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妻子抄寫的《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曲手稿
繼卡薩爾斯之後,史塔克、羅斯特羅波維奇、傅尼葉、馬友友、杜普蕾等無數大師都爭相詮釋這一紀念碑式的作品。而巴赫這六首組曲也早已成為認證大師們功力的標準。要知道,像卡薩爾斯大提琴界教父級的人物也是在60歲的時候才灌錄了第一版錄音,俄國大提琴宗師羅斯特羅波維奇也是到了晚年才錄了全套,由此可見,他們對這套作品是抱有多大的」敬意「。羅斯特羅波維奇是20世紀後半葉公認的最偉大的大提琴家,其父為莫斯科格涅辛學院的大提琴教授,從8歲起隨父親學琴,後拜科佐魯波夫為師。1937—1948年,在莫斯科音樂學院進行嚴格的專業技術訓練,除隨科佐魯波夫學大提琴外,還跟著蕭士塔高維奇與金巴林學作曲。1942年,在衛國戰爭期間以音樂學院學生身份,到戰地進行首演。1947年在布拉格青年聯歡節獲一等獎,1950年又獲布拉格國際大提琴比賽一等獎。1956年成為莫斯科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 至今,他對大提琴表現力的探索與實踐尚無人能與之匹敵,而且他的演奏吸引了眾多名家為他譜寫作品,例如:蕭士塔高維契、普羅高菲夫和蕭士塔高維奇等,成為大提琴界史無前例的景象。之後他又以指揮家身份活躍在世界各國舞臺上。羅斯特羅波維奇曾說:「在我的一生中只錄製過兩次巴赫組曲,而每一次我都無法原諒自己的輕率。但我必須鼓足勇氣去灌錄巴赫的所有組曲,因為對我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這些組曲更加珍貴,我的一生將和它們緊緊相連密不可分。對巴赫的熱愛已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而卡薩爾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大提琴家,則在我的一生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早在50、60年代,他就灌錄過巴赫六首組曲中的其中一首,但是他覺得自己的技藝還未成熟到足以留下這代表性的詮釋。直至1995年,68歲時的他認為必須在自己體力凋零前,把握自己當時對這套曲目窮極一生的了解,完成這份畢生的代表作。果不其然,這套在他選在封琴前完成的錄音真切的受到大眾的喜愛,這麼多年來也屢獲大獎的肯定,是繼卡薩爾斯後的又一經典「瑰寶」。其銷量創下裡程碑般的記錄,更是獲得《企鵝指南》三星戴花的名盤。2007年3月27日在他80歲壽辰時,普京總統為他在克裡姆林宮舉行盛大生日宴會並授予「總統獎」,稱他是點石成金的國寶級藝術家。但卻在過完壽辰的一個月後,這位大師便與世長辭了。這令無數人深感悲痛的說到:「當今偉大、神奇的琴弦斷了」。1. 老羅演奏巴赫六首組曲的速度雖然快於絕大多數演奏家,卻還是充滿了巴洛克固有的魅力和獨特的空靈韻味,令人無比沉醉。2. 這套專輯的封套是達利畫的,大提琴的聲音也許是樂器中少有真稱得上」如泣如訴「,小提琴清朗高亢,鋼琴獨有一種莊嚴的殿堂感。唯有大提琴,帶著人間煙火,又鉛華洗盡,是訴說,是回憶。3. 片中有羅斯特羅波維奇對巴赫這部作品深入淺出的獨到分析,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在演奏前對於這部作品的敬畏之情。
4. 我聽過兩個版本,一個是斯塔克的,另一個是羅斯特羅波維奇的,個人比較喜歡後者。後者的版本非常的硬朗,感覺到近似嚴酷的理性,也許這正是巴赫音樂的魅力所在。世界總是不以人類的意志而發展延續生命不會因為情感而生或者忘,這是世界最最簡單樸素的規律, 也是我們總試圖去改變的規律。
5. 老羅那巴赫大提琴曲的聲音,反覆的強調,幾乎要將我的心肺都從胸腔裡給掏出來,尤其是在Praeludium的時候,那種重度顫動的感覺最為強烈,完全已不再是弦樂,而是在進行純粹的傾述了。到最後我已經超脫出樂曲,融入一次次扯弦發音之中,不能自拔。
巫 X 星外星音樂聯名唱機現已開啟預售
8月7日—8月20日
原價2480¥/限時特惠1900¥
另有超值加購福利,讓你羊毛薅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