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全國的鄭州「12-9」特大系列搶劫銀行案首犯張書海勾結其妹、其子、其侄等人,從1996年起,先後明火執仗地搶劫4次,共搶得贓款250萬元,並致死1人,致傷5人。
這個以家庭成員為主的犯罪團夥窮兇極惡、作孽多端。張書海自以為不可一世,一次次與公安幹警周旋、較量,最終未能逃脫覆滅的命運。
2001年9月16日,張書海等6名主犯被判處死刑,並執行槍決。此案後來還作為故事原型,被拍成了電視連續劇《榮譽》,2003年登上螢屏後一度熱播。
銀行門前的恐怖槍聲
從1997年11月份開始,中原腹地一次又一次地響起令人恐怖的槍聲。犯罪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持槍搶劫銀行,屢屢製造驚天大案,河南省省會鄭州被攪得不得安寧。
———1997年11月19日,位於鄭州市淮河路的電信分局營業廳發生持槍搶劫案,四名犯罪分子戴頭盔,持獵槍,搶走營業廳正往銀行押款車上運送的37萬元現金。
———1999年3月3日,建設銀行鄭州分行鐵路支行儲蓄所發生搶劫案,三名持槍歹徒用鐵錘等作案工具將櫃檯玻璃砸破,搶走現金五萬元,並在逃離現場時引爆一攜帶的爆炸裝置。
———1999年12月5日,位於鄭州市中藥城的鄭州城市合作銀行儲蓄所再次發生搶劫案,犯罪分子持槍闖入儲蓄所搶走現金200多萬元。
搶劫銀行案像一座座大山一樣壓在鄭州近萬名公安民警頭上,像一團團陰雲籠罩在鄭州市的上空,一時間鄭州銀行搶劫案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然而,就在警方投入重兵開展的偵查工作步履維艱時,鄭州市再響驚雷。
2000年12月9日下午4時54分,四名蒙面歹徒持槍闖入位於鄭州火車站附近繁華地段的銀基商貿城一樓大廳廣發銀行營業部,用爆炸裝置將櫃檯上方的防彈玻璃炸開一個洞後,持鐵錘將防彈玻璃砸掉,跳入營業櫃檯內,將當天的208萬元營業款裝入兩個藍白相間鑲紅邊的編織袋後攜款逃離現場。
歹徒在撤離現場時,將銀基商貿城保衛處副處長常玉傑槍殺致死。
在逃跑途中又與聞訊趕到現場的巡警展開對射,將巡警擊傷後混入人群潛逃。
案發十分鐘,省、市領導及鄭州市公安局領導先後趕赴現場指導偵破工作。
現場臨時指揮部果斷部署全市堵卡,嚴格檢查過往人員。
省公安廳緊急電告許昌、開封、平頂山、周口、漯河等地公安機關迅速設卡堵截。
經初步勘查,警方在現場提取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未引爆的爆炸裝置五個,滬工牌22磅鐵錘一把,12號獵槍彈殼四枚,12號獵槍子彈實彈一發以及血跡、毛髮、指紋等28種痕跡物證。
案發現場,根據目擊群眾反映和現場錄像監控資料顯示,警方迅速描繪出四名犯罪嫌疑人的基本特徵。
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離市區,鄭州警方當晚召開全市公安機關緊急電話會議,部署了以管城區、二七區為中心兩公裡以內區域為重點展開全面排查,同時以轄區為單位展開巡邏搜索。對公共娛樂場所、旅館酒店、出租房屋以及易於犯罪嫌疑人藏身落腳的地點進行了大搜查。
12月10日,鄭州警方根據現場錄像資料及現場遺留物證,製作出圖像資料在省、市各新聞媒體滾動播出、刊登,深入發動人民群眾積極提供線索,配合偵破工作。
12月11日,兩萬份「12·9」排查宣傳材料散發到鄭州市的每個角落,8000份排查提綱分發到一線民警手中,一張恢恢大網悄然織就。
前所未有的壓力
指揮部成立後,專案組人員對案情進行了綜合分析認為,犯罪分子對搶劫目標的活動規律、收款時間、經由路線有一定的了解,並熟悉現場地形地物和來去路線。從現場提取的拉火管、導火索等爆炸裝置物證分析認為,犯罪嫌疑人作案過程簡捷迅速,整個過程從下午4時54分開始到4時59分逃離現場,約五分鐘,環環緊扣,是事先踩點精心策劃有預謀的犯罪。
另據作案行為分析,犯罪嫌疑人選擇繁華地段且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火執仗開槍殺人,作案逃離後將蒙面物扔掉,不怕留下指紋,不怕遇到熟人暴露,確屬膽大妄為,認定犯罪嫌疑人是作案老手,逃離現場不遠就藏匿了槍枝和現金,說明歹徒在鄭州有一個比較固定的落腳點。
12月12日,專案組根據鄭州「11·19」、「3·3」、「12·9」搶劫銀行現場遺留物證分析認定,這是一起系列搶劫銀行案,為同一犯罪團夥所為,遂果斷將這三起搶劫銀行案進行併案偵查。
12月12日,來自公安部的刑事專家組抵達鄭州,通過深入細緻的現場勘查、分析,公安部刑事專家組肯定了鄭州警方的意見。
12月18日,在「12·9」案件分析會上,專案組對犯罪團夥進行了細緻刻畫:
該團夥結夥緊密,是由兄弟或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團夥人員四人以上;至少有一人當過兵,懂爆破知識,當兵時間在1980年以前,且此人極可能是團夥牽頭人;有一人或兩人曾經作過搶劫或盜竊案件;有一人在鄭州有固定的住處或為鄭州的常住人口;有獵槍或其它槍枝,有與現場一致的物品;團夥成員的年齡在25歲至48歲之間。同時確定了1號犯罪分子的身高為1.78米至1.80米左右,體態中等偏胖,年齡在30歲至48歲之間。同時,專案組根據語音專家對犯罪分子的語音認定,將犯罪分子的原籍鎖定在平頂山、許昌一帶。
隨著偵查力度的加強、社會群眾的發動深入,各類線索源源不斷地匯集到了專案指揮部,其中一條線索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12月12日下午,鄭州市公安局110報警電話驟然響起,一自稱姓劉的男子從武漢打來電話稱:「『12·9』案件中的作案人一名是河南省沈丘縣人,一名是河南省新蔡縣人,搶得現金不是你們說的208萬元,而是207萬元……」舉報人要求警方第二天上午將五萬元賞金送至指定地點,他派人來取,後再進一步提供線索。之後,舉報人再次打電話稱:「12·9」犯罪分子要求其參與搶劫銀行,他沒有答應,並提供了一個武漢工商銀行的帳號,再次向警方索要500元賞金匯至該帳號上。獲悉此線索後,專案指揮部對此案線索進行了初步分析。「12·9」案件發生後,由於時間匆忙,銀行工作人員報稱被搶現金180萬元,事後經過認真清點,確認被搶現金208萬元,其中一萬元系犯罪分子在逃跑途中遺落在銀基商貿城一商戶攤位前,後被該商戶撿到上繳專案指揮部,犯罪分子實際搶走現金207萬元。由於舉報人所報並非發案時公布的被搶現金數額,因此,該線索立即在指揮部掀起了不小的波瀾。12月13日早晨7時,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劉凱帶領偵查人員急飛武漢,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經過兩天兩夜的縝密偵查,終於將此人帶進了武漢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經查,此人姓楊,是在武漢看到《楚天都市報》有關「12·9」案件的報導後,出於騙錢的目的才撥打舉報電話的,為此,楊某提供的假線索被警方否定。
鄭州市自1980年以來所發生的搶劫銀行案件一起未破,群眾希望公安機關破案的要求和呼聲也越來越迫切,警方深知群眾是想快點掃除積壓在心頭的惡氣,群眾急公安民警更急。特別是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社會上的一些傳聞不脛而走,如「搶銀行到鄭州」,再如「武漢抓住一個搶劫銀行犯罪分子,原本是要到鄭州作案的,因為在火車上睡過了點,誤將武漢當鄭州」等等,更使警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甚至連公安民警的家屬都抬不起頭,不敢講自己的親人是警察。在人代會上,一些人民代表對鄭州連續發生的搶劫案久偵未破提出質詢。
社會輿論既是壓力更是動力。全市公安民警橫下一條心:「不破此案決不收兵,拿下『12·9』為警察榮譽而戰。」這已成為全市近萬名公安民警的共同心聲!
可疑的球形門鎖
專案指揮部大膽決策,重新調整偵破方向,決定開闢五個戰區,擺開大戰場。同時抽調1200名公安民警到公安幹校進行為期兩天的偵查培訓。5月20日,專案組案件分析會議之後,指揮部將重點排查區域劃分為:中原區、二七區、新密市等地,在重點區域內又以京廣路以西、華山路以東、隴海路以南、南三環以北的區域為重中之重。
6月12日晚,第一戰區專案組民警餘慧明、劉繼紅、劉遂成、劉平順等四人在指揮部劃定的嵩山路南段綠城花園內進行重點排查。21時許,當四人排查到24號樓1單元7樓14號時,第一次敲門,該戶久敲不開。當四人正準備離開排查其他住戶時,忽然聽到14號有輕微的開門聲,他們立即返回再次敲門,時間一分一分過去,終於一名婦女打開了房門。餘慧明、劉繼紅以查戶口為名進入室內時,猛然眼前一亮:這家住戶的三個房間門把手全是靈貴牌球形門鎖,而「1999·3·3」案件現場遺留的恰恰有靈貴牌門鎖包裝盒,這種鎖在鄭州銷售量極小。門鎖引起了排查民警的警覺。女房東找戶口本時,隨手關上了臥室的門,但細心的女民警劉繼紅聽到了屋裡有隱約的說話聲,於是民警請出了男主人張書海。
儘管是晚上,儘管張書海一臉平和,但他的身高、體態、年齡,尤其是他眼神流露出的某種神情讓排查的民警不由自主想盯著他多看幾眼。
張書海在民警的要求下,神態自若地更衣穿鞋來到專案組接受調查,並按下手印。
隨後,技術人員連夜對張書海的指紋進行比對,發現他的兩枚指紋與「12·9」案現場遺留的有比對價值的犯罪分子的兩枚指紋非常相似。為慎重起見,指揮部立即通知刑偵支隊副支隊長、痕跡專家張國民趕到現場鑑定。
終於,張國民慢慢地站起身,轉過頭對局長李民慶說:「不錯,就是他。」
「你能保證?」李民慶的聲音有些顫抖。
「絕對是他!」一向寡言的張國民顯出了少有的倔犟。
李民慶坐下來認真仔細地再次驗看兩枚指紋,良久沒有說一句話。他猛然一拍桌子:「抓!」命令一出,偵查人員如利劍出鞘衝進悽迷的夜幕之中。凌晨3時許,張書海住處被控制。
凌晨4時許,兩名女子拿著六個包裹趁夜色匆忙下樓。這兩人正是張書海的妻子王宇和其妹張玉萍,偵查人員當場從其攜帶的包裹中搜繳出匕首一把、吸盤一個、警帽兩頂、現金27萬元、35萬元存摺一個、五連發獵槍一支及獵槍子彈和五六式步槍子彈數百發。技術檢驗認定該槍正是「12·9」案件犯罪分子使用的槍枝。經審訊,王宇、張玉萍供認去年「12·9」、「1997·11·19」和「1999·3·3」三起搶劫銀行案件均系張書海夥同他人所為,並交代出張書海已經連夜出逃。
鄭州市公安機關當即在全市進行集中搜捕,全力緝拿張書海。
最後一名嫌疑人落網
6月13日凌晨6時許,鄭州警方獲悉有人在鄭州火車站地區好像看到張書海出現。由於犯罪分子手中可能有槍及爆炸物,而火車站附近又是人員流動量最大的地方,為防止意外發生,指揮部立即調集了各警種3000餘名警力在火車站附近遍撒羅網,同時將張書海及其同夥的照片緊急翻拍6000多份分發到各參戰民警手中。13日凌晨,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李清林,省公安廳廳長張程鋒趕到鄭州市公安局專案指揮部,坐鎮指揮緝捕行動,緊急部署全省各地公安機關、特別是張書海原籍所在地平頂山市公安機關全力協查,並派省公安廳副廳長楊德勝、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張戰軍和武偉邦先期帶領50餘人趕赴平頂山開展工作,在犯罪嫌疑人藏身的地點周圍設置四道包圍圈。上午8時許,經過偵查發現張書海潛回平頂山的線索後,廳長張程鋒與局長李民慶帶人趕赴平頂山,與當地黨委、政府領導和公安機關負責同志一道,一線指揮抓捕工作。
10時許,鄭州警方在平頂山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將張書海抓獲。張書海於13日夜供認了夥同喬紅軍(男,24歲,與張書海同村)、張世鏡(男,23歲,與張書海同村)、張紅超(男,23歲,張書海長子)、張滿倉(又名張小馬,男,29歲,葉縣人)等人,持槍搶劫廣發銀行鄭州銀基商貿城支行和鄭州電信局淮河路營業廳、建設銀行鄭州交通路儲蓄所的犯罪事實。
經警方查證,1955年出生於葉縣夏李鄉侯莊村的張書海,身高1.80米,於1971年入伍,1976年退伍後在村裡任民兵營長和村委會主任,1995年帶妻子和兩個兒子到鄭州做玩具批發生意,後嫌做生意賺錢太慢,鋌而走險,開始和親屬及兒子一起搶劫銀行,犯下了累累罪行。
6月13日,鄭州「12·9」特大系列搶劫銀行案犯罪嫌疑人張書海被抓獲後,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張紅超、喬紅軍、張世鏡潛逃。為了儘快抓獲上述犯罪嫌疑人,奪取此案全勝,在省公安廳的統一指揮下,專案指揮部移師河南省葉縣,副廳長楊德勝、副廳級巡視員楊元偉親臨一線指揮偵破工作,鄭州市公安局局長李民慶、平頂山市公安局局長宋景峰坐鎮指揮。
6月16日,公安部向全國公安機關發布B級通緝令,通緝「12·9」案犯罪嫌疑人張洪超、張世鏡、喬紅軍三人。
6月17日,偵查人員對張世鏡家進行再次搜查時,起獲贓款30萬元,並沿著張洪超、張世鏡、喬紅軍於6月13日逃跑的方向花園村等附近村莊調查,走訪群眾,了解張洪超、張世鏡、喬紅軍的性格特點和思想狀況後,認定張洪超等三人可能逃往南陽市,方城縣應為重點地區。專案指揮部決定將南陽市,特別是方城縣作為重點區域展開全面排查。當晚,鄭州公安局副局長王向陽帶領80名民警在漯河、南陽、魯山、寶豐等地火車站、汽車站張網守候;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吳偉邦帶領150名防暴隊員趕往方城縣拐河鎮,執行堵卡任務;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劉凱、張戰軍趕赴南陽專案指揮部參與偵破工作。
6月18日,警方經過深入摸排和縝密偵查,發現張洪超、張世鏡、喬紅軍在南陽方城縣拐河鎮出現。廳長張程鋒於下午2時趕赴現場,立即調集鄭州、平頂山、南陽三地2000餘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展開大搜捕。
6月18日下午,河南省委書記陳奎元得知這一消息後,親自指示正在省裡開會的平頂山市委書記田承忠、南陽市委書記馬萬令立即返回,組織當地黨政幹部和人民群眾,全力配合公安機關展開圍捕。
6月19日下午2時,在拐河鎮王家營村分水嶺村路段執行設卡任務的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將藏在一廂式貨車內企圖外逃的張洪超、喬紅軍兩人抓獲。
6月19日下午4時30分,拐河鎮黃埔崗村經營代銷點的女村民司傑正在打盹,這時進來一年約20多歲的男青年買了四袋方便麵、兩瓶礦泉水後,慌慌張張地離去。司傑看他是外鄉人,行跡又非常可疑,便留心觀察。此時,楊莊小學校長魏天江恰好路經此地,魏天江聽後感覺此人像是公安局正在抓捕的歹徒,忙借了一輛摩託車帶上司傑向四公裡外的拐河鎮疾駛。
當晚7時許,鄭州市公安局副局長王向陽帶領偵查人員追至黃埔崗行政村下屬的小北莊時,在半山坡遇到放羊的村民李山,王向陽便拿出通緝令讓他辨認,李山說:「剛剛過去的一個小青年,跟這上面印得一模一樣,就在前邊不遠的山溝裡。」
由於山路進不去車,王向陽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自己帶領偵查員李國嶺、張鋒繼續往前追捕;一路由偵查員劉偉增、郭志偉留下看車並就地訪問群眾。王向陽等人步行走出五公裡後,在溝底發現一堆用過的餐巾紙,這種餐巾紙當地人絕不會使用,只有外來人才使用這種紙。根據目擊者證言及現場遺留的其它物證,偵查人員此時已經確認正在追捕的人正是在逃的張世鏡無疑,且就在附近藏身。
此時,夜幕降臨,大地一片漆黑,由於地形不熟,王向陽請求速派警犬增援。晚上10時20分,40名偵查人員及7條警犬與王向陽等人在溝底會合。經警犬辨別嗅源後,偵查人員即順線追蹤直至山頂。
在山頂,警方發現張世鏡已割腕自殺。後經警方緊急救護,並就地突審,張世鏡對其參與搶劫銀行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6月19日晚11時30分,「12·9」案件最後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張世鏡在方城縣拐河鎮王家東溝村毛谷堆山頂被抓獲歸案。
至此,震驚全國的鄭州「12·9」特大系列搶劫銀行案件全案告破。
家族犯罪
實施這些案件的是張書海,張紅超(其兒子)、張小馬(其侄子)、張玉萍(其妹妹),其中張書海曾經當兵,在部隊擔任過營長,軍事素質紮實,其兒子和侄子都是警校畢業,反偵察能力極強。
張書海在犯罪前在鄭州做小買賣,1990年時開過相管,擺過地攤,但是日子過得是緊巴巴,或許是他不太擅長做生意,性格較為內向,可就是在做生意不賺錢的時候屋漏偏逢連夜雨,張書海被查出了遺傳性糖尿病,他母親晚年時也被糖尿病折磨的死去活來,張書海突然感到人生的悲哀和短暫,空有一番志向未能舒展。
就是陰暗心理驅使下讓他走上犯罪的道路,張書海打算搶劫銀行,但由於性格內向,他的朋友也沒有幾個,想找個搭檔也沒有合適的人選,最後張書海想到從警校畢業不久的兒子,他知道兒子的虛榮心很強,但是這件事也怕被兒子說自己,有一天喝了點酒,故意問兒子願不願意搶銀行,沒想到的是他兒子張紅超連口答應。
等第二天張紅超還來問張書海昨晚說的是不是真的,在得到父親的肯定後,張紅超由衷佩服父親的膽魄。就這樣張書海獲得了兒子的「大力支持」,但是人手還是不夠,這個社會兒子張紅超推薦即將從警校畢業的堂弟張小馬,張書海也將其已離婚的妹妹拉了進來,因為他覺得女人更適合踩點,不會使得產生警惕。
1997年11月下旬,經過多次的踩點,張書海團夥洗劫了鄭州一家電信收費廳,搶得現金37萬,但張書海耍了手段,私下掉包了大半,最後只拿出來了9萬元幾個人一起分。但是其他幾個人一次性分到上萬塊錢已經是很滿意了,對下一次的行動充滿信心和期待。
1999年3月初,張書海團夥對鄭州某支行實施搶劫,張書海這次讓自己的兒子持槍在外掩護,他和侄子進去搶,這是張書海給兒子留了後路,因為他知道,進去搶劫的人如果被抓到就是死刑,而在外面掩護的不至於判處死刑。這一次他們成功搶得4萬現金。
數次得手之後,張書海團夥膽子越來越大,對自己的反偵察能力越來越自信,張書海在2000年年初時購買了炸藥,準備炸銀行金庫大門,在一番踩點之後,那天下午幾個人按分工後分頭行動,就在其他人已經做好衝進去的準備時,張書海在準備發信號前他的大腿突然發軟,較為迷信的他認為這是不詳的預兆,他趕緊打電話臨時通知撤銷行動。
過了幾個月,他們再次按照原先的計劃來到那家銀行實施搶劫,用炸藥炸開防彈玻璃後搶到現金200多萬,本來打算還炸錢庫大門的,但是覺得錢已經夠多了,太多了的話帶著錢不方便跑,隨後幾個人按照計劃分頭逃竄。
這次行動作為團隊的領頭人,張書海分到70萬,兒子和侄子各分到40萬,其妹妹張玉萍因為在接頭時幫忙運輸錢的時候弄丟了一部分錢,所以只分到28萬。
雖然每個人都有了幾十萬的存款,在19年前的幾十萬如同現在的一千萬了吧,但是他們很低調,過節回鄉探親依舊穿的很樸素,抽菸都是最便宜的那種。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2001年6月,張書海在河南被抓獲,最後供述了自己與兒子侄子和妹妹參與搶劫的犯罪事實,不久後其他人也相續被抓獲。
張書海等罪犯之間關係是自1949年以來破獲的搶劫案中最讓人驚訝的,簡直就是一家人出動搶劫,且都是屬於高智商的罪犯。
添加客服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