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逼停」家樂福沃爾瑪!今卻虧損17億「割肉求生」,慘敗告終!

2020-12-28 逸雲財富

文:西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大器晚成型。比喻已經家喻戶曉的宗慶後和任正非,宗慶後是在自己44歲的時候才創辦的娃哈哈,而任正非也是43歲才創辦了華為。其實除了年齡這點外,他們之間還存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時代和機遇。

在商業世界裡,從不缺少白手起家的神話,當然也不缺少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故事。都知道創業是很困難的。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淪為廢墟。然而,有些企業總是會被時代淘汰,有些企業家更是無法逃脫衰落的命運。而今天這位企業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就是江西前首富何金明。

8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出現下海潮,再加上當時的中國經濟較為落後,物資匱乏,所以創業在當時就更加具有時代意義。曾經的何金明創辦的人人樂超市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據說有個匿名員工稱,人人樂,就像是一個身高190cm,體重280斤的大高個,雖然外表十分強壯,但內在的消化系統卻已經破敗不堪,遍體鱗傷。何金明可以說是「成也人人樂、敗也人人樂」,讓我們看來回顧一下首富是如何跌落的。

何金明,1952年生。創業前,何金明是長沙鐵路分局的幹部。1992年,何金明調任深圳金屬交易所總經理,手拿「金飯碗」。但何金明並沒有就此止步。一次偶然的機會,何金明發現了國內綜合超市的商機。1995年,家樂福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次年沃爾瑪也進入了中國市場。那時,中國很少有大型超市。

因此,何金明決定辭職。憑藉個人的人脈和銀行的信任,何金明於1996年成功獲得100多萬元貸款,並成功在深圳南山區創辦了第一家人人樂超市。開業之初,人人樂的客流非常火爆,日銷售額高達6萬元。然而,隨著家樂福和沃爾瑪門店的增加,人人樂的客流量開始明顯下降。為了打敗這兩家外國巨頭,何金明決定研究這兩家巨頭的商業模式。何金明每天早早起床,去超市觀察超市的管理模式、商品陳列和打折活動。

就這樣,何金明把從家樂福和沃爾瑪學到的管理技巧運用到自己的超市中,打了一場價格戰,一天之內數次調整價格,最終贏得了用戶的青睞。最後,人人樂超市附近的家樂福和沃爾瑪門店都被擠走了。1999年,人人樂門店開到了廣州、西安、重慶等地。自2002年以來,人人樂變得越來越大,與家樂福、沃爾瑪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但其銷售額仍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2004年,人人樂成功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中國連鎖企業30強。2010年,人人樂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也是在這一年,人人樂成功登陸a股市場,被稱為「第一家民營超市」。何金明的財富也飆升至90億元,一舉成為江西首富。此後,人人樂利用熱度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擴張,希望將人人樂打造成全國性的超市品牌。

然而,隨著人人樂的不斷擴張,中國的電子商務也開始崛起,這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12年,人人樂年收入雖然達到129億元,但首次出現虧損,達到9000萬元。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損失越來越嚴重。2012年至2017年,人人樂全國虧損超過17億元,出現退市危機。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和零售市場租金等成本的上漲,人人樂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2015年,已經退休的何金明重返公司,領導公司重振業績。

為了扭轉頹勢,人人樂關閉了56家門店,隨後涉足新的零售業務,成立了樂超高端超市、樂生活社區生活超市、樂鮮超市。不幸的是,這些措施收效甚微。人人樂的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去年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虧損2.8億至3.6億元。面對這樣的悲劇局面,何金明只能宣布「切肉」求生。人人樂接到控股股東的通知深圳浩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已經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文件,這意味著人人樂的「何金明時代」正式結束。

曾經敢與家樂福和沃爾瑪這兩大國際巨頭「搶食」的巨頭,現在被時代打敗了。人人樂和何金明的「衰落」真是令人遺憾。但這也表明,在當前網際網路經濟時代,傳統企業如果不及時轉型升級,將被時代淘汰。所有的企業都必須懂得與時俱進的原則。

這個世界變幻莫測,能站在巔峰的人,不是贏家,真正可疑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王者,人人樂當初也是一個「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王者,但最後何以落寞,慘敗告終?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進行積極的評論。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民營超市巨頭倒下,曾大戰沃爾瑪家樂福,5年虧損17億被「賣身」
    1995年,國外超市巨頭家樂福和沃爾瑪相繼進入中國市場。但是,自從沃爾瑪和家樂福在中國市場不斷擴張開新店後,人人樂的生意受到了影響,銷售額明顯沒有之前好了。 為了找出人人樂跟這兩大超市的差距在哪,何金明仔細研究了一下沃爾碼和家樂福的經營模式,以及它們日常營銷活動。
  • 又一老牌超市「倒閉」:曾擠走家樂福沃爾瑪,狠虧17億後「賣身」
    這個曾被沃爾瑪視為競爭對手,還逼得家樂福關店的本土零售企業,現在已經走進發展的死胡同了。 1995年,家樂福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第二年,沃爾瑪也進入中國市場。當時,國內市場上幾乎沒有大型超市。
  • 第三季度賺了1300多億 沃爾瑪卻在撤離海外市場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沃爾瑪錄得營收1347.1億美元,同比增長5.25%;淨利潤為51.35億美元,同比增長56.2%;調整後每股收益為1.8美元。沃爾瑪三季度的表現高於市場預期,此前市場普遍預期沃爾瑪每股盈餘為1.21美元,營收為1279.91億美元,淨利潤34.17億美元。
  • 連續三年虧損超千萬元 家樂福鄭州北環店要關門了
    有消息人士稱,此輪家樂福閉店範圍並不止在河南地區,同時,這也是蘇寧系收編家樂福後對既有門店網絡進行的全盤優化行動,非盈利門店或問題門店進行「割肉」在所難免。  家樂福鄭州北環店要關門了  作為零售巨頭家樂福在河南的「1號門店」,家樂福鄭州北環店近期傳出即將關店的消息(如圖)。
  • 蘇寧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盒馬大比拼
    我們選了幾個代表性的企業:外資大型連鎖商超沃爾瑪、2019年被蘇寧收購的家樂福、阿里旗下大潤發、新零售模式盒馬鮮生,通過對比分析來看這四大零售新老勢力到家服務哪家強。沃爾瑪和大潤發也有自己的配送團隊,但使用率和專業程度都不高,主要還是依賴第三方平臺配送,這就很難在配送方面有所發揮。蘇寧家樂福之所以在配送範圍上脫穎而出,除了自主配送和第三方配送,更多得益於蘇寧物流的背後支持。蘇寧收購家樂福以來,對家樂福進行了多方面的賦能改造,其中重要一項就是物流的打通。
  • 沃爾瑪收縮戰線主攻電子商務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沃爾瑪只擁有5%到10%的在線業務。  這或許就是沃爾瑪不被市場看好的原因,但現在這種局面正被迅速改變。  收縮海外業務回籠資金  11月17日美股開盤前,沃爾瑪發布了2021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 【聚焦】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步步高等7家超市2018規劃藍圖!
    沃爾瑪中國2017年第3季度財報顯示,其總銷售額增長4%,可比銷售額增長2.5%,創下近4年來最好業績。沃爾瑪董事會主席格雷格·彭納去年底在廣州出席《財富》論壇時表示,沃爾瑪百貨公司 (Wal-Mart Stores, Inc.)已變更為沃爾瑪公司(Walmart Inc.),由此從傳統商店轉型成為覆蓋線上線下的全渠道零售商。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慘澹,誰在圍剿大超市
    開了60年的家樂福,這次算是「涼透了」。6月23日,深陷關店和負增長泥沼的家樂福,將中國業務80%的股權作價48億元人民幣,賣給蘇寧易購後正式退出中國。 作為大超市業態的首創者,家樂福也曾想過改變命運。
  • 7年虧損12億,股價跌至0.1港元!卜蜂蓮花在中國為何凋敗?
    曾幾何時,卜蜂蓮花頂著「第一外資零售商」的光環進入中國,與家樂福、沃爾瑪等巨頭搶奪中國的廣袤市場。但入華22年,家樂福中國門店200餘家、沃爾瑪約290家,但卜蜂蓮花開店不足百家,其利潤也連年虧損。從2012-2016年,卜蜂蓮花分別虧損了3.92億元、9680萬元、5840萬元以及1800萬元、5.38億元,2017年雖短暫盈利1.79億,但2018年,又再度巨虧2.88億。換句話,卜蜂蓮花在最近7年淨虧12億元。利潤連年虧損,股價更是跌到0.1元港幣,成了名副其實的仙股。
  • 賭場門口小混混打敗家樂福、沃爾瑪,成中國超市之王!
    其實,早在2010年,大潤發就取代家樂福,成為中國大陸市場零售業冠軍!2013年,它的單店平均銷售額為3.3億元,是家樂福、沃爾瑪的1.6—2.2倍,號稱中國賣場的「勞斯萊斯」!最後,在他的帶領下,潤泰紡織成了世界第一大格子布製造廠,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
  • 國內最大的超市集團:擊敗沃爾瑪家樂福,它在全國擁有3000多家店
    提起超市,相信我們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一些大型超市的名字: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等等。由於人們對日常消費品的剛需,超市巨頭們擁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在營收業績方面往往能夠斐然的成績。以全球超市巨頭沃爾瑪為例,這家企業曾多次蟬聯世界500強榜單首位。而沃爾瑪背後的沃爾頓家族,更是全球最為富有的家族之一。
  • 家樂福沃爾瑪各大商場紛紛倒閉,現又一巨頭撤離中國,究竟怎麼了
    家樂福和沃爾瑪的主要購物中心已經關閉,現在另一個巨頭已經從中國撤出。發生了什麼事 中國越來越繁榮,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各種市場都在湧入中國市場。 現在中國擁有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國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 家樂福撤離,沃爾瑪「賣身」,今麥德龍也要跑?為何國內留不住人
    家樂福撤退,沃爾瑪賣身早在2014年時,樂天就選擇了退出中國市場,並表明在華的業務則是被華潤收購,就這樣在我國才不過10年就只能敗走,而在華潤接管後,服務的態度就此下降,購物的體驗感也沒能得到升級,促銷活動也很難看到,價格上也沒有性價比。
  • 4年關閉74家門店,家樂福已離開,沃爾瑪還在堅持
    沃爾瑪回應「無出售計劃」上面說到一些國際零售巨頭,近年來紛紛縮減了在華投資規模,以及門店數量,用來節約成本。其中也包括,全球最為著名的零售巨頭沃爾瑪。光是在2019年時,沃爾瑪就關閉了在中國的十幾家店鋪。
  • 沃爾瑪出售西友百貨多數股權,要退出日本市場?
    據路透東京11月16日報導,沃爾瑪將以逾1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在日本連鎖超市西友百貨的多數股權出售給投資公司KKR和電子商務公司樂天。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沃爾瑪在激烈的競爭中一直難以賺錢。
  • 預計票房8億而實際卻3億,李晨的《空天獵》為什麼以慘敗告終?
    當時這部影片播出的時候預計的票房還是8億,結果現實卻只有3億的票房。可能如果沒有拼命的宣傳,票房會更加的慘。其實一部好的影片不是靠宣傳出來的,一部好的影片在觀眾看的時候,就應該能夠讓觀眾被震撼到,讓大眾認同。而且也並不是靠口號,而是要在演技上努力提升,在影片劇情上給一個合理以及精彩的劇情。現在其實有很多的電影,原來可以是好的影片,最後卻呈現出一個不好的影片,這也與片酬有著巨大的關係。
  • 預計票房8億,而實際卻3億,李晨的《空天獵》為什麼以慘敗告終?
    當時這部影片播出的時候預計的票房還是8億,結果現實卻只有3億的票房。可能如果沒有拼命的宣傳,票房會更加的慘。其實一部好的影片不是靠宣傳出來的,一部好的影片在觀眾看的時候,就應該能夠讓觀眾被震撼到,讓大眾認同。而且也並不是靠口號,而是要在演技上努力提升,在影片劇情上給一個合理以及精彩的劇情。現在其實有很多的電影,原來可以是好的影片,最後卻呈現出一個不好的影片,這也與片酬有著巨大的關係。
  • 中國超市巨頭崛起,打敗沃爾瑪、家樂福,在全國開出3000多家門店
    通常,人們去超市的時候,會優先選擇小區周邊的大型超市,我們經常看到的超市品牌有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等。其中,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大的超市巨頭,連續7年登上世界500強榜首,2019年的營業收入達到5239.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3.64萬億元,這個營收規模是阿里巴巴的7倍多。
  • 沃爾瑪、開市客、家樂福、永旺、蘇寧、永輝等24家零售企業2020年...
    來源:全球企業動態美國沃爾瑪(WalMart)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營收為1347.08億美元,同比增長5.2%。其中,美國同店銷售額增長6.4%,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79%。山姆會員店同店銷售額增長了11.3%,其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41%,會員收入增長10.4%。
  • 外資零售敗退中國榜:家樂福、麥德龍等12家退出 沃爾瑪關閉門店70...
    原標題:外資零售敗退中國榜:家樂福、麥德龍等12家退出,沃爾瑪關閉門店70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