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中,宋江有一位出名的軍師——吳用,吳用之前是一位鄉村的老師,最後上梁山成為了梁山的軍師,吳用的一生有多輝煌?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
在梁山上,有108位好漢,每位好漢都有自己的排行,而智多星吳用在梁山排行第三,是梁山上的軍師,他常常把自己比作諸葛亮,因此它還有一個道號叫做「加亮先生」。無用的綽號很好,但是一結合了他的名字,那再好的綽號,也是適得其反。在梁山上,很多人幾乎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大老粗,只有吳用一個人是一個書生,幫助他們出謀劃策,所以受到了梁山諸多好漢的尊重。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人們對讀書人是非常尊敬的,吳用在梁山之前就是一位鄉村的老師,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之後上梁山和一群英雄好漢在一起,依然當他們的老師,讓其他人動手,吳用動腦。在梁山上吳用先後輔佐了兩位梁山之主,也見證了梁山的興亡,最終自己也落得了一個自殺而死的結果。因為在宋江詔安之後,就被朝廷毒殺,吳用知道之後不久便上吊自殺了。
吳用為什麼上吊自殺呢?因為他知道宋江是梁山的一把手,既然朝廷殺害了宋江,那麼招安梁山就一定是個幌子,其目的就是要剿滅梁山諸位好漢。接下來死的就一定是自己與其在之後被朝廷殺害還不如自殺,這樣能落得一個好名聲。並且在梁山上,雖然吳用排行第三,但是梁山做的所有的重大決定幾乎都是吳用自己的主意,宋江和晁蓋只是發布一下號令而已,主要核心人物還是吳用,那麼朝廷會更加注重吳用的生死存亡。
要知道吳用是個讀書人,而讀書人最看重的就是功名利祿。朝廷向梁山招安,這樣吳用就可以步入仕途,從而獲取功名,這不就是每一個讀書人的最終願望嗎?宋江有詔安之心,而吳用也正好有招安之意,所以不管其他106位好漢是否同意,就直接決策了梁山招安。換句話說,無用推動了梁山的走向,把梁山當作一盤棋,只是最後滿盤皆輸罷了,吳用的願望也就從此破滅。所以吳用最終自殺而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