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特羅波維奇《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 | 大提琴界的「瑰寶」級典範之作

2022-01-04 古典音樂
如果說巴赫被歷代的音樂家奉為大師中的大師,那麼他為大提琴寫的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稱得上是經典中的經典。它是最早聞名於世的無伴奏樂曲,在音樂結構、藝術魅力和思想深度上堪稱舉世無雙.自1901年被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大師帕布羅·卡薩爾斯慧眼發掘並介紹給世界以來,它們便成為無限意義的延伸,更被譽為演奏家技巧與修養試金石,幾乎每一位大提琴家,在其藝術造詣達到一定境界時,都會努力將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為自己的保留曲目,在音樂會上演出並灌錄唱片。這六個組曲的聲調色彩非常豐富:第一首G大調是明亮的色彩這六首樂曲交互作用,貫穿了全套組曲的發展,由第一首開始,其後的每一首在結構的複雜程度上是一層一層遞增的,尤其是原來為五弦大提琴而作的第六首組曲,對現在的四弦大提琴具有很大的挑戰、難度也更高、更難。總的來說,演奏巴赫的這六首組曲都能很直觀的看出一個大提琴演奏者的技術水平音樂修養。直到現在,這些組曲都是音樂學院招生的必考曲目,更被眾人譽為是大提琴中的」聖經「

巴赫妻子抄寫的《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曲手稿

繼卡薩爾斯之後,史塔克、羅斯特羅波維奇、傅尼葉、馬友友、杜普蕾等無數大師都爭相詮釋這一紀念碑式的作品。而巴赫這六首組曲也早已成為認證大師們功力的標準。要知道,像卡薩爾斯大提琴界教父級的人物也是在60歲的時候才灌錄了第一版錄音,俄國大提琴宗師羅斯特羅波維奇也是到了晚年才錄了全套,由此可見,他們對這套作品是抱有多大的」敬意「

羅斯特羅波維奇是20世紀後半葉公認的最偉大的大提琴家,其父為莫斯科格涅辛學院的大提琴教授,從8歲起隨父親學琴,後拜科佐魯波夫為師。1937—1948年,在莫斯科音樂學院進行嚴格的專業技術訓練,除隨科佐魯波夫學大提琴外,還跟著蕭士塔高維奇與金巴林學作曲。1942年,在衛國戰爭期間以音樂學院學生身份,到戰地進行首演。1947年在布拉格青年聯歡節獲一等獎,1950年又獲布拉格國際大提琴比賽一等獎。1956年成為莫斯科音樂學院大提琴教授。 至今,他對大提琴表現力的探索與實踐尚無人能與之匹敵,而且他的演奏吸引了眾多名家為他譜寫作品,例如:蕭士塔高維契、普羅高菲夫和蕭士塔高維奇等,成為大提琴界史無前例的景象。之後他又以指揮家身份活躍在世界各國舞臺上。

羅斯特羅波維奇曾說:「在我的一生中只錄製過兩次巴赫組曲,而每一次我都無法原諒自己的輕率。但我必須鼓足勇氣去灌錄巴赫的所有組曲,因為對我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這些組曲更加珍貴,我的一生將和它們緊緊相連密不可分。對巴赫的熱愛已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而卡薩爾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大提琴家,則在我的一生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早在50、60年代,他就灌錄過巴赫六首組曲中的其中一首,但是他覺得自己的技藝還未成熟到足以留下這代表性的詮釋。直至1995年,68歲時的他認為必須在自己體力凋零前,把握自己當時對這套曲目窮極一生的了解,完成這份畢生的代表作。果不其然,這套在他選在封琴前完成的錄音真切的受到大眾的喜愛,這麼多年來也屢獲大獎的肯定,是繼卡薩爾斯後的又一經典「瑰寶」。其銷量創下裡程碑般的記錄,更是獲得《企鵝指南》三星戴花的名盤。

2007年3月27日在他80歲壽辰時,普京總統為他在克裡姆林宮舉行盛大生日宴會並授予「總統獎」,稱他是點石成金的國寶級藝術家。但卻在過完壽辰的一個月後,這位大師便與世長辭了。這令無數人深感悲痛的說到:「當今偉大、神奇的琴弦斷了」。1. 老羅演奏巴赫六首組曲的速度雖然快於絕大多數演奏家,卻還是充滿了巴洛克固有的魅力獨特的空靈韻味,令人無比沉醉。2. 這套專輯的封套是達利畫的,大提琴的聲音也許是樂器中少有真稱得上」如泣如訴「,小提琴清朗高亢,鋼琴獨有一種莊嚴的殿堂感。唯有大提琴,帶著人間煙火,又鉛華洗盡,是訴說,是回憶。



3. 片中有羅斯特羅波維奇對巴赫這部作品深入淺出的獨到分析,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在演奏前對於這部作品的敬畏之情



4. 我聽過兩個版本,一個是斯塔克的,另一個是羅斯特羅波維奇的,個人比較喜歡後者。後者的版本非常的硬朗,感覺到近似嚴酷的理性,也許這正是巴赫音樂的魅力所在。世界總是不以人類的意志而發展延續生命不會因為情感而生或者忘,這是世界最最簡單樸素的規律, 也是我們總試圖去改變的規律。



5. 老羅那巴赫大提琴曲的聲音,反覆的強調,幾乎要將我的心肺都從胸腔裡給掏出來,尤其是在Praeludium的時候,那種重度顫動的感覺最為強烈,完全已不再是弦樂,而是在進行純粹的傾述了。到最後我已經超脫出樂曲,融入一次次扯弦發音之中,不能自拔


【原裝進口】羅斯特羅波維奇《巴赫:大提琴組曲》(德版4LP黑膠唱片)

巫 X 星外星音樂聯名唱機現已開啟預售

8月7日—8月20日

原價2480¥/限時特惠1900¥

另有超值加購福利,讓你羊毛薅個夠

相關焦點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舉世聞名的典範之作!
    ,這套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或許便會永遠地在塵封在浩瀚古典音樂的海洋之下。這套舉世無雙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07-1012)出自偉大的「西方現代音樂之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之手,是無伴奏樂曲中最早聞名於世的典範,無論是在音樂結構、藝術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是舉世無雙的一部作品
  • 【音樂百科】舉世聞名的典範之作:賞析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這套舉世無雙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07-1012)出自偉大的「西方現代音樂之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之手,是無伴奏樂曲中最早聞名於世的典範,無論是在音樂結構、藝術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是舉世無雙的一部作品
  • 【值得珍藏的大提琴名曲】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馬友友) 在巴赫的時代,大提琴是作為伴奏的低音樂器,演奏固定低音,為其他聲部提供支持。然而,巴赫在1717-1723年間,卻為這種當時不受重視的樂器創作了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既然是無伴奏,這就一下子把以往作為伴奏的大提琴提升到獨奏的地位上。巴赫不知為什麼要為大提琴創作獨奏作品,但他的創作卻為大提琴留下了千古名篇。
  • 史塔克: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2CD
    點擊小程序購買關於大提琴,我們都知道的是:交響樂最重要的演奏樂器之一那麼,你聽過無伴奏的大提琴樂曲嗎?的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07-1012)是無伴奏樂曲中最早聞名於世的典範,在音樂結構、藝術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舉世無雙,自1901年被卡薩爾斯&34;並介紹給全世界的聽眾以來,它們便成了無限意義的延伸,更被譽為演奏家技巧與修養的試金石,史塔克、羅斯特羅波維奇、傅尼葉、馬友友等無數大師都屢次爭相詮釋這一紀念碑式作品。
  • 「在巴赫的作品中,我看見上帝的存在"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他還說 : "在巴赫的作品中,我看見上帝的存在。"如果說巴赫的音樂與上帝同在,那麼,卡薩爾斯的演奏,就是與巴赫同在。A young Pau Casals, by Ramon Casas巴勃羅·卡薩爾斯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亞人,是他發現並率先演奏了巴赫的6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並以其驚人的演奏和表現才能,確立了大提琴作為獨奏樂器的地位。
  • "在巴赫的作品中,我看見上帝的存在"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他還說 : "在巴赫的作品中,我看見上帝的存在。"如果說巴赫的音樂與上帝同在,那麼,卡薩爾斯的演奏,就是與巴赫同在。A young Pablo Casals, by Ramon Casas巴勃羅·卡薩爾斯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亞人,是他發現並率先演奏了巴赫的6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並以其驚人的演奏和表現才能,確立了大提琴作為獨奏樂器的地位。
  • 三代巴赫大師帶給我無限歡樂丨聆聽《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最初聽大提琴,是從德沃夏克的協奏曲開始的。那個由羅斯特羅波維奇和卡拉揚合作的錄音原版盒帶是我最早的音樂收藏之一。雖然早就知道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但想像無(鋼琴)伴奏的大提琴獨奏,一定是很單調的。所以多年中幾乎聽遍了所有古典協奏曲,也聽了不少巴赫作品,但從未聽過它們。後來聽了羅氏和李赫特演奏的貝多芬五部大提琴奏鳴曲,才想起該試試巴赫的無伴奏組曲。
  • 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欣賞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第一階段是1708-1717年間的威瑪時期,此時最主要的作品是管風琴曲。第二階段是1717-1723年間的柯登時期,雖然僅有短短的六年,但卻是他器樂曲創作最旺盛的階段,包括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布蘭登堡協奏曲、無伴奏小提琴組曲與奏鳴曲、小提琴協奏曲、創意曲、十二平均律等等,都在這個時期完成。
  • 現代芭蕾《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採取標準的古典組曲形式,集數種古典舞曲而成,被譽為「大提琴聖經」,中國樂迷喜歡把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簡稱為「大無」,把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稱為「小無」。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欣賞指南
    大提琴家王健演奏巴赫無伴奏組曲他眼中的《大無》及其現代演繹馬友友演奏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人琴合一」才能拉好琴,大提琴是身體一部分「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一種心靈的瑜伽」大提琴家馬友友在故土尋找巴赫的感覺與麥斯基聊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如何理解與演繹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音樂會4日奏響蘭州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音樂會4日奏響金城每日甘肅網9月3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2日記者獲悉,曙光·楊錳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音樂會將於4日晚在甘肅大劇院上演。一直以來,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都被視為大提琴演奏家的試金石,而此次中國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楊錳便會在80分鐘無中場演出中,為到場觀眾傾情獻上這首經典名曲。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幾乎所有學習大提琴演奏者必須演奏的、最重要的曲目之一,被譽為是大提琴界的「聖經」。
  •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1,2,3號
    本輯曲目:巴赫 大提琴組曲1號巴赫 大提琴組曲2號巴赫
  • 著名大提琴家如何詮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關於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對於大提琴發展的貢獻,我已於2006年在《湘潭師範學院學報》上發表了專門的文章進行論述,時隔十年,基於自己對這部作品的深入研究和進一步的學習,對當今五位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的詮釋做一個比較,以期接近巴赫藝術作品的真諦。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跳」給你看
    而這次他又選擇《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為舞蹈音樂,將西方古典音樂和中國太極結合起來,堪稱一絕。「西方音樂之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為大提琴寫就的六部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被稱為「大提琴聖經」,這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組曲展現了大提琴無與倫比的獨特魅力,是歷代大提琴演奏家在技術與修養達到一定高度之後夢想錄製的一部作品。
  •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音樂會4日奏響金城
    中國甘肅網9月3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2日記者獲悉,曙光·楊錳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音樂會將於4日晚在甘肅大劇院上演。一直以來,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都被視為大提琴演奏家的試金石,而此次中國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楊錳便會在80分鐘無中場演出中,為到場觀眾傾情獻上這首經典名曲。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幾乎所有學習大提琴演奏者必須演奏的、最重要的曲目之一,被譽為是大提琴界的「聖經」。
  • 巴赫六部《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古典吉他一次性演奏
    巴赫的無伴奏弦樂作品包括3首小提琴奏鳴曲和三首小提琴組曲和6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創作於科騰時期,共由6首無伴奏組曲組成,每首組曲共6首舞曲,共36首,這個體量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馬友友談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上)
    十二年前,我灌錄了生平第一次的巴赫無伴奏組曲,能夠再有機會灌錄這套音樂,我感到非常的珍惜,而透過與這些藝術家合作,我從其它藝術領域,學到了更多,現在將之投射到我的演奏中。我衷心希望您也能像我一樣,感受到巴赫音樂的美,並從中獲得許多的靈感。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與巴赫為大鍵琴及小提琴所作的組曲在音樂史上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所謂的「組曲」通常是由一系列的舞曲所組成。
  • 【黑色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而在這場音樂會中,除了幾首平常就十分熟悉的樂曲外,在六首組曲中的薩拉邦德舞曲也是我這次的聆聽重點。雖然沃格勒本人曾說他在卅六首樂曲中最愛的是第三號組曲中的薩拉邦德舞曲,但在這場音樂會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薩拉邦德還是第五號。事實上,巴赫第五號薩拉邦德舞曲可說是最不像巴赫作品的一首樂曲。
  • 你聽過他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嗎?
    巴赫《大提琴組曲》超值珍品海因裡希.希夫,奧地利大提琴家,生於1951 年 11 月 18 日 ,曾跟隨庫內與納瓦拉學習,拉奏一把 1711 年制的斯特拉迪瓦裡琴「瑪拉」和一把 1739 年制的蒙塔尼安那琴「睡美人」,他在 EMI 錄製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極其精彩,可惜知道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