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有很多人,一生幾乎都奉獻給了藝術。
他們不為名利,只求在藝術上有創造更高的造詣。
或許有些人奮鬥一輩子,不溫不火,連名字都少有人知道。
但他們依舊堅持自己的信念上,因為他們是演員。
廖靜秋和女兒廖學秋就是這樣的人。
1925年,廖靜秋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但是從小廖靜秋就非常懂事。
任何髒活累活,她都是第一個衝上去。
有時,她會在路邊拎著一個竹籃子撿煤炭。弄得滿臉灰塵的人就是她。
為了儘可能的補貼家用,她會天天在街上撿煤炭。
由於家庭環境的困難,家人只能把她送到唱戲的班子學藝求生。那時候,為了證明廖靜秋家庭環境貧窮,整個村子的人還做了擔保。
在戲班的生活,可謂是她人生經歷過最黑暗最沒地位的生活。但是為了解決溫飽,她只能委曲求全。
後來由於戲班子不景氣,沒多久就解散了。
而戲班子中的譚香雲怕廖靜秋無處可去,後來帶其一起去了成都謀生。
1941年,廖靜秋開始了人生第一次踩臺,就是所謂的登臺唱戲。那一年她僅僅18歲。
後來,廖靜秋取了一個藝名叫「桂蕊」為了讓大家更好的記住她,故此起名字。名字的靈感源自於自己的舞臺戲《桂花亭》。
從小在戲班的生活,讓廖靜秋練就了一身唱戲的真本事,所以當她第一次登臺的時候,她的聲音直接折服了觀眾,讓人記憶深刻。
而她在有限的藝術生涯裡,飾演的任何角色都是入木三分,生動形象,讓人看了直呼過癮,看了還想在看。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藝術大師,在1956年的時候,直接患上了癌症。
那年,廖靜秋才31歲。
真是天妒英才,一時間不管是她本人還是身邊的朋友都無法接受此事。
隨後好友沙汀決定做一些事情,來給她點有意義的紀念。
當時就有人想到了翻拍廖靜秋的成名曲《杜十娘》。
他們謀劃著想將這部戲曲如何換一種形式送給她。
於是大夥就想到了電影,為了更好留下廖靜秋的影像,他們決定將其拍成電影留給後人。
隨後,沒多久這部《杜十娘》正式拍攝。
當戲準備拍攝的時候,廖靜秋的病情開始突變,但是作為一個演員,她怎麼會輕易撤退。
她帶病上陣,忍著疼痛進入了劇組,為了就是大家的理想和執著。
那時,她幾乎忍著疼痛堅持拍攝完每一場戲。為了緩解疼痛,她曾一度打嗎啡來緩疼痛。
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她的疼痛也越來越難忍,為此她加大了計量,為的就是完成當天戲份的任務。
就是在這樣疼痛的環境下,她從來沒想過放棄,她就想完成大家的心願,完成她那一生的遺憾。
歷經一年,這部《杜十娘》終於殺青。
可是沒多久,廖靜秋倒下了,她的意志已經超越了身體的極限,還是在最後時刻頂不住了。
隨後,全國上映《杜十娘》,而這部電影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電影。
流傳至今,給一代一代人帶來不同的影響。
那時候,為了讓廖靜秋看到自己主演的電影,朋友們加緊趕製,一拍完沒幾天就成片出來。
和沙汀怕留給她的時間不多,所以一直在趕製片,後來廖靜秋終於等到了自己出現在熒幕上的鏡頭,那天她笑了 。
後來,著名的藝術家巴金知道了廖靜秋的故事,更是對這個人特別好奇。
通過別人,巴金找到了廖靜秋,並好奇的詢問當時一天8針嗎啡是真的嗎?
得到了回復的巴金,根本不相信眼前這個女人能如此堅強。
此時,巴金的心中更多是為這個女人祈禱,希望她能為了藝術多活些時間,她的離去絕對是文藝史上的損失。
能得到巴金老師稱讚的人不是很多,當他還在為此感到惋惜的時候。第二天一個噩耗出來了。
廖靜秋因為癌症,不幸逝世。
而巴金後來在廖靜秋的墓碑旁邊,直接題字:偉大的藝術家,美麗的榜樣。
年僅33歲的廖靜秋就這樣去世,她留給世人只有幾部佳作和一個孤苦伶仃的女兒。
廖靜秋留下了一個與自己同姓的女兒——廖學秋。
從小她遺傳了母親極高的文藝天賦。後來母親去世後,廖學秋跟著哥哥一起生活,
母親生前為兩人存下了一筆錢,讓保姆每個月領一些,但是後來沒多久,錢被領完了。
為此一家人又要面臨新的生活,那段時間成為了廖學秋最艱難的記憶。
後來,哥哥去當兵,自己也下鄉當起了知青。
在鄉下插隊的時候,廖學秋的文藝天賦很快被發掘出來,隨後她受邀參加了文工藝術團。
在這裡,她找到了愛情,那時懵懂的她偷吃了禁果,不小心有了孩子,直到四個月才知道。
廖學秋的丈夫還算是一個比較負責的男人,後來兩人領證結婚,孩子也沒多久誕生了下來。
那時候家庭環境依舊窮困潦倒,為了生計,廖學秋不得不想一條出路。
正在這時,母親的好友找到了她,並希望她能去拍戲。
經過了與丈夫的幾番商討之後,她就這樣的走進了影視圈,成為了一名演員。
在母親好友的幫助下,經過了兩次試戲終於得到了劇組賞識,就這樣她順利的進入了演藝圈。
並成功的拍攝了人生的第一部戲。
可能因為母親的原因,廖學秋演戲的靈感都來自於對母親的思念。
順利拍完戲之後,她急忙想回到家中,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剛到家中,她卻發現了讓自己悲痛欲絕的事情。
丈夫趁她不在家時候,公然出軌別的女人。
廖學秋根本忍不了這樣的男人,所以提出了離婚。那時候的她悲痛欲絕,一時間又迷失了方向,不知該何去何從。
於是後來,她全身心把重心放到了工作上,幾十年的演藝生涯讓她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人物形象。
她曾在戲中的遇見困難,她曾被丈夫公然出軌,她曾為母極度傷心。可是,每當想起母親的樣子,她就會重拾信心,從頭再來。正是母親影響了廖學秋整整一生。
後來,廖學秋能成為國家一級演員。
廖氏母女一個比一個傳奇,她們同為藝術奉獻了寶貴的一生。
儘管,母親的離世讓廖學秋悲痛欲絕,但是同樣也成為了她在藝術生涯上的動力。
最後,願廖學秋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