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過年了,你回家了嗎?你回家的路有多長?今年受疫情影響,回不了家就地過年成為許多人要面對的現實。不能與親人如往年般團聚,難免會有一些思念和失落。但幾百萬從小與家人失散的群體,也許整整幾十年了,都沒找到回家的路。
《一條回家路》短片就真實紀錄了以「高峰」和「朱少罕」為代表的眾多堅持在回家路上的人。高峰,走失30年,至今沒找到親生父母;朱少罕,三歲被拐23年後在「百度AI尋人」的幫助下,終於跟親生父母團聚;回家的路如此心酸與艱難,讓很多人看後不禁落淚,同時也深刻感受到技術力量的溫暖。
這支短片一經播出,就成為熱門高贊視頻,在各大社交媒體掀起熱議,#世界最大 我要回家#成為熱門話題,很多大V和媒體也主動參與並「安利」短片,被不少網友評價為年度感人短片。
《一條回家路》真實短片,催人淚下
在眾多的春節、回家話題及視頻中,《一條回家路》為什麼更感人?真實的力量——挖掘真實,表現真實,情感真實。
1)挖掘真實:真人真事
有時候現實比影視劇更令人難以想像。《一條回家路》可貴的地方就在於題材取自高峰和朱少罕的真實故事,令人震撼。尤其對於今年春節無法回家的人,相比之下,會感同身受那份煎熬和渴望。
「從我記憶裡就沒叫過媽了」,高峰,河南開封農村一名普通的農民,但他的經歷卻不普通,5歲走失,走失30年了,至今還沒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雖然他已經結婚有小孩,也有疼愛他的養父母,但對他而言「找不到親生父母」是「30年的心裡傷疤」。雖然回家的路很崎嶇,但他始終在堅持。
相對高峰,朱少罕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他三歲被拐,「從小就想知道自己的親身父母長什麼樣」,23年後終於圓夢。在加油站工作的朱少罕也是萬千普通人的一員,但他現在有兩個家兩份牽掛,從他開心的表情,我們可以感到這份特別的幸福。兩位尋親者真人出鏡,親口跟我們講述漫漫回家路的真實經歷和感受,雖然隔著屏幕,與我們相隔千裡萬裡,但代入感十足,仿佛他們經歷的每一幕就在我們眼前,這份真實穿透了物理與時空的距離,打到了每個人的心裡。
2)表現真實:真實紀錄
《一條回家路》除了故事真實外,在表現手法上也保持了真實,採用紀錄片的手法,真實紀錄了高峰和朱少罕的經歷、生活與感受,沒有藝術修飾。
開著貨車,在晨光中掃院子準備過年,張貼對聯,燒火做飯,跟孩子一起燃放煙花爆竹視頻中高峰的生活現狀,簡單樸素甚至帶著一點窮苦,雖然對於很多從城裡長大的人而言無法想像,但對像007一樣在農村出生長大的人而言,這就是真實的生活場景。
朱少罕,一大早騎著摩託車趕集置辦年貨,跟父親視頻通話,提著年貨給父母拜年,跟久違的家人一起過團圓年...這是大多90後當下的生活狀態,也是無數回不了家的人渴望的簡單幸福。
他們雖然都是尋親者,但他們的尋親結局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這就是真實的差異。什麼是最好的影像?羅伯特·卡帕說「是真相」。《一條回家路》的成功就在於此。
3)情感真實:真情流露
這種真實故事、真實紀錄,還表現在兩位主人公複雜情感的真實流露,也讓我們難得看到這群尋親者不為人知的內心真實世界。
雖然,視頻裡看上去高峰講述自己故事時很平靜,「找到(親生父母)終生無憾,找不到(親生父母)終身遺憾」,我們能感受到他尋親30年無果的無奈與彷徨。如果沒有這次面對鏡頭的機會,也許他永遠也不會說出,尋找親生父母與養父母之恩的矛盾內心,令人感嘆不已,不幸經歷的背後還有備受內心情感的煎熬。
相對高峰,朱少罕現在的情感世界除了高興就是幸福,兩者形成巨大的情感反差。23年後終團圓溢於言表的幸福與喜悅,隔著屏幕我們也可以共享到這份高興。同時,她媽媽回憶此事時不禁淚奔,這份不易,相信只有萬千尋親者都會有這種切膚的「痛」。
託爾斯泰說「作品就是情感的傳遞」,《一條回家路》就是如此真實地傳遞了尋親者的真實情感,引發很多人的共鳴,也在情理之中。同時,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作品在表現此類題材時過於悲情,《一條回家路》帶給我們震撼的同時,始終都透著積極樂觀的溫暖力量。
《一條回家路》的成功價值不只在於當下的感人,還在於真實紀錄的珍貴。很多影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魅力,但有一點永遠不會褪色的,那就是真實的紀錄。
百度AI尋人技術,溫暖團聚的回家路
不同於眾多作品的純藝術創意,如《一條回家的路》一樣的真實,背後是帶著愛與技術的「修路人」——「百度AI尋人」的真實存在。
「百度AI尋人」於2016年底啟動,百度與民政部、寶貝回家等專業機構展開尋人合作,採用行業領先的人臉識別技術和精準的數據觸達,幫助尋親者找到親人。尋親者只要通過寶貝回家、民政部全國救助尋親網或在百度App上搜索「百度AI尋人」,進入「百度AI尋人」智能小程序,簡單上傳一張走失親人的照片,即可一鍵與全國各地救助站救助的數萬名走失人員實現實時AI比對識別,快速鎖定相似度高的照片進行匹配和進一步核實。
在技術方面,百度人臉識別準確率已達到99.7%,還支持跨年齡段的圖像對比,許多孩子在被拐賣二三十年後,還可以重新與家人相認、團聚。朱少罕就是在「百度AI尋人」的助力下實現了23年來與親人團聚的夢。當時,朱少罕對家人和家鄉全無記憶,所以志願者決定試一試百度人像比對技術。他在百度人像比對系統裡導入朱少罕登記尋親時提供的成年後的照片,隨即便發現一個年紀四五歲左右名叫何芝亮的小男孩跟朱少罕的照片比對相似度高達60%以上,經過去年疫情期間的等待,2020年6月朱少罕終於找到了久違的親人。
除了線上億級「搜索+流量+人臉識別技術+多平臺」等多重加持,「百度AI尋人」還深入貴州等地開展線下公益活動,主動觸達更多人,照亮更多人的回家路。截至2021年1月,幫助近1.2萬個家庭重新團聚。
人民網曾評論說「技術擁有改變生活的力量」,對於萬千尋親者來說,「百度AI尋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讓苦澀變成了溫暖,讓他們找到了回家團聚的路。
百度星辰計劃,用愛持續助力社會公益
而「百度AI尋人」技術力量溫暖的背後,是百度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李彥宏所說:「科技為更好!這是科技存在的意義,也是每一個百度人不分晝夜、努力創新所追尋的意義。」百度「星辰計劃」就是這份責任與擔當的踐行。
「星辰計劃」名稱源於「星辰點點,聚善成光」,希望可以用科技點亮每個夢想,依託人工智慧開源技術,更全面地賦能社會公益事業。「百度AI尋人」就是百度「星辰計劃」落地加速的一份子,其他還包括:AI戰疫、AI瀕危動物保護、AI兒童教育、AI環境保護、AI文化保護、AI流浪動物保護等。百度「星辰計劃」正在攜手更多第三方孵化社會公益項目,用愛持續解決社會問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著名企業家慈善家曹德旺說「企業社會責任不只是捐多少錢,而是敬天愛人」。技術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雖然百度也曾遭遇輿論的風口浪尖,但百度用愛的行動,用時間,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百度,有社會責任感的百度,有愛的百度,大家也感受到了百度的溫度。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企業的最高境界莫過如此。
2017-2018最受關注自媒體金熊貓獎
2018百新主編-年度最受讀者歡迎新媒體
中法品牌高峰論壇官方合作自媒體聯辦2019中國品牌.文娛盛典
2008-2009國際公關協會主席
Robert Gruup 親頒公關傳播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