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最偽善的好漢,看著忠義其實是真小人,並非宋江和吳用

2021-01-08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我國四大名著中,有兩部小說講了許多英雄好漢的故事,一部是三國演義,講了在三國時期各個有才能的人帶領自己的勢力爭奪土地建立自己國家的事情,其中有許多鬥爭情節,呂布、趙雲等人的英勇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一部就是水滸傳。

水滸傳說了一百零八個好漢經過不同的因素影響而上了梁山,最終卻被招安的故事,這裡面也有許多打鬥的情節,而且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外號,比如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這部小說以忠義為核心主題,其中的每一個好漢都性格各異。

有一位排名第二十二位的好漢,看似性格直率,但其實心狠手辣,非常殘忍,是一個假慈悲的人,比宋江和吳用還要偽善,此人就是殺人不顯眼的黑旋風李逵,他一生中殺人無數,手上沾滿了鮮血,是個小人,甚至是母親被老虎咬死,也沒有那麼悲痛。

李逵從小就十分頑劣,他有著過人的武功,黑旋風的名號也已經在江湖上流傳開來,有一次他在鄉中失手殺了人,也因為開始了逃亡生活,後來他在江州大牢裡做了一個小獄卒,也算是有了可以生活的差事,正是在這裡,他結識了有"神行太保"之稱的戴宗。

宋江也正好在這個時候因為殺了閻婆惜被發配江州,因為李逵早就對宋江有所耳聞,所以在經過戴宗的引薦以後,他就這樣和宋江相識了,這時的李逵恰逢愛上了賭博,結果被債主追到了牢裡討要,宋江直接就救濟了他十兩銀子,自此以後,李逵就把宋江當成了尊敬的大哥。

有一次三個人一起在琵琶亭吃酒,宋江剛好想吃魚,可是這裡正好還沒有進魚,李逵一看是自己出場的時候了,他就直接去了市場上想買一條魚,看到漁船以後,他就上去要魚,但是船上的小廝卻說必須老闆來了才能賣給他。

李逵氣的大叫要掀翻這隻船,船的主人就是浪裏白條張順,他看見李逵竟然這般豪橫,直接就與李逵扭打了起來,兩人的功力都不差,打鬥場面十分激烈,甚至都從陸地上打到了水裡,這一幕也經常被拿去演出來。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李逵非常蠻不講理,根本不顧別人的感受,後來宋江因為喝醉了作了一首詩被關入大牢,為了救出宋江,梁山上所有人馬全部出動,自己尊敬的大哥被抓,李逵自然是打頭陣衝鋒,書中寫了李逵殺的人最多。

李逵具有莽夫之勇,而且衝上前去不管是官是民,通通照殺不誤一個不留,像瘋了一般,地上血流成河,還有在三打祝家莊中,本來李逵是過來作為武力後盾的,扈家莊都已經投降了,李逵還是衝進去把扈三娘一家人都殺了。

像這樣殺人如麻的事情還有很多,李逵對他的老母親也非常"孝順",逃亡那麼久從沒有給家裡報過一點點消息,一直都是哥哥在照顧母親,李逵想把母親接到梁山去,中途背累了就把母親放下想去找口水喝,結果回來的時候就發現老虎叼著自己母親的腿。

在看到這一幕以後,李逵怒髮衝冠,而且居然是覺得他辛辛苦苦把母親背過來結果被老虎吃了,這也引發了後來沂嶺殺四虎的故事,但李逵心裡竟然並不悲痛,這樣看來他的性格並不是耿直,而是暴虐無度,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對宋江十分忠心。

徵討方臘結束以後,宋江被高俅等人陷害,賜酒自盡,此時的他無權無勢也無法反抗,宋江知道如果李逵知道真相,一定會想辦法也自己討回公道,於是他便也讓李逵喝下了毒酒,直到喝下以後宋江才說這是毒酒,而李逵最終也只能付之一笑。

相關焦點

  • 水滸中最虛偽的人是誰?不是宋江吳用,他看似忠義實乃真小人
    梁山108位好漢,個個忠肝義膽,勇猛無敵,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恐怕不見得,那麼水滸中最虛偽的人是誰?不是宋江吳用,他看似忠義實乃真小人。  身為梁山好漢的頭領,宋江此人在《水滸傳》中的表現可謂是十分搶眼,然而其性格矛盾也相當多,他疏財仗義,孝親敬友,高義薄雲。他待人有道:對老太公十分孝敬,對朋友又仁義,對國家則還忠誠。性格上敦厚且溫柔,同時又十分符合當時朝廷的正統思想。
  • 吳用和花榮為何吊死在宋江的墳前,殉葬宋江呢?
    而作為梁山第一首領宋江和第二首領盧俊義卻被四大奸臣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合謀毒死。然而,宋江在臨死之前,因為害怕李逵再度造反,壞了他的「忠義」之名,又親手毒死了李逵,然後託夢吳用、花榮來墳前探望,吳用在宋江墳前感慨良多,意在吊死其墳前,此時,花榮來到,花榮又在吳用的勸說下,兩人同樣以忠義之名吊死在宋江的墳前。
  • 唯一怒斥宋江吳用李逵太毒的梁山好漢,最配得上山東人的義
    在梁山好漢中大多數人對宋江等人是基本尊重的,就算有不同意見也是礙於情面不好反對。而只有一人曾經怒斥宋江吳用李逵太毒。他是梁山上最能配得上好漢的人。雷橫枷打白秀英雷橫回家接上老娘上了梁山,晁蓋宋江知道後,安排吳用、雷橫、李逵去營救朱仝,寫一封信捎給柴進,讓他們三人住在柴進莊。吳用、雷橫在明著找朱仝,李逵暗中行事。
  • 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只是僕人?
    魯智深跟武松屬於英雄惜英雄,並不存在誰怕誰的問題,但是宋江和李逵到底誰怕誰,還真有點讓人看不懂:宋江怕李逵造反,用一杯毒酒毒死了那廝——宋江真的是怕李逵造反「壞了梁山忠義之名
  • 晁蓋打曾頭市,宋江吳用密謀害盧俊義,盧俊義實慘
    不過要是細說盧俊義上梁山的過程的話,盧俊義家破人亡被坑上梁山,錯不止在宋江和吳用,盧俊義自己也有錯。在水滸傳中,最羨慕的除了大周皇帝嫡派子孫柴進以外,就是腰纏萬貫的盧俊義了。為什麼羨慕?柴進有財有權,還有祖上留的丹書鐵券庇護,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什麼顧慮,盧俊義作為大名府員外是有財有勢,一般人還真不敢惹,像那梁中書也只有在抓住盧俊義把柄後才敢奚落一番。可見光財氣就能罩著盧俊義一時半會出不了什麼事情。只可惜在《水滸傳》中遭宋江和吳用惦記上。
  • 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老大,不是宋江,不是盧俊義
    宋江死後,吳用也在宋江 墳前自盡,跟隨著「哥哥」在九泉 之下相聚。很多人不理解吳用為什麼 要選擇自盡,其實仔細分析 就會發現,吳用之死已成必然,自儘是 他最好的選擇,原因有三,而從吳用 自盡看出,誰才是 一手推動梁山命運的幕後老大,這個人不是 宋江,也不是 盧俊義:1,繼承宋江遺志。
  • 聚義廳上宋江排座次,公孫勝看清後扭頭離去,梁山自此無兄弟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中所傳達出來的忠義精神令人讚嘆,但是它的結局並不是那麼美好,至少讓很多讀者都感到惋惜,因為很多人上梁山就是為了躲避黑暗的官府,可是最後結局卻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朝廷。經過智多星吳用的激將法,看不慣王倫的林衝火併了王倫,就此梁山的主人就換了,公孫勝打心裡覺得晁蓋適合當首領,但是一開始還是和吳用以及阮氏三雄一起推舉林衝,後來林衝還是讓位給了晁蓋,這便是一開始的晁蓋陣營,晁蓋第一,吳用第二,公孫勝第三,但是兵權是吳用和公孫勝一同掌握。
  • 水滸傳有5位好漢,是被宋江和吳用逼上梁山的,他們是誰
    在《水滸傳》中,都說上梁山都是被逼的,其實我們仔細分析會發現,並不是所有好漢都是被朝廷逼上梁山的,他們有的是主動上梁山的,而有的好漢,則是被宋江和吳用用計謀逼上梁山的,比如這5位好漢。
  • 宋江請盧俊義上山的真實意圖,梁山恐怕只有吳用能夠看出來
    但是盧俊義呢,盧俊義上山的時候梁山並沒有出現危機,或者說表面上並沒有出現危機,那宋江為什麼要坑害盧俊義,把他騙上梁山呢?宋江想要讓盧俊義上山的時候,正是晁蓋剛剛死亡的時候,宋江請來了北京大名府在城龍華寺法主大圓和尚來給晁蓋做道場。閒聊中,大圓和尚提到了盧俊義,宋江猛省,他心裡究竟在想什麼?
  • 品水滸:水滸大哥宋江是忠義兩全的英雄好漢,還是道貌岸然的小人
    宋江是作品中最立體,最豐滿,也最複雜,最具有藝術魅力的人物形象,同樣是最經得起人們反覆琢磨,研究的一個人物形象。那麼,宋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是具有正義性的正人君子,還是國家的大忠臣;是忠義兩全,還是陰險虛偽;是道貌岸然,還是江湖豪傑?
  • 有人問,沒宋江,梁山好漢前程如何?《水滸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同理,《水滸傳》沒有了男一號宋江,就沒有跌宕起伏的《水滸傳》了,中華文化中就缺少了一顆璀璨的明星;《水滸傳》中宋江的作用無可替代,沒有宋江,智取生辰綱的那幾位早被官府給逮了,一百零八將聚義是不可能的事了,梁山泊還是王倫的天下,好漢各自為戰,佔山為王的佔山為王,偷雞摸狗的繼續偷雞摸狗,前程還能怎樣?!一部《水滸傳》問世,最引人關注的人物非宋江莫屬。
  • 水滸中的軍師吳用,至死才明白一個道理:宋江根本不是梁山老大
    在水滸中,宋江有一位出名的軍師——吳用,吳用之前是一位鄉村的老師,最後上梁山成為了梁山的軍師,吳用的一生有多輝煌?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在梁山上,有108位好漢,每位好漢都有自己的排行,而智多星吳用在梁山排行第三,是梁山上的軍師,他常常把自己比作諸葛亮,因此它還有一個道號叫做「加亮先生」。無用的綽號很好,但是一結合了他的名字,那再好的綽號,也是適得其反。在梁山上,很多人幾乎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大老粗,只有吳用一個人是一個書生,幫助他們出謀劃策,所以受到了梁山諸多好漢的尊重。
  • 為何宋江一心想著詔安,當皇帝他不香嗎?其實吳用早已說出答案
    記得第一次看《水滸傳》的時候,特別羨慕這群梁山好漢,看著他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樣子,那是痛快又自在。可是當我再回過頭來看《水滸》的時候,卻發現不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樣了。許多所謂的「梁山好漢」其實並非什麼好人,劫財、劫色、陷害賢良等等都幹得出來。
  • 吳用四大心腹:三個想坑死宋江讓吳用上位,一個隱藏最深瞞過宋江
    吳用在梁山上的日子過得很悲催,自打宋江上了梁山,他就話語權就一天天變小。
  • 梁山好漢分成九等:第九等有兩個人,一個是宋江另一個不是李逵?
    梁山一百單八將,有一百零六個比宋江強,能跟宋江劃等號的只有一個。這話不是筆者胡編,而是金聖歎先生在點評水滸時下的結論。金聖歎點評水滸,把魯智深、武松、林衝、阮小七都評定為「上上人物」,讀者諸君對此爭議不大。把吳用、花榮、楊志、關勝都列為「上上人物」,恐怕就有人要提出質疑了。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金聖歎把李逵也說成是可以跟魯智深武松相提並論的「上上人物」。
  • 害慘梁山108將的人,不是宋江,而是這位道貌岸然的梁山好漢
    李雪健老師的演技很精湛,對宋江這個人物的把握非常到位。原著中,宋江因為孝順、仗義疏財等,受到了好漢的推崇,還在晁蓋去世後,被弟兄們推上了梁山頭領的寶座。但是宋江當上首領後,卻執意要招安,以及招安後,梁山兄弟們的結局大多非常悽慘,讓讀者看的是義憤填膺,覺得宋江害慘了梁山兄弟,其實真正害慘梁山兄弟的,不是宋江,而是梁山的智多星吳用。
  • 朝廷欲招安梁山好漢,期間損兵折將,為何到第三次才成功?
    梁山好漢的招安,前前後後一共折騰了三次才算成功。如果真的有觀看過水滸傳的原著或者影視劇版的朋友們,應該都清楚,之所以會到第三次招安才得以成功,根本是前兩次朝廷沒任何誠意,才釀成如此結局。首先第1次,派出大臣詔安時,宋徽宗拍了殿前太尉陳宗善帶著丹召還有御酒,就乘船去了梁山。當時朝廷並沒有大規模的去爭伐梁山,宋徽宗對於梁山上這些英雄的能力一概不知。
  • 其實害慘梁山108將的人不是宋江,而是道貌岸然的這位好漢
    投奔朝廷之前,梁山好漢們的真正實力其實並沒有被檢測出來,只有在與方臘的軍隊戰鬥的時候,其原本的實力才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即梁山好漢中的半數以上人都折損。 相比於梁山的108位好漢,方臘的手下大將不多,只有石寶、鄧元覺、方天定和龐萬春等人的戰鬥力比較強,但梁山好漢們卻不是他們的對手,幾乎被四人團滅,可謂是令人痛惜不已。
  • 此人本可以成為梁山109位好漢,可惜卻被宋江一句話丟了性命
    此人本可以成為梁山109位好漢,可惜卻被宋江一句話丟了性命 說到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北宋末年,108好漢齊聚梁山,憑藉水泊天險,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聲震天下。這108位好漢,各有特色,有的英雄氣概,有的義薄雲天,還個個身懷絕技。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明白後,貧道去也,梁山從此無真情
    宋江,有著古代人物共同的愚忠,只可惜正是他不知變通的愚忠,讓梁山好漢走向了衰敗破滅的結局。忠義偽善的複雜形象《水滸傳》中的關於道義與忠孝之間的矛盾衝突,幾乎都被加諸在宋江身上。他的人物形象的複雜,最後只能落在"虛偽"二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