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陝縣醫保局:讓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2020-12-25 經濟網

基本醫保參保率100%、縣域內住院「一站式服務」全覆蓋、慢病「兩病」全保障、防範因病致貧返貧成效顯著,一項項醫保惠民政策的實施,兜牢了寧陝參保群眾健康「網底」,全社會的健康獲得感和自信心不斷提高。

醫保服務下沉鎮村,讓群眾在家門口看病報銷

「感冒了不舒服,就在屋門口衛生室找李醫生開了藥,不用跑老遠到鎮上衛生院,現在看病還是方便」在距離縣城10公裡外的城關鎮鎮八畝村衛生室外,村民劉某說道。

「現在看病比原來簡單些了,不用帶合療本本,拿上身份證就行,看個小病報銷一多半,一年能報100塊,自己再補一點,政策是越來越好了」,在筒車灣鎮衛生院,該鎮村民郭某說道。

自寧陝縣醫保局成立以來,始終把參保對象「基本醫療有保障」作為首要任務,2020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實行整合,參保對象門診報銷下沉至鎮村級醫療機構。為切實讓廣大參保群眾享受到政策便利,打通醫保報銷「最後一公裡」,該局在加強政策宣傳的同時,積極對接縣鎮村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組成檢查組深入鎮村,逐一指導新報銷系統安裝運用結算工作,對網絡有問題、村醫操作不熟練的,現場協調、實地指導,讓醫保報銷系統鎮村互通,實現參保對象家門口就醫。

醫保改革持續深化,讓群眾看病吃藥少花錢

「患高血脂好多年了,阿託伐他汀鈣一直在吃,最近在縣醫院買藥發現比原來便宜了好多,從十幾塊錢降到一塊多,這個降價力度真是我們慢病患者的福音」,在寧陝縣醫院藥房,60多歲的孫大爺說道。

實施藥品「帶量採購」、醫用耗材「零加成」,是該縣實施醫藥耗材制度改革的舉措之一。據悉,該縣自2020年1月開始實施國家組織的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通過招採合一、量價掛鈎的方式,減少藥品流通環節,杜絕中間商賺差價,讓廣大群眾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第一批藥品帶量採購後,阿託伐他汀鈣、蒙脫石散等藥品價格降幅超過80%,從根本上減輕了廣大群眾的就醫負擔,深受大家的一致好評。

同時,自4月1日起,在以縣醫院為主的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實行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

「醫用耗材『零加成』政策文件下達後,我院第一時間調整了價格,更新了系統,自4月1日起所有醫用耗材按進價銷售,廣大群眾就醫費用會進一步降低」,縣醫院總藥師鮑慶坤說道。

醫保基金強效監管,讓群眾「保命錢」在陽光下運行

「嚴禁定點醫療機構掛名住院,發現上述違法違規行為,將追回違法違規費用,情節嚴重的,將解除醫保定點服務協議,並處2-5倍罰款」,在寧陝縣文化廣場,大屏幕滾動播放著「打擊欺詐騙保宣傳片」,引來不少路過的群眾駐足觀看。

在該縣的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顯要位置均張貼著打擊欺詐騙保宣傳畫,對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經辦機構和參保人員騙取醫保基金違法違規行為逐項羅列,醒目的公布著投訴舉報電話,方便群眾隨時監督舉報身邊欺詐騙保行為。

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立以來,隨著覆蓋範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對維護人民健康權益、緩解因病致貧、推動醫保體制改革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受監管制度體系不健全、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約,欺詐騙保行為時有發生,醫保基金監管形勢嚴峻。為此,該縣醫保局以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為抓手,堅持內部嚴控、外部兼顧原則,在全縣營造共同監管、嚴厲打擊的整治環境,同時,加大內控稽核力度,通過手工核對、系統比對和病例抽查等方式對參保群眾醫保費用真實性、合規性認真核查,對群眾舉報的問題線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整治一起,將違規資金全部追回。今年以來,共追回定點醫藥機構違規醫保基金200餘萬元。

與此同時,該局建立健全了醫保基金監管相關制度,常態化開展定點醫藥機構檢查稽核,突出問題導向,在深查深挖和真整真改上下功夫,始終保持打擊欺詐騙保的高壓態勢,最大限度杜絕欺詐騙保行為,讓醫保基金在陽光下規範運行。

醫保機制創新實施,斬斷群眾因病致貧返貧「根」

「縣醫保局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救了我兒子一命,沒有大家的幫助,我們家早就垮掉了」,作為寧陝縣縣域外大病就醫應急保障金的受益群眾,該縣太山廟鎮群眾饒某無不動容的說道。

近年來,參保群眾患大病重病赴統籌區外看病就醫呈上升趨勢,而統籌區外無法實現「先診療後付費」需墊付住院押金、住院報銷後自付費用仍較高成為很多困難參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攔路虎」。為此,該縣醫保局先行先試,先後建立了縣域外大病就醫應急保障金和因病防貧保險金兩項機制,一方面為患大病赴縣域外就醫無錢墊付住院押金的困難參保對象提供應急保障金支持,另一方面為患大病經基本醫療報銷後自付費用仍較高的困難對象給予防貧保險金支持。

饒某是縣域外大病就醫應急保障金的受益群眾之一,其7歲的兒子2018年被診斷為嗜血細胞綜合症,突如其來的疾病和高額的治療費用瞬間壓垮了本就貧困的家庭,正在一家一籌莫展之時,醫保部門通過應急保障金和社會眾籌為其墊付醫療費用35餘萬元,讓其兒子及時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手術,挽救了幼小的生命。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全面健康之路任重而道遠,寧陝縣醫保局將搶抓機遇、乘風破浪、砥礪前行,讓改革成果和惠民政策更快更好惠及所有參保群眾。(廖珊)

相關焦點

  • 小病看得起,大病有兜底
    小病看得起,大病有兜底——張家界市健康扶貧取得階段性進展桑植縣八大公山鎮筲箕池村貧困戶覃芳患子宮平滑肌瘤多年。孩子都在上大學,家裡經濟負擔很重。自2014年以來,該市圍繞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和「少生病」的目標任務,大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有效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病」現象,絕大部分因病致貧的貧困人口已成功脫貧,健康扶貧工作取得明顯的成效。建立兜底保障機制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起病」,是每一個貧困群眾的心聲。
  • 塵肺病將納入門診特病慢病報銷?國家醫保局回復
    今天,國家醫療保障局在回復全國政協委員關於「將塵肺病納入門診特病慢病報銷」的提案時提到,目前,塵肺病治療涉及的抗感染藥、平喘藥、抗纖維化藥物、鎮咳藥等相關藥物已在醫保支付範圍內,下一步將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保障塵肺病患者。
  • 醫保扶貧,阻斷因病致貧返貧
    「10·17」全國扶貧日前夕,江蘇省醫保局組織醫療專家到泗陽縣開展義診,宣傳醫保扶貧政策。盧集醫院院長魏迎祥告訴記者,以前農民參保意識不強,有的生了病不及時醫治、釀成大病致貧返貧,而現在身體有了毛病就會主動找醫生,越來越完善的醫保政策讓貧困戶們有了追求更好生活的底氣。
  • 數說「十三五」④丨讓甘孜群眾健健康康奔小康
    「十三五」期間,我州圍繞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目標要求,創新健康扶貧政策,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提升農村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力阻「病根」變「窮根」,遏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使農村貧困人口在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等健康扶貧方面實實在在地提高了獲得感、幸福感,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了基礎。
  • 鄂倫春旗用「三個百分百」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一是用百分百的貼心服務,讓貧困群眾看得上病。本著「醫生多跑腿、百姓少跑路」的理念,組織醫務人員逐戶、逐人、逐病對貧困人口家庭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核准,建立檔案,進行動態管理,做到不漏一人。組建旗、鄉、村三級籤約團隊,為服務對象提供常見疾病診療、重點疾病篩查、慢病康復指導及健康知識宣傳等服務,每月開展隨訪服務並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送醫配藥服務,累計投入資金97.06萬元,慢病送藥3290人次。2020年,在旗內定點醫療機構建立了「建檔立卡貧困門診慢性病綠色通道」,簡化就醫流程,方便了貧困慢性病門診就醫買藥,惠及貧困門診慢性病患者1141人次。
  • 醫療丨國家醫保局:職工大病患者符合條件將納入救助範圍
    11月19日,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該局日前對相關政協提案提出的「職工災難性衛生支出風險保障」公開答覆,明確將統一規範因病致貧重病患者認定條件,及時將符合救助條件的職工大病患者納入救助範圍。國家醫保局明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健全救助對象及時精準識別機制,統一規範因病致貧重病患者認定條件,及時將符合救助條件的職工大病患者納入救助範圍,提高救助精準性。
  • 慢性病一次處方藥量延長至3個月 安徽省醫保局為慢病、特殊病延長...
    省醫保局介紹,在鑑定辦證上,鼓勵各級醫療保障部門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為醫保門診慢性病申請、鑑定及辦證提供便利,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各統籌地區可通過醫保信息系統或網際網路渠道、電話傳真等方式,受理參保人員醫保門診慢性病申請。逐步將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聯網結算的就診記錄,作為醫保門診慢性病鑑定證明材料,減少或取消書面證明材料。
  • 煙臺人,門診慢病可在具備申報審核條件的醫院直接申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曲彥霖 通訊員 趙連璧煙臺市醫保局持續深化流程再造推動門診慢病確認備案業務下沉至醫院辦理。家住芝罘區的李先生是萊州市參保職工,6月18日在煙臺毓璜頂醫院就診時確診為肺癌,李先生在毓璜頂醫院醫保窗口申請門診慢病時,當場拿到了門診慢病病歷手冊,隨時可以攜帶病歷前往選擇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藥。
  • ...託起群眾幸福夢 甘肅省醫保局為3.7萬多家企業減徵城鎮職工醫療...
    目前,我省在全國率先實現醫保刷臉直接結算,全省174家定點醫療機構和82家定點藥店可以購買國家談判藥品,城鄉居民門診慢特病病種擴大到50種,報銷醫療費用更加便捷,患者用藥負擔明顯減輕。全省減徵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費12.36億元去年,省醫保局先後制定印發了《關於積極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保障的緊急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全省撥付醫保專項預付金合計2.31億元,累計結算治癒確診和疑似患者203人,醫療總費用203.23萬元。
  • 辦好「小事情」 不出「大問題」——寧陝縣創新推進基層社會治理...
    近年來,寧陝縣以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小事情」,確保不出現「大問題」的理念,探索「小服務、小網格、小信訪、小調解、辦小案」的「五小」工作機制,開闢服務群眾的「大通道」,促進司法「大公平」,構建社會治理「大平臺」,全力打造「平安寧陝」品牌,有效提升了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 福清:讓群眾在家門口「看好病」
    福清市衛健局負責人說,30年來,福清不斷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創新,讓群眾在家門口「看好病」,為群眾撐起健康保護傘。從弱到強醫療服務水平大提升近日,福清市醫院引入了一項新科技——人工智慧輔助術前設計AI系統。
  • ...局持之以恆扶助弱勢群體 幹部身心「沉」下去 群眾滿意「浮」上來
    防貧先防病,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鞏固脫貧成果的一項重要任務。為進一步加強醫療保障防貧監測篩查預警,有針對性地排查發現和防範化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風險,大廠回族自治縣醫療保障局主動作為、自主創新,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額醫療費用支出人員為重點對象,以「常態化防貧監測、精準化走訪排查、精細化確定對象、合理化提供服務」為主要任務,在全市率先建立實行了局領導班子成員和股室主任包聯弱勢群體制度。
  • 寧陝縣開展市人大代表述職評議活動
    現將履職情況報告如下,一是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履職能力……」12月7日,在寧陝縣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三位市人大代表分別向原選區進行述職並接受現場評議。為進一步密切安康市人大代表與原選舉單位的聯繫,增強代表自覺接受監督意識,促進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根據安康市人大常委會工作部署,決定在寧陝縣開展該活動。
  • 幫一人就業助全家脫貧 ——寧陝縣就業扶貧紀實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寧陝縣積極開展精準就業扶貧工作,重點圍繞轉移就業、創業就業、技能培訓,聚焦「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變「輸血」為「造血」,切實打通困難群眾轉移就業「最後一公裡」,為困難群眾打造就業「直通車」,讓群眾紛紛找到增收渠道,為廣大貧困戶「拔窮根、扎富根」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就業保障。
  • 阿斯利康等多款降糖藥入圍醫保罕見病藥或僅有兩款談判成功
    其中,在2019年經歷醫保局「靈魂砍價」的糖尿病用藥以及參與數量明顯多於往年的罕見病用藥備受界內關注。與往年談判結果「滿天飛」的情景不同,今年醫保談判,醫保局和參與談判企業都恪守保密規則,截至時代財經發稿,未有具體談判產品價格信息披露。
  • 彭山區醫保局DRGs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試點顯成效
    區醫保局持續加大對DRGs改革試點的組織領導,探索建立全區醫療機構以保質量、控成本、規範診療、激發活力的DRGs付費和績效管理體系,就醫群眾人均住院費用、人均個人自付費用、人均自費費用三項指標持續下降,優化資源利用,減少過度醫療,保障患者利益收效顯著。二是「學」字為先,弄通悟透。
  • 武漢重症慢病患者可以不跑大醫院了
    記者1月13日從武漢市醫療保障局獲悉,為支持我市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推進分級診療,同時進一步方便我市醫保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近複診購藥,經自主申報、各區審核受理、專家現場勘驗等環節,我市確定首批28家基層醫療機構作為試點,承擔醫保門診重症(慢病)複診服務。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老有所養 病有所醫 弱有所扶 哈密市初步...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老有所養 病有所醫 弱有所扶 哈密市初步建立全社會保障體系 2020-11-06 0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