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那些挺《心迷宮》的影評人都不說人話!

2021-02-07 萬達電影生活

最近一部不超過170萬的小成本國產片以零差評的口碑成功戳到了各大資深影評人的High點,關於影片的全面解析層出不窮,內容也是變著花樣的:不!說!人!話!比如什麼「諾蘭的敘事風格,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希區柯克式懸念——反諷風格」BlaBla的~



雖然現在的影迷都越來越專業,好片子還是分得出來~但是面對這些大神們平時習以為常的專業術語還是一頭霧水但不明覺厲,本期小萬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心迷宮》中涉及到的專業術語以及相關導演和作品~千萬不要不懂就直接拿來吹牛B,萬一誰深問一下,答不上弄巧成拙可不好玩兒~




影評人提及名詞:科恩兄弟、黑色幽默

與《心迷宮》淵源:《心迷宮》這種身為懸疑片卻飽含喜劇效果的影片是科恩兄弟的拿手好戲,人性的反轉在兩兄弟《冰血暴》《血迷宮》中都多有體現,同時本片最終片名定為《心迷宮》的靈感由來就是科恩兄弟的處女作《血迷宮》。


喬尓·科恩&伊桑·科恩這兩位擅長黑色幽默電影的頑童在美國獨立影壇一直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30年拍了18部作品,雖然不算高產但部部經典,耳熟能詳的《老無所依》、《閱後即焚》都是二人的作品~同時二人平時還非常高級黑,拍《閱後即焚》時布萊德·皮特看完劇本覺得自己的角色是個蠢蛋,傻氣十足不造咋演,兄弟中的某隻說:「你可以的,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



黑色幽默是一種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的手法,說白了就是拿禁忌開玩笑,像科恩兄弟這種沒有總菊限制,什麼暴力、死亡之類的各種悲劇都能讓人不厚道的笑出聲~「黑色」一般代表了無可奈何的局面,科恩兄弟的片子通常還上升到了命運的無法捉摸,笑過之後還催人發醒~

《謀殺綠腳趾》中兩位好友帶著同伴骨灰到海邊祭奠,本來是個憂傷的畫面,結果骨灰被風吹回來了不說還丫的糊了二人一臉~看過全片的人都知道這是科恩兩兄弟對角色和現象的無聲諷刺。


對於《血迷宮》這部片兒,張藝謀老爺子曾經翻拍過,片名大家估計挺熟,叫《三槍拍案驚奇》,裡面的黑色幽默和荒誕感十分濃鬱,在《血迷宮》這部片子裡,所有妄圖殺人和想逃脫被殺命運的人最終都沒有逃脫命運的安排,最終都go die了~~

《兩桿大煙槍》

導演:蓋·裡奇

主演: 傑森·弗萊明 / 德克斯特·弗萊徹 / 尼克·莫蘭 / 傑森·斯坦森 / 斯蒂文·麥金託什
類型: 劇情 / 喜劇 / 犯罪

《閱後即焚》

導演: 伊桑·科恩 / 喬爾·科恩
編劇: 喬爾·科恩 / 伊桑·科恩
主演: 喬治·克魯尼 /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 布拉德·皮特 / 約翰·馬爾科維奇 / 蒂爾達·斯文頓
類型: 劇情 / 喜劇 / 犯罪



影評人提及名詞:諾蘭的敘事風格、多線敘事、環形結構

與《心迷宮》淵源:《心迷宮》1個村莊,9組人物關係,13個人被分割成4段時空打亂重新編排且互為因果,這種不按正常前因後果敘事的風格,雖然很多導演都玩過,但諾蘭大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這些片子的存在感太強,太過驚豔,說起敘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諾蘭大神在敘事花樣這件事兒上可謂樂此不疲,主要風格是多線+倒敘或者更高逼格的打亂時間結構,構成複雜敘事。

《記憶碎片》開設了雙向時空結構,敘事時間包含了兩條互逆的敘事時間線,片子一條時間線的情節採用層層「倒敘」,另外一條時間線從故事中間的一個情節順序,片中兩條線反覆交替出現,直至某個點匯合,非常之牛逼。




多個段落相互交叉又相互影響,具象一點的找個道具串一串劇情,高深點的通過某個故事情節相互聯繫。2004年經典電影《撞車》就是一部多線性敘事影片~

這個技巧就更牛逼了,故事開頭與結尾相呼應,幾個段落按照時間順序正常進行,一個段落的某個動作直接導致另一個段落髮生,看似相對獨立卻環環相扣,此結構包含了「時間輪迴」「命運偶然」等隱喻。


《低俗小說》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編劇: 昆汀·塔倫蒂諾 / 羅傑·阿夫瑞
主演: 約翰·特拉沃爾塔 / 烏瑪·瑟曼 / 阿曼達·普拉莫 / 蒂姆·羅斯 / 塞繆爾·傑克遜



影評人提及名詞:希區柯克式懸念

與《心迷宮》淵源:凡是說起懸疑片,就必然離不開將懸念玩弄到極致的「希區柯克」,作為懸疑片的鼻祖,這個名字對於電影人們早就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堪稱懸疑驚悚的代名詞~So,不僅僅是《心迷宮》導演,如今大家看到很多懸疑片的拍攝手法都是在向這位懸念大師致敬。

小萬得用嚴肅臉來介紹這位大師,以表尊重。在長達60個年頭的電影生涯老先生導演監製了59部電影,300多部電視劇,大部分以讓人焦慮、恐懼為敘事主體的懸疑片。

「線索」是希區柯克式懸念的基本要素,線索早早甩給觀眾,你們盡情腦補去吧~So,老先生向來不靠血腥的鏡頭和音效來嚇唬人,而是藉助樓梯啊~陰影啊~猛然拉開的浴簾啊之類的,通過你自己的想像把自己嚇尿~

《後窗》

導演: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編劇: 康奈爾·伍爾裡奇 / 約翰·麥可·海耶斯
主演: 詹姆斯·斯圖爾特 / 格蕾絲·凱利 / 溫戴爾·柯瑞 / 瑟爾瑪·瑞特 / 雷蒙德·布爾
類型: 懸疑 / 驚悚

稍稍用力過猛就寫多了,《心迷宮》已經在萬達影城上映了,這部口碑好到炸裂的影片大家千萬不要錯過,而且看過小萬吐血整理的這些個小知識,再聊起《心迷宮》那必須不是一般二般的有底氣!不要太愛我!



相關焦點

  • 忻鈺坤:一夢十年「心迷宮」
    這也讓忻鈺坤,攜帶這樣一部低成本、無明星、有著國際口碑的《心迷宮》闖入影院,一個不一樣的新一代青年導演範本的崛起成為了可能。他踩在草地上向我走來,戴著眼鏡、深一腳淺一腳,甚至略有羞澀的樣子,讓我想起他電影中錯綜複雜的故事裡,每個都在心的迷宮裡撥散迷霧、試圖理清和走對路的人——顯然,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來時路。
  • 你真覺得《心迷宮》是神作麼?
    傑出處女作」「年度神作」「不看不行」「是人都得看」。大概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吧,我很害怕用一種接近非理性的狀態推薦電影,哪怕是再喜歡的東西,也會加個前提,是我最愛,是我喜歡。因為始終明白,電影終究是個人喜好的映射,口味不同,愛好也不同。過於非理性的推薦,常是對其他人的綁架。嗯,現在說的已經不是《心迷宮》了。實際上,大眾審美是有從眾性的,一部片子如果大家都喜歡,會帶動更多人喜歡,甚至有些人還沒搞懂為什麼要喜歡。
  • 專訪忻鈺坤|走出《心迷宮》,歸來《暴裂無聲》,電影的每個場景都有...
    文/ 付夢珍 來自/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極短的寸頭、黑框眼鏡、深色上衣,說話時溫文爾雅,忻鈺坤看起來清冷縝密,北方漢子骨子裡的豪邁和狂烈都被他放進了新作《暴裂無聲》。定剪時忻鈺坤曾為影片取名《惡人》,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人性中惡的一面,究竟誰是真正的惡人值得思辨。影片只是客觀呈現他們的生活狀態,選擇才是最重要的。創作《暴裂無聲》時主題先行,但忻鈺坤不想用說教展示,影片由此創造了獨一無二的「隱喻系統」,金字塔、奧特曼等元素散落其間。
  • 《老梁看電影》:原來電影可以這麼看,每個人都能成為影評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90分鐘的電影,大家都感覺很長很長,如何能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量呢?各種短視頻電影賞析節目應運而生。而說到電影賞析的綜藝節目,跳不開的就是老梁這個人和他的節目《老梁看電影》。
  • 電影《心迷宮》:每個人心裡都有魔鬼
    一位智者曾說:人從搖籃到墳墓的幾十年中,一件有絕對意義的事是尋求內心的安寧。可是,置身於世俗世界,人會面臨形形色色的掙扎。而絕大部分的掙扎,本質上不過是自己與心緒的一場較量。對於很多人而言,終其一生也無法從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擺脫出來。糾結於無比蕪雜的心緒之間,人性也被拖累得鏽跡斑斑。
  • 影評 電影:《心迷宮》
    《心迷宮》就屬於這一類。        從類型上去框定,它的骨血部分繼承自懸疑片,但卻沒有讓它停留在商業電影消費案件的淺表層面;從外部形態去看,它下定決心玩弄結構,卻沒有徹底與觀眾決裂,反而為觀眾營造出一種半是引導半是放逐的參與感;從內部精神去看,它探測到了中國人心理的暗礁。那些不可言說的灰色地帶,人們心底引而不發的潮溼火藥,懸而未決的精神血栓都在這部電影中被呈現出來。
  • 小成本沒大明星助陣的《心迷宮》,為什麼品起來特別有味道?
    《心迷宮》作為一部獨立製作的小成本電影,在2015年上映時的口碑是不錯的。雖然票房剛過千萬,但對於導演和演員都是生面孔,還面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壓縮成本製作的作品來說是成功的。不但講明白了故事,收回了成本,還收穫了口碑和獎盃。
  • 《暴裂無聲》:從心迷宮到孽迷宮|荔枝娛評
    文/耷子   (作者耷子,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影評人,執行製片,江蘇省電影電視評論學會理事
  • 《最美表演》首映 導演影評人犀利對話
    在傳統媒體式微、自媒體興盛的時代,發表影評的人越來越普遍,他們的聲音不但沒有被埋沒,反而更有可能決定作品成敗。譬如今年的小成本佳作《心迷宮》,在好口碑的助力下成功走進院線,並取得了可觀的票房成績;《夏洛特煩惱》因口碑發酵成為票房黑馬,殺入十億元俱樂部,卻又因一篇指責抄襲的網絡文章陷入輿論漩渦。在今年的電影大事件裡,影評人群體意外地有了充分的存在感。
  • 低成本影片《心迷宮》口碑爆棚背後的故事
    電影中的人物看不清自己的命運,他們都出於自己的某種目的做出的抉擇,卻都給他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這正是影片的黑色幽默。7、如果你認為《心迷宮》這個名字有些高冷、文藝。那麼,影片之前的片名《殯棺》則更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部國產低成本恐怖片。劇本籌備階段,片名叫《心事》,從故事主題上來說,影片中的每個角色的都有講不出來,但藏在那裡忘不掉的自己的心事。
  • 被很多人錯過的一部良心國產電影?《心迷宮》
    心迷宮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中國的某個偏僻山區裡,由於一具莫名的屍體而引發的一連串離奇怪事的故事,體現出了人性的罪行看過兩次,基本完全。和動輒上億元的電影比,心迷宮投資170萬元,算是小電影了,2015年上映,斬獲的榮譽很多。好的作品有靈魂,有深度,即便沒有大牌演員坐鎮,也一樣可以綻放光彩。有味道多了。
  • 《心迷宮》這部謎題電影讓他一鳴驚人
    著名的電影學者大衛·波德維爾理解的「看電影」通常都指看一部敘事片——一部說故事的電影。我們的周圍充滿了故事,從小時候的童話和神話故事到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歷史和傳記,都是由一則則的故事組成。而倫理道德、宗教、科學等也經常在實例故事中傳達它們的教義和學說,有時能夠通過故事的吸引完成學習和知識的積累。
  • 專訪 《心迷宮》導演忻鈺坤:「我有一張精密的圖紙」
    《心迷宮》(原名「殯棺」)絕對是2014年中國電影裡的驚豔之作,先是在FIRST青年影展初露鋒芒,然後獲得金馬獎的兩項提名,在這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電影競賽」中又獲得了「特別表揚獎」。當時在類型題材上沒有太多限制,那個節目本來是希望拍戲民生的故事,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事兒。但我們很多年輕導演出去就會拍很多比較類型化的故事。我當時看了《無間道》還有很多歐美影片,就覺得那些故事和那種創作方式很有意思,就想著能不能在這個小片子體現一下或者去磨練一下技能。當時我們有一波年輕導演,拍的東西都不一樣,也算是給那個節目帶來很多新的感覺吧。
  • 縱觀《心迷宮》,整部電影沒有一句廢話,沒有一點拖拉
    不說故事劇情,但是故事結構是我個人覺得華語電影裡最精彩前三名,人人都說環環相扣,我倒覺得是很多線放一起,從中間捏起來,把兩頭的線弄亂了,讓你不知道哪條對哪條錯,揭底的時候就跟把捏著的線放開一樣,都是有條有理的。很驚豔,記住了忻鈺坤,特別有國際範!今天閒著沒事在家看了《心迷宮》,因為以前看過很多昆汀的電影,這種敘事結構很容易就懂了。
  • 晚安 我的城 | 人和人之間,最怕「有話不說」
    晚安 我的城 | 人和人之間,最怕「有話不說」 2020-10-05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心迷宮·三生路》,與海平面背後的青年導演孵化邏輯
    到了18、19年,關於《心迷宮2》的備案、開拍消息陸續傳出,人們發現製片人仍為任江洲,導演卻是新人導演,那麼「心迷宮」還是那個味兒嗎? 「恰恰是想避開蹭熱度之嫌,我們才沒有在前些年趁熱打鐵再來一部。」任江洲說。這是私心之言,而從公心上來說,要有真正合適、匹配的故事,才可以再放入「心迷宮」的框架內,去孵化、去重啟。
  • 現實主義題材 第六代導演的迷茫 從《心迷宮》看獨立電影的兩難
    爾後,也得以至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周競賽,併入圍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兩項大獎,在金馬影展播映時亦獲得相當的口碑。2015年以《心迷宮》這個新片名(為了降低觀眾對於原片名抱持過度文藝之冷門電影的想像),試金石般的投向了中國院線。
  • 東北人為什麼不說山東話?
    有人在網上問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東北大部分是山東人的後代,但是卻有著獨特的東北話,不是應該山東話嗎? 作為純粹的老東北人,這個問題,小編還是有資格回答的。 首先要申明一點,東北其實是有人說山東話——嚴格來說是膠東話的人群的。
  • 《心迷宮》導演新片沒讓人失望,聽他為你解答片中最大謎題
    「那本書對我影響挺大的。我到底是用劇本、影片講實實在在的事情,而這件事所能代表的東西有限?還是繼續嘗試,從點做到面?」忻鈺坤問自己。因為拍《心迷宮》時不太知道最後的結果怎樣,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對了。這部《暴裂無聲》確定有很多投資、拍完有上映的機會,也知道大家的期待是什麼。當人們都覺得你是一個複雜敘事能力很強的導演時,要不要在新片裡做更多設計?我是做了一些取捨的。
  • 《心迷宮》上映前,看看亞洲那些電影大師的黑色幽默處女作
    曾看到網絡上有人說,一個人大拇指被門夾到,紅腫的像個燈泡,叫做幽默,而被門夾斷,鮮血直流,人的表情卻是慌張多於痛苦,那就叫黑色幽默。黑色幽默電影在好萊塢和英國最吃香,美國昆汀、科恩兄弟、沙恩布萊克,英國的蓋裡奇、馬修沃恩、埃德加賴特都是該流派的大師級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