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流傳著諸多關於「網抑雲」的段子,因為評論區存在著過量的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抑鬱情緒發言,網易雲音樂如今已被戲稱為「網抑雲」。
昔日音樂平臺混戰,網易雲音樂異軍突起,一大原因就在於,它最初的評論區形成了氛圍良好的「雲村」。今天我們看到網易雲中的每一條評論,其實源於它的社區文化,社區使得遇上同類和理解的機率要比其他地方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聚集於此,在音樂的觸動下產生更多的情緒渲染和共鳴,久而久之用戶和平臺的互相積累沉澱,形成了這裡獨特的社區氛圍。各路年輕人不僅在這裡聽歌,也在這裡抒發情緒,交流情感,他們把評論區當做一個「樹洞」,內心中那些隱秘的、私人的話,都可以留在這裡。
所以,你看評論裡寫什麼的都有,人間煙火,浮生四季;節奏帶感的蹦迪曲目下,評論區也可以是大型歡樂現場;傷感的歌下面,憂傷和孤獨比比皆是;治癒的音樂下,也有很多愛的鼓勵。
「雲村」在大家的認知裡,本來就是一個人人都能表達自我,相互之間能給予溫暖跟善意的地方。一個人在音樂的激發下,會產生共情,寫下自己的感受,激發產生更多的二次創作。
人是社會性動物,人本質上是渴望交流與互動的。但也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很多情緒無法公開表達。網易雲音樂評論區,或者說許多網絡空間裡的評論區維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它能滿足你訴說和被傾聽的欲望,同時又不會影響到你的現實生活。
但是,當有人發現一些抑鬱情緒的留言總能獲得大量點讚和共鳴,或是為了引發關注或是為了更多的原因,他們就開始如法炮製。他們把抑鬱情緒的製造,當做一種流水線生產,強行抑鬱,強行抒情,強行喪。當這種虛假抑鬱風行之後,越來越多人發現它的破綻,繼而對平臺上的抑鬱情緒失去信任。一看到有人傷感,就認為這是假的,這是在博取關注。
有許多人故意反其道而行之:你製造虛假的抑鬱,我就把所有的抑鬱留言都解構掉。評論區大量出現給抑鬱情緒「潑涼水」「煞風景」的抬槓留言,或者刻意複製黏貼的抑鬱留言。這樣固然消解了虛假,但同時也失去了接收真善美的能力,失去了對真正悲傷的同理心和共鳴能力。
其實在大部分音樂的評論區下面,畫風還是非常正常的,會有一些音樂方面的專業人士和小白進行和諧交流,甚至有些「文青行為」,也確實有著感人的一面。
比如在動畫《飛躍巔峰》的原聲集中就有這麼一首純音樂「時の河を越えて…(M‐37)」,它並不是一首熱門的音樂,直到今天為止評論數量也只有936條,但這些評論的形式卻非常整齊劃一,都是「今天距離諾諾莉莉回歸還有xxxx天」。
對於不了解這部動畫的朋友我也可以簡單做個背景介紹,《飛躍巔峰》是1988年由GAINAX製作的OVA動畫,也是庵野秀明初次擔任監督的處女作,女高中生開著巨型機甲對抗宇宙怪,當時《飛躍巔峰》的故事在現在看來很簡單。
在動畫的最後,主角高屋法子(也就是諾諾莉莉)在木星核心處讓鋼巴斯塔的縮退爐過載製造了一個短暫的黑洞,並吸收了所有宇宙怪獸,雖然主角最終活了下來,但因為鍾慢效應,回到地球的時候已經過了一萬兩千年,但在看到曾經的英雄回歸時,地球上星星點點的燈光匯集在一起,變成了一句「オカエリナサイ(歡迎回家)。」
看完動畫後,就有這樣一幫同好,也開始在網易雲的這首「越過時間之河」的評論區裡為主角的回歸倒計時,儘管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才兩年時間已經有好幾個人放棄,但也有後續者不斷接力,儘管今天的倒計時是「今天距離諾諾莉莉回歸還有4482241天」,我們甚至無法想像這個當代的「愚公移山項目」,還能接手幾代人,在一萬兩千年之後網易雲音樂這個軟體是否還會存在,但這種行為,完全可以說是對於自己喜歡《飛躍巔峰》最感人和浪漫的表現了。
對網抑雲現象的群嘲,傷害了那些真正抑鬱的人,堵塞了他們傾吐情緒、與人交流的渠道。就像有人無奈地說:如今,想說點什麼都要瞻前顧後、斟詞酌句,才能通過「噴子們毒辣的檢驗」,於是索性不說,索性不交流。這下子,本該是最開放的網際網路,反倒變得閉塞起來。
而現在網易雲音樂已經對評論區進行治理和整改。但創造一個「乾淨」的輿論環境,不光需要一個平臺的努力,也需要每一個網友多一份真誠、理智和善意。網際網路評論區裡的真情實感,永遠是值得珍惜的。網易雲啟動封面上有一句話:音樂的力量。音樂,擁有鼓舞人心的力量,怎麼把這種力量也傳遞出去,那就是分享。希望在無數熱心人士的分享和努力下,「網抑雲」會慢慢變回原來那個「網愈雲」。而每一個為愛而生活的人,都應該保持這份熱愛,去幫助那些真正因為抑鬱症而受到傷害的患者,去更好的面對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