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2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標題下「昆明女聲」可快速關注
從1月27日開始,全國範圍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每日新增確診人數開始進入4位數:1771、1459、1737、1978、2102、2590。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截至2月1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4380例,現有重症病例2110例,累計死亡病例30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28例,共有疑似病例19544例。
持續上升的數字讓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
接下來,疫情會如何發展?
韋嘉,雲南省新冠肺炎(2019-nCov)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病例確認組組長、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院長。
他認為,從1月23號(全國啟動大規模防控措施)開始,往後推14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長潛伏期)就可以大致判斷:剩下一周左右的時間,很多潛伏期的人都會顯現出來。對他們做好有效隔離和治療,傳染源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同時在這一周,未感染人群如果能做好有效預防,後面就有可能會出現下降趨勢。
所以,接下來一周非常關鍵!
少出門、堅持戴口罩、勤洗手……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把自己管好,才能有效阻斷病毒的傳播。
小區發現確診病例,
周圍居民怎麼辦?
從1月30日起,昆明市內5個小區陸續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春暉小區頤達園、耀龍康城、星體花園小區、雲錫花園、海倫國際小區)。
2月1日,五華區轄區內的全部居民小區開始實行半封閉式管理。
那麼,小區居民該如何做好防護?
雲南省新冠肺炎(2019-nCov)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和病例確認組組長韋嘉指出,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小區居民要想有效防護,必須做到:
01
避免聚集,儘量避免參加聚會和集體活動。如果一定要出門,帶口罩的同時也要儘量避免密切接觸。密切接觸是指1米到1米5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內,打噴嚏、咳嗽所產生的飛沫可能會讓你受到感染。疫情防控時期,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等預防措施外,守住1.5米這個安全距離,也十分重要。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室整潔,勤開窗,常通風,定時消毒。只有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管好,病毒的傳播才能得到有效管控。
03
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可疑症狀,要及早報告,以便讓醫務工作者及時介入,進行幹預,避免發生嚴重後果。
假期結束,返程途中必須這樣做!
春節假期馬上就要結束,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人們返程在即,怎麼做好個人防護?韋嘉推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下面,小編就幫大家劃一划兩部指南裡的重點。
01
返程途中,最好佩戴KN95/N95口罩,並儘量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
02
有條件的話,帶上可攜式洗手液、體溫計。
03
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請立即取消返程,並及時就醫。
04
保存好公共運輸票據信息,以備查詢。此外,通通也整理了一份春節返程注意事項,希望對即將返程的人們能有所幫助。
05
回家後,注意觀察您和家人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熱、咳嗽、氣促等呼吸道症狀,請戴好口罩,及時至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名單附後)就醫。
06
在辦公室,務必請帶上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07
食堂就餐時,儘量分時段、分批次,少聚集,少說話。
總體來看,新冠肺炎感染的人,輕症病例是大多數,重症病例通常都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且人數比較少,大家不用太過於擔心。
不過疫情防控期間,有些注意事項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小編再次提醒大家:最好的防護,就是少聚集!最好的「藥」,就是少出門!
來源:滇醫通
原標題:《雲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韋嘉:接下來7天,是疫情防控「關鍵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