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用一位作家朋友說的話,「醉裡挑燈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在在千呼萬喚中,一點一點地展現它的秀色。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蜜多時,
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用一位作家朋友說的話,「醉裡挑燈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在在千呼萬喚中,一點一點地展現它的秀色。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傳統清軍士兵的體格羸弱,雖然軍服的標誌上寫著壯勇,但兩人的體格跟壯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佩劍執杖的舊式清軍的士兵,看上去確實缺乏戰鬥力。
四川清軍戎裝像
四川成都地區的清軍士兵
1885年,駐紮在廣西中越邊境地帶的清軍傳令兵。
1900年,駐紮福建廈門的八旗綠營軍,清朝的八旗軍跟綠營軍是世襲職位,所以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歲數很大的人,仍在軍隊中服役。
1872年的清八旗弓箭手,此時的西方早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火槍大量裝配成軍,而清軍卻還在大量使用弓箭,兩者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蘇元春(1844-1908)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鏡頭下身穿鎧甲的將軍,這是廣西提督蘇元春的戎裝照,蘇元春官至提督。
中法戰爭中,助馮子材御法軍,後留鎮廣西。
晚年因治軍漸弛被劾奪職,戍新疆,1908年6月13日病逝於迪化(今烏魯木齊),終年64歲。
清末守衛邊疆的少數民族軍官,一身戎裝,眼神堅毅。英國人託馬斯·查爾德/攝。
清軍日常訓練
1890年,抱石鎖練功的清軍武士。
清兵扛著鳥槍,腰間的那個是壺應該是放置彈丸的。
鳥槍,槍長度為7英尺左右,口徑大約有0.75~0.8英寸,槍管為滑膛,初速度在800英尺/秒左右,每分可射3份彈藥,使用的彈丸為鉛彈丸。
1905年,清末保定新軍操演期間的軍官合影。
雖然新式槍械已經成為主要武器,但是像火銃這種老式武器還是難以割捨。
1910年,四川北茂州松潘撫夷府親兵,如土匪般的幾位確實是在編的清軍。
英國領事館的清軍衛隊
1900年,這張照片是廣州地區的清兵。
他們手上拿著的雖然是近代的先進火器,可是他們的軍服依舊還是落後的那種,寬敞的袖子其實根本不利於火器的使用。
頭上的頭巾看起來也和阿三的軍隊有些相似。
1900年,山東菏澤縣巡警,清末時期山東菏澤縣巡警的合影。
晚清重臣們與士兵的合影,居中者為李鴻章。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在天津小站練兵編成"定武軍"。隨後改派袁世凱訓練新軍。
袁世凱仿照德、日陸軍建制和操典條令,對定武軍進行改編,由4000餘人擴編至7300人,定名"新建陸軍",即北洋新軍。
1871年,廣州領事館的清軍衛隊,操練後正在休息。
1870年,清朝小隊靠藤甲做的盾牌作為防禦,旗語為號。
1903年的淮軍,這時已經成為北洋新軍的一部分,他們這支隊伍裝備了毛瑟槍,堪稱中國武器最先進的陸軍。印度兵似的纏頭是為了包辮子。
這是清朝新政改革後招收的新兵
新軍中的炮兵
身穿號褂,頭戴暖帽的清朝綠營軍,實際上是一支北京城的警察部隊,主要職責是維護城市治安。
常勝軍,洋槍隊。
北洋新軍士兵的徵兵標準很高,不但要求身體健壯,身高也在160公分以上,而且要求士兵基本識字。
這個徵兵標準比當時歐洲的軍事強國,德國和法國的陸軍徵兵標準還高,而且待遇優厚,裝備也比較先進。
1885年,在山東威海衛戰艦上合影的清軍水兵。
晚清"海琛"號巡洋艦全體官兵合影。
該張照片拍攝於「海圻號」巡洋艦上,該艦隊曾經出訪過美國。
該艦隊的海軍士兵是清末時期第一批剪去辮子的部隊,剪去辮子最開始便是從清軍部隊中開始的,並且是受到過慈禧太后許可的。
清軍仿照西方建立的軍樂隊
外國教官和北洋新軍軍官
九江的新軍正在訓練
北洋新軍軍官
1909年,月臺列隊的清軍士兵,武器軍服都是最先進的,可人人還拖著一條辮子照片。
清末的陸軍訓練營正在進行傷兵治療訓練,醫療兵這個兵種得到了很高的重視,但由於當時醫療水平本身就不發達,從而能夠學習得也只是簡單的傷口包紮處理。
照片中新軍正在進行沙盤推演。
清軍後勤部隊,拍攝於1907年秋,這兩名清軍正身著春秋常服,看守馱馬和糧食。
清末清軍部隊,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清軍軍容極好,並且配備的軍裝和武器也完全呈現出了現代化的面貌。
剪掉辮子的清軍軍樂隊更加幹練
趕往太湖秋操的清軍部隊,行軍非常有秩序,旁邊是圍觀的百姓。
清軍開往漢口前線的專列
拍攝於1911年,清軍攻打漢口,大炮齊放。
這張照片拍攝於1910年,清軍士兵在陣地架起了馬克沁機槍,馬克沁機槍被稱之為扭轉了一戰戰局的武器。
拍攝於1911年,清軍水軍士兵部隊接受檢閱,軍容還是比較整齊的。
1911年10月,攻打漢口的清軍通過浮橋。
最終在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前赴後繼浴血奮戰下,袁世凱命北洋新軍將領們聯名通電擁護共和,逼得隆裕太后迫於無奈發布了退位詔書,詔書寫到:"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又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至此清朝宣告落幕。
-
-
-
-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 讚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