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迷宮》導演新片沒讓人失望,聽他為你解答片中最大謎題

2021-02-19 Mtime時光網

在忻鈺坤的老家內蒙古包頭,一個礦藏豐富的地方,開礦採礦是他從小到大再熟悉不過的事。家裡也有人做礦產生意,他聽多了礦上的悲歡離合。

高一那年軍訓,一座三角形的大山在他眼前轟然崩塌,少年心裡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他拍《暴裂無聲》的原因。

多年來,忻鈺坤一直思索那座山為什麼會塌?那座山能夠代表什麼?

恰好在創作《暴裂無聲》劇本最核心的時間裡,他看到梁曉聲的一本書《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對中國而言,生產力正在擺脫落後,經濟基礎正在擺脫虛弱,商業時代正方興未艾地孕熟著,階級正日愈加快地分劃為階層。

「那本書對我影響挺大的。我到底是用劇本、影片講實實在在的事情,而這件事所能代表的東西有限?還是繼續嘗試,從點做到面?」忻鈺坤問自己。

忻鈺坤

2014年《心迷宮》成功後,接踵而至的合作和片約一度讓忻鈺坤不知所措,但他覺得自己身上還有一份像責任的東西。

《暴裂無聲》原本叫《山野追蹤》,後來覺得這麼一個清秀的名字已經不能完全涵蓋電影強壯的一生,就改名叫《惡人》,再改寫劇本的過程中,終於找到更合適的《暴裂無聲》。

昨天,這部電影公映了

(以下內容含有輕微劇透)

2004年凜冬,一個北方礦業小鎮上,牧羊少年帶著羊群在山裡行走,路過淺淺的河溝駐足遠望。

兩天後,礦工張保民(宋洋飾)得知兒子失蹤,急切趕回家中,三天後,律師徐文杰(袁文康飾)的女兒也失蹤。他拿起電話打給他能想到的唯一嫌疑人,黑白兩道通吃的煤老闆昌萬年(姜武飾)。

於是,兩起本來毫不相干的失蹤案意外關聯到一起。

《暴裂無聲》是忻鈺坤在犯罪類型片上的新嘗試,相較《心迷宮》精巧縝密的多線性敘事,《暴裂無聲》用其線性敘事,對當代社會投入關注,片中熟悉又有疏離感的西部空間環境與人物、故事之間互文見義的結構,讓影片有嚼頭。

忻鈺坤解釋:「站在特別寫實的角度去看片子,可能會有點抽離。如果抓住裡電影裡一些小小的隱喻,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有的電影像詩,有的電影像畫,《暴裂無聲》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寓言故事。

《老男孩》是忻鈺坤最喜歡的韓國電影

忻鈺坤最喜歡的導演是樸贊鬱、奉俊昊和金知雲。

他說,韓國電影很早就開始嘗試類型的融合,他們通常會給觀眾一個很熟悉的故事,最後卻讓人看到了意味不一樣的電影。

因為喜歡《老男孩》,這次他還請到《老男孩》的動作指導李洪彪為宋洋設計打戲。

忻鈺坤對自己的作品定位很準確:「好像一條很新鮮的魚,就沒有必要紅燒,《暴裂無聲》不是《心迷宮2.0》。我希望觀眾忘記《心迷宮》,來看一部全新的電影。」

對低成本處女作,觀眾很寬容地將你推至高點

如果第二部不靠自己摸到高點,那就是能力問題了



時光網:很多導演拍處女作時都初生牛犢、無所畏懼,當得到認可、獲得一定話語權後,拍第二部時會不會有所顧忌? 


忻鈺坤:會,壓力很大。因為拍《心迷宮》時不太知道最後的結果怎樣,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對了。

這部《暴裂無聲》確定有很多投資、拍完有上映的機會,也知道大家的期待是什麼。

當人們都覺得你是一個複雜敘事能力很強的導演時,要不要在新片裡做更多設計?我是做了一些取捨的。


時光網:怎樣的取捨?    

忻鈺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開拍前十天,在重敘事還是在重風格上,有很強烈的心理矛盾。

因為《心迷宮》預算很低,拍攝方法、進度、表現方式都更快速、更獨立。到《暴裂無聲》,我想能不能在表演、視聽語言方面有所加強,但它有時會跟敘事產生一些矛盾。所以就有些糾結。

最終我會覺得,還是要服務故事,所以我把有些風格化的設計削弱,把故事節奏先講清楚。

《心迷宮》劇照

時光網:如果以看《心迷宮2.0》的心態去看《暴裂無聲》,恐怕很多人會失望,所以你希望觀眾看片之前忘了《心迷宮》。這兩部電影在你看來有何區別?

忻鈺坤:《心迷宮》的時候反倒在主題表達層面沒想那麼深,我的製片人講了一個發生在他老家的故事,我想如果改編成電影應該會很有趣。

不管是黑色幽默還是宿命論,其實到最後是輕於故事的,是在故事底下的,觀眾首先會覺得故事有意思,之後再通過人物關係以及對社會現狀的描摹總結出自己的感受。

《暴裂無聲》有點主題先行,《心迷宮》之前我就完成了第一稿,我想把自己成長的環境,對於環境的認識和看法,包括把背後一些問題的根源展現出來。

所以《暴裂無聲》是完全在一個主題的籠罩之下慢慢建立起來的

時光網:《心迷宮》的創作為《暴裂無聲》積累了哪些經驗心得嗎?

忻鈺坤:其實《心迷宮》的成片我看了很多遍,還是覺得有不少問題。這個問題有礙於當時的時間、成本壓力,所以觀眾會寬容地認為它是一個低成本、處女作,會給你墊上一個箱子,讓你站到高點上。

但第二部大家會把這個箱子抽走,如果你不靠自己摸到高點的話,那就是能力問題了。

有一點變化是,在《心迷宮》後我重新改《暴裂無聲》劇本時,會覺得原來那個故事過於沉悶。通過《心迷宮》我覺得觀眾很需要快速帶入故事,隨後再去感受主題或者更深層的東西。

所以《暴裂無聲》我做了一個調整,希望回歸一個相對簡單的、易懂的、更吸引人的故事。

其實我們是用語言、導演的技巧在另外一個層面講另外一個故事,給觀眾更多的留白。


小男孩到底是怎麼死的?

原來忻鈺坤做了這樣的設計


時光網:對於片中小男孩「是否死亡」的留白,你是怎麼看的?原本也沒想把這個過程拍出來?


忻鈺坤:最初就沒想過要做一個案件的呈現,如果我真把那場戲拍出來的話,它就變成一個以事論事的結果了,但通過這件事折射出來的整個社會狀態對我來說才是重要的。我想觀眾關注的也是事件背後的力量。

現在很多觀眾看電影會有思維定式:是去找兇手?還是去找一個失蹤的孩子?


如果我在前面做了很多鋪墊的話,接近一半時,觀眾就知道結局了——最後孩子死了或者是找到了,這會失去很多有趣的東西。

所以我在想,能夠有什麼樣的劇情讓電影再有一個小的反轉?所以差不多在結局前五分鐘,我做了嘗試——讓孩子從山洞出來。

這樣瞬間觀眾就覺得,好像我的命題不一樣了,一直找孩子,但是孩子卻出現了,而且用相對比較直觀的方式出現在觀眾面前,觀眾會突然覺得原來我不是要講這個主題,而是另一件事。

那麼可能這時候,觀眾一下子從關注孩子變成了關心孩子的父親,他在山上會不會因為跟昌萬年的矛盾有生命危險?我覺得那一瞬間的轉變會很有意思。但是很快你會發現,之前的直覺是對的,那孩子的確死了。

通過這樣一次反轉,既把孩子最終的歸宿或者他是怎麼走到那個山洞的,也做了一個交代。除此之外,通過煤老闆昌萬年和律師徐文杰之間的對話,也把孩子最終的下落做了一個描述。


相對《心迷宮》來講,《暴裂無聲》的信息量會更大

《心迷宮》的觀影快感在於公眾看到表面一層的故事,去腦補另外一條線的人物關係,最終導演給他呈現了就OK——哦,跟我想的一樣,或者有一些出入和驚喜。

《暴裂無聲》其實有很多東西在另外一條線並沒有完全表現出來,需要觀眾動用強烈的參與感去挖,可能就會挖到更多劇情。


時光網:所以小男孩是不是姜武射偏了?他想射羊但是射到了小孩?


忻鈺坤:我們在劇本裡有對整場戲的描摹。之前對人物性格有交代,小孩跟他父親一樣,是很偏執的人,他覺得這個羊是我的,我不會賣給你,也不會讓你傷害它。

但是姜武覺得無所謂,我射死給你錢就對了。他在射羊的時候,孩子要保護羊,所以意外被射死了。律師此刻成為目擊者,他和姜武達成了一個談判,是同謀,手上也沾血。

很多看過電影的觀眾跟我聊《暴裂無聲》,普遍反映是剛看完有點懵,或者是有太多東西要腦補。等你發酵一段時間再去看第二遍時,這些東西更準確地浮現了。

就像我看《玉子》,其實我對奉俊昊是很崇拜的,第一次看完覺得好像與預期不符,他以往的片子結局會非常深遠、暗黑,但《玉子》的結尾好像很平。

再看一次後,突然發現有很多之前沒注意到的細節、臺詞,狀態,包括結尾的處理,會覺得這是另外一部不一樣的作品。

導演回頭看《暴裂無聲》有哪些遺憾?

是要符合很多人的期待?還是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時光網:如果說《心迷宮》因為時間、成本等給你造成限制,那現在回頭看第二部《暴裂無聲》,你覺得有哪些遺憾的地方?

忻鈺坤:在文本上是我耿耿於懷的,前面也提到,它最早有個基礎框架,《心迷宮》之後,我再想去往裡面填充修改的時候覺得不那麼容易了,這是來自於我內心的糾結——到底是符合很多人的期待?還是要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但是這個框架真的很好,是我一直想拍、但還沒有機會實現的作品。所以這個過程中,我要往前走,但好像還有東西拽著我,剪斷、徹底放棄它,好像又割捨不了。

所以我還是要回來,把原本的東西再填充起來,但填充過程中,確實有很多不是當下特別想去做的創作。

我回頭再看《爆裂無聲》的所有東西,會有點割裂的感覺,在兩層的敘事過程中,它並沒有特別好地粘合在一起。所以可能觀影快感沒有《心迷宮》那麼強烈和順暢。

但是最終我會給自己一個解釋吧,最早的命題我做到了,路上雖然有糾結,但是最終目的可能會在下一部。

相比《心迷宮》時期,忻導瘦了很多(關注點是不是不太對)

時光網:第三部會是什麼題材?

忻鈺坤:我可能還是對比較嚴肅的、有一些黑暗氣質的東西,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回到電影創作來講,希望做一些跨類型的嘗試,跟其他的敘事方式做一些結合,能帶來一些更新的觀影感受。

第三部還沒定,暫時想寫一個跟科技有關的電影、可能也是懸疑片


時光網:你排斥商業嗎?

忻鈺坤:其實我覺得市場很重要,只是在國內大家對商業片有一個很奇怪的定位,所有的東西都是很強烈的票房指向。

但我們看很多電影工業發達的國家,商業類型片也有精品,即使它不一定完全符合觀眾的訴求。

所以我做電影,也想把很概念的東西掰一掰,除了市場數據不錯外,還有新鮮的東西被觀眾喜歡。


時光網:你很看重作品與觀眾的交流?


忻鈺坤:是這樣的。每個導演的創作觀不同,我很需要通過電影跟觀眾溝通,《心迷宮》、《爆裂無聲》都是這樣,包括我們做的很多的主題的埋設或者是鋪墊,觀眾是否能夠看得到、挖得到。

時光網:去年最喜歡的華語商業類型片是哪部?


忻鈺坤:印象比較深的是《繡春刀·修羅戰場》,它就是在一個類型裡做了新的突破,而且故事到最後其實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對觀眾來說,不僅能得到最基本的快感,還可以琢磨更多。


時光網:今後會想要做更大規模的商業嘗試嗎?


忻鈺坤:其實很有意思,《心迷宮》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機會渺茫,設想如果有一天電影公司的大佬坐在自己對面,我要準備什麼,要做這個東西還是那個東西;

現在,覺得好像整個世界都變了,很多合作者找來,但當你聊到根源、聊到創作自主性的時候,大家還是用到你的某些成就或者某些特質來完成你的更大商業運作,或者是商業作為。

我覺得單憑自己、單憑一部影片,還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可能還需要再做幾個創作,而且自己也還有很多東西想去表達。

讓電影遇見生活,盡在影視生活第一站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傲骨賢妻》女主受訪 談揭露性騷擾醜聞初衷

相關焦點

  • 《心迷宮》這部謎題電影讓他一鳴驚人
    2015年10月16日,由青年導演忻鈺坤編劇並導演的一部中國鄉村現實懸疑電影《心迷宮》登錄銀幕。總而言之,謎題電影在兩個層面上運作:故事和敘事,它強調對於一個或簡單或複雜的故事的錯綜複雜的敘述。謎題電影的重要特徵是包括敘事中的謎題設置和觀眾接受謎題解謎的雙重過程。電影《心迷宮》的謎題設置清晰的表現為時間的錯亂、次序的混淆和重複以及複雜的敘事視角。
  • 神作《心迷宮》導演的暴烈新片,終於又回來了!
    雖然製作略顯粗糙,但故事精彩,劇本紮實,環環相扣的罪案故事緩緩展開,一氣呵成,精彩到讓人拍案叫絕。這部作品可謂近年最成功的低成本佳作。《心迷宮》口碑極佳,在豆瓣評分高達8.6分,還殺進了豆瓣電影Top250。如此佳績,完全是國產片的驕傲。
  • 《心迷宮·三生路》,與海平面背後的青年導演孵化邏輯
    任江洲希望將「心迷宮」系列化,而這系列化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是一個故事的連續與展開,也不是單純的IP化,任江洲更希望是通過系列化做出一個小的「心迷宮」類型,一類本土式的以人性為底,以「燒腦懸疑+新鮮感官體驗」為表的影片。在這個總體特徵之下,每部一個新導演,做出各自的風格與個人表達。
  • 新蝙蝠俠的反派是小丑而不是謎語人!預告片中的謎題證明了這一點
    然而,如果片中出現的根本不是謎語人,而是一個新版本的小丑呢?新蝙蝠俠預告片一開場,傑弗裡·賴特飾演的詹姆斯·戈登宣讀了罪犯留給黑暗騎士的謎語。附帶的信息是:「來自您的密友。WHO?沒頭緒嗎?「來玩個遊戲,就我和你。」而謎題:「騙子死後會怎麼樣?」(「What does a LIAR do when he is DEAD?」)
  • 《海市蜃樓》首映 導演保羅解答片中謎團
    《海市蜃樓》首映 導演保羅解答片中謎團 2019-03-25 13:28:22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 電影《心迷宮》揭露人性醜惡,結局令你震驚
    《心迷宮》導演忻鈺坤坦言,自己深受不少好萊塢導演的影響,尤其是注重編劇敘事的諾蘭等人。這部電影第一時間會讓人想到上世紀90年代紅火的三段式電影,從馬其頓的曼徹夫斯基到墨西哥的伊納裡多,以及擅長編劇的昆汀。
  • 專訪《暴裂無聲》忻鈺坤:這是我真正處女作,比《心迷宮》好太多
    和拍《心迷宮》時相比,忻鈺坤瘦了很多,這是他為了拍新片刻意減肥保持精力的結果。這個當年憑藉處女作《心迷宮》,一部170萬的小成本電影,橫掃first電影節,拿下千萬票房的青年導演,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自製和理智。如今他帶著第二部長片《暴裂無聲》再度歸來。
  • 《心迷宮》導演新作,不要錯過!
    》橫空出世,驚豔了很多人,雖然很多人都說製作粗糙,但是看到成本僅僅只有170萬之後,誰也不忍苛責。迄今為止,《心迷宮》在豆瓣電影上的評分是8.6,超過17000+的觀眾為它評分,好於96%的懸疑片,好於96%的犯罪片。在豆瓣Top250榜單上排名第167位,一躍成為這個榜單上最年輕的影片。
  • 電影《心迷宮》河南演員演繹河南故事
    □記者王峰    《心迷宮》和導演忻鈺坤都是電影圈的陌生名字,這位出生於1984年的導演拍出第一部電影《心迷宮》後,曾獲得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等獎項。9月23日晚,忻鈺坤帶著《心迷宮》回到了河南,在接受大河報記者專訪時,他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把這部電影處女作完成從電影節到市場的轉變。    之所以稱「回到河南」,是因為《心迷宮》中大部分是河南籍演員,演繹的也是河南一個小鄉村發生的事。
  • 《寒戰》未解懸念引發熱議 導演首度解答「七宗謎」
    而隨著影片的全國熱映,廣大網友對片中的諸多細節和懸念產生激烈猜測和討論。日前,導演陸劍青、梁樂民首度現身回應影迷熱議,並一一解析了影片中廣受討論的「七宗謎」。  謎題一:終極大BOSS猜想  網友:在片尾給郭富城打匿名電話,策劃整起事件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 忻鈺坤:一夢十年「心迷宮」
    結識忻鈺坤,是因為許多圈內人都曾向我推薦他的這部《心迷宮》——作為一個80後本土青年導演的長片處女作,它在包括臺北、香港、波蘭、釜山、威尼斯等17大國際電影節上斬獲了8座獎盃,引爆的口碑讓其在影展上一票難求——我先後在金馬和香港電影節上一再錯過,我承認我沒想到,竟然能夠在國內的影院排片表上看到它。不過,眼下是懸疑片崛起的好時候。
  • 小樂推薦「三無」電影《心迷宮》口碑炸裂!!!
    無大明星、無大導演、無大製作的「三無」電影《心迷宮》上映以來,口碑好到驚人,堪稱今年電影圈最大的驚喜之作。
  • 影評 電影:《心迷宮》
    從《殯棺》改名為《心迷宮》之後,這部小成本電影對於觀眾的拒斥感減弱了很多,反而增強了懸疑類型片的感覺。雖然即便如此它也不可能獲得大規模的票房肯定,但是畢竟讓這部導演的處女作顯得不那麼刻意「地下」。        總有一些電影看完之後讓你有無盡的言語想去表達,但卻發現始終找不到說出口的線頭。某種意義上講,這類電影就是佳作。
  • 乾貨│那些挺《心迷宮》的影評人都不說人話!
    人!話!~影評人提及名詞:科恩兄弟、黑色幽默與《心迷宮》淵源:《心迷宮》這種身為懸疑片卻飽含喜劇效果的影片是科恩兄弟的拿手好戲,人性的反轉在兩兄弟《冰血暴》《血迷宮》中都多有體現,同時本片最終片名定為《心迷宮》的靈感由來就是科恩兄弟的處女作《血迷宮》。
  • 趙立新領銜《心迷宮2》懸疑升級 全新造型+炸裂演技引人期待
    趙立新全新造型加盟《心迷宮2》 與蔣勤勤上演「追兇之旅」開機儀式上,一向走雅痞帥氣風的「偶像實力派」演員趙立新為新角色刮掉了鬍子,一身淺米色風衣更突顯了成熟睿智氣質。開機這天,趙立新老師看起來心情大好,不僅轉發開機微博稱「人說蘇州好風光,地肥人美五穀香」,還在採訪中表達了對蘇州同裡古鎮的喜愛。他表示:「我們其實吸收很多同裡這個地方的養分,這個地方的人文氛圍,包括很多風光、文化都在裡面,和當地的百姓。在這個戲裡(《心迷宮三生路》),尤其需要這方面對我們的滋養,選擇這個地方是導演和主創們非常明智的決定。」
  • 懸疑片《心迷宮》:荒誕的連鎖反應背後是無盡的謊言和人性的自私
    有些事,不必非得問出來,不問就是他心頭的石頭,壓他一輩子;一旦問出來,石頭就壓在你的心頭了。——《心迷宮》《心迷宮》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小成本製作,整部電影製作經費不足兩百萬元。這部電影是導演忻鈺坤的處女作,改編自製片人任江洲母親老家的一個真實故事。
  • 專訪 《心迷宮》導演忻鈺坤:「我有一張精密的圖紙」
    《心迷宮》(原名「殯棺」)絕對是2014年中國電影裡的驚豔之作,先是在FIRST青年影展初露鋒芒,然後獲得金馬獎的兩項提名,在這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中又獲得了「特別表揚獎」。忻:做欄目劇時我二十出頭,剛畢業。這些片子成本非常低,周期很短,基本上就是周末兩天時間,五六個人,買臺機器就拍了。拍完之後還要精心地去做,電視臺要審要播。
  • 胡歌新片票房2億,成功還是失敗?他盡最大努力,卻被導演拖累
    近期內,同為當紅流量明星主演的電影,肖戰《誅仙》票房破4億,易烊千璽《少年的你》更創造了15億票房的驚人記錄其實,這並非是胡歌的責任,相反,他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直接後果立刻彰顯出來:湯唯搭檔雷佳音的新片《吹哨人》,《北西》系列導演薛曉璐的新片,也在《聚會》的同檔期上映
  • 忻鈺坤導演洞察人性,創佳作《心迷宮》:遮了眼,迷了心
    ,這部國產電影展示了一個真實的社會,裡面有親情、婚外情、暴力,也有農村勞動力流失、家庭情感維繫等等問題,可以說這是一部讓你看完之後會沉思的作品。導演在借給觀眾上帝視角的同時,劇中的人卻蒙住了自己的眼。這也是我覺得這部戲最好的地方,它表現了人性的複雜。老實如大壯那樣的人,也為了能和剛剛漸入佳境的麗琴有個好的歸宿,而舉起了石頭。
  • 你真覺得《心迷宮》是神作麼?
    大概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吧,我很害怕用一種接近非理性的狀態推薦電影,哪怕是再喜歡的東西,也會加個前提,是我最愛,是我喜歡。因為始終明白,電影終究是個人喜好的映射,口味不同,愛好也不同。過於非理性的推薦,常是對其他人的綁架。嗯,現在說的已經不是《心迷宮》了。實際上,大眾審美是有從眾性的,一部片子如果大家都喜歡,會帶動更多人喜歡,甚至有些人還沒搞懂為什麼要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