《行政複議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修改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地方性配套立法工作也在加快推進。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全系統法治工作機構和隊伍迫切需要全方位提高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
自然資源法治工作者要堅定信心、推進法治。當前,自然資源法治機構面臨「人少事多責任大」的困境。面對暫時的困難,需要自然資源法治工作者堅定信心,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下,牢記「十一個堅持」,凝心聚力,不畏難題,鍥而不捨地推進自然資源法治進程。
今年
重點抓好自然資源法治五方面工作
2021年的工作重點,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緊緊圍繞部黨組重大決策部署,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研究謀劃部署今後一個時期的自然資源法治工作。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推進部機關乃至全系統的依法行政,已成為服務保障自然資源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時期,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下一步,要在繼續鞏固提升已有成果基礎上,學習貫徹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戰略部署,研究制定自然資源系統全面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核心是要結合自然資源領域工作特點,理清思路,找準抓手,力爭今後五年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是不斷完善自然資源立法。重點推進《礦產資源法》修改,在修法過程中,要充分貫徹黨中央關於礦業權管理改革的重大決策,全面落實部黨組關於礦政改革的系列決策,消化吸收礦政改革的成功經驗,科學體現礦政管理的技術邏輯。同時,啟動《礦產資源法實施條例》的修改工作,力爭《礦產資源法》及配套的實施條例同步推進、同步出臺、同步實施。大力推動《不動產登記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法》《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起草修改工作,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法治對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引領和保障作用。
三是探索設立自然資源立法聯繫點。充分發揮地方立法先行先試作用,對於某些國家層面的立法難點,由地方根據黨和國家有關政策精神,結合當地實際,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規,一方面為該地區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法制保障,另一方面也為國家有關立法進行探索,逐步積累經驗。通過試驗性立法先行的做法,將中央層面的立法需求與地方層面的立法需求相結合,通過個案創新推動國家層面的制度創新。
四是全面部署「八五」普法工作。2021年是「八五」普法開局之年,要在認真總結「七五」普法工作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全面部署開展「八五」普法工作。要嚴格落實普法責任制,把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探索創新普法方式,不斷提高普法成效。特別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現、及時引領,有針對性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個性化普法需求。
五是積極配合推進行政複議體制改革。行政複議體制改革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各級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要統一思想,積極配合、支持政府集中行使行政複議職責後的行政複議案件辦理工作,妥善做好職責交接,確保改革期間履行法定行政複議、行政應訴職責無縫銜接。
原標題:《今年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工作重點有哪些?專訪部法規司司長魏莉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