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講義氣的梁山好漢,宋江一看見他就鬧心:這廝做事比我還狠毒

2020-12-24 半壺老酒半支煙

梁山小社會,社會大梁山,但歸根結底,梁山還是一個江湖。江湖有江湖的規矩,如果有誰真的犯了江湖大忌,那麼他在山賊水匪為主的梁山,也是不招人待見的。這個人犯了江湖大忌,先後三次被宋江和朝廷羞辱,百戰餘生受封的官職比原職還小,成了唯一的招安吃虧者。

咱們今天要聊的這位最不講義氣的梁山好漢,宋江一看見他就鬧心:「這廝做事比我還狠毒,絕對不可重用,讓他哪涼快哪兒呆著去吧!」

讀者諸君都知道,宋江這個人做事就夠沒底線的了,連李逵那樣的又兇又蠢的夯貨,宋江也能容忍,還把他抬進了天罡行列——要是單論武功,至少有三十個地煞副將能撂倒李逵。

宋江這個人雖然沒有底線,但是有一件事他還真沒做過,那就是出賣同門師兄弟,更沒有出賣骨肉兄弟,鐵扇子宋清在宋江的羽翼下,以微末得可以忽略不計的武功,居然活到了回朝受封。宋江的徒弟孔明孔亮雖然沒啥本事,但也被宋江安排「守護中軍」,實際是跟宋江一起,被保護起來了。

宋江這輩子,雖然坑了不少人,但是也沒少被人出賣:他視若兄弟子侄的同房押司張文遠、被他買樓供養起來的閻婆惜,花著宋江的錢,喝著宋江的酒,睡著宋江的床,卻斷了宋江的前程和香火。

深受同事背叛之苦的宋江,對坑害同門師兄弟的病尉遲孫立,當然也是怎麼看都不順眼,並且很難得地對鐵棒教師欒廷玉之死表示了惋惜:「只可惜殺了欒廷玉那個好漢!」

稱敵人為好漢,宋江擺明了這是給病尉遲孫立難堪:「你是他同門師弟,為什麼不保住他性命並把他拉上梁山?」

看到這裡,讀者諸君已經明白了:你說的最不講義氣並且犯了江湖大忌的梁山好漢,原來是病尉遲孫立?

當然是病尉遲孫立,因為梁山系出同門的好漢,也就是豹子頭林衝與操刀鬼曹正、青眼虎李雲與笑面虎朱富、及時雨宋江與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霹靂火秦明與鎮三山黃信這幾組,另外可能還要加上打虎將李忠和九紋龍史進。

這裡面坑師父的可能只有笑面虎朱富,但是朱富也堅決阻止李逵殺害李云:「不要害他!是我的師父,為人最好。」

朱富逃到半路,忽然想起不能把師父扔下不管:「不好,卻是我送了師父性命!我想他日前教我的恩義,且是為人忠直,等他趕來,就請他一發上山入夥,也是我的恩義,免得教回縣去吃苦。」

這樣看來,笑面虎朱富還有意思天良未泯,並沒有像說相聲的一樣,恨不得弄死自己的授業恩師:「你死不死呀!」

朱富心中還有一點掛念師父安危,而病尉遲孫立,為了討好宋江,則是下定決心要坑死自己的同門師兄了。

其實祝家莊並不在登州地面,宋江也不知道孫立跟欒廷玉的關係,這時候孫立即使不幫師兄弟,也可以藉口剛打完登州需要休息,順便給解珍解寶治一下刑傷,欒廷玉是死是活聽天由命。

但是孫立想的是「我等眾人來投大寨入夥,正沒半分功勞。獻此一條計策,打破祝家莊,為進身之報。」

孫立坑死欒廷玉,很可能是嫉妒欒廷玉的武功高於自己,或者是想幹掉師兄而成為掌門弟子:「欒廷玉那廝,和我是一個師父教的武藝。我學的槍刀,他也知道。他學的武藝,我也盡知。」

事實也正是如此,如果孫立有把握陣前生擒並招降欒廷玉,那麼祝家莊就失去了主心骨不攻自破。但是孫立並沒有正面跟欒廷玉交手,而是花言巧語(只做登州對調來鄆州守把經過,來此相望)混進了祝家莊。

祝朝奉一聽孫立調來當鄆州兵馬提轄,當然執禮甚恭:「老夫亦是治下。」

祝龍祝虎祝彪也十分客氣,「祝氏三傑相請眾位尊坐。」

祝家父子畢恭畢敬,師兄欒廷玉更是大喜過望:「天幸今得賢弟來此間鎮守,正如錦上添花,旱苗得雨。」

孫立也虛情假意地忽悠:「小弟不才,且看相助捉拿這廝們,成全兄長之功。」

後面發生的事情讀者諸君都知道了,由於孫立的出賣,祝家莊被梁山軍攻陷,祝家父子無一倖存。孫立的弟媳母大蟲顧大嫂更是兇殘,把祝家莊「應有婦人,一刀一個,盡都殺了。」

病尉遲孫立出賣同門,母大蟲顧大嫂濫殺無辜,登州派簡直就是一窩子壞蛋。

按照江湖規矩,出賣同門者死罪,殺害婦孺者死罪,是要被俠義之士天涯海角追殺的。

孫立和顧大嫂有梁山庇護,即使是當時還沒上梁山的魯智深武松史進,也沒辦法為民除害。

宋江雖然為登州派提供了庇護,但臉色一定也是相當不好看的。稱欒廷玉為「好漢」,就是對病尉遲孫立的第一次羞辱——被坑死的欒廷玉是好漢,坑人的孫立是什麼?

如果欒廷玉被孫立招上梁山,天罡正將裡是應該有他一席之地的,孫立可能也會「進賢,受上賞」而受封天罡正將。

因為孫立出賣同門犯了江湖大忌,在梁山好漢排座次的時候,宋江又對他進行了第二次羞辱:解珍解寶位列三十四三十五,成功進入天罡行列,病尉遲孫立位列三十九,在地煞中也沒當上頭名,還在九紋龍史進的副手神機軍師朱武和霹靂火秦明的徒弟鎮三山黃信之下——這就是打臉了:以孫立跟呼延灼不相上下的武功、原登州兵馬提轄的身份,即使進不了一百單八將前十位,排在魯智深武松之後,也應該沒啥問題。

讀者諸君都知道,鎮三山黃信對師父霹靂火秦明是十分尊重的。當年黃信固守清風寨與宋江花榮對峙,秦明出面招降,黃信馬上丟掉大好前程跟師父走:「既然恩官在彼,黃信安敢不從!」

黃信的武功比孫立差了不是一星半點(打不過清風山三盜),也不如孫立出賣祝家莊功勞大,但是卻位列孫立之上,宋江就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出賣同門的,都沒好果子吃!

別人受招安,倖存之後都是升官發財,只有孫立得不償失,又被朝廷羞辱了一次:「孫立帶同兄弟孫新、顧大嫂並妻小,自依舊登州任用。」

上梁山之前的兵馬提轄孫立,應該算是登州軍方第一人:「掌總治軍旅屯戍、營防守御之政令。凡將兵隸屬官訓練、教閱、賞罰之事,皆掌之。」

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徵方臘,孫立百戰餘生,不論功勞大小,一刀切地按照地煞副將的待遇,受封從七品武奕郎,他回到登州任職,還要服從登州新提轄的管理,這口窩囊氣上哪出去?

說來說去,孫立被朝廷和宋江三次羞辱,完全是咎由自取,如果他不出賣師兄欒廷玉,就有可能師兄弟並肩進入天罡,咋也能混一個都統制。如果他不反出登州,以他剿滅盜賊的戰功,可能早就封侯拜將了。

孫立最後也沒受到重用,人家朱仝最後抗金有功,當了太平軍節度使,而孫立則默默無聞,估計是在登州被仇人整死了。

這樣看來,即使是山賊水匪,也是要講究江湖規矩和義氣的,尤其是出賣同門這種事情,萬萬做不得。孫立雖然沒有按照規矩被三刀六洞,但是他在梁山受委屈,招安後挺憋屈,就是他應該品嘗的苦果。

文章最後照例請問讀者諸君:如果孫立沒有出賣師兄觸犯江湖大忌,他能排在天罡正將第幾名?如果沒被師弟坑死而上了梁山,鐵棒教師欒廷玉應該坐第幾把交椅?

相關焦點

  • 宋江一不會武功,二不懂謀略,他憑什麼讓梁山好漢臣服於他?
    而宋江卻截然相反,他就是一個很孝順的男子漢大丈夫,也正因為這一因素,才會受到眾多梁山好漢的推崇備至。那麼宋江的孝順表現在哪裡呢?我們可以從兩件事情上看出來。第一件事:「宋江因為自身要投奔梁山將要跑路,他為了不連累家人,不讓父親受到傷害,他就提前先讓他父親和家人告他忤逆不孝,並與宋江籤下斷絕父子關係的書信,作為後來官府查證的證據。」
  • 水滸傳:盧俊義為什麼做不了梁山之主?和宋江相比,他輸在哪裡
    《水滸傳》中,要說梁山之主的資格人選,毫無疑問,只有三個人:晁蓋、宋江和盧俊義。晁蓋和宋江的分析, 我們聽聞較多,這裡不做贅述,今天主要分析:盧俊義為何做不了梁山之主?和宋江相比,他輸在哪裡?原因一:盧俊義和宋江在江湖上都有一定名望,但很明顯,宋江在江湖上的聲望遠遠蓋過盧俊義。
  • 有人問,沒宋江,梁山好漢前程如何?《水滸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同理,《水滸傳》沒有了男一號宋江,就沒有跌宕起伏的《水滸傳》了,中華文化中就缺少了一顆璀璨的明星;《水滸傳》中宋江的作用無可替代,沒有宋江,智取生辰綱的那幾位早被官府給逮了,一百零八將聚義是不可能的事了,梁山泊還是王倫的天下,好漢各自為戰,佔山為王的佔山為王,偷雞摸狗的繼續偷雞摸狗,前程還能怎樣?!一部《水滸傳》問世,最引人關注的人物非宋江莫屬。
  • 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只是僕人?
    #武松#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有多少好漢?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只好不管其是男是女,也不管美醜善惡,統統將他們稱為好漢,於是雙槍將董平、黑旋風李逵、母夜叉孫二娘、母大蟲顧大嫂也都算好漢。 好漢有不同的定義,把壞人稱作好漢也不算啥大錯,但是有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關係一直讓人捉摸不透。
  • 朱仝:不願上梁山的好漢
    他的身高約合今天的1米84,標準的山東大漢,他學關羽留起了虎鬚髯,有一個響噹噹的外號,人稱「美髯公」,這是朱仝引以為豪的,也是他的精神依託。朱仝由於外貌似關羽,他就以為自己是關雲長再生,把自己打扮成關老爺,在性格上也處處學習關羽,以關羽提倡的「義」為生活準則,義薄雲天,特別講義氣。作為一個正義的人,朱仝明知犯法,也要站出來解救英雄好漢。
  • 水滸傳中,梁山泊最義氣的三位好漢,魯智深排第二,林衝沒上榜
    文 藍風箏一部水滸傳,講述了梁山泊108位好漢的故事,今天就來說一說,梁山泊上,最講義氣的三個人。排名第三的是晁蓋,晁蓋的義氣,人所共知,自晁蓋統領梁山泊以後,在梁山的聚義廳上,晁蓋廣聚四方好漢,為梁山泊未來的發展,打下來堅實基礎。
  • 水滸中宋江被賜毒酒,三位梁山好漢手握重兵,為何無人替他報仇?
    之前聽評書看古典小說,經常聽到一句話:「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之前不明白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近來重讀《水滸傳》,對這句話感觸頗深。 《水滸傳》中,宋江帶著和107位好漢聚義梁山,歃血為盟,結為兄弟,看上去恨不得穿一條褲子。
  • 「美髯公」朱仝:不願上梁山的好漢
    他的身高約合今天的1米84,標準的山東大漢,他學關羽留起了虎鬚髯,有一個響噹噹的外號,人稱「美髯公」,這是朱仝引以為豪的,也是他的精神依託。朱仝由於外貌似關羽,他就以為自己是關雲長再生,把自己打扮成關老爺,在性格上也處處學習關羽,以關羽提倡的「義」為生活準則,義薄雲天,特別講義氣。作為一個正義的人,朱仝明知犯法,也要站出來解救英雄好漢。
  • 宋江為人忠義偽善,他的到來讓梁山有了巨大的變化,令人感慨不已
    宋江的到來對梁山來說不知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因為宋江後來的確讓梁山變得十分出名,並且也擁有了許多的兄弟們,跟朝廷作戰也獲勝過好幾次。但是他的到來總感覺讓梁山變了味兒,從前的梁山在晁蓋的統治之下,個個講義氣,幾乎每個人都是忠義之士。但是宋江並非如此,他更樂於做表面功夫。
  • 水滸傳中真正的高人,一句話救下12位好漢,宋江求他上梁山都不去
    有,此人在《水滸傳》中猶如驚鴻一瞥,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他留下一句話,救下了十二位梁山好漢,宋江求他上梁山都不去。蕭讓,裴宣,金大堅這三位好漢前來探視宋江時,走在半路行跡暴露,結果被王慶手下抓走。宋江一怒之下就要強行攻城,可他又擔心這三位好漢的安危,而且此時很多梁山好漢有病在身,打硬仗肯定要吃虧。 宋江一籌莫展,已成騎虎難下之勢。此時城中的蕭嘉穗覺得梁山好漢是一群英雄豪傑,就決定施以援手。
  • 盤點水滸傳中三位死的比較慘的梁山好漢!
    可惜命不太好,後在徵討方臘時,掉入陷坑被竹籤扎死,實在令人惋惜。阮小二,本是梁山泊附近的石碣村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巨野縣人。梁山泊好漢排名27位,阮氏三兄弟的大哥,綽號「立地太歲」。阮小二為人講義氣,好正義,願為兄弟兩肋插刀。在劉唐打聽到生辰綱的消息後,吳用便向晁蓋推薦阮小二兄弟三人。於是晁蓋聯合吳用和阮氏兄弟一起施計搶了生辰綱。
  • 梁山號稱108好漢,真正配得上第一好漢稱號的只有他,名字很耳熟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所描寫的是水滸梁山108好漢的故事,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這108人果然都配稱作是好漢嗎?其實不然,裡面絕大部門都是被迫進入梁山的人,還有一些本來就是連殺無辜的大惡人,這些人都算不得什麼好漢,甚至一些梁山的領導人物也算不上什麼好漢。
  • 梁山號稱108好漢,真正配得上第一好漢稱號的只有他,名字很耳熟!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所描寫的是水滸梁山108好漢的故事,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這108人果然都配稱作是好漢嗎?其實不然,裡面絕大部門都是被迫進入梁山的人,還有一些本來就是連殺無辜的大惡人,這些人都算不得什麼好漢,甚至一些梁山的領導人物也算不上什麼好漢。
  • 此人乃梁山最神秘高手,一眼看穿宋江,是第一個活著離開宋江的人
    宋江作為梁山的一把手,有一些所作所為實在讓人忍不住吐槽,所以很多人說他是偽君子,但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好漢願意為宋江肝腦塗地。當然,也有好漢看明白了宋江的為人,然後離開了他。宋江到梁山後,雖然沒有立馬成為老大,但和吳用這個智囊走得越來越近,還經常越俎代庖,甚至發號施令。
  • 梁山上最偽善的好漢,看著忠義其實是真小人,並非宋江和吳用
    水滸傳說了一百零八個好漢經過不同的因素影響而上了梁山,最終卻被招安的故事,這裡面也有許多打鬥的情節,而且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外號,比如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這部小說以忠義為核心主題,其中的每一個好漢都性格各異。
  • 魯智深是梁山唯一好漢?來看看他的黑點
    據統計,在《水滸》中,作者寫了近千名人物,光是梁山就有108位有名有姓的好漢。不過,限於篇幅,這108將不可能都一一細說,所以書中只有宋江、林衝、吳用、魯智深、武松、李逵、盧俊義等十餘人故事較多,其他人大多只作簡短介紹,或者乾脆一筆帶過,連一句臺詞都沒有。而作者極力塑造的人物中,魯智深是最受讀者喜愛的人物之一。
  • 梁山很多人反對招安,為啥不反抗或不走呢?原因是宋江有「法寶」
    第一點:因為晁蓋同宋江有過生死之交,友情甚重!濃重義氣是會掩蓋原則鬥爭的。對宋江來說,雖富於權術心計,然而上山不久,功勞不大,且又位居晁蓋之下,他也不便於過分鋒芒畢露。  第二點:此階段的梁山義軍雖然不斷壯大,但還沒有形成足以同整個封建朝廷抗衡的龐大軍事力量,只有拼力鬥爭壯大自己,才能解決生死存亡之慮。封建朝廷也還沒有把梁山看作心腹大患,考慮招安伎倆。
  • 唯一怒斥宋江吳用李逵太毒的梁山好漢,最配得上山東人的義
    在梁山好漢中大多數人對宋江等人是基本尊重的,就算有不同意見也是礙於情面不好反對。而只有一人曾經怒斥宋江吳用李逵太毒。他是梁山上最能配得上好漢的人。如果按當時的法律,雷橫屬於誤殺,況且白秀英毆打老人也有過錯在先,雷橫不應該判死刑,雷橫的鐵哥們朱仝上下打點,但縣令明顯偏向他的相好,白玉喬不停地催辦,縣令就做死了文案,要雷橫償命,朱仝負責押運雷橫到州府,在路上朱仝把雷橫放了,主動回去自首。縣令把朱仝刺配滄州。這麼仗義的鐵哥們,給我來一打!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明白後,貧道去也,梁山從此無真情
    這兩句話說的是梁山100單八將中的第一號人物——宋江。宋江是《水滸傳》中的一個主要人物,是水泊梁山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在一百零八將中穩坐梁山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水滸傳》背景《水滸傳》是一部被廣為流傳的經典小說,名列四大名著之中。這本小說主要講的是,各路英雄豪傑齊聚水泊梁山起義反抗朝廷的故事。
  • 此人本可以成為梁山109位好漢,可惜卻被宋江一句話丟了性命
    此人本可以成為梁山109位好漢,可惜卻被宋江一句話丟了性命 說到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北宋末年,108好漢齊聚梁山,憑藉水泊天險,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聲震天下。這108位好漢,各有特色,有的英雄氣概,有的義薄雲天,還個個身懷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