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大器晚成型。比喻已經家喻戶曉的宗慶後和任正非,宗慶後是在自己44歲的時候才創辦的娃哈哈,而任正非也是43歲才創辦了華為。其實除了年齡這點外,他們之間還存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時代和機遇。
在商業世界裡,從不缺少白手起家的神話,當然也不缺少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故事。都知道創業是很困難的。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淪為廢墟。然而,有些企業總是會被時代淘汰,有些企業家更是無法逃脫衰落的命運。而今天這位企業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就是江西前首富何金明。
8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出現下海潮,再加上當時的中國經濟較為落後,物資匱乏,所以創業在當時就更加具有時代意義。曾經的何金明創辦的人人樂超市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據說有個匿名員工稱,人人樂,就像是一個身高190cm,體重280斤的大高個,雖然外表十分強壯,但內在的消化系統卻已經破敗不堪,遍體鱗傷。何金明可以說是「成也人人樂、敗也人人樂」,讓我們看來回顧一下首富是如何跌落的。
何金明,1952年生。創業前,何金明是長沙鐵路分局的幹部。1992年,何金明調任深圳金屬交易所總經理,手拿「金飯碗」。但何金明並沒有就此止步。一次偶然的機會,何金明發現了國內綜合超市的商機。1995年,家樂福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次年沃爾瑪也進入了中國市場。那時,中國很少有大型超市。
因此,何金明決定辭職。憑藉個人的人脈和銀行的信任,何金明於1996年成功獲得100多萬元貸款,並成功在深圳南山區創辦了第一家人人樂超市。開業之初,人人樂的客流非常火爆,日銷售額高達6萬元。然而,隨著家樂福和沃爾瑪門店的增加,人人樂的客流量開始明顯下降。為了打敗這兩家外國巨頭,何金明決定研究這兩家巨頭的商業模式。何金明每天早早起床,去超市觀察超市的管理模式、商品陳列和打折活動。
就這樣,何金明把從家樂福和沃爾瑪學到的管理技巧運用到自己的超市中,打了一場價格戰,一天之內數次調整價格,最終贏得了用戶的青睞。最後,人人樂超市附近的家樂福和沃爾瑪門店都被擠走了。1999年,人人樂門店開到了廣州、西安、重慶等地。自2002年以來,人人樂變得越來越大,與家樂福、沃爾瑪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但其銷售額仍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2004年,人人樂成功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中國連鎖企業30強。2010年,人人樂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也是在這一年,人人樂成功登陸a股市場,被稱為「第一家民營超市」。何金明的財富也飆升至90億元,一舉成為江西首富。此後,人人樂利用熱度在全國範圍內廣泛擴張,希望將人人樂打造成全國性的超市品牌。
然而,隨著人人樂的不斷擴張,中國的電子商務也開始崛起,這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12年,人人樂年收入雖然達到129億元,但首次出現虧損,達到9000萬元。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損失越來越嚴重。2012年至2017年,人人樂全國虧損超過17億元,出現退市危機。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和零售市場租金等成本的上漲,人人樂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2015年,已經退休的何金明重返公司,領導公司重振業績。
為了扭轉頹勢,人人樂關閉了56家門店,隨後涉足新的零售業務,成立了樂超高端超市、樂生活社區生活超市、樂鮮超市。不幸的是,這些措施收效甚微。人人樂的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去年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虧損2.8億至3.6億元。面對這樣的悲劇局面,何金明只能宣布「切肉」求生。人人樂接到控股股東的通知深圳浩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已經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文件,這意味著人人樂的「何金明時代」正式結束。
曾經敢與家樂福和沃爾瑪這兩大國際巨頭「搶食」的巨頭,現在被時代打敗了。人人樂和何金明的「衰落」真是令人遺憾。但這也表明,在當前網際網路經濟時代,傳統企業如果不及時轉型升級,將被時代淘汰。所有的企業都必須懂得與時俱進的原則。
這個世界變幻莫測,能站在巔峰的人,不是贏家,真正可疑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王者,人人樂當初也是一個「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王者,但最後何以落寞,慘敗告終?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進行積極的評論。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