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友東海霞霞藏有一方馬達加斯加冰彩瑪瑙,一個近似浮雕、碑拓的「人」字,不偏不倚,赫然石上,直立中央,如王羲之之行書,遒勁有力,活靈活現。
此石雖小,卻以小博大。
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副千古絕妙名聯
上聯:若不撇開終是苦
下聯:各自捺住即成名
橫批:撇捺人生
「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各」字的捺,只有捺得住才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延伸開來,浮想人生,極富哲理,更具禪意。人字兩筆,一筆寫得到,一筆寫失去;一筆寫過去,一筆寫將來;一筆寫快樂,一筆寫憂愁;一筆寫自己,一筆寫他人;一筆寫順境,一筆寫逆境;一筆寫朋友,一筆寫對手;一筆寫執著,一筆寫放下。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撇」與「捺」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互相彌補,互相支撐,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住;既要學會放棄,又要懂得堅守。只「撇」不「捺」,為人就沒有分寸、原則;只「捺」不「撇」,視野就顯得狹窄、短見。凡世間之事,撇開一些就不苦了,虛名幻想能捺住才是人生大智!
▼
▼
特邀於炳戰老師才情相助,以「撇捺人生」為題,一道詞賦,以敬此石,以饗石友。
破陣子:撇捺人生
於炳戰
簡簡單單撇捺,
明明朗朗乾坤。
鬼筆神毫書筋骨,
清風潤雨注靈魂。
人間至此春。
坦蕩桑田滄海,
悠然跌蕩浮沉。
粉墨生輝終是偽,
芙蓉出水始為真。
從容大寫人。
▼
浪淘沙 ▪ 撇捺人生
溫德坤
撇捺轉承間,
人字昭然,
筆鋒遒勁意非凡。
夢裡不知天造物,
冰彩斑斕。
風雨度關山,
滄海桑田,
盛衰榮辱鐵肩擔。
濁酒一杯天地客,
飲盡清歡。
↑↓
石味 shiwei0502
天雕天畫藝術/展覽/沙龍/鑒賞/交易
↑↓
▼
以實物形式體現"以人為本"先進理念的應該是在三千年前的西周,三龍相擁一人,就是"以人為本"最直接的歷史記錄和證明。
▼
▼
以文字在我國古書中最早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是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前725年前後―前645年)。管仲是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傑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漢劉向編成、彙輯管仲眾多思想觀點的《管子》一書「霸言」篇中,記述了管仲對齊桓公陳述霸王之業的言論。其中有一段這樣說:「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見商務印書「萬有文庫」版本《管子》,1936年版,第二冊第八頁)意為霸王的事業之所以有良好的開端,也是以人民為根本的;這個本理順了國家才能鞏固,這個本搞亂了國家勢必危亡。管仲所說的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為本。
▼
▼
在我國古文獻中,「人」與「民」二字經常連用,合成為一個詞組。例如最古老的詩集《詩經·大雅·抑》有這樣名句:「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意為勸戒大臣們要自警自律,要善於治理你的人民,謹慎你的法度,防止發生意外事故。後來《水滸傳》第二回寫到高俅被發配流放到外地時,有這樣說法:「東城裡人民不許留他在家宿食」。人民在古漢語中意為平民百姓。管仲是用「以人為本」,與《詩經》齊名的《書經》則說:「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應該說,以人為本與以民為本,意思完全相同。孟子強調「民為貴,君為輕」。《孟子·盡心》又說:「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可見孟子所說的「民為貴」也就是以人為本之意。
▼
▼
▼
↑↓
石味 shiwei0502
天雕天畫藝術/展覽/沙龍/鑒賞/交易
↑↓
▼
▼
▼
▼
↑↓
石味 shiwei0502
天雕天畫藝術/展覽/沙龍/鑒賞/交易
↑↓
▼
▼
公眾號改版,如何找到【石味】
訂閱號消息→點擊右上角菜單欄「三」標識→進入老版公眾號界面→找到最新石味消息。
▼
三月,他們拿什麼藏品亮相太原
天雕天畫 齊鬧元宵
【開年盛事 太原大展】參展藏品報導(天眼、筋脈石)
年年有魚
中國嶗山綠石
「石誘」石味平臺新春巨獻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關於收藏……
以小觀大 見微知著
收藏家的八忌與困惑
2019,不忘初心,逐夢前行!
張宗憲:好東西不怕貴,放個五年十年,絕對比房地產行業漲的多。
智者常低頭 (深度好文)
無用之用
小石頭,63萬元(人民幣)成交!
精小之器 見大雅
美是什麼?
精小之器 見大雅
石界 什麼樣的人值得深交?
天眼石 心靈神物
以自然為最高藝術
筋脈之花 寶中花魁
七句話 與精品失之交臂
全國石友淘寶指南(第一版)
審美能力決定藏石品質
以自然為師
賞石需心靜
↑↓
任何想法,建議,供稿,
關注右上角資訊平臺,
在對話狀態下直接發送圖片。
郵箱:181274310@qq.com
- END -
「關注石味」
點擊
▼
【免責聲明】本平臺所提供的資料或信息,僅供訪問者參考,風險自擔,不承擔因此給您帶來的任何責任,主辦方擁有最終解釋權。
【版權聲明】平臺致力於好文精選,本期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屬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處理,並表示歉意,謝謝!
↓↓↓猛戳 不用花錢 你就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